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髓坏死,外周血象,有幼稚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降低。是什么病?
您好
骨髓坏死的说法欠妥,也许是骨髓增生低下或是极度活跃,正常造血组织减少,出现大量的异常细胞。幼稚细胞是指幼淋巴细胞或早、中、晚幼粒细胞或幼单核细胞或幼红细胞。未分化前的。但从血常规上不能确诊是什么病,建议行骨髓涂片检查,必要的同时做骨髓活检检查,以确诊是什么病。
另外,血液系统疾病中,很多病是可以出现红细胞及血小板的降低,包括AA、MDS、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等等,若是轻微改变也不排除检查误差。
早日确诊,早日治疗,早日康复。
2、诊断骨髓坏死的指标
骨髓坏死诊断指标
【血常规检查】
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和血小板数减少,白细胞数减少或增多,血涂片分类时常可见幼粒及幼红细胞。
【骨髓常规检查】
骨髓检查是确诊本症的最重要的依据之一。多部位骨髓穿刺涂片可以满足临床诊断,部分则需要骨髓活检。骨髓穿刺常“干抽”,骨髓液外观呈深棕色、灰暗色或果酱样等,可有臭味。骨髓增生程度不一,一般为增生减低或增生极度减低,白血病伴有骨髓坏死者呈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
骨髓涂片中有核细胞轮廓均不清,胞膜及胞核呈崩解状或溶解状,胞核嗜碱性增强,细胞问布满嗜酸性物质(大小不等的颗粒),有的细胞可见核固缩、核破裂、核溶解,细胞周围由无定形的嗜酸性物质所填充,见彩图23-3。严重时仅见模糊不清的细胞及大量颗粒状物质沉淀,其细胞结构无法辨认,因此无法判定细胞系列。若能见到形态较完整的细胞多数为中性成熟粒细胞和中幼红细胞,有时还可见粒细胞毒性改变。
由于骨髓坏死出现在多个部位,且与正常骨髓相互交错,故有时需多部位穿刺才能明确诊断。对于骨髓坏死病例应动态观察病情,当出现血象异常时,应及时进行骨髓检查,以除外是否发生白血病。该机理可能与骨髓坏死后髓内发生强烈反应导致克隆突变有关。有文献报道骨髓坏死修复后发生白血病的病例。
【骨髓活检】
确诊本症最重要的依据之一,骨髓活检还可以判断骨髓坏死范围,典型者呈现大量胶状物质并包绕着变形、坏死的细胞。骨髓坏死累及的范围大小不一,有的仅累及少数细胞,大者可占整个活检标本。坏死表现为嗜伊红染色,呈颗粒状,重者表现为嗜伊红均质片状,有的细胞轮廓还隐约可见,严重者支架亦受影响。有些病例在坏死周围可有细胞反应,有的边缘区可见到渐进性坏死表现。根据坏死的程度及范围可以分为三级,详见下表。
【细胞超微结构检查】
镜下完整的有核细胞极度减少,仅见少数成熟的红细胞及无结构细胞。根据细胞破坏的程度将它分为两种:①完全溶解破坏的细胞:细胞结构不清晰,胞膜破坏,胞核固缩;②部分溶解破坏的细胞:胞膜结构不完整,细胞器部分消失,少数分布的线粒体中嵴排列紊乱,甚至泡化,颗粒较多,可见少数粗面内质网及核糖体,核不规则,以染色质为主,在核周边有板块形成,核孔增多。坏死细胞也有三级分类法,洋见下表。光镜下大量溶解状态的细胞是本病诊断的主要依据,而超微结构及细胞化学染色过氧化物酶阴性、脱氧核糖核酸阴性或阳性有助于鉴定坏死细胞的等级和活性。
呈木僵、脱水状态。腹部膨胀伴多数痛性癌性肿块,出现贫血及血小板减少。血液学分类星红白母细胞血象,毒性颗粒,Doh-le小体,多染性 细胞增多,红细胞碎片及泪滴状红细胞。有尿毒症及肝功不佳,LDH显著升高。胸骨穿刺得黄棕色抽出物,MGG染色涂片示坏死物质伴一些单核细胞,。
3、红细胞在保存过程中代谢能力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红细胞在低温下保存,温度影响酶的活性,低温酶的活性受到抑制,所以代谢能力下降。
4、老年人一个月内出现血红细胞急速下降是什么原因
般来说,男性体内红细胞的含量是500万个每立方毫米,女性体内红细胞含量是400-450万个每立方毫米,在这个标准下红细胞含量上下波动10%是正常现象,但如果高出这个标准,就视为是红细胞含量增多。
红细胞的数量常随年龄、季节、居住地方的海拔高度等因素而有增减,初生儿较多,可超过600万/mm3。儿童期较少,并保持于较低水平,至青春期逐渐增至成人水平。在长期居住于高原空气稀薄处的慢性缺氧情况下,使造血功能亢进,红细胞增多,网织红细胞也大量出现(正常循环血液中网织红细胞仅为0.5%~1.5%)。
正常情况下,单位容积中红细胞的数量和血红蛋白的含量高低一致,我国成年男子每100毫升血液中约含血红蛋白12~15克,女子约为11~14克(初生儿的血红蛋白含量较高,儿童期较低,以后渐增,至15~16岁接近成人水平)。
红细胞数或血红蛋白量过少时,由于携带的O2和CO2不足,就不能适应机体代谢的需要。反之,红细胞过多则增加血流粘滞性等,出现红细胞过多症。
钴元素——是维生素B12的重要组成部分。钴对蛋白质、脂肪、糖类代谢、血红蛋白的合成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并可扩张血管,降低血压。钴过量可引起红细胞过多。
人类的红细胞平均寿命120天,新生和破坏都很活跃。由同位素标记红细胞注入后测定消失率证明,红细胞更新率几乎达到每天每公斤体重25亿个,并保持红细胞生成和破坏处于动态平衡。也就是说,人体在正常情况下,红细胞每天新生的数量与消亡的数量是相等的。如果由于种种原因使红细胞数量减少,就会发生贫血。相反,红细胞过多则会出现红细胞过多症。
5、红细胞低怎么办
你好,一般正常红细胞正常值为3.5-5.5,一般临床贫血的诊断是靠血红蛋白含量来判断的,如果你的血红蛋白是正常的,红细胞稍低一点是没有大问题的。临床上一些引起红细胞下降的原因有肝脏疾病引起的脾功能亢进、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如果你有明显的贫血症状,血红蛋白明显下降,考虑就是有贫血,最好做个骨髓穿刺检查明确病因,再积极治疗。
6、血红细胞坏死是什么病?
关于红细胞:
人和哺乳类的红细胞是无核的,而鸟类、两栖类、鱼类的红细胞是有核的。人血液中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它是由骨髓中的原始红细胞经过四次细胞有丝分裂发展成的。红细胞的形成过程是核幼稚红细胞到无核网织红细胞再到成熟红细胞发育过程。
发育过程:红系定向干细胞→原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成熟红细胞。
在红细胞发育过程中,胚胎期红细胞最初由卵黄囊壁产生并释放入血液,是有核红细胞。以后这种有核红细胞被肝所产生的不同细胞同工型——无核红细胞代替。在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分子从胚胎型、胎儿型到成年型的承袭是适应发育过程环境变化及结合、运输氧功能的需耍
红细胞减少的原因:
1、红细胞生成不足,主要是造血原料的不足或利用障碍,2、骨髓造血功能减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3、红细胞丢失过多,譬如出血性疾病以及溶血性疾病,主要原因是红细胞本身或一些与红细胞有关的酶异常,还有就是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
红细胞偏少的疾病:
贫血。
贫血有多种类型: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
另外可根据血红蛋白与红细胞减少的比例判断是何种贫血,
红细胞与血红蛋白按比例减少:急性失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
血红蛋白减少比红细胞减少更明显: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海洋性贫血;
红细胞减少比血哄蛋白减少更明显: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7、红细胞下降是怎么回事?
红细胞减少分两类情况:一,生理性减少,见于部分老年人,妊娠中晚期,婴幼儿及15岁以前的儿童。二,病理性减少,见于各种贫血,根据贫血发生机制(即红细胞如何减少)分为:1,红细胞生成减少,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2,红细胞破坏增多,常见于镰性细胞贫血,遗传性球细胞增多症等。3,红细胞外在异常,常见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脾功能亢进等。4,红细胞丢失,常见于急,慢性失血性贫血。就上面这些,你自己判断一下,若是贫血,建议去医院做详细检查。祝君健康!
8、红血球减少意味着什么?
红细胞计数值减少可见于以下情况:
各种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失血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感染、肾病、肝病、胃切除术后、出血性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白血病以及接触苯胺等化学物质引起职业中毒等所致的贫血;
各种原因引起的大量失血(如产后、手术后)、重症寄生虫病等;
老年人骨髓造血功能下降。。。
9、血红细胞原来一直下降的。最近慢慢上来了。什么意思啊
就是原来血常规检查,红细胞数量一直是逐渐降低的。
现在红细胞数慢慢上升。
对于贫血等血液病患者,是治疗好转的一个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