导航:首页 > 骨髓 > 骨髓扎针

骨髓扎针

发布时间:2020-09-13 20:44:06

1、国外哪里可以治疗白血病

随着研究的深入发展,免疫毒素作为新一代药物在临床治疗某些恶性疾病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尤其在白血病骨髓移植的骨髓净化方面效果尤为明显,本文从白血病骨髓体外净化及体内应用两方面对免疫毒素在临床治疗白血病的疗效,副作用等做简要介绍。

2、捐造血干细胞注意什么?

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捐献者须知

健康者在多大年龄适合捐献造血干细胞?
年龄在18-45岁的健康者均可登记成为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18-55岁健康者可采集造血干细胞。

为什么45-55岁的健康者不再接受登记?
采集造血干细胞的最佳年龄为18-55岁,捐献者登记入库后到寻找到相合患者需要一定的时间。为充分利用有限的检测资金,登记年龄以不超过45岁为宜。

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的健康标准?
凡年龄在18-55周岁,身体健康,经下列血液检查合格者,都可以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40单位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阴性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阴性

艾滋病病毒抗体:阴性

梅毒试验:阴性

怎样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成为一名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
如果你适龄、身体健康、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与当地红十字会的热线电话联系报名、填写志愿捐献书及有关表格,并抽取5毫升血液。组织配型实验室将会对你的血液进行HLA分型等检验,并把你的所有相关资料录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计算机数据库中,以供渴望移植治疗的患者寻找配对,这样你就成了一名光荣的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

我如何知道自己已成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
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设于全国各地的捐献者服务机构将会通知你被接纳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并经常与你保持联系。

捐献登记和捐献造血干细胞有补贴吗?
捐献造血干细胞是爱的奉献和救人善举。一般不提倡补贴。

志愿者报名登记后,是否马上就要捐献造血干细胞?
志愿中报名登记后,首先要安排你抽取5毫升血做HLA分型检验,数据储存到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备查。当某一位患者需要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时,由移植中心将患者的HLA分型数据传送到资料库,如果检索结果得只你的HLA正好与患者吻合时,省级管理中心将通知你做捐献的准备。这个过程可能很短,也可能要等若干年。而大部分志愿者可能没有捐献的机会。

作为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还应注意哪些问题?
当你或你联系人的电话、地址发生变化时,希望及时通知登记部门,以便在需要时能很快找到你,使患者的疾病及时得到治疗,并保证你实现救人的愿望。

我是否可以随时改变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决定?
造血干细胞登记及捐献都是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登记后资料库会对你的自愿性进行再确认。因检测你的HLA资料库要花费一定的资金。为了节约经费,如果提出终止捐献,请作慎重考虑。但移植前,尤其签署捐献同意书后就不能撤消捐献决定,因为在这个时候,患者为准备移植必须进行大剂量的放疗和化疗,这时患者已经丧失造血能力,此期间若你终止捐献,再临时寻找配型相合者已来不及,患者将有生命危险。

报名参加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为什么要捐献者本人填写同意书和捐献者登记表?
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成为一名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是崇高的奉献行为,在需要的时候,捐献者将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给患者,因此,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必须得到捐献者的是书面承诺,并且通过登记表了解捐献者准确的通讯地址和联系方式。

返回目录

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简介

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亦称“中华骨髓库”,其前身是1992年经卫生部批准建立的“中国非血缘关系骨髓移植供者资料检索库”。 2001年12月,中央编办批准成立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以下简称“资料库”),统一管理和规范开展志愿捐献者的宣传、组织、动员、白细胞抗原(HLA)分型、为患者检索相合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及移植治疗服务等。

建设“资料库”是人类文明和医疗事业的需要。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治疗白血病、急性放射病、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重症地中海性贫血、重症免疫性疾病以及因癌症接受放化疗后的免疫功能低下等多种疾病。在我国每年有近百万患者需要造血干细胞移植,仅白血病患者每年新增4万余人。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的关键在于患者与捐献者两者的HLA分型必须相合,这种相合率在同卵双生兄弟姐妹之间为100%,在有血缘关系的兄弟姐妹之间为25%。现在大多数青少年是独生子女,如患病后很难找到与之相合的同胞供者。要想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只能依靠社会上非血缘的志愿捐献者提供配型相合的造血干细胞,但非血缘关系中HLA相合率约为1/400---1/10000。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尽快建设30万人份以上的“资料库”,才能适应临床为白血病等患者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需要。

中国红十字会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建设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是政府委托中国红十字会的一项特殊任务。它是红十字会人道主义救助工作新的服务领域,也是红十字会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广大人民群众办的一件实事、好事。近两年来,“资料库”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关注。目前,全国已建立了24个省级分库、24个HLA定点组织配型实验室和1个质量控制实验室。可用于为患者检索服务的白细胞抗原分型资料6万多份,截至2003年8月底已受理检索3000多人次,其中,近300份志愿者的资料与患者白细胞抗原分型相合,已为50多例白血病患者提供了造血干细胞进行移植。

建设“资料库”是一项系统的社会救助工程。希望社会各界一如既往继续关心、支持“资料库”的建设,以拯救更多的白血病患者,让中国红十字会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促进和平进步事业的人道主义宗旨得到广泛传播,使中国红十字会的人道、博爱、奉献精神发扬光大。
如何登记入库:捐献登记其实很简单,到献血车上面献血的时候,采集血样并填写登记表就可以了,或者是集体采血活动的时候采样。
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流程

关于捐献的过程,请看这个帖子:配型成功后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过程

费用问题:志愿者入库和最后捐献整个过程都不需要承担任何费用,当然如果愿意可以捐出检测费用等。

捐献造血干细胞必须献血吗?
我个人理解:为了避免在配型成功以后,志愿者出于担心而选择拒绝,一般要求在登记入库前要有无偿献血的经历,至少在扎针和抽血上面不会产生太多的恐惧。而且公民是有无偿献血的义务的,献次血并不为过。

捐献骨髓需要家属的签字吗?如果志愿者意志坚决,家属的阻挠会对捐献有影响吗?入库最好征求家人的同意,以避免配型成功以后,家人的阻挠,甚至引起家庭矛盾。当然家人的同意不是必须的。如果志愿者意志坚决,当然不会影响捐献,但是会影响自身的家庭关系。所以之前最好是征求好意见。并做好宣传。

捐献骨髓与捐献造血干细胞
以前的捐献骨髓,现在的捐献造血干细胞。其实都是采集的造血干细胞,原来是抽取骨髓血,而骨髓血中富含造血干细胞,所以原来叫捐献骨髓。现在是从外周血中直接采集造血干细胞,过程和普通捐献成分血过程相同。当然开始需要将大量存在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动员到外周血中。所以现在称捐献造血干细胞,目的也是和以往的相区别,避免造成误导。

怎么才能知道是否已经进库?
近来有不少网友采集了5ml的血样以后并没有收到入库的通知,所以无法确定自己是不是已经入库了。对此问题的答案是这样的:一般来讲,采样之后没有通知你说血样有问题不能入库,则表示已经入库。
关于证书,很多分库已经开始发放,但是并不完善,也不是每个入库的人都得到了,比如在献血车上,登记入库,那是不是需要一个分库的工作人员在车上发放证书呢,还是由采血的工作人员来发放,这些都没有解决。所以在献血车上面登记,很多都没有,而有些集体采集的时候才集中发放,还有就是采集地点不是分库所在地,而当地又没有相应的证书,所以也没有发放。这些还都有待解决。

无偿献血以后多久可以成分献血:六个月

动员剂:
在捐献造血干细胞之前几天,会打一种叫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促进造血干细胞大量生长释放到外周血中。关于干细胞捐献者术前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问题。对可能产生的并发症存在顾虑。解释见下:
这种药物的全名叫: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rhG-CSF),是利用基因重组技术生产的。它可选择性的作用于粒系造血祖细胞,促进其增殖、分化,并可增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数目和功能。在每个正常人体内都存在,是调节骨髓中粒系造血的主要细胞因子之一。
该药物进入临床应用已十余年,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已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健康成人应用该药24小时后,其在尿中的浓度即已降至检出界限以下。连续多日用药,监测其血清药物浓度,未发现蓄积现象。
在该药的动物试验中,给小鼠一次注射相当于临床剂量近1000倍的药物,未发现有急性中毒反应。长期大量应用(4~13周)可出现ALP升高,脾重增加。但停药后即恢复。
其临床应用中报告的不良反应主要有以下:发热(1.3%);骨痛、腰痛(1.2%);肝功能异常(0.5%);皮疹(0.3%)等等。有极少数可发生过敏反应(发生率<1/4000),经积极抗过敏治疗能迅速消失。对于高敏体质者必要时可先做皮试。
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及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有可能转化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或急性髓性白血病。对于MDS患者有可能促进幼稚细胞增殖,转化为髓性白血病。
需要强调的是:1、其副反应总的发生率约4.9%,并不比我们日常应用的其他药物多或者严重。2、其诱导产生白血病细胞的基础,是患者本身已有血液病。对于我们正常人而言,这种可能性并不存在。

3、有哪位二三十岁女士捐献过骨髓,或者大家谁比较懂

骨髓移植成败的关键之一是HLA(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问题。HLA分型要比血型复杂的多。
HLA分型有常见、少见、罕见之分,常见的HLA分型,在300-500人就可以找到相同者,少见的HLA分型可能是万分之一的机率,而罕见的就要到几万甚至几十万的人群中寻找。是否能配型成功只能看运气了,因目前国人对于骨髓移植认识较少,志愿者很少,所以很难找到合适配型。

名称虽然沿用原来的骨髓移植,但是目前抽取骨髓用来移植的方法已基本被淘汰。现在的“骨髓移植”实际应该叫作干细胞移植。 捐献者需要应用一些药物来增加血液中干细胞的含量,含量达到标准后即可采集。采集过程类似于透析,用针穿刺血管,血液抽出后通过机器分离出干细胞,之后再输回自身。一般每次持续3-4小时。可能会分多次采集。
采集过程很安全,不会对身体产生不好的影响,针扎是需要的,其他头发剃光之类都不需要。

4、日本酷刑“飞机挂弹”和“见缝插针”,是如何惩罚犯人的?

这两种都是日本当时非常惨无人道的刑罚,飞机炸弹主要是在人的身体上悬挂重物,而见缝插针则是直接用针扎你身体上的缝隙孔洞。

5、治疗扎针的文言文说法

病入膏肓bìngrùgāohuāng〖解释〗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出处〗《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典故〗成公病重,打算去聘请医术高明的人来给自己治病。医生还没到来之前,成公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两个人在自己的肚子里谈话。一个说:“成公这回请的人,医术十分高明。那个医生来了,用药会伤害我们。这回怎么逃哇?”另一个说:“不用怕!我们呆在肓之上,膏之下,那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医生也拿我们没办法。”第二天,医生到了。详细地望闻问切之后,叹道:“这个病,我的医术无能为力。因为病根在肓之上,膏之下,我的药力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医生说罢,面带惭愧之色。成公听后说:“这是良医呀,所诊之病情,与我昨夜所梦,完全吻合。虽不能治,我也要赠之厚礼而送归。”后人遂用“病入膏肓”来形容病情严重,无药可医的程度。扁鹊进见蔡桓公,站着(看了)一会儿,说道:“您的皮肤纹理间有点小病,不医治恐怕要加重。”桓侯说:“我没有病。”扁鹊离开后,桓侯(对左右的人)说:“医生总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拿来炫耀自己的功劳。”过了十天,扁鹊又进见,他(对桓侯)说:“您的病已到了肌肉里,再不医治,会更加严重的。”桓侯不理睬,扁鹊(只好)走了,桓侯又很不高兴。过了十天,扁鹊又进见,他(对桓侯)说:“您的病已到了肠胃,再不医治,会更加严重的。”桓侯还是不理睬。扁鹊(只好)走了,桓侯又很不高兴。(又)过了十天,扁鹊(在进见时)远远看了桓侯一眼,转身就跑。桓侯特意派人去问他(为什么跑),扁鹊说:“皮肤纹理间的病,用热水焐、用药热敷,可以治好;肌肉里的病,可以用针灸治好;肠胃的病,可以用火剂治好;骨髓里的病,那是司命神的事情了,(医生)是没有办法的。桓侯的病现在已到了骨髓,所以我不再过问了。”过了五天,桓侯浑身剧痛,派人去寻找扁鹊,(扁鹊)已逃到秦国去了。桓侯就了。

6、骨髓里面的红骨髓有造血干细胞,它如何穿过骨密质去骨膜那里的血管里的?

这些问题还是上医院吧,让医生给你一个正确科学的解释。千万不要自己去乱用药乱吃药。

7、请问打针和扎针有多少气体可以让人致命!具体一点!

你好,根据你的问题,我的回答如下:
1 首先,如果管子中仅仅是一些小水泡或者是小段气体(一般2公分左右)是没什么问题的,因为静脉是回心脏的,经过了肺的氧气转换,这些气泡是起不了多少作用的。更多的气体,好像不会出现,如果有的话,那么护士的操作水平就太差了。
2 就算是忘记换瓶出现了空气进入输液管的现象,空气也会因为血液的压力进入不到血管的。
这方面的资料的确不多。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能有所提示。

8、骨髓造血干细胞采样注意什么?

如何登记入库:捐献登记其实很简单,到献血车上面献血的时候,采集血样并填写登记表就可以了,或者是集体采血活动的时候采样。
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流程

关于捐献的过程,请看这个帖子:配型成功后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过程

费用问题:志愿者入库和最后捐献整个过程都不需要承担任何费用,当然如果愿意可以捐出检测费用等。

捐献造血干细胞必须献血吗?
我个人理解:为了避免在配型成功以后,志愿者出于担心而选择拒绝,一般要求在登记入库前要有无偿献血的经历,至少在扎针和抽血上面不会产生太多的恐惧。而且公民是有无偿献血的义务的,献次血并不为过。

捐献骨髓需要家属的签字吗?如果志愿者意志坚决,家属的阻挠会对捐献有影响吗?入库最好征求家人的同意,以避免配型成功以后,家人的阻挠,甚至引起家庭矛盾。当然家人的同意不是必须的。如果志愿者意志坚决,当然不会影响捐献,但是会影响自身的家庭关系。所以之前最好是征求好意见。并做好宣传。

捐献骨髓与捐献造血干细胞
以前的捐献骨髓,现在的捐献造血干细胞。其实都是采集的造血干细胞,原来是抽取骨髓血,而骨髓血中富含造血干细胞,所以原来叫捐献骨髓。现在是从外周血中直接采集造血干细胞,过程和普通捐献成分血过程相同。当然开始需要将大量存在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动员到外周血中。所以现在称捐献造血干细胞,目的也是和以往的相区别,避免造成误导。

怎么才能知道是否已经进库?
近来有不少网友采集了5ml的血样以后并没有收到入库的通知,所以无法确定自己是不是已经入库了。对此问题的答案是这样的:一般来讲,采样之后没有通知你说血样有问题不能入库,则表示已经入库。
关于证书,很多分库已经开始发放,但是并不完善,也不是每个入库的人都得到了,比如在献血车上,登记入库,那是不是需要一个分库的工作人员在车上发放证书呢,还是由采血的工作人员来发放,这些都没有解决。所以在献血车上面登记,很多都没有,而有些集体采集的时候才集中发放,还有就是采集地点不是分库所在地,而当地又没有相应的证书,所以也没有发放。这些还都有待解决。

无偿献血以后多久可以成分献血:六个月

动员剂:
在捐献造血干细胞之前几天,会打一种叫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促进造血干细胞大量生长释放到外周血中。关于干细胞捐献者术前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问题。对可能产生的并发症存在顾虑。解释见下:
这种药物的全名叫: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rhG-CSF),是利用基因重组技术生产的。它可选择性的作用于粒系造血祖细胞,促进其增殖、分化,并可增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数目和功能。在每个正常人体内都存在,是调节骨髓中粒系造血的主要细胞因子之一。
该药物进入临床应用已十余年,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已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健康成人应用该药24小时后,其在尿中的浓度即已降至检出界限以下。连续多日用药,监测其血清药物浓度,未发现蓄积现象。
在该药的动物试验中,给小鼠一次注射相当于临床剂量近1000倍的药物,未发现有急性中毒反应。长期大量应用(4~13周)可出现ALP升高,脾重增加。但停药后即恢复。
其临床应用中报告的不良反应主要有以下:发热(1.3%);骨痛、腰痛(1.2%);肝功能异常(0.5%);皮疹(0.3%)等等。有极少数可发生过敏反应(发生率<1/4000),经积极抗过敏治疗能迅速消失。对于高敏体质者必要时可先做皮试。
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及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有可能转化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或急性髓性白血病。对于MDS患者有可能促进幼稚细胞增殖,转化为髓性白血病。
需要强调的是:1、其副反应总的发生率约4.9%,并不比我们日常应用的其他药物多或者严重。2、其诱导产生白血病细胞的基础,是患者本身已有血液病。对于我们正常人而言,这种可能性并不存在。

9、造血干细胞捐献

1、造血干细胞是在步行街的采血车上献还是要到指定的医院?
一般来说,造血干细胞的采样都是骨髓库委托当地血站做的,所以都是到血站采样,有条件的大城市会在街头献血车上采样.一般情况下医院不会有采样点,但也有个别例外,比如广州.其实就算平常献血也不会在医院里的.采血和用血的是两回事.详细的可以咨询当地红十字会.
2、要是配型成功是不是只要象正常的献血一样,在手臂上抽血就可以?因为我晕针害怕在手臂以外的其他地方扎针。
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都是采用外周血采集,不用手术,通过手臂静脉采集.
但是这个过程比普通献血要复杂得多,不知道你献过成分血没有?采集干细胞也用同样的血液分离机.双臂采集.并且在采集前一周要注射动员剂

PS:其实晕针都是心理作用,呵呵

3、捐献之后,健康体体内剩余的造血干细胞是不是还会继续分裂,然后身体内的造血干细胞恢复到捐献前的数量?
当然,体内的血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出来的,即便是在体内,也会正常新陈代谢的

:)简单的回答了一下,不明白的可以去造血干细胞公益论坛(www.hscbbs.org/bbs)看.欢迎加入HSC志愿者的行列

再罗嗦一句,多了解相关知识.考虑好再做捐献
3

与骨髓扎针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