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献血和捐献骨髓到底对身体有害没
感染的几率,只要检测严格,是不会被感染的。要是人人都担心感染的几率,那么卫生部长和红十字会的领导都没有人敢担当了。
献血和献骨髓对身体一般没有什么危害。献血倒是一种疗法,古代希腊就有“放学疗法”这一说,定期安全的采集部分血液是对身体有好处的,可以刺激新陈代谢、降低血脂、血液粘稠度等等。一般来说,献血的人身体往往要比不献血的人更健康、更长寿。我国不是也有利用蚂蝗、水蛭等等吸取部分血液的疗法吗?
献骨髓,也没有什么危害,现在的科学昌明了,采集骨髓和血液的手段很相近,痛苦也减轻了,和采血一样,不要担心。我就参加了中华骨髓库的样本。
你要是担心的话,我看大家都不要去医院了,难道你说除了血液有问题,医院里面别的问题就都没有?问题是不可避免地存在,关键是如何预防和控制。想把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一夜之间到达罗马,那是不可能的。世界各国都有不少这样或那样的事故,美国、法国还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血液采集、使用事故。你可以搜索一下。
咱们中国的卫生事业的确是落后很多,再加上从业者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的参差不起,对他们也做不到一概而论。
所以你的担心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不可以偏概全,因噎废食。我以前献血,也是担心很多的,起码有一次我就碰到,我的血液标本居然在化验室检测时,被污染了,于是我变成了传染病携带者,呵呵,我不知道应该生气,还是哭笑不得。我可是无偿献血的尖兵啊。
2、献血浆的好处和坏处
长期献血浆并没有坏处。
近年来,无偿献血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而受传统健康观念的影响,一些群众对献血颇感恐惧,担心献血易造成身体虚弱,伤元气。我们从医学的、科学的角度分析,这样的认识是错误的。”
一个体重为60公斤的成年人约有血液4800毫升,每人每次按规定献血200-400毫升,仅占总血量的百分之五左右。失去的血液会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因而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
人体的血液每时每刻都在不断进行新陈代谢,即使不献血,体内血细胞也会衰老、死亡,变为血液垃圾。“而定期适量献血可增强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刺激骨髓造血器官,促进人体新陈代谢,起到延年益寿的效果。同时定期适量献血可缓解高黏血症,使血液黏滞性下降,对预防心脑血管有一定积极意义。”
(2)献骨髓的好处和坏处扩展资料:
在献完血拔针后,前臂伸直后稍上抬,用三个手指用力按压针眼10分钟以上,不要揉搓针眼,24小时内勿清洗针眼,保持针眼处创口贴干燥、清洁。乔瑞说,输血后不要马上离开,等休息10分钟后无不适再离开。
而且输血后切勿暴饮暴食,可以在平常饮食基础上适当补充蛋白质和水果,在献血后1—2天内,要避免进行剧烈运动。少部分人献血后有可能出现疲倦感,这绝大多数是第一次抽血后的生理反应,不必担心,适当休息可自行恢复。
3、捐献骨髓对自己的健康有影响吗?
理论上是没有对身体有健康影响,但实际上是有副作用的。这个作用是存在手术和抽血过程中。根据国外对完成大约51,024例造血干细胞异源移植,其中27,770例是进行骨髓移植,23,254例进行了外周血移植。在这些51,024名捐赠者中,5名捐赠者死亡,其中1例是在骨髓捐赠后死亡,4例则在外周血捐赠中死亡,死亡几率约为0.98/1万人。共有37例严重不良反应,致病几率约为7.25/1万人,其中12名在骨髓移植后(4.32/1万人),25名在外周血移植后(10.76/1万人)。此外,大约有20名捐赠者出现恶性血液瘤(3.92/1万人),其中8名捐赠者在骨髓移植后,12名捐赠者在捐献外周血干细胞后。恶性血液瘤的出现几率并没有高出正常年龄和性别相关的致病几率普查结果。
结论:造血干细胞的捐赠可能存在致死或者严重不良反应的风险,这个风险虽然小但是确实存在。人体是非常复杂和奇妙的有机体,目前的科学对许多功能和机制都不清楚。造血干细胞是最神秘的细胞,白血病的发作就是各种因素干扰它造成的后果。采集造血干细胞目前需要人为干扰,所以,除非以后科技发达,采集时静悄悄,一点也不会干扰造血功能,而从身上采集极小部分,这才会消除副作用。
4、捐献骨髓对自己有什么影响?
捐献骨髓对人体影响不大。
人体造血系统及免疫系统的严重疾病,如白血病(俗称血癌)、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重症放射病等患者,继续生存的希望就是骨髓移植。我国每年约400万名各类疾病的患者等待着骨髓移植。而我国从60年代起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在同胞间寻找供髓者的可能性很小,只能依靠非血缘关系的捐髓者提供骨髓。虽然无关人群中配对相符率只有五千至一万分之一,但只要有足够的志愿捐献者,还是能为大多数病人提供治愈的机会。
据唐都医院血液科主任梁英民介绍,捐献骨髓不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一个成年人的骨髓重量为3公斤,一名供髓者提供不足10克的骨髓造血干细胞就能挽救一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因此不会减弱其免疫功能和造血能力。骨髓是再生能力很强的组织,一般健康者捐献造血干细胞后在十天左右即可补足所捐的干细胞量。
5、那些人适合捐赠骨髓,捐赠骨髓对人体都什么害处和好处??
适合捐献的要求
关于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的健康标准?
凡年龄在18-55周岁,身体健康,经下列血液检查合格者,都可以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5单位(医院是采用≤40单位)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阴性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阴性
艾滋病病毒抗体:阴性
梅毒试验:阴性
(这里说的年龄范围是可以捐献的年龄,而18-45是捐献报名的年龄,这两者不冲突)
对身体并无害处,但要适当休息!!作骨髓穿刺时打麻药,我做过,也不会很痛,就是有点吓人.^-^
献骨髓和献血的道理是一样的:
献血200毫升是人体内的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8%,一般成人的血液总量为4000-5000毫升,而一次献血200毫升仅占总血量的1/20-1/25;在临床医学实践中,一般对失血量在600毫升以下的都不主张输血,可见献血200毫升决不会影响健康。
人体内的血液并不都参与血液循环,有20-25%的血液贮存在脾、肝、肺、皮肤等“贮血库”内,脾脏是人体中最大的“贮血库”,可以贮存人体总血量20%的血液。当人体血循环需要血液时,脾脏等会连续不断地释放血液进入血管,参与血循环。献血200毫升不影响血液循环,怎么会影响健康呢? 人体血液成份的吐故纳新活动十分活跃,人体内每天约有1/120的红细胞(即20亿个红细胞)衰老、死亡,白细胞的平均寿命约7-14天,血小板的寿命就更短,约7-9天。再说,人体骨髓有强大的代偿功能,在一定的条件激发下,骨髓造血功能可增加到正常的6-8倍,一个健康人每天生成红细胞约 2000亿个,血小板 1200亿个,即每个健康成人每年新生的血细胞相当于人体血细胞的总量。献血200毫升后人体很快就会得到补充,决不会影响健康
6、如果长期献血浆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长期献血浆并没有坏处。
定期献血好处多多
近年来,无偿献血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而受传统健康观念的影响,一些群众对献血颇感恐惧,担心献血易造成身体虚弱,伤元气。我们从医学的、科学的角度分析,这样的认识是错误的。”
一个体重为60公斤的成年人约有血液4800毫升,每人每次按规定献血200-400毫升,仅占总血量的百分之五左右。失去的血液会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因而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
人体的血液每时每刻都在不断进行新陈代谢,即使不献血,体内血细胞也会衰老、死亡,变为血液垃圾。“而定期适量献血可增强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刺激骨髓造血器官,促进人体新陈代谢,起到延年益寿的效果。同时定期适量献血可缓解高黏血症,使血液黏滞性下降,对预防心脑血管有一定积极意义。”
据芬兰科学的一项研究证实,适量献血对部分健康成年人(特别是男性成年人)竟有意想不到的预防心脏病之效。专家对居住在芬兰东部20000余名成年人做了实验调查,结果发现,与经常献血者比较,从不献血者的心脏发病率竟高出2倍之多。
另据报道,有人曾对66岁以上的332名曾献血者与同条件的399名未曾献血者存活率作比较,结果提示曾献血者存活率显著高于未献血者,献血总量较多的存活年龄还较长。所以,一个健康的人,定期按规定献血,不但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还有利于人体新陈代谢、储备健康。
(6)献骨髓的好处和坏处扩展资料:
献血注意事项:
1、一定要休息好,献血前一晚不要熬夜。
2、不要吃油腻的食物,同时在献血前1天~2天内不要饮酒。
3、要注意补充水分,献血前最好喝两杯糖水,但不要喝果汁、可乐、雪碧、汽水等饮料。
此外在献血后要注意休息,但不能立即进入温度很低的空调房内或洗冷水澡,因为这些做法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阻碍体内热量散发,加剧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的大脑供血不足,进而使人出现头晕目眩等症状。
同时,献血者要注意保持针眼处的卫生,不要让脏东西进入或刺激针眼,以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