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发性恶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不出名”的恶性肿瘤
在血液肿瘤里,大家普遍熟知的是白血病、淋巴瘤,当然这两种血液肿瘤的“出名”得益于电视媒体的宣传。其实,在血液肿瘤中,还有一种疾病发病率也非常高,已超过急性白血病,位居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它就是多发性骨髓瘤。但是,大家对这个疾病的认识度非常低,加上多是老年人容易得,所以经常被忽视,导致很多患者就诊时往往处于疾病晚期,治疗效果较差。
那么,到底什么是多发性骨髓瘤呢?这个病有哪些典型表现呢?
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的路瑾教授讲到,多发性骨髓瘤其实是一种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是由于骨髓中的浆细胞异常增生引起的。正常情况下浆细胞的功能是产生抗体或免疫球蛋白,参与人体的免疫反应,清除外来的细菌、病毒等,是保护身体的一道防线。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体内会产生大量的单克隆性浆细胞(骨髓瘤细胞),分泌出大量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M蛋白,侵犯骨质和骨髓,导致一系列的组织和器官损害。
多发性骨髓瘤虽然“名气”很低,但并非无迹可寻。这个病的症状常被形容为一只“螃蟹”,因为它的四大核心症状的英文缩写连起来是CRAB——螃蟹的英文。
其中C代表高钙血症(Calcemia),约15%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伴有高钙血症,具体表现包括倦怠、多尿、便秘、恶心、呕吐等。有的患者可能出现心律不齐甚至肾功能衰竭;R代表肾功能不全(Renal insufficiency ),患者常常出现蛋白尿,即尿中的“泡沫”增多或血尿,很容易被诊断为肾炎;A代表贫血(Anemia),主要症状包括疲劳、虚弱、头晕,运动能力降低;B代表骨质病变(Bone disease),骨痛和溶骨性骨质破坏是多发性骨髓瘤的突出表现,此外患者常有严重的骨质疏松,容易发生骨折。
路瑾教授建议患者,如果出现骨痛、贫血、肾功能不全、高钙血症、反复感染等症状时,应该到血液科就诊,当然,与其他恶性肿瘤相似,多发性骨髓瘤的诊疗不能仅靠某个单独的学科,需要血液科医生和骨科、肾内科等多学科医生通力合作,提高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率,做到尽早发现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病情发展。
2、在襄阳中医院(三甲)通过检查,医生基本确诊是多发性骨髓瘤,
只要是当地有血液科的三甲医院都可以,全国对该病的治疗方法也差不多,不是用万珂,就是自体移植。
1武汉协和医院
武汉协和医院现已发展成一艘实力超群的“医学航母”:心血管内科、血液科、泌尿外科、麻醉科、普外科、心血管外科、影像医学科、耳鼻咽喉科、骨科、手外科、眼科、消化内科、神经外科等已成为享誉国内外的著名学科品牌。
电话:027-85726114(总机);
027-85726754(咨询)
地址:武汉市解放大道1277号
2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湖北地区第一家公立医院。心血管内科学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胸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精神医学科、肾病内科、神经内科、眼科、检
验医学科、
临床护理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临床医学一级学科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心血管疾病专科、神经疾病专科、眼科为武汉市建设国家医疗服务中心的国家或省级重点建设
专科。
电话:027-88041911
地址:武昌区张之洞路99号;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六路17号
3武汉市中心医院
糖尿病中心被市政府确定为“中国中部糖尿病医疗中心”。初步形成了以“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肿瘤诊疗中心、妇科诊疗中心、糖尿病诊疗中心”四大中心为龙头的重点专学科群。
电话:027-82211499(总机),027-85878332(北院),027-82627573(花桥门诊)
地址:南院:武汉市江岸区胜利街26号;北院:新华下路二道棚;花桥门诊:黄孝河路花桥一村
4湖北省中医院
医院始终致力于继承和发扬中医药的精髓,在全国率先开展“冬病夏治”、“膏方节”等中医特色服务。医院人才众多,拥有国家级名老中医27名,湖北中医大师6名,并研发中药制剂品种105个。
电话:027-88929147(总机),027-88929419(门诊),027-88710079(凤凰门诊咨询)
地址:武昌区胭脂路花园山4号;凤凰门诊部:中山路320号;洪山区珞喻路856号
5武汉市第三医院
6、湖北省肿瘤医院
3、多发性骨髓瘤好治疗吗?多发性骨髓瘤
你好!骨髓瘤的治疗方案选择,决定了治疗的效果,与年龄密切相关;如果在中年或50~65岁以下者,积极予以化疗联合靶向(万珂)治疗,获得高质量缓解,创造条件予以自体移植,可以长期生存;就我们的经验,予以补肾活血的中药施治,改善贫血,缓解骨痛,提高生活质量,等等,非常有益!广东省中医院血液科主任李达医生预祝早日康复!
(李达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广东省中医院李达 http://lidahys.haodf.com/
4、氨基酸DNA基因细胞等是本科医学里的什么学科
涉及到很多科目,比如说医学生物学,生物化学、组织胚胎学和病理学等均有涉及。
5、骨髓瘤术后感染会有什么后果
同上
6、包头红十字会对骨髓瘤有扶助吗
没有救助,得了这病只能靠自己。只有个别省份将骨髓瘤纳入大病救助。
金秋 9 月,正值国际血液肿瘤月,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 9 月 16 日在北京启动「多一点」行动——多发性骨髓瘤疾病宣传项目,旨在提高大众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认知,了解多发性骨髓瘤的主要症状,引导患者及早到血液科就诊,并进行规范化治疗,最终帮助患者延长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
提高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认知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一至十万分之二,已超过急性白血病,位居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第二位。
北京协和医院血液内科副主任李剑博士指出:「我国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是 59 岁,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率还将增加。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该病有呈年轻化的趋势,临床上发现的年轻病例仅二十余岁。多发性骨髓瘤已逐渐变成一种较常见的血液肿瘤疾病。」
患者应尽早到血液科就诊
目前,公众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认知程度普遍偏低,导致延误治疗时机、预后较差。临床发现,近三分之二的患者确诊时已处于疾病晚期 。多发性骨髓瘤的首诊科室应为血液科,然而大多数患者会因高钙血症、肾功能不全、贫血、骨质病变(骨痛和病理性骨折等)——这些多发性骨髓瘤的主要症状首诊于骨科、肾内科或其他科室。
专家建议当患者出现骨痛、贫血、肾功能不全、高钙血症、反复感染等症状时,建议同时到血液科就诊,做到尽早发现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病情发展。
推广多学科共同诊疗模式
另外,实现多发性骨髓瘤早期且正确的诊断有赖于多学科共同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模式的推广。
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主任医师 路瑾博士强调:「与其他恶性肿瘤相似,多发性骨髓瘤的诊疗不能仅靠某个单独的学科,也需要血液科医生和骨科、肾内科等多学科医生通力合作,促进并优化临床转诊,以有效提高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率。」2015 年,北京、上海几家大型的医疗机构已经成立了多发性骨髓瘤多学科协作组 / 诊疗中心。
专家呼吁进行规范化治疗
北京朝阳医院血液科主任陈文明教授介绍,多发性骨髓瘤除了需要进行早期、及时的诊疗,另一关键是需要帮助患者提升治疗的依从性,实现足量、足程治疗,从而达到疾病可能的最大缓解、延长生存时间并提高生活质量。VISTA 研究 显示,84% 的患者在 8 个疗程时(24 周)获得最大疗效,而其余患者(16%)是在更晚的时间获得最大疗效。
2013 年版《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和 2015 年《NCCN 多发性骨髓瘤诊疗指南》均推荐以注射用硼替佐米为基础的方案作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核心方案。
随着近年来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数量的增多,多发性骨髓瘤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2013 年 12 月,中国癌症基金会开展了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援助项目,旨在减轻低收入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此外,2014 年 12 月,青岛市政府将多发性骨髓瘤治疗药物纳入到「大病医疗救助政策」的特药救助药品清单中。
西安杨森副总裁郑磊女士表示:「西安杨森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血液肿瘤治疗领域的发展,除了引入创新药物以满足患者治疗需求之外,我们还致力于开展面向公众的疾病教育,帮助公众了解多发性骨髓瘤,以帮助进一步提高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治水平,提高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据悉,今年的「多一点」行动内容主要包括:发布《中国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治:过去、现在与未来》报告,推出多发性骨髓瘤疾病认知 HTML5 手机游戏、疾病教育视频,以及建立多发性骨髓瘤疾病专题页面等。
7、上海华山有做血液检查排查浆细胞骨髓瘤?
上海华山医院血液组筹建于1954年,由吴茂娥教授负责,1956年吴教授支援重庆医学院,由丁训杰教授担任组长,1988年正式建立血液科,丁训杰教授任科主任。1992年卢珊教授担任科主任。1995年后主任是谢毅教授,2002年谢彦晖教授担任副主任。
上海华山医院血液科建立初期病房条件较差,设备也较简陋。随着医院的发展,1982年病房有了层流室,1986年成立了血液学研究室。血液科病房在2003年9月完成装修改建,现有病床28张,其中有层流无菌病床16张。血液科现在配置血细胞分离机、CliniMacs细胞纯化仪、液氮程控降温仪,流式细胞仪、多功能蛋白电泳仪、紫外光比色仪、PCR仪及细胞培养相关的仪器设备。
1980年在国内率先开展自身骨髓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及晚期淋巴瘤,为晚期淋巴瘤缓解和长期生存开拓了新的治疗途径,是我国自身移植协作组南方片牵头单位。1985年与上海市血液中心及放射医学研究所等单位协作,在国内首先开展系统的胎肝造血干细胞移植研究,并治疗6例急性白血病,其中3例获得长期存活(2年以上),获卫生部科学技术进步奖。1995年开展自身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为国内南方地区最早开展此项技术单位;1996年完成上海市首例异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同年8月完成全国首例非血缘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1998年获上海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受者已无病生存8年,达国际先进水平。现在上海市科委资助下对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供受者间的免疫耐受和过继免疫激活进行研究,以期提高血液肿瘤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在干细胞技术方面科室长期以来处在国内先进行列。
1985年起对上海地区对上海地区铁缺乏症、红细胞酶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喝血友病等开展大规模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摸清了上述疾病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对开展一级预防和研究疾病发病规率有重要价值。其中急性白血病的预后研究提供了上海市各医院10年追踪数据,为攻克白血病建立了基础资料。有关造血系统疾病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共获得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5项,多次参加国际会议报告研究结果。
血液病研究室在血液病实验诊断方面积累较多的经验,2002年在国家学术和科技出版基金资助下出版了《疑难血液病细胞形态学诊断精要》,该书反应了科室在以形态学为基础的血液病诊断方面居于国内领先行列。目前,科室为上海市血液学会协作组牵头单位,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合作在复旦大学建立了国际一流的中美联合临床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进行白血病、MDS、淋巴瘤和再障的WHO分型及苯致造血系统疾病病因学的研究,使得在血液病的分子生物学、细胞遗传学和免疫学诊断方面紧跟国际水平。
上海华山医院血液科每年诊治各种血液病人6000人次,其中住院病人450余人次。
上海华山医院血液科长期以来坚持以临床血液学为中心,多年来始终保持临床的领先地位;科研着重创新,获得了很多科研成果,担负了多项国际合作、国家、上海市和复旦大学等各级科研课题
目前重点在于以下几个方向:
1、建立“改良干细胞移植术”:该技术结合自身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安全性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有效性,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的安全性合理疗效,科室应用该技术已经成功完成了多例血液恶性疾病(包括急性白血病、淋巴瘤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等)的治疗,患者目前已经停用化疗,有望长期生存。该技术治疗费用较低、安全、疗效好,可用于急性白血病缓解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和淋巴瘤巩固治疗。
2、淋巴瘤:对于各种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有独到经验,特别是对于难治性淋巴瘤,包括皮肤淋巴瘤?颅内淋巴瘤、惰性淋巴瘤、高度恶性或进展性淋巴瘤,综合应用干细胞技术、大剂量化疗、免疫治疗技术等治疗方法,获得很好疗效,明显延长了患者生存期,部分患者达到长期生存甚至治愈。
3、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紧跟国际最新进展,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和研究成果,开展针对CML的多位点靶向治疗,不但有效控制了CML慢性期病人的病情,同时对于非常难治和凶险的CML加速期和急变期病人,也取得了良好疗效,目前已有多例CML病人从加速期和急变恢复到慢性期,血液学指标达到完全缓解;通过多位点靶向治疗结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CML慢性期,目前也已有成功经验。
4、贫血和疑难全血细胞减少症的诊断和治疗,有丰富经验和先进的技术:在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的治疗方面,开展和推广免疫抑制疗法,使得再障的疗效提高;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治疗方面,按照国际最新诊断标准,分型治疗,同时作为国家临床药理试验基地,开展了治疗MDS的国家新药CAHB的临床实验,为MDS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
5、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和治疗:通过形态学、免疫学等多种诊断手段,对于各种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准确率高;同时通过免疫治疗、内外科综合治疗以及氨苯砜等新疗法的应用,?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6、血液病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在贫血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贫血性疾病和白血病病因学研究等血液病临床流行病研究方面,一直处于国内牵头和领先地位;目前,通过和中美联合临床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合作,进一步跟上了国际水平。
上海华山医院血液科人员素质高,老中青结合,梯队培养合理。现有在职人员16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主治医师(主管技师)5人,住院医师4人,技师2人。16人中13人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
目前根据学术发展方向,血液科中高级以上人员大致分为两个研究方向:
1、干细胞和移植研究组:由谢毅教授为首,谢彦晖教授以及李佩、陈彤、陈字等医师为骨干;
2、贫血和造血系统肿瘤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组:由林果为教授为首,陈勤奋副教授、王小钦副教授和陈波斌等医师为骨干。
科研成果
主编和参编数十本参考书;撰写和发表论文近400余篇;科研成果多次获国家级、市级和校级奖励,共14项;积极参加国内和国际血液病学术交流。
血液科重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已培养博士生和硕士生近5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