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髓 > 牛骨髓药用

牛骨髓药用

发布时间:2020-09-10 00:32:06

1、银屑病能吃牛骨髓吗?

牛骨髓不能吃的人有:1.淤血的体质不能吃牛骨髓。2.吃热的体质不能吃牛骨髓。一般人都是可以吃的,不分年龄,小孩子也是可以吃的,小孩子吃的话可以补钙,促进身体的发育,如果消化道功能没有障碍的话是都可以吃的,在家最好是煲汤喝,让孩子多喝一点,这样可以促进孩子生长,让孩子得到一个良好的生长发育。

2、水牛角有什么样的药用价值?

水牛角,苦寒,归心肝经;有清热凉血.解毒.定惊的作用。
犀牛角禁用可用水牛肉代用,安宫牛黄丸过去用犀牛角入药,自从犀牛列入全球一级保护动物以后,安宫牛黄丸内的犀牛角改为水牛角代用。

3、五贝子的作用

五倍子 (《本草拾遗》) 【异名】文蛤、百虫仓(《开宝本草》),木附子(《现代实用中药》)。 【来源】为倍蚜科昆虫角倍蚜或倍蛋蚜在其寄主盐肤木、青麸杨或红麸杨等树上形成的虫瘿。其寄主植物分别参见"盐麸子"、"膏麸杨根"、"红麸杨"条。 【动物形态】①角倍蚜成虫有有翅型及无翅型两种。有翅成虫均为雌虫,全体灰黑色,长约2毫米,头部触角5节,第3节最长,感觉芽分界明显,缺缘毛。翅2对,透明,前翅长约3毫米,痣纹长镰状。足3对。腹部略呈圆锥形。无翅成虫,雄者色绿,雌者色褐,口器退化。 本种的寄主植物为盐肤木。当早春盐肤本树萌发幼芽时,蚜虫的春季迁移蚜(越冬幼蚜羽化后的有翅胎生雌虫),便在叶芽上产生有性的雌雄无翅蚜虫,经交配后产生无翅单性雄虫,称为干母。干母侵入树的幼嫩组织,逐步形成多角的虫瘿。干母在成瘿期间,旺盛地营单性生殖,在虫瘿中产生许多幼虫,于9~10月间,逐渐形成有翅的成虫,称为秋季迁移蚜。此时虫瘿自然爆裂,秋季迁移蚜便从虫瘿中飞出,到另一寄主茶盏苔及其同属植物上,进行无性生殖,产生幼小蚜虫。此种幼蚜固定在寄主的茎上,分泌蜡质,包围整个虫体,形成白色的球状茧而越冬;至第二年春天,越冬幼蚜在茧内成长为有翅成虫,即春季迁移蚜,又飞到盐肤木上进行繁殖。分布四川、贵州、云南、陕西、湖北、广西、湖南、河南、甘肃、广东、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山西等地。 ②倍蛋蚜形态及生活史与上种相似,惟秋季迁移蚜的触角,第3节较第5节略短,感觉芽境界不明;虫瘿蛋形。寄主植物为青麸杨及红麸杨。分布同上种。 以上两种昆虫虫瘿内的幼虫(五倍子内虫)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角倍蚜的虫瘿,称为"角倍",多于9~10月间采收;倍蛋蚜的虫瘿称为"肚倍",多于5~6月间采收。如收采过时,则虫瘿开裂;影响质量。采得后,入沸水中煎3~5分钟,将内部仔虫杀死,晒干或阴干。 【药材】①角倍又名:菱倍,花倍.呈不规则的囊状或菱角状,有若干瘤状突起或角状分枝,表面黄棕色至灰棕色,有灰白色软滑的绒毛,质坚脆,中空,破碎后可见黑褐色倍蚜的尸体及白色外皮和粉状排泄物。壁厚1~2毫米,内壁浅棕色,平滑。破折面角质样。气微而特异,味涩而有收敛性。以皮厚、色灰棕、完整不碎者为佳。 ②肚倍又名:独角倍。呈纺锤形囊状或长圆形,无突起或分枝,外表毛茸较少,壁厚2~3毫米,折断面角质样,较角倍光亮。以个大、皮厚、质坚、完整者为佳。 上述药材产于四川、贵州、云南、陕西、湖北、广西等地。此外,如湖南、河南、甘肃、广东、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山西等地亦产。以角倍的产量为大,肚倍的质量为佳。 【化学成分】盐肤木虫瘿含大量五倍子鞣酸及树脂、脂肪、淀粉。 【炮制】拣净、敲开、剔去其中杂质。 【性味】酸,平。 ①《开宝本草》:"味苦酸,平,无毒。" ②《纲目》:"酸咸,平,无毒。" ③《本草备要》:"咸酸涩,寒。" 【归经】入肺、胃、大肠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大肠经。" ②《本草经疏》:"入手太阴、足阳明经。" ③《本草再新》:"入肝、肺、肾三经。" 【功用主治】敛肺,涩肠,止血,解毒。治肺虚久咳,久痢。久泻,脱肛,目汗,盗汗,遗精,便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肿毒,疮疖,睫毛倒卷。 ①《本草拾遗》:"治肠虚泄痢,热汤服。" ②《日华子本草》:"治中药毒,消酒毒。" ③《开宝本草》:"疗齿宣疳蠿,肺脏风毒流溢皮肤作风湿疮,瘙痒脓水,五痔下血不止,小儿面鼻疳疮。" ④《本草图经》:"生律液。" ⑤《本草衍义》:"口疮,以末掺之。" ⑥《本草衍义补遗》:"菩收顽痰,解诸热病。" ⑦《本草荤筌》:"煎汤洗眼目,消亦目止疼,专为收敛之剂。" ⑧《纲目》:"敛肺降火,化痰饮,止咳嗽,消渴,盗汗,呕吐,失血,久痢,黄病,心腹痛,小儿夜啼,治眼赤湿烂,消肿毒、喉痹,敛溃疮、金疮,收脱肛、子肠坠下。" ⑨《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用于火伤及烫伤。" 【用法与用量】内服:研末,0.5~2钱;或入丸、散。外用:煎汤熏洗、研末撒或调敷。 【宜忌】外感风寒或肺有实热之咳嗽及积滞未清之泻痢忌服。 【选方】①治泻痢不止:五陪子一两。半生半烧,为末,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红痢烧酒下,白痢水酒下,水泄米汤下。(《纲目》) ②治脱肛不收:五倍子末三钱,入白矾一块,水一碗,煎汤洗之。(《三因力》) ③治产后肠脱:五倍子末掺之;或以五倍子、白矾煎汤薰洗。(《妇人良方》) ④治寐中盗汗:五倍子末、荞麦面等分。水和作阱,煨熟。夜卧待饥时,干吃二、三个,勿饮茶水。(《纲目》) ⑤治自汗盗汗:五倍子研末,津调填脐中,缚定。(《纲目》) ⑥治虚劳遗浊:五倍子一斤,白茯苓四两,龙骨二两。为末,水糊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丸,食前用盐汤送下,日三服。(《局方》玉锁丹) ⑦治消渴饮水:五倍子为末,水服方寸匕,日二服。(《世医得效方》) ⑧治粪后下血,不拘大人小儿:五倍子末,艾汤服一钱。(《全幼心鉴》) ⑨治小便尿血:五倍子末,盐梅捣和丸,梧子大,每空心酒服五十丸。(《濒湖集简方》) ⑩治鼻出血:五倍子末吹之,仍以末同鲜绵灰等分,米饮服二钱。(《纲目》) ⑾治牙缝出血不止:五倍子,烧存性,研末敷之。(《卫生易简力》) ⑿治孕妇漏胎:五倍子末,酒服二钱。(《朱氏集验医方》) ⒀治金疮血不止:五倍子,生,为细散,干贴。(《圣济总录》五倍散) ⒁治一切肿毒:五倍子、大黄、黄柏各一两。锉,共捣罗为散,新汲水调如糊,日三、五度,涂敷患处。(《圣济总录》五倍子散) ⒂治软硬疖,诸热毒庖疮:五倍子,炒焦为末,油调,纸花贴。一方水调涂,仍入麻油数点。(《昔济方》独珍膏) ⒃治头疮热疮,风湿诸毒:五倍子、白芷等分。研末掺之,脓水即干。如干者,以清油调涂。(《卫生易简方》) ⒄治咽中悬痈,舌肿塞痛:五倍子末、白僵蚕末、甘草末等分。白梅肉捣和丸,弹子大,噙咽,其痈启破。(《朱氏集验医方》) ⒅治走马牙疳:五倍子、青黛、枯矾、黄檗等分。为末,以盐汤漱净,掺之。(《痘疹便览》) ⒆治聘耳:五倍子,先以绵拈干,置末半字许入耳中。(《苦济方》) ⒇治风毒上攻,眼肿庠涩痛不可忍者,或上下睑眦赤烂,浮肉瘀翳侵睛:五倍子一两,蔓荆子一两半。同杵末,每服二钱,水二盏,铜石器内煎及一盏,澄滓,热淋洗;留滓二服,又依前煎淋洗。(《博济方》神效驱风散) (21)治阴囊湿疮,出水不瘥:五倍子、腊茶各五钱,腻粉少许。研末,先以葱椒汤洗过,香油调搽。(《圣惠方》) (22)治疮口不收:五倍子,焙,研末,以腊醋脚调涂四围。(《纲目》) (23)治手足皲裂:五倍子末,同牛骨髓填纳缝中。(《医方大成论》) 【临床应用】①防治水田皮炎五倍子1斤研成细末,放入白醋8斤中溶解,在下水田前,涂抹四肢受水浸泡处,使呈一黑色保护层。如已患水田皮炎,涂抹后半至1天内,患处渗出停止,疼痛减轻。 ②治疗盗汗五倍子研成细末,每晚睡前取1~3钱用冷开水调成糊状,敷于脐窝,纱布覆盖,胶布固定。重症每晚可敷2次。一般1~3次即可生效。共观察肺结核、矽肺合并肺结核等病的盗汗患者61例,均取得不同程度的疗效。 ③治疗宫颈糜烂用五倍子、枯矾各等量研细末,加甘油调成糊剂,用带线的小纱布块涂药贴塞于宫颈糜烂处,12小时后取出。每周复查一次。观察18例,4例糜烂处完全光滑,14例好转。 ④治疗枕部疖肿先剃光枕部头发,清洁消毒后拔除疖子脓栓,用五倍子粉适量与醋调成膏状敷于疖肿上,厚约2毫米。每日更换1~2次,每次换药需清洁创面。共治20例,除2例不断出现新疖外,余18例均经3~9天治愈。 ⑤治疗睫毛倒卷用五倍子1两研细末,加入蜂蜜或醋适量调匀,拌成糊状。用时先洗净眼睑皮肤,然后再将适量的糊剂涂于距睑缘2毫米处,每日1次,一般连涂3~10次,可望倒睫矫正。 ⑥用于拔牙创止血牙齿拔除后,如继续出血不止,可用五倍子粉末适量撒于创内(避免唾液浸入),3~5分钟内拔牙创表面即为一层黄白色薄膜所覆盖,血块凝固于薄膜之下,无须咬棉纱条压迫。上颁牙拔除,粉末撒入不易,有时须稍加压迫以促进血块凝固。试用此法于拔牙后止血54人(63只牙),止血效果均满意。

4、植物的食用、药用、观赏价值10种

植物的食用价值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 夕餐秋菊之落英”。
 ----屈原 《离骚》

观赏植物中可供食用的的品种很多,水果类
就不消说了,下面介绍常见的几种:

----
1.黄花(又名萱草,百合科,多年生草本):
鲜花可煎食或作汤;最宜于蒸笼内蒸至萎蔫
后晒制成干黄花,为著名风味干菜。

撩人不在香,遍植满山岗。
寻常百姓宴,美味第一汤。

----
2.玉兰(又名木莲,木兰科,落叶小乔木):
鲜花瓣和面糊以油煎食,或以白糖、蜂蜜
渍制蜜饯。窨制花茶时常用玉兰花打底,
茉莉花穿面。

颜如玉,香似兰。碧白动人娇满园。

----
3.木槿(锦葵科,落叶灌木):
鲜花煎汤,味鲜美细腻。嫩叶可代茶饮。

木槿容易植,春插秋成篱。
千叶胜单叶,朱槿最难得。

----
观赏植物的食用价值

4.紫藤(豆科,落叶攀援灌木):
鲜花瓣以糖浸渍制饼,如北京“藤萝饼”
为著名糕点。(不能生食,否则有微毒)

倔藤附乔木,两情不孤独。
四月紫花香,难分藤与树。

----
5.槐树(豆科,落叶乔木):
鲜花煎汤食用,味鲜美。

槐花黄,举子忙。
莫误功课赴考场。

----
6.香椿(楝科,落叶乔木):
茎尖和嫩叶均可食用,如凉拌菜调味,或以
鸡蛋调和煎食等,有特殊香气,味极鲜美,
为著名香辛蔬菜。历代皆以进贡皇室。

上古有大椿,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 庄周《逍遥游》

----
7.鸡冠花(苋科,一年生草本):
嫩叶煮熟凉拌食用,或与面条共煮食。

前世恐是苋,今生成奇冠。
冠中藏细籽,来年更娇艳。

----
8.凤仙花(俗名指甲花,凤仙花科,一年生草本):
嫩株和茎尖可炒食,味鲜如苋。

红花捣泥染指甲,白花浸酒调经血。
偶见一株开五色,洒金玉瓣最难得。

----
9.荷花(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
其根状茎即藕,营养价值极高,无论鲜食或煮、
炒味道均很鲜美。荷叶不能直接食用,但若覆
盖于刚煮好的稀粥上片刻,则此粥别具清香,
俗称“荷叶稀饭”,一张荷叶亦可多次使用。

薄颜淡装不超群,傲骨神韵也生情。
根向泥污方茁嫩,叶承雨露更晶莹。

----
10.百合(百合科.多年生草本):
地下鳞茎剥去皮后瓣可煮食。农历腊月初
八日民间素有吃“腊八饭”习俗,即以百
合、红枣、莲米、苡仁、花生、红豆、
糯米、腊肉丁等加水共煮成粥,全家聚而
食之,最有风味。

久旱休烦恼,雨来节节高。
叶腋生珠芽,落地成新苗 生梨饭后化痰好,苹果消食营养高。
木耳抗癌素中荤,黄瓜减肥有成效。
紫茄祛风通脉络,莲藕除烦解酒妙。
海带含碘消淤结,香菇存酶肿瘤消。
大蒜抑制肠胃炎,菜花常吃癌症少。
鱼虾猪蹄补乳汁,鸡牛羊肝明目好。
盐醋防毒能消炎,韭菜补肾暖膝腰。
万物蔬菜养身宝,饮食多样经君调。
萝卜消食开脾胃,绿豆解暑降温好。
山楂减肥除疝气,山药益肾消糖尿。
补中益气吃百合,利气行血刺玫瑰。
暖胃止痛桂花高,松子降服老慢支。
花生降酯亦营卫,瓜豆消肿又利尿。
柑橘消食化痰液,抑制癌菌猕猴桃。
香蕉含钾解胃炎,禽蛋益智营养高。
萝卜化痰消胀气,芹菜能降血压高。
生津安神数乌梅,润肺乌发食核桃。
番茄补血驻容颜,健胃补脾吃红枣。
白菜利尿解毒素,蘑菇抑制癌细胞。
蜂蜜润肠又益寿,葡萄增色令年少。
诸君若要延年寿,请把食疗歌记牢 芝麻
甘平,有补肝肾、润五脏的作用。如《本草经疏》中就曾记载:“芝麻,气味和平,不寒不热,补肝肾之佳谷也。”尤其是肾虚之人腰酸腿软,头昏耳鸣,发枯发落及早年白发,大便燥结者,最宜食之。
粟米
又称谷子、稞子。能补益肾气。《名医别录》及《滇南本草》中都说到“粟米养肾气。”明?李时珍还说:“粟,肾之谷也,肾病宜食之,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
豇豆
又称饭豆、长豆。性平,味甘,能补肾健脾,除脾虚者宜食外,肾虚之人也宜食用,对肾虚消渴、遗精、白浊,或小便频数,妇女白带,食之最宜。《本草纲目》曾这样记载:“豇豆理中益气,补肾健胃,生精髓。”《四川中药志》也说它能“滋阴补肾,健脾胃,治白带,白浊和肾虚遗精。”
牛骨髓
有润肺、补肾、益髓的作用。《本草纲目》说它能“润肺补肾,泽肌,悦面”。对肾虚羸瘦、精血亏损者,尤为适宜。
狗肉
性温,味咸,除有补中益气作用外,还能温肾助阳,故肾阳不足、腰膝软弱或冷痛,食之最宜。《日华子本草》认为:狗肉“补胃气,壮阳,暖腰膝,补虚劳,益气功。”《医林纂要》亦云:“狗肉补肺气,固肾气。”清代医家张璐还说:“犬肉,下元虚人,食之最宜。”下元虚者,即肾阳虚弱、命门火衰是也。
羊骨
性温,味甘,能补肾强筋骨。《饮膳正要》认为:“羊尾骨益肾明日,补下焦虚冷。”《本草纲目》中记载:“羊脊骨补骨虚,通督脉,治腰痛下痢;羊胫骨主脾弱,肾虚不能摄精,白浊。”唐代《食医心镜》还介绍:“治肾脏虚冷,腰脊转动不得:羊脊骨一具,捶碎煮烂,空腹食之。”对肾虚劳损,腰膝无力怕冷,筋骨挛痛者,最宜食之。
猪肾
性平,味咸。唐?孟诜认为猪肾“主人肾虚”。《日华子本草》说它“补水脏,治耳聋”。水脏者实指肾脏而言。故凡因肾虚所致的腰酸腰痛、遗精、盗汗及老人肾虚耳聋耳鸣,宜常食之。
淡菜
有补肝肾、益精血的功效。《随宜居饮食谱》中说它“补肾,益血填精”。《本草汇言》亦云:“淡菜,补虚养肾之药也,此物本属介类,气味甘美而淡,性本清凉,善治肾虚有热。”所以,凡肾虚羸瘦、劳热骨蒸、眩晕盗汗、腰痛阳痿之人,食之最宜。

5、银珠是什么中药?有什么药用价值?

银珠释名 亦名猩红、紫粉霜。用石亭脂和水银同罐炼成。贴在罐口的是丹砂,贴在罐内的是银珠。气味 辛、温、有毒。主治1、小儿内钓(惊风,多啼)。用银朱半钱,乳香、煨蒜各一钱,共研细,捏成丸子,如粟米大。半岁儿五丸,薄荷汤送下。2、痰气结胸。用银朱半两、明矾一两,同研细。置瓦盏中,下加微火熔化。刮取,搓成丸子,每服一钱,茶和姜汁送下。此方名“鹤顶丹”。3、水肿,但大便尚通畅。用银朱半两、煅硫磺四两,共研细,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次服三十丸。4、咽喉疼痛。用银朱、海螵蛸,等分为末,吹入喉中,涎流,痛止。5、火焰丹毒。用银朱调鸡蛋清涂搽。6、汤火伤。用银朱调菜油敷上。7、背疽。用银朱、白矾等分。煎汤温洗患处,再用桑柴火远远烘热。一天三次。8、鱼脐疔(按:疔初起,即呈长形,边缘带红色,中央带黑色。痛极者有救,不大痛者反而难救)。用水调银朱成丸,每服一丸,温酒送下。此方名“走马丹”。9、杨梅毒。用银朱、粉锡,等分为末。把纸卷成捻子,蘸油点燃,放在木桶中。令病人到桶边用鼻子吸取烧捻子放出的烟子。一天一次,七天可愈。又方:银朱二钱,孩儿茶一钱,龙桂香一钱,皂角子一钱,共研细,照上方作熏药用。又方:银朱、水银粉各一钱,黄蜡、菜油各一两,加热化开调药,摊在油纸上贴患处,疮痂自脱。10、筋骨疼痛。用银朱三钱、枯矾四钱,研细。裹入纸中做成三个捻子。每天早晨拿一个捻子蘸油熏肚脐,熏后蒙被而卧,汗出为好。11、顽疮久不收口。用银朱一钱、陈年石灰五分、松香五钱、香油一两,调匀,摊在纸上贴患处。12、血风臁疮。取黄蜡一两,熔化后,加银朱一两,搅匀,摊在纸上。先把臁疮刺孔,再把药纸贴牢。13、黄水湿疮。用银朱、盐梅,合捣敷上。14、癣疮。用银朱、牛骨髓、桐油,调搽。15、头上生虱。用银朱浸醋,每天梳头时带药入发。又一治法:纸包银朱,烧着,用碗盖住。烟结碗内成垢,以茶水洗下,倒入头发中,再把头发包起来。第二天,头虱尽死。附方 银朱的功效,和水银粉大致相同:祛痰,破结,杀虫,治

6、中药“熟地”有何药用价值?

生地、熟地均来源于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干燥根,为同一药物的不同加工品。生地为鲜品的干燥品;熟地为生地的蒸制品。二者均能滋阴生津,治阴虚津亏诸症。生地长于凉血,熟地长于补血。

熟地黄味甘微温质润,入肝肾二经,既善补血滋阴,又能补精益髓,主治一切血虚阴亏精少之症。主要功能养血滋阴、补精益髓,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崩漏及肾阴不足的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等症,还可治精血亏虚的腰酸、脚软、头昏眼花、耳聋耳鸣、须发早白等。因本药性质滋腻,易碍消化,在使用时易与健胃药和砂仁、陈皮等同用。脾胃气滞,痰湿内阻的脘腹胀满,食少便溏者忌服。

7、九头虫药用价值

九头虫药用价值:

活血祛瘀,温中理气。治劳伤咳嗽,吐血,中风瘫痪,跌打损伤,心胃气痛,噎膈反胃。

九头虫也叫做洋虫。本身富含蛋白质和各种氨基酸等物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7)牛骨髓药用扩展资料:

功能主治

活血祛瘀,温中理气。治劳伤咳嗽,吐血,中风瘫痪,跌打损伤,心胃气痛,噎膈反胃。

①《药性考》:活吞数枚,止血,(治)劳怯。

②《纲目拾遗》:行血分,暖脾胃,和五脏,健筋骨,去湿搜风,壮阳道,治怯弱。

治老人不寐,茯苓引;小儿夜啼,朱砂引;女童夜溺,枸杞引;少妇阴寒,附子引;痈疽发背,沉香末引;舌燥作渴,麦冬引;眼目闭痛,甘草引;耳鸣耳聋,当归引;感冒风寒,防风引;中湿瘟毒,苍术引;跌打损伤,全蝎引;酒醉伤人,葛花引;怒气伤人,沉香引;绞肠痧痛,青蒿引。

以上诸症,俱用虫十四个,好陈酒冲服。

形态特征

身体长椭圆形,长6毫米,暗黑色,有光泽,触角、口器、足红黑色。头散布颇密的小刻点,前端有横洼,两僻有小窝。眼颇大。触角粗,4~10节宽过于长,末节略较窄,较长,几乎呈圆形。

前胸短,宽过于长,并不窄于鞘翅,前端窄,两端近基部略缩窄;背面两侧略洼,前端中间有时有小窝;后缘两端有宽而浅的凹;后角钝直角形,前角钝。小盾板钝倒卵形,散布极小刻点。鞘翅颇细长,刻点行细,行间有颇密刻点。腹部刻点密。成虫寿命约3个月。

生产区域

分布菲律宾、越南、印度尼西亚、南太平洋菲吉群岛及我国海南。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有饲养。

用法用量

内服:生吞、研末或入丸剂。外用:捣敷。

8、骨髓有什么药用价值?

白牦牛骨髓极其珍贵。牦牛骨髓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钙、磷、锌、铁、等多种微量元素,长期服用此类物质,能补钙促进吸收。使骨部温暖,肌肤滑嫩,延年益寿。牛骨髓中蛋白质含量很高,同时含有丰富的锌、铁等微量元素、 多种维生素。骨髓中还有多种氨基酸,包括人体需要的氨基酸。 牛骨髓营养丰富,具有壮骨补髓、益肾健脑之功效。牛骨枸杞胡萝卜汤:主料: 牛骨头250克,枸杞子50克,胡萝卜150克。做法: 将牛骨头砸碎,胡萝卜洗净切块,枸杞子洗净,同置锅中加水适量,文火煮,使骨髓充分溶解于汤中,酌加少许姜、鱼露、味精,调味即可,饮汤吃枸杞子、胡萝卜。此方可作为家庭便菜。药用价值: 填精益髓,养血荣发,用于精血亏虚所致的头发易裂易断易脱。鲟鱼营养丰富,鲟鱼骨和骨髓含有抗癌因子。

9、牛骨髓能制造人体医用干细胞吗

你好,一般不能。目前国内用于干细胞的来源,主要是小儿脐带,以及自体脂肪。牛骨髓虽然也会有丰富的干细胞,但是与人体会产生明显的排斥反应,及不是很安全,所以不会用。不过,科学在不断发展,也许实验室的科研人员正在研究这个项目。

与牛骨髓药用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