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巨幼细胞贫血检查有哪些?
1.血象属大细胞性贫血,MCV>100fl。可呈现全血细胞减少。血涂片中红细胞大小不等或大卵圆形红细胞为主。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可有6叶或更多的分叶。网织红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增多。
2.骨髓象骨髓增生活跃,以红细胞最为显著。各细胞均可见到“巨幼变”,细胞体积增大,核发育明显落后于胞质。巨核细胞减少,亦可见体积增大及分叶过多。
3.生化检查血清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均可下降,分别低于
6.8nmol/L(3ng/ml)及低于74pmol/L(100pg/ml);红细胞叶酸水平降低,低于227nmol/L(100ng/ml)。血清铁及转铁蛋白饱和度正常或高于正常。
2、骨髓细胞学检查报告单 谁能帮我解释下呀~(很急很急)
粒系增生相对活跃伴核右移,形态基本无异常,嗜酸粒细胞可见。
红系增生尚活跃,以中、晚幼红为主,成熟红细胞形态大小不一(+)。
巨系增生活跃,血小板散在成簇可见。
个人意见:想必医生考虑一个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您妈妈不仅白细胞低,可能红细胞、血红蛋白也有异常。现在不好判断就是还差临床表现及血常规。如果是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那就要及早采用去除病因的方法治疗,一般为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这样住院一段时间就能纠正。
祝愿您妈妈早日康复!
3、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红细胞贫血在骨髓象中的特点和异同
缺铁性贫血:为增生性贫血骨髓象,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个别患者减低。
主要以红系增生为主,粒红比值降低。增生的红系细胞以中、晚幼红为主,其体积较正常为小,胞质少而着色偏蓝,边缘不整,呈锯齿状或如破布,显示胞质发育落后,血红蛋白合成不足。胞核小而致密、深染,甚至在核的局部呈浓缩块状;表现为“核老质幼”的核质发育不平衡改变。分裂象易见。粒细胞比例相对降低,各阶段间比例及形态基本正常;巨核细胞系正常;淋巴/单核细胞正常。
巨幼细胞贫血: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以三系细胞出现巨幼变为特征
①红细胞系统:红系明显增生伴显著巨幼样变,粒红比值降低或倒置。正常形态的幼红细胞减少或不见,各阶段的巨幼红细胞出现,其比例常大于10%。可见核畸形、碎裂和多核巨幼红细胞。由于发育成熟受阻,原巨幼红细胞和早巨幼红细胞比例增高,在有的病例中占幼红细胞的比例可高达50%。核分裂象和豪焦小体易见,胞核的形态和“核幼质老”的改变是识别巨幼样变的两大特点;
②粒细胞系统:略有增生或正常,粒系细胞比例相对降低。中性粒细胞自中幼阶段以后可见巨幼变,以巨晚幼粒和巨杆状核细胞多见,可见巨多核叶中性粒细胞;
③巨核细胞系统:数量正常或减少,可见巨核细胞胞体过大,分叶过多(正常在5叶以下)与核碎裂;胞质内颗粒减少。
相同点: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以红系为主,粒红比值降低甚至倒置,核浆发育不平衡(但一个是胞浆发育不良,一个是胞核发育不良)
4、巨幼细胞性贫血为什么核右移
骨髓中的红细胞系统包括原始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成熟红细胞,巨幼细胞性贫血时骨髓中正常形态的未成熟红细胞(原始、早幼、中幼、晚幼)减少或不见,由各阶段的巨幼红细胞取而代之,巨幼红细胞胞核、胞质发育不平衡,细胞质较核更成熟,因此称为“核幼浆老”。巨幼红细胞贫血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低,中性粒细胞胞体偏大,分叶核中心粒细胞增多,因此出现“核右移”。简而言之,“核幼浆老”是指红细胞,“核右移”是指白细胞。你可能误认为“核幼浆老”和“核右移”指的是同一种细胞了。
5、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片镜下观察有哪些特征
巨幼细胞贫血骨髓象: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以三系细胞出现巨幼变为特征
①红细胞系统:红系明显增生伴显著巨幼样变,粒红比值降低或倒置。
正常形态的幼红细胞减少或不见,各阶段的巨幼红细胞出现,其比例常大于10%。可见核畸形、碎裂和多核巨幼红细胞。由于发育成熟受阻,原巨幼红细胞和早巨幼红细胞比例增高,在有的病例中占幼红细胞的比例可高达50%。和分裂象和豪焦小体易见,胞核的形态和“核幼质老”的改变是识别巨幼样变的两大特点;
②粒细胞系统:略有增生或正常,粒系细胞比例相对降低。中性粒细胞自中幼阶段以后可见巨幼变,以巨晚幼粒和巨杆状核细胞多见,可见巨多核叶中性粒细胞;
③巨核细胞系统:数量正常或减少,可见巨核细胞胞体过大,分叶过多(正常在5叶以下)与核碎裂;胞质内颗粒减少。
骨髓形态学检查对MgA的诊断起决定性作用,特别是发现粒系细胞巨幼变对疾病早期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6、什么是巨幼细胞贫血?病因及表现是什么?
巨幼细胞贫血是由于叶酸和(或)维生素B12缺乏或其他原因引起细胞核DNA合成障碍所致的贫血,其特点是骨髓呈现典型的“巨幼变”。维生素B12缺乏者还可有各种神经系统和精神方面的异常。本病属中医“虚劳”等病证范畴。
在我国,因叶酸缺乏所致巨幼细胞贫血较为多见,以山西、陕西、河南及山东等地多发。维生素B12缺乏者较少,恶性贫血极为罕见。
【病因与发病机制】巨幼细胞贫血的病因主要是由于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
1.叶酸缺乏主要因素有:
①摄入量不足。如食物中缺少新鲜蔬菜,过度烹煮或腌制食物可使叶酸丢失。乙醇可干扰叶酸的代谢,酗酒者常会有叶酸缺乏。
小肠(尤其是空肠段)炎症、肿瘤手术切除后等均可导致叶酸的吸收不足。
②需要量增加。妊娠、哺乳、慢性反复溶血、慢性炎症、感染、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及白血病、恶性肿瘤等,叶酸的需要量都会增加,如补充不足就会发生叶酸缺乏。
③药物。甲氨蝶呤、乙胺嘧啶、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及柳氮黄吡啶等均可影响叶酸吸收。
2.维生素B12缺乏主要因素有:
①吸收障碍,为维生素B12缺乏最常见原因,主要见于某些胃肠道疾病,如内因子、胃酸、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缺乏;
②摄入减少,绝对素食者和老年人、萎缩性胃炎可有维生素B12摄入减少。但常需若干年后才致病。
叶酸和维生素B12都是DNA合成过程中的重要辅酶,如果缺乏,会导致细胞核中的DNA合成速度减慢,胞质内RNA仍继续成熟,RNA与DNA的比例失调,造成细胞核、浆发育不平衡,细胞体积大而细胞核发育较幼稚,即“巨幼变”。
巨幼变的细胞大部分在骨髓内未成熟就被破坏,称为无效性造血。
另外,维生素B12的缺乏,常因影响神经髓鞘形成而出现神经系统症状。
【临床表现】
1.贫血起病大多缓慢,特别是维生索B12缺乏者。临床上常表现为中度至重度贫血。除一般慢性贫血的症状,如乏力、头晕、活动后心悸、气短外,部分患者可出现轻度黄疸。
2.胃肠道症状常有食欲缺乏、腹胀、便秘和腹泻。舌质红,舌乳头萎缩,舌面光滑而呈牛肉样舌。
3.神经系统表现和精神症状常由维生素B12缺乏引起。主要表现为手足对称性麻木、深感觉障碍、共济失调,部分腱反射消失及锥体束征阳性,特别是老年患者可表现精神异常、抑郁、嗜睡等。部分患者可有精神症状。
7、巨幼c性贫血骨髓象提示什么病
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象 1.骨髓增生活跃,以原始红及早幼红细胞增生为主。 2.各期红细胞出现巨幼变。 3.巨幼红细胞表现胞体增大,核染色质疏松,细胞核发育落后于细胞浆。 4.粒细胞及巨核细胞也呈现巨幼变?什么意思?
8、巨幼细胞贫血合并缺铁性贫血的骨髓像
1.红细胞、血红蛋白减少,以后者的减少更为严重。贫血轻微时红细胞形态变化不大。重者则呈典型的小细胞低色素性改变。MCVl5%。
2.白细胞计数及分类一般正常。
3.血小板计数多正常。
4.网织红细胞常轻度增高。
1.骨髓增生明显活跃。
2.红细胞系明显增生,幼红细胞总百分率常>30%,其中以中、晚幼红细胞增多为主,各阶段幼红细胞胞体常较小,胞质量少,边缘不整齐,嗜喊性色调较强,细胞核小而致密。
3.粒系细胞总百分率常因红系增生而相对减低,各阶段百分率及细胞形态染色大致正常。
4.粒、红比值减低。
5.巨核细胞系常无明显变化,血小板形态一般正常。
6.成熟红细胞形态学变化同外周血,嗜多色性红细胞较易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