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骨髓检查成熟红细胞比有核细胞多
M6型(红白血病):红细胞系>50%,且有形态学异常,非红细胞系原粒细胞(或原始+幼稚单核细胞>30%(非红系细胞);若血片中原粒细胞或原单核细胞>5%,骨髓非红系细胞中原粒细胞或原始+幼稚单核细胞>20%.巨核细胞减少.
【治疗措施】
1.治疗原则:总的治疗原则是消灭白血病细胞群体和控制白血病细胞的大量增生,解除因白血病细胞浸润而引起的各种临床表现.
2.支持治疗
(1)注意休息:高热,严重贫血或有明显出血时,应卧床休息.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食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感染的防治:严重的感染是主要的死亡原因,因此防治感染甚为重要.病区中应设置“无菌”病室或区域,以便将中性粒细胞计数低或进行化疗的人隔离.注意口腔,鼻咽部,肛门周围皮肤卫生,防止粘膜溃疡,糜烂,出血,一旦出现要及时地对症处理.食物和食具应先灭菌.口服不吸收的抗生素如庆大毒素,粘菌素和抗霉菌如制霉菌素,万古霉素等以杀灭或减少肠道的细菌和霉菌.对已存在感染的患者,治疗前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以便选择有效抗生素治疗.一般说来,真菌感染可用制霉菌素,克霉唑,咪康唑等;病毒感染可选择Ara-c,病毒唑.粒细减少引起感染时可给予白细胞,血浆静脉输入以对症治疗.
(3)纠正贫血:显著贫血者可酌情输注红细胞或新鲜全血;自身免疫性贫血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丙酸睾丸酮或蛋白同化激素等.
(4)控制出血:对白血病采取化疗,使该病得到缓解是纠正出血最有效的方法.但化疗缓解前易发生血小板减少而出血,可口服安络血预防之.有严重的出血时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输全血或血小板.急性白血病(尤其是早粒),易并发DIC,一经确诊要迅速用肝素治疗,当DIC合并纤维蛋白溶解时,在肝素治疗的同时,给予抗纤维蛋白溶解药(如对羧基苄胺,止血芳酸等).必要时可输注新鲜血或血浆.
(5)高尿酸血症的防治:对白细胞计数很高的病人在进行化疗时,可因大量白细胞被破坏,分解,使血尿酸增高,有时引起尿路被尿酸结石所梗阻,所以要特别注意尿量,并查尿沉渣和测定尿酸浓度,在治疗上除鼓励病人多饮水外,要给予嘌呤醇10mg/kg·d,分三次口服,连续5~6天;当血尿酸>59um01/L时需要大量输液和碱化尿液.
3.化学治疗:化疗是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主要手段,可分为缓解诱导和维持治疗两个阶段,其间可增加强化治疗,巩固治疗和中枢神经预防治疗等.缓解诱导是大剂量多种药物联用的强烈化疗,以求迅速大量杀伤白血病细胞,控制病情,达到完全缓解,为以后的治疗打好基础.所谓完全缓解,是指白血病的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血象和骨髓象基本上恢复正常,急性白血病末治疗时,体内白血病细胞的数量估计为5×1010~13;,经治疗而达到缓解标准时体内仍有相当数量的白血病细胞,估计在108~109以下,且在髓外某些隐蔽之处仍可有白血病细胞的浸润.维持治疗量一系列的小剂量较缓和的治疗方案进行较长时间的延续治疗,目的在于巩固由缓解诱导所获得的完全缓解,并使病人长期地维持这种“无病”状态而生存,最后达到治愈.巩固治疗是在维持治疗以后.维持治疗以前,在病人许可的情况,再重复缓解诱导方案.强化治疗是在维持治疗的几个疗程中间再重复原缓解诱导的方案.中枢神经预防性治疗宜在诱导治疗出现缓解后立即进行,以避免和减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发生,一个完整的治疗方案应遵循上述原则进行.
2、附红细胞体病是什么?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多种动物和人的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等部位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人附红细胞体病可有多种临床表现,主要出现发热、乏力、易出汗、嗜睡等症状,严重者可有贫血、黄疸和肝、脾肿大、不同部位的淋巴结肿大等。
3、血液病,骨髓上面的毛病,具体有哪些病?
1. 再生障碍性贫血:
症状:三系减低,全血性细胞减少,血小板低于2.0很危险,属于急性,发病期随时有出血危险。伴免疫力降低可能会出现感染的症状,如牙龈出血‘口腔溃疡,呼吸道的感染。会有高热现象。乏力,头晕,低烧
2.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于特殊型再障)
症状:只是血小板减少,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时枝干出现了问题,因病因不明,需做骨穿确诊具体病因,可能是病毒感染或药物过敏导致造血功能异常,出现血小板减少。重点:身体出现紫癜,刷牙长期出血,乏力,血小板低引起的出血。
3.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症状:数值里单纯红细胞表现的最明显。红细胞减少,免疫力低出现,分先天性和继发性,继发性是由于疾病如骨髓瘤,肝脏硬化或肺炎,引起的红细胞再生障碍,比较严重!!
4. MDS骨髓异常综合症(白血病前期,最有可能转换为白血病)
症状:血小板降低,白细胞增高,发烧,比再障相区别,两系减低,须做骨穿来区分,
MDS的临床表现多数以贫血为主要症状,兼有发热或出血。
5. 骨髓纤维化:
症状:类似白血病前期
6.白血病
根据白血病细胞的类型,临床上又分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 和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两大类,每类又有几型。目前国内外通用的分型如下:
①ANLL分为8型 ,急性髓性白血病微分化型(M0)、 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 、 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 (M2)、 早幼粒细胞型(M3)、粒-单核细胞型(M4)、单核细胞型(M5)、红白血病(M6)、巨核细胞型(M7);
②ALL分为L1 、L2和L3型,近年来又根据细胞的免疫学特点分为T、 B、前B、普通型和未分化型。
4、血小板和红细胞有什么区别?还有骨髓?
骨髓是人体的造血组织,位于身体的许多骨骼内。成年人的骨髓分两种: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能制造红细胞、血小板和各种白细胞。血小板有止血作用,白细胞能杀灭与抑制各种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等;某些淋巴细胞能制造抗体。因此,骨髓不但是造血器官,它还是重要的免疫器官。黄骨髓主要是脂肪组织,当人体贫血时,它可以转化为红骨髓。有些药物如氯霉素及呋喃类,在长期大量使用后,可影响骨髓造血功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充填在骨髓腔和骨松质的间隙内,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两类,红骨髓内涵不同发育阶段的红细胞和某些白细胞及脂肪组织。 血液主要成分是血细胞和血清。 血细胞又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血小板(platelet)是哺乳动物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之一。它有质膜,没有细胞核结构,一般呈圆形,体积小于红细胞和白细胞。血小板在长期内被看作是血液中的无功能的细胞碎片。主要是在有创伤时起凝血作用。 红细胞(erythrocyte,red blood cell)直径7~8.5μm,呈双凹圆盘状,中央较薄(1.0μm),周缘较厚 (2.0μm),故在血涂片标本中呈中央染色较浅、周缘较深。主要作用是携带二氧化碳和氧气。
5、我父亲先检查出来红细胞异常增高很多倍,然后抽骨髓检查出来骨髓灶状
髓纤是一种恶性血液疾病,属于骨髓增殖性肿瘤。确诊后要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6、红细胞缺少患什么病
“红细胞少”,基本概念:贫血。
贫血的原因有很多:
可能与营养不良有关;
也可能与遗传病有关;
也可能与使用药物有关;
也可能与近期大失血有关;
也可能与血液病有关;
..................................
具体原因要做详细的血液检查甚至骨髓检查才能知道。
凭你一句“红细胞少”是不能得出结论的。
7、骨髓见泪滴红细胞见于何种疾病
指导意见:
你好, p需要结合临床进一步检查化验,明确诊断并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综合措施治疗即可恢复健康。祝你永远健康。
8、骨髓里的血液疾病有多少种
血液病是原发于造血系统的疾病,或影响造血系统伴发血液异常改变,以贫血、出血、发热为特征的疾病。造血系统包括血液、骨髓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和淋巴组织,凡涉及造血系统病理、生理,并以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都属于血液病范畴。
1、红细胞疾病缺铁性贫血(IDA)、巨幼细胞性贫血(MA)、再生障碍性贫血(AA)、地中海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急性失血性贫血、慢性病贫血;2、白细胞疾病粒细胞缺乏症、白血病(A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恶性淋巴瘤(NHL)、恶性组织细胞病、多发性骨髓瘤(MM)等;3、出凝血疾病单纯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血小板无力症、血友病等; 4、骨髓增生性疾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症等。
9、骨髓造血红细胞增多 ;这是一种什么病可怕吗
以红细胞系统细胞异常增殖为主的一种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治愈率比较高,有一定的危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