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纣王与妲己是什么典故?
纣王作为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暴君之一,江山在他手上,不丢掉才怪。
亡国的一念之差
帝乙有两个妃子:正妃生有三个儿子,长子名启,次子名仲衍,小儿子名辛,又名受德;庶妃生有一子名箕子,年岁比启小一点,而长于仲衍和受德。帝乙十分喜欢长子启,因为他知书识理,为人仁爱厚道,尊敬长辈,办事稳重,是一个能治理天下、守住家业的人。帝乙很想把王位传给他。其次喜欢的是箕子,他和启一样,也很懂道理,善于思考问题,遇事沉着冷静,也是一位贤人。对于小儿子受德,帝乙觉得,他虽然智慧聪颖,思路敏捷,而且身材高大,勇力过人,能只身与猛兽格斗,但为人不老实,喜欢说谎,生性骄傲,目中无人,不尊敬长辈,不友爱兄弟,脾气又暴躁,听不进半点不同意见。因为自己年事已高,管不了那么多,也就听之任之了。确立太子的那天,朝廷中召开了高层贵族官僚的会议。帝乙宣布,决定立启为太子。然而,负责礼法的太史据理力争说:“不可!因为启和仲衍出生时,他们的母亲还没有立为妻,只是一个妾;只有到受德出生时,其母已正式成为帝乙之妻。太子,只有妻之子才能当,决不可立妾之子为太子。因此,君王要立太子,只能立受德。如果立启,是违反祖宗成法,要受到众人和后代的耻笑。”
帝乙听了太史的话,想想确实如此。启虽然是长子,但出生时他母亲还是妾,立启为太子是有些名分不正;受德生时他母亲已经为妻,受德虽是小儿子,但立为太子在名分上是没有问题的。启出生时其母是妾,只能说明启的命薄,不能当太子是命中注定。受德出生时其母为妻,说明受德的命好,当太子也是天命的安排。想到这里,帝乙没有和太史争辩。就这样,受德确立了太子的地位。
启作为长子而不能成为太子,帝乙觉得委屈了他。为弥补启精神上的创伤,帝乙给了启一块封地名“微”(其地在今山西潞城市东)。他封地的爵级为“子”。于是,启就被称为“微子”或“微子启”。他的封地现今仍名“微子镇”。
残暴之行,令人发指
帝乙去世后,由立为太子的受德继承王位,号为“帝辛”。帝辛上台后专制暴虐,胡作非为。有一次,他看见一个人涉着冰冷的水过河,觉得此人有特殊的御寒本领,就把那人叫来,割开他的小腿视其骨髓,看有没有与常人异样的地方。又有一次,他看见一个孕妇肚子特别大,他想要观察胎儿是如何在孕妇腹中生长的,就叫人把孕妇的肚子剖开。如此作孽的事,帝辛还做了许多。消息传开,天下人无不义愤填膺,给帝辛起了一个绰号,叫“纣”。因为从字义上讲,“纣”的意思是残杀无辜、损害正义。于是帝辛便被天下称为“商纣王”或“殷纣王”。
妲己误国
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掠夺更多的财物和美女,商纣很早就想对外征伐,只是还没有选定目标。在商王畿附近有一个小小的属国有苏,(今河南温县西南)。有苏因为土地狭小,人口不多,资源有限,没有丰富的剩余产品,故无法交纳商朝规定的年年增加的贡赋。纣认为有苏是故意对抗,便率军前往征讨。有苏哪里抵挡得住商纣的进攻万分危急时,有苏国王想到商纣最喜欢的是美女,便从国中挑选了一位最有姿色的佳丽,名叫妲己,进献给商纣。商纣见了十分中意,便立刻命令退兵。商纣自从有了妲己,像掉了魂似地整天伴随在她身边,形影不离,有求必应。妲己首先感到商都城内宫殿太小,不够气派,于是商纣就在郊外修起了豪华壮丽的离宫别馆。除了朝歌郊外的一处外,又在北面的邯郸(今河北邯郸市)和沙丘(今河北平乡县东北)建了两处,供妲己游玩娱乐。这些宫馆,都修建得富丽堂皇,甚至用美玉来装饰,因而有“琼室”、“玉门”等雅名。尤其是沙丘的苑台,修得宏大开阔,商纣把从各地搜集来的珍禽异兽置于其上,耗费了大量的民力、财力。
在妲己的要求下,商纣还请来名叫涓的乐师,让他住在宫馆里。创作软绵绵的乐曲,演奏淫荡的靡靡之音,教跳妖艳的“北里之舞”。商纣和妲己就终日沉浸在这样的歌舞之中。
酒池肉林
有了两大仓库的钱财和粮食,商纣和妲己便可以过穷奢极欲的生活了。他们想出各种方法挥霍和浪费,为所欲为。他们在沙丘离宫的院子中造了一个池子,里面装满了酒,又把许多熟肉挂起来,像是一个林子,这就是有名的“酒池肉林”。商纣和妲己召集了许多青年男女,让他们裸露着身体在酒池肉林中追逐游戏。渴了喝酒,饿了吃肉;夜以继日,通宵达旦。商纣和妲己终日观赏着这些青年男女的各种丑态,有时甚至自己也加入到玩乐的人群中去。
惨不忍睹的炮烙之刑
特别令人不能容忍的是,商纣对妲己千依百顺,竟以妲己的好恶作为赏罚的根据。妲己喜欢和赞赏商纣王荒淫无度,沉湎于酒色。其兄微子启,不忍看到其弟的末日,于是写了一篇《微子》来劝诫纣王。不过这一番苦心却未能起作用,江山还是断送在商纣王的手里。
当时由于商纣和妲己的所作所为,引起了百姓的怨恨和诸侯的反叛,商纣就把那些敢于口出怨言的人抓来,施以刑罚。商纣想出了一种“炮烙之刑”,即把一根铜柱横起来放,上面涂些滑溜溜的膏,下面放一个炭火熊熊燃烧的大炉子。商纣令抓来的犯人在铜柱上行走。因为铜柱烧得太烫,又十分滑,犯人一走上去,就很快掉入炭炉中烧死,发出凄惨的叫声。妲己看了这惨状,丧心病狂地大笑不止。商纣看到妲己笑,心中也是乐滋滋的,丝毫不觉得伤天害理,灭绝人性。
惨绝人寰的杀人手段
纣王杀人的手段实在令人发指,即便读一读,都让人毛骨悚然。
毫无人性的父亲
商纣王专制暴虐,胡作非为,为了巩固政权,就拉拢一批势力做爪牙。当时商纣任命西伯昌、鬼侯、鄂侯为“三公”,这是商纣宫廷中最高的官职。“西伯”就是周侯。商纣继续任命周侯昌为西伯,当西方诸侯之长。鬼侯有的书上记载为“九侯”,其诸侯国的位置在今河北磁县西南,就在商王畿的北边。鄂侯有的书上作“邗侯”,其诸侯国在今河南沁阳市,位于商王畿的南边。
鬼侯当了商王朝的三公,喜出望外,受宠若惊。鬼侯有个女儿,生得如花似玉,十分美丽。他知道商纣喜欢女色,为了讨好商纣,竟把自己的女儿进献给纣。一个父亲,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把亲生女儿往火坑里推,这样的人,不但失去了做父亲的起码道德,其结果往往也不会有好的下场。
谄媚不成,招来杀身之祸
果然,商纣看见鬼侯的女儿眉开眼笑,立刻就想动手动脚。鬼侯的女儿早就听说商纣的荒淫无道,对商纣有一种憎恶的情绪。后来又听说商纣与妲己整天泡在一起。在酒池肉林中做乌七八糟的勾当,心中更增添了厌恶的感情。现在见到商纣又要来糟蹋自己,便躲闪回避,公然表示不愿干那种事。这一来,惹怒了商纣。当时,妲己正好来到商纣身边,见鬼侯女儿容貌美丽,商纣喜新厌旧,不禁醋性大发。她一边哭泣,一边编造谎言,说鬼侯的女儿早已与一男青年私订终身。商纣一听此言,更加怒火中烧,立刻命人把鬼侯的女儿拉出去斩了。商纣又想到,鬼侯竟把这样的女儿进献给自己,岂不存心使自己难堪!于是,命人把鬼侯也一起杀了,并处以醢刑,即把他的尸体剁成肉酱。
冤死的鄂侯
与鬼侯一起做三公的鄂侯,平时与鬼侯感情甚好,他听说鬼侯因为进献女儿惹出祸来,就立刻来到商纣面前进行争辩。鄂侯对好友及其女儿的被杀表示万分悲痛,哭述鬼侯对商王本是一片忠心,他的女儿也是一个忠贞纯洁的少女,从来没有半点不轨。鬼侯效忠商王得到如此下场,这在大臣中将会产生什么影响!鄂侯的感情激昂慷慨,哭诉声、争辩声越来越大。商纣感到鄂侯态度蛮横,对自己不尊重,于是,命人对鄂侯处以脯刑,即把鄂侯杀了后晒成肉干示众。
商纣一怒之下杀了三人,斩了鬼侯的女儿,把鬼侯剁成肉酱,把鄂侯晒成肉干,其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商纣如此残无人道,天下的诸侯和人民都对他咬牙切齿,恨之入骨。他的名声和处境越来越坏。
2、比干商纣王之间的故事是怎么样的?
商 纣
商朝最后一任君王。名辛,为帝乙的儿子,史称为纣王。筷子的发明者,曾平定东夷,使中原文化逐渐传播到长江、淮河流域,奠定中国统一的规模。虽材力过人,然拒谏饰非、耽于酒色、暴敛重刑,遂导致民怨四起。周武王东伐至盟津,诸侯叛商者八百;战于牧野,纣军败,自焚于鹿台。
近600年的商王朝不乏阳光灿烂的日子,从开国的成汤到中兴的盘庚以及鼎盛时期的武丁,都是强大昌盛的代表。听听《诗经》里唱的就知道了:“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那时,商王朝的势力范围已经北达今天的内蒙,南到长江流域,西抵青海湖,东至渤海辽东半岛。然而商王朝历经17世31王,谁的知名度也比不上帝辛(即纣王),“比干剖心”的事迹把他永远地钉在了耻辱柱上,3000多年来,“商纣”几乎成了荒淫暴虐的代名词,而比干则成了中国历史上以死谏言的亘古忠臣。
立嫡
出卫辉市向北,15分钟车程就到了位于顿坊店乡的比干庙。记者赶得巧,几天前,这里才换了新“庙主”,“比干林园开发建设公司”刚刚挂牌成立。因为非典的影响,没多少游客,“庙主”郑秀博陪著记者边看边聊起了这座古庙的沿革。
武王灭商建立周王朝后,封比干墓于此,到了北魏,孝文帝因墓建比干庙,后来唐太宗、宋仁宗、元仁宗3个皇帝都曾下诏对比干庙进行维修。如今我们看到的比干庙是明朝弘治年间重建的,占地130余亩,是一个坐北朝南的长方形院落。影壁、山门、二门、三门依次排列,主要建筑石坊、碑廊、拜殿、大殿保存完整,都分布在南北中轴线上,院中古柏蓊郁成林,建筑古朴壮观,果真是千古名庙的仪态!
山门显然是新建的,“比干庙”3字是我国著名的古建专家罗哲文先生所书;二门门楣上书写著「谏臣极则”4字,原为晋代书法家崔承灏所题,意思是说比干是历代谏臣学习的榜样。从庙里诸多的碑文题刻能看出,比干的言行对后世历代官吏有著深刻影响。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里,把比干和夏朝的关龙逢、战国的屈原、三国的诸葛亮和唐朝的魏征同列为敢言直谏、要求君主改善政治的爱国者。比干的事迹,在中国已经流传了3000多年。
比干是殷商时期沫邑(今河南淇县)人,是商朝第16代王帝乙的弟弟,按照商朝的继承法,长子继位,次子分封。比干既是封王,又是当时商朝最高的政务官“少师”。帝乙在位很短,临终时,他与两个弟弟比干和箕子商量王位继承人的事,箕子建议立贤能善良的大儿子微子,比干则主张让小儿子帝辛继承王位。比干说,微子虽是长子,但不是帝乙的正妻所生,帝辛虽小,却是嫡子。最终帝乙采纳了比干的意见,让帝辛继承了王位。其实比干力争帝辛继承王位,并非完全为了维护商朝的继承法,更重要的是他偏爱这个侄子。据太史公的记载,帝辛“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无论是头脑还是四肢,都很发达。有一次王宫的一根顶梁柱坏了,工匠要搭一个架子,把梁顶住,再换上新柱子。帝辛说,你们别麻烦了,我用手托著房梁,你们换吧!
纣王即位之初的表现,能称得上英明君主,他亲率大军东征徐夷(今徐州一带),在战场上往来冲杀、骁勇无比,吓得徐夷酋长反绑著双手、口衔国宝玉璧,穿著孝服、拉著棺材向纣王投降。纣王率领军队一直打到长江下游地区,东夷部落纷纷臣服。当纣王凯旋时,比干带著文武大臣,步行几十里前往迎接,当时的民谣甚至唱道:纣王江山,铁桶一般……
剖心
但很快纣王就“腐化堕落”了,他大兴土木,强迫奴隶为他修建宫殿,还建造了一座高高的摘星楼,整天在上面与美女、美酒相伴,朝朝笙歌,夜夜曼舞,从此商朝的国都就改名为朝歌(今淇县)了。
史书上记载纣王的种种劣迹完全能让读者忘记他曾经的功劳,而且每一桩都少不了坏女人妲己。纣王有次正和妲己饮酒,远远望见一老一少正在渡河,小的走在前面,已经过河而去,老的落在后面犹豫不前。纣王说:小孩骨髓旺,不怕冷;老人骨髓空,怕冷。妲己不信,纣王就命士兵把两人抓来,用斧子砸开他们的腿骨让妲己看。这条河从此被叫做“折胫河”。
比干看到纣王的所作所为,就坦率地直谏,并带著他去太庙祭祀祖宗,给他讲历代先王的故事:商汤创业时的艰难,盘庚用茅草盖屋,武丁和奴隶一起砍柴锄地,祖甲约束自己,喝酒从来不过3杯,唯恐过量误国……纣王表面点头称是,但并不真正改过,而且愈加荒淫暴虐。他不但在王宫里“流酒为池,悬肉为林”,而且还表演“真人秀”,“令男女裸而相逐其间,是为醉乐”。
纣王的爱妃妲己喜欢看人受虐的情景,有一种叫做炮烙的刑具,就是她发明的:用铜做成空心的柱子,行刑的时候,把犯人脱光衣服绑在柱子上,再把烧红的炭火放进铜柱子……
妲己说她有辨认腹中胎儿是男是女的本领,纣王就抓来100个孕妇试验。妲己让她们先坐下再站起来,然后对纣王说:先抬左腿者是男,先抬右腿者是女。纣王不信妲己就命人当场剖腹检验……
比干看到纣王和妲己害人取乐的场面,气得浑身发抖,一边自言自语“我是皇伯,强谏于王”,一边疾步走到纣王面前,直言他的错误,并且请求将妲己斩首,全门赐死!纣王愤愤地坐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比干继续说:当年汤王时,天下大灾,饿殍塞途,汤王下车抚尸而哭,自责无德。又立即开仓济贫,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天下称颂。你今天的作为与先王的仁政背道而驰,若不改悔,天下就危险啦!纣王听完气得拂袖而去。
比干回到家中,请来箕子和微子商议,让他们向纣王进谏。第二天,箕子去劝纣王,纣王却将箕子的头发剪掉,把他囚禁起来,微子进谏,纣王依然不听,微子只好抱著祖先的祭器远走他乡。大臣辛甲进谏了75次,纣王丝毫不改,于是投奔了周文王;许多大臣看到纣王已经无可救药了纷纷弃商投周。纣王已经落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而此时,周武王率军东征已经打到了孟津,大小诸侯背叛殷商来和周会盟的有800多个,商王朝已是风中残烛了。
比干觉得为人臣子不能像微子那样说走就走,就是杀头挖心也得据理力争。“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即谏不从且死,忠之至也。”他冒著灭族的危险,连续3天进宫抨击纣王的过错。
纣王被比干批评得无言以对,恼羞成怒地喝问:你为什么这样坚持?比干说:“君有诤臣,父有诤子,士有诤友,下官身为大臣,进退自有尚尽之大义!”纣王又问:何为大义?比干答:夏桀不行仁政,失了天下,我王也学此无道之君,难道不怕丢失了天下吗?我今日进谏,正是大义所在!纣王听到这里勃然大怒,于是说:“吾闻圣人之心有七窍,信有诸?”说罢,命人剖胸取心,比干毫无惧色,慷慨就戮……己让? 今天,当我们在太史公的帮助下回到当年的历史现场,仍能嗅到浓浓的血腥,3000多年前那惨烈的一幕几乎抹去了整个商王朝的亮色,而比干舍生取义的浩然正气却长留世间,引领著历代谏臣前仆后继,赴汤蹈火。
在中国几千年的官僚历史上,忠臣劝谏可谓一道独特的风景,为人臣者因直谏而遭难甚至付出生命代价的几乎历朝历代都有,文学作品中类似的情节更是比比皆是,其中无疑有比干的“模范”作用。3000多年前,比干就为后人创造了一个难以逾越的“死忠”标准,正如后人评价的“自古拒谏之君莫甚于纣,自古死忠之臣莫甚于比干”……
另一方面,“比干剖心”的故事之所以在民间妇孺皆知、长盛不衰地流传,也是因为它恰好符合国人传统文化的心理,首先是“报恩”的情结,纣王能继承王位,比干起了关键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比干有恩于纣王,但纣王恩将仇报,立刻引起人们的巨大愤慨;比干忠心为国,更易激起老百姓的同情。其次,纣王做的种种坏事似乎都是妲己唆使的,这就更迎合了“女人是祸水”的传统文化心理。那个和纣王差不多坏的夏桀身边不也有一个妹喜吗?
“最著名的就是这通魏孝文帝的《太和碑》了,它上面刻录著孝文帝写的《吊比干墓文》。这是比干庙里最早的一通石碑。”大眼看去,这石碑并无特别之处,仔细看确实与众不同,碑身四面竟都刻有文字(如图)!石碑阳面的正文是魏碑字体,瘦硬峻峭,据说是南北朝大书法家崔浩所书,素与龙门20品齐名,为当今国内罕见的书法极品!孝文帝写的这篇碑文后人评价也很高,文章的开端以犀利的笔锋痛斥殷纣王的“猖败暴虐”,接著热情地颂扬了比干忠贞正直,抒发了对这位亘古忠臣的敬仰与怀念,惋惜比干生不逢时,不能为北魏的宏图大业直谏进言,最后,孝文帝还用较多的笔墨幻想比干驱龙驾凤,遨游在天国人间的情景,文章行文浪漫,语言瑰丽,依稀有屈原《离骚》的影子。
公元494年,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的第二年,路过汲县(今卫辉市),以“太牢”之礼(最高规格的祭祀方式)祭拜了比干,又派大臣建庙立碑,从此才有了比干庙。拓跋宏为什么要建比干庙,他为什么如此推崇比干,其中还有一段渊源。
魏孝文帝拓跋宏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人物,他本是鲜卑族人,但他却推行汉化运动,他禁止胡服,断鲜卑语,自己带头改汉姓元,公元493年,决意将都城由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到洛阳。这一系列奇特的举措,为中外历史所罕见。拓跋宏之所以敬仰比干与他的身世密切相关。拓跋宏生于公元467年,从小由太皇太后冯氏抚养,因拓跋家延续著汉武帝“立其子杀其母”的规矩,他的亲生母亲和祖母早就被赐死了。拓跋宏4岁登基,他的父亲献文帝被尊为太上皇,朝中大权完全由冯氏掌控。 自打“比干剖心”之后,这桩千古奇冤就成了历代文人名士的同题作文,比干庙里众多的碑刻诗文就是明证,英明的君主惋惜比干生不逢时,仕途坎坷者则借古讽今,感慨自己的命运,还有许多为人臣者唏嘘感喟做忠臣的不易。
3、商纣王与妲己的故事
商纣王与妲己的故事如下:
商纣王天生聪颖,口才好,行动敏捷,接受能力很强,并具有与人、非武装野兽搏斗的力量。他很聪明,拒绝臣民的劝告,他的话足以掩盖他的过失。
在大臣们面前夸耀自己的才能,又在任何地方夸耀自己的权力,认为天下所有的人都不如自己。商纣王沉溺于酗酒、放荡和娇惯女人。商纣王特别喜欢妲己,一切都听妲己的话。
商纣王让音乐家胡安为妲己创作新的民间音乐、北丽舞曲和轻柔的歌曲。他增加税收,把钱堆在路台,把粮食堆在巨桥。
他在宫殿里塞满了狗、马和奇怪的东西,并扩大了沙丘的花园平台,以捕捉大量的野生动物和鸟类。他傲慢无礼,不尊重鬼神。他在沙丘上收集了许多戏乐。
(3)纣王骨髓扩展资料:
商纣王与妲己的典故:
《史记·殷本纪》记载,帝辛怒于比干的劝谏,说:“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个孔。”于是剖开比干的胸膛,挖出心来观看。
《列女传》称,比干是因帝辛宠幸妲己而进谏的,却被帝辛认为是口出妖言。妲己说:“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窍。”于是将比干剖胸挖心。
《封神演义》对史书记载进行了进一步的演绎,在第二十六回《妲己设计害比干》中叙述了妲己与胡喜媚联手,以索取玲珑七窍之心(七窍玲珑心)为名,逼比干剖开自己的胸膛的故事。
《荀子·议兵》称,帝辛曾设“炮烙刑”。强制人抱着烧红的铜柱,活活烙死。《列女传》即持这种观点,并称这是商纣王取悦于妲己的方法。
4、比干被商纣王挖心的例子总结
纣王即位之初的表现,能称得上英明君主,他亲率大军东征徐夷(今徐州一带),在战场上往来冲杀,骁勇无比,吓得徐夷酋长反绑着双手、口衔国宝玉璧、穿着孝服、拉着棺材向纣王投降。纣王率领一直打到长江下游地区,东夷部落纷纷臣服。当纣王凯旋时,比干带着文武大臣,步行几十里前往迎接,当时的民谣甚至唱道:纣王江山,铁桶一般……
但很快纣王就“腐化堕落”了,他大兴土木,强迫奴隶为他修建宫殿,还建造了一座高高的摘星楼,整天在上面与美女、美酒相伴,朝朝笙歌,夜夜曼舞,从此商朝的国都就改名为朝歌(今淇县)了。
史书上记载纣王的种种劣迹完全能让读者忘记他曾经的功劳,而且每一桩都少不了坏女人妲己。纣王有次正和妲己饮酒,远远望见一老一少正在渡河,小的走在前面,已经过河而去,老的落在后面犹豫不前。纣王说:小孩骨髓旺,不怕冷;老人骨髓空,怕冷。妲己不信,纣王就命士兵把两人抓来,用斧子砸开他们的腿骨让妲己看。这条河从此被叫做“折胫河”。
比干看到纣王的所作所为,就坦率地直谏,并带着他去太庙祭祀祖宗,给他讲历代先王的故事:商汤创业时的艰难,盘庚用茅草盖屋,武丁和奴隶一起砍柴锄地,祖甲约束自己,喝酒从来不过3杯,唯恐过量误国……纣王表面点头称是,但并不真正改过,而且愈加荒淫暴虐。他不但在王宫里“流酒为池,悬肉为林”,而且还表演“真人秀”,“令男女裸而相逐其间,是为醉乐”。
纣王的爱妃妲己喜欢看人受虐的情景,有一种叫做炮烙的刑具,就是她发明的:用铜做成空心的柱子,行刑的时候,把犯人脱光衣服绑在柱子上,再把烧红的炭火放进铜柱子……
妲己说她有辨认腹中胎儿是男是女的本领,纣王就抓来100个孕妇试验。妲己让她们先坐下再站起来,然后对纣王说:先抬左腿者是男,先抬右腿者是女。纣王不信妲己就命人当场剖腹检验……
比干看到纣王和妲己害人取乐的场面,气得浑身发抖,一边自言自语“我是皇伯,强谏于王”,一边疾步走到纣王面前,直言他的错误,并且请求将妲己斩首,全门赐死!纣王愤愤地坐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比干继续说:当年汤王时,天下大灾,饿殍塞途,汤王下车抚尸而哭,自责无德。又立即开仓济贫,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天下称颂。你今天的作为与先王的仁政背道而驰,若不改悔,天下就危险啦!纣王听完气得拂袖而去。
比干回到家中,请来箕子和微子商议,让他们向纣王进谏。第二天,箕子去劝纣王,纣王却将箕子的头发剪掉,把他囚禁起来,微子进谏,纣王依然不听,微子只好抱着祖先的祭器远走他乡。大臣辛甲进谏了75次,纣王丝毫不改,于是投奔了周文王。许多大臣看到纣王已经无可救了,纷纷弃商投周。纣王已经落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而此时,周武王率军东征已经打到了孟津,背叛殷商来和周会盟的大小诸侯有800多个,商王朝已是风中残烛了。
比干觉得为人臣子不能像微子那样说走就走,就是杀头挖心也得据理力争。“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即谏不从且死,忠之至也。”他冒着灭族的危险,连续3天进宫抨击纣王的过错。
纣王被比干批评得无言以对,恼羞成怒地喝问:你为什么这样坚持?比干说:“君有诤臣,父有诤子,士有诤友,下官身为大臣,进退自有尚尽之大义!” 纣王又问:何为大义?比干夏桀不行仁政,失了天下,我王也学此无道之君,难道不怕丢失了天下吗?我今日进谏,正是大义所在!纣王听到这里勃然大怒,于是说:“吾闻圣人之心有七窍,信有诸?”说罢,命人剖胸取心,比干毫无惧色,慷慨就戮……
5、关于商纣王--比干的故事,都有些什么?有什么用意?
商纣王淫乱,商纣的叔父比干说:“做大臣的,如果不能冒死劝谏国君,那还算什么忠臣!”于是,比干态度强硬的劝谏商纣。商纣大怒说:“你这样做是想当圣人吧?我听说圣人的心脏有七个孔穴,我看看你有没有。”说罢下令剖开比干的胸膛,取出他的心脏来观看。
意义:商纣王进行了历史上第一次心脏解剖。
6、封神榜中妲己和纣王打赌的故事
八十九回 纣王敲骨剖孕妇
……
妲己曰:“陛下不知,老者不甚怕冷,乃是少年父母精血正旺之时,交媾成胎,所秉甚厚,故精血充满,骨髓皆盈;虽至末年遇寒气,独不甚畏怯也。至若少年怕冷,乃是末年父母气血已衰,偶尔媾精成孕,所秉甚薄,精血既亏,髓皆不满,虽是少年,形同老迈,故过寒冷而先畏怯也。”
……
意思大概是:老头之所以不怕冷是因为他父母在壮年是生下他;而少年的父母则在老年才生下他。
7、纣王的暴行有什么?
你好,据我所知:纣王以荒淫残暴著称。他喜好饮酒,贪于女色。宠爱妲己,为了讨得其的喜欢,纣大兴土木,扩建沙丘的宫殿苑囿,将野兽飞鸟散放其中,多次举行大规模的宴会,以酒为池,悬肉为林,极尽铺张奢靡之能事。他又巧取豪夺,高赋重税,残酷地压榨人民,以满足庞大的开支。他还大施淫威发明一种"炮烙"的刑具,用铜铸成空心柱子,柱子中烧红炭火。将不满他暴行的臣民脱光衣服,绑在铜柱上活活烤死。他将人砍头剁脚,视为家常便饭,更有甚者,剖开妇人腹部取胎儿取乐,残忍到了极点。1、奢靡浪费,兴建酒池肉林(水池里装满酒,在里面划船游玩:在树林里的每棵树上挂上肉),大兴土木
2、暴虐嗜杀,使用炮烙(把人绑在烧红的铜柱上烫死),挖比干的心,把人扔到满是毒虫的坑子里等等
3.他对待臣下一律采取重刑,稍有不是,就会被折磨得死去活来。他的心上妲己还发明一种独特的刑具,叫做炮烙,用起刑来,十分残酷,这刑具是用铜制成的,长有五尺有余,宽约三尺,用刑时,将它放在火上烤红,将人捆在上面,人的身体一接触,马上就会烧得吱吱响,疼痛难忍,一会儿就会命归黄泉。
纣王有次正和妲己饮酒,远远望见一老一少正在渡河,小的走在前面,已经过河而去,老的落在后面犹豫不前。纣王说:小孩骨髓旺,不怕冷;老人骨髓空,怕冷。妲己不信,纣王就命士兵把两人抓来,用斧子砸开他们的腿骨让妲己看。这条河从此被叫做“折胫河”。妲己说她有辨认腹中胎儿是男是女的本领,纣王就抓来100个孕妇试验。妲己让她们先坐下再站起来,然后对纣王说:先抬左腿者是男,先抬右腿者是女。纣王不信妲己就命人当场剖腹检验……
商纣王淫乱,商纣的叔父比干说:“做大臣的,如果不能冒死劝谏国君,那还算什么忠臣!”于是,比干态度强硬的劝谏商纣。商纣大怒说:“你这样做是想当圣人吧?我听说圣人的心脏有七个孔穴,我看看你有没有。”说罢下令剖开比干的胸膛,取出他的心脏来观看。意义:商纣王进行了历史上第一次心脏解剖。
在外部,姬昌(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的长子伯邑考曾因前往朝歌朝觐时,垂青于妲己的美色,因而触怒纣王,被剁成肉酱,做成馅饼。残酷的纣王让姬昌吃了馅饼,并把姬昌囚禁了两年。由于周部族的臣子们多方营救,并向纣王行贿,姬昌才获得释放,由此对商纣王种下了深仇大恨。
纣王对大臣们尚且这样残暴,对待老百姓就更加肆无忌惮了。他要造鹿台,就强迫老百姓去服劳役;他要喝酒,就随意把老百姓的口粮夺去酿酒;他要吃肉,就迫使老百姓没日没夜地到深山密林去猎取野兽;他的爱姬妲己喜欢看杀人,他就随便地把老百姓拉去砍头、剁足、剖肚子。老百姓实在无法生活下去了,只好扶老携幼,哀号哭泣着四处逃亡。
据说,纣王喜欢饮酒,他凿地为池,池中注酒,酒上行船。纣王同姬妾亲众在池上划船饮酒。据说,他在宫内竖起像树林一样的木桩,上面挂满熟肉,叫一些陪伴他的人光着身子在这“肉林”里疯打疯闹。饿了就吃,吃了就玩。据说,他还大兴土木,造了一座鹿台。地基三里见方,高逾百丈。他把搜刮来的金银珠宝和美女们聚集在台上,宴饮狂欢,长达七日七夜,以至君臣姬妾都忘了日月时辰。
8、商纣王十不该 一不该收妲己朝纲什么什么的 谁帮忙教教我
一不该收妲己朝纲大乱。
商纣王亵渎女娲娘娘,于是女娲娘娘命昆仑山九尾星宿狐前去扰乱朝纲。神狐领命,以神魂入妲己体内,进入王宫。
二不该修鹿台浪费民钱。
为了让妲已能够开心,纣王集天下巧匠,倾国库积蓄,修建了极尽奢华的鹿台,供妲已游玩。
三不该筑“炮烙”文武遭害。
终南山炼气士云中子,乃千百年得道之仙。一日忽见一道妖气,直冲云霄,以为不除定成大患,而支持云中子除妖的,全被“炮烙”所害。
四不该杀姜后太子喊冤。
妲已为争夺后位,害死了姜王后,导致殷洪、殷效没有了娘亲。
五不该拿老少砸骨髓验。
有一天,纣王和妲已看见有一老一少在过河;老者高挽裤腿,很快过了河,而少年却畏缩着不敢过。妲已说老者一定是父母壮年时生的,骨髓是满的;而小的则是老者晚年得子,所以骨髓只有一半。纣王怀疑,下令将父子两人当场砸骨验髓。
六不该剖孕妇验女验男。
还有一日,纣王和妲已见有孕妇路过;妲已说她知道孕妇肚子里是男是女,而且连胎儿的头朝上朝下,胎儿的脸朝后朝前都知道。纣王下令拿来当场剖开检验。
七不该将杨任剜去双眼。
妲已设计要害死两王子,杨任的力阻惹恼了妲已;于是纣王下令把杨任绑在木桩上,剜去双眼;幸有燃灯古佛相救,才免于一死。
八不该将比丞相摘去心肝。
比干欲除妲己,结果事情败露,妲已谎称自己有患心病需要比干的心肝为引,纣王便下令让人摘去了比干的心肝。
九不该摘星楼上大摆御宴。
纣王大摆御宴,宴请一群妖友,包括琵琶精、喜鹊精等;被一一的留在宫中,从此,王宫竟成了妖魔鬼怪的天下。
十不该把黄飞虎逼出五关。
妲己怂恿纣王请黄飞虎夫人赴宴,宴间又引诱纣王和黄夫人做男女之事;上演了一场君戏臣妻,把武成王黄飞虎逼反,逼出了五关。
(8)纣王骨髓扩展资料
商朝覆灭原因
一、商、周两朝的社会形态不一样。商朝是一个商业国家,对于土地没有太大的欲望,他们需要的是地理上的中心位置,需要的是商业上的便利。而因为对土地没有兴趣,所以王朝延续即见,他们的疆土并没有扩大多少。
而周朝是典型的农业国家,最看重的就是土地了。他们对于土地的追求可以说到了痴迷的地步,认为天下所有的土地都是他们的。
二、商朝的酒文化很发达
三、商朝军队的战斗力比不过周朝
四、商朝的近亲繁殖和周朝的裙带关系。当时为了保持商业行为的持续性,商人是不与外族通婚的,一律实行族内婚。哪怕是到了春秋时期,宋国也依旧如此。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帝辛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商朝
9、商纣王暴行的小故事
1、奢靡浪费,兴建酒池肉林(水池里装满酒,在里面划船游玩:在树林里的每棵树上挂上肉),大兴土木
2、暴虐嗜杀,使用炮烙(把人绑在烧红的铜柱上烫死),挖比干的心,把人扔到满是毒虫的坑子里等等
3.他对待臣下一律采取重刑,稍有不是,就会被折磨得死去活来。他的心上妲己还发明一种独特的刑具,叫做炮烙,用起刑来,十分残酷,这刑具是用铜制成的,长有五尺有余,宽约三尺,用刑时,将它放在火上烤红,将人捆在上面,人的身体一接触,马上就会烧得吱吱响,疼痛难忍,一会儿就会命归黄泉。
?
纣王有次正和妲己饮酒,远远望见一老一少正在渡河,小的走在前面,已经过河而去,老的落在后面犹豫不前。纣王说:小孩骨髓旺,不怕冷;老人骨髓空,怕冷。妲己不信,纣王就命士兵把两人抓来,用斧子砸开他们的腿骨让妲己看。这条河从此被叫做“折胫河”。
妲己说她有辨认腹中胎儿是男是女的本领,纣王就抓来100个孕妇试验。妲己让她们先坐下再站起来,然后对纣王说:先抬左腿者是男,先抬右腿者是女。纣王不信妲己就命人当场剖腹检验……
商纣王淫乱,商纣的叔父比干说:“做大臣的,如果不能冒死劝谏国君,那还算什么忠臣!”于是,比干态度强硬的劝谏商纣。商纣大怒说:“你这样做是想当圣人吧?我听说圣人的心脏有七个孔穴,我看看你有没有。”说罢下令剖开比干的胸膛,取出他的心脏来观看。
意义:商纣王进行了历史上第一次心脏解剖。
在外部,姬昌(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的长子伯邑考曾因前往朝歌朝觐时,垂青于妲己的美色,因而触怒纣王,被剁成肉酱,做成馅饼。残酷的纣王让姬昌吃了馅饼,并把姬昌囚禁了两年。由于周部族的臣子们多方营救,并向纣王行贿,姬昌才获得释放,由此对商纣王种下了深仇大恨。
纣王对大臣们尚且这样残暴,对待老百姓就更加肆无忌惮了。他要造鹿台,就强迫老百姓去服劳役;他要喝酒,就随意把老百姓的口粮夺去酿酒;他要吃肉,就迫使老百姓没日没夜地到深山密林去猎取野兽;他的爱姬妲己喜欢看杀人,他就随便地把老百姓拉去砍头、剁足、剖肚子。老百姓实在无法生活下去了,只好扶老携幼,哀号哭泣着四处逃亡。
据说,纣王喜欢饮酒,他凿地为池,池中注酒,酒上行船。纣王同姬妾亲众在池上划船饮酒。据说,他在宫内竖起像树林一样的木桩,上面挂满熟肉,叫一些陪伴他的人光着身子在这“肉林”里疯打疯闹。饿了就吃,吃了就玩。据说,他还大兴土木,造了一座鹿台。地基三里见方,高逾百丈。他把搜刮来的金银珠宝和美女们聚集在台上,宴饮狂欢,长达七日七夜,以至君臣姬妾都忘了日月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