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髓 > 骨盆骨髓

骨盆骨髓

发布时间:2020-09-07 22:12:15

1、人体的每一块骨骼是否都含有骨髓?如果不是,那哪些不含?

在出生至4岁,人全身骨骼的髓腔内都是红骨髓(造血骨髓),5岁后,红骨髓脂肪化从远端向心端发展.18岁,红骨髓仅存于扁平骨,短骨,长管状骨的近心端,如颅骨,胸骨,脊椎骨,肋骨,髂骨以及肱骨和股骨的近心端.
脂肪化的骨髓称为黄骨髓,主要由脂肪细胞构成.成人黄骨髓可占全身骨髓50%,黄骨髓保有造血潜能,在机体需要时,可转化为红骨髓参与造血.

2、骨髓具有什么功能

骨髓有造血功能,除造血功能之外,红骨髓还有防御、免疫和创伤修复等多种功能。

其创伤修复功能主要缘于其中的幼稚间充质细胞,它们保留着向成纤维细胞、成骨细胞分化的潜能。成年人的红骨髓能产生红细胞、粒细胞、血小板以及部分淋巴细胞。

在患某种贫血症时,黄骨髓可重新转化为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6岁前后长骨骨髓腔内的红骨髓逐渐转化为黄骨髓,红骨髓仅保留于头骨、胸骨、锁骨、肋骨、脊柱、骨盆。

(2)骨盆骨髓扩展资料:

骨髓组成:

主要有造血器官,产生红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等,故骨髓细胞包括各种血细胞系的不同发育阶段的细胞,成分较复杂。如粒细胞系,约占40%~60%,包括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晚幼粒细胞、杆状粒细胞和分叶核粒细胞。

淋巴细胞系约占20%,含原淋巴细胞、幼淋巴细胞和淋巴细胞;红细胞系约占20%,含原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和红细胞;单核细胞系约占4%,含原单核细胞、幼单核细胞和单核细胞。

巨核细胞系约占4%,包括原巨核细胞、幼巨核细胞和巨核细胞,最后形成血小板;浆细胞系包括原浆细胞、幼浆细胞和浆细胞。

3、髋关节骨髓水肿

你好,任何原因造成的骨及骨髓细胞损伤或者是组织缺氧都可以出现骨髓水肿。股骨头坏死一般都是有原因的如髋关节骨折脱位、服用激素药、长期饮酒等。单纯的骨髓水肿不能诊断为骨坏死。建议你每3个月复查一次。可以服用中药治疗,疗效满意。 回复专家: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关节科-邱红明主任医师 查看原帖>>

4、骨髓穿刺怎么个做法

【操作方法】

1.选好部位:选择穿刺部位骼前上棘、髂后上棘、胸骨、腰椎棘突穿刺点。

2.消毒麻醉:常规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铺无菌孔巾,用2%利多卡因行局部皮肤、皮下及骨膜麻醉。

3.进行穿刺:穿刺抽吸将骨髓穿刺针固定器固定在一定长度,右手持针向骨面垂直刺,当针尖接触骨质后则将穿刺针左右旋转,缓缓钻刺骨质,穿刺针进入骨髓腔后,拔出针芯,接上干燥的10ml或20ml注射器,用适当力量抽吸骨髓液0.1~0.2ml滴于载玻片上,如需作骨髓液细菌检查,再抽取1~2ml。

4.拔针抽吸完毕,重新插入针芯,用无菌纱布置于针孔处,拔出穿刺针,按压1~2分钟后,胶布固定纱布。

【护理要点】

1.术前注意:(1)化验及药物过敏试验:查出血及凝血时间。若用普鲁卡因作局部麻醉,病人需做皮试。(2)体位准备:根据穿刺部位协助病人采取适宜的体位,若于胸骨、骼前上棘作穿刺者取仰卧位,前者还需用枕头垫于背后,以使胸部稍突出;若于髂后上棘穿刺者取侧卧位或俯卧位;棘突穿刺点则取坐位,尽量弯腰,头俯屈于胸前使棘突暴露。

2.术后注意:(1)观察:注意观察穿刺处有无出血,如果有渗血,立即换无菌纱块,压迫伤口直至无渗血为止。(2)保护穿刺处:指导病人48~72小时内不要弄湿穿刺处,多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防止伤口感染。

5、骨髓穿刺常选哪些骨骼

骨髓穿刺常选骨盆的髂后上棘或髂前上棘,此部位骨性标志清楚,周围无大血管及神经主干,故安全性好。如多次穿刺取材不满意,少数情况下可选胸骨穿刺,只要执行斜行进针(和胸骨成30°~45°进针),不穿透胸骨,也是较安全的。穿刺前都要在穿刺点局部进行麻醉,麻醉药自皮肤、皮下,直达骨表面的骨膜,故穿刺时不会给患者带来痛苦。熟练的操作者通常10余分钟即可完成,因此不必有任何顾虑。穿刺点局部粘贴无菌敷料后2~3天不宜清洗(包括洗澡),以避免局部感染。

6、脊柱及骨盆骨髓代谢略增高是什么意思啊

这种情况的话有可能是多发性骨髓瘤造成的,也有可能是骨转移癌的可能性,这种情况应该检查明确一下。

7、骨盆曾做过骨髓穿刺,现如今腰连带腿脚都是麻痛的,请问什么原因。

注意腰椎.骶髂关节移位问题.移位腰椎.骶髂关节移.有压痛反应

与骨盆骨髓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