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髓 > LgE骨髓瘤

LgE骨髓瘤

发布时间:2020-09-06 03:49:38

1、igG和igE有什么区别?

IgG是再次体液免疫反应产生的主要Ig,在血清中含量最高,达600~1600mg/100ml,占血清Ig总量的75%~80%,不同个体间差异很大。IgG多为单体,分子量150kD,也有少量IgG以多聚体形式存在。IgG主要由脾脏和淋巴结中浆细胞合成,半寿期约23天。故用丙球作治疗时,以相隔2~3周注射1次为宜。IgG在机体防御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因为它的含量高,分布广,且较其它Ig更易透过毛细血管壁弥散到组织间隙中,发挥抗感染、中和毒素及调理作用。IgG在血浆和组织液中各占50%左右,故几乎身体的任何组织及体液,包括脑脊液中都有IgG分布。IgG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Ig,故对新生儿抗感染起重要作用。胎盘内IgG含量远高于血清中。

IgG的Fc段可与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K细胞等表面的Fc受体结合,从而发挥其调理作用及激活K细胞等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某些亚类IgG的Fc段可固定于皮肤,引起Ⅰ型超敏反应,还能与葡萄球菌胞壁上的A蛋白(SPA)结合。

治疗用的丙球中主要含IgG.从正常人血清中提取的IgG可有多种抗体活性,如抗甲肝、乙肝、麻疹、腮腺炎病毒、破伤风和白喉抗毒素等。也就是说,大多数抗菌性、抗病毒性抗体属于IgG型抗体。此外,一些自身抗体,如全身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抗核抗体,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引起Ⅱ、Ⅲ型超敏反应的抗体以及封闭性抗体(促进肿瘤生长)也多属IgG.

IgE又称反应素或亲细胞抗体。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极微,约0.01~0.9mg/100ml,且含量较稳定,一般要用放射免疫法才能测出。超敏反应性疾病,如外源性哮喘、枯草热、鼻炎、特发性皮炎等患者血清IgE含量波动很大。例如,花粉过敏患者在花粉季节血清IgE含量升高,花粉季节过后下降。在鼻液、支气管分泌液、乳汁及尿液中可有IgE存在,其含量与血清IgE相似。蠕虫、血吸虫和旋毛虫等寄生虫病、某些真菌(白色念珠菌、曲霉菌等)感染和某些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后,可诱导IgE大量产生。原虫感染一般不引起IgE含量升高(但阿米巴痢疾,特别是阿米巴肝脓肿时,能产生抗阿米巴的IgE抗体)。某些肝病和骨髓瘤时,IgE含量也异常升高。

IgE的产生部位与SIgA相似,由呼吸道(鼻、咽扁桃体和支气管)和消化道粘膜固有层中的浆细胞产生,分布于这些部位的粘膜组织、外分泌液和血流内。这些部位正是过敏原的侵入门户和过敏反应好发部位。

IgE是单体,分子量190kD,其重链较γ链多一个功能区(CH4),借此区与细胞结合。IgE耐热性差,56℃4小时即失去结合能力,用二硫键的还原烷化作用也可使其丧失结合细胞能力。

IgE易与皮肤组织、肥大细胞、血液中的嗜碱性粒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结合。这与它二硫键中含有较多的半胱胺酸和甲硫氨酸有关。IgE的FcR除表达于上述细胞外,还可见于B细胞和一部分T细胞、巨噬细胞表面,这在调节IgE抗体产生和防御感染上可能起重要作用。一般把肥大细胞、碱性粒细胞上的FcεR称为FcεRⅠ型,在B细胞和T细胞上者称FcεRⅡ型。

IgE是引起Ⅰ型超敏反应的主要抗体,因其Fc段特别容易与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的FcεR结合,当二价以上抗原与细胞上IgE结合,可使IgE分子桥连,在Ca2+存在下,触发细胞内生物活性物质释放。IgE有无保护作用,尚无确切证明。其抗寄生虫作用早有报道,如IgE可使嗜酸性粒细胞向局部游走,而且能介导ADCC作用,杀死蠕虫。

2、总免疫球蛋白lge 471.96 正常吗,?

[项目名称] 免疫球蛋白
[英文缩写] Ig

[参考值] IgG7.0~17.0 g/L
lgA0.7~3.8 g/L
IgM0.6~2.5 g/L
lgD<200 IU/ml(0.6~2.0mg/L)
IgE<100 IU/ml(0.13~0.92mg/L)

[临床意义]免疫球蛋白是一组具有抗体活性的蛋白质,主要存在于生物体血液、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是检查机体体液免疫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人类的免疫球蛋白分为五类,即lgG、lgA、lgM、IgD和lgE,其中IgD和IgE含量很低,故我们常规所测定的Ig主要为lgG、lgA、IgM三项。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异常,主要可分为三类:
(1)几种不同的Ig水平增加:主要见于感染、肿瘤、自身免疫病、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及淋巴瘤等。自身免疫病中,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以lgG、lgA、IgM升高多见,类风湿关节炎以IgG、IgM升高多见。
(2)单一的Ig水平增加:又称为“M”蛋白病,主要见于:
①多发性骨髓瘤(MM),表现为仅有某一种Ig异常增高,而其他种明显降低或维持正常。其中以IgG型MM最常见,血清中lgG含量可高达70g/L,IgA型次之,IgD型较少见,IgE型最为罕见。
②巨球蛋白血症,是产生IgM的浆细胞恶性增生,血清中IgM可高达20g/L以上。
③一种或多种Ig水平减少:分为原发性或继发性的,前者属于遗传性,如瑞士丙种球蛋白缺乏症,选择性IgA、IgM缺乏症等。继发性缺损见于网状淋巴系统的恶性疾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肾病综合征、大面积烧伤烫伤患者、长期大剂量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放射线照射所致。
lgD升高主要见于lgD型MM。流行性出血热、过敏性哮喘、特应性皮炎患者IgD升高。妊娠末期、吸烟者中IgD也可出现生理性升高。
IgE升高常见于超敏反应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外源性哮喘、枯草热、慢性荨麻疹,以及寄生虫感染、急慢性肝炎、药物所致的间质性肺炎、支气管肺曲菌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和IgE型MM等。

3、多发性骨髓瘤lge+lam型是什么意思严重吗

骨髓瘤这个疾病本身就是一个非常严重的一个疾病的 你说的那个只是分型的一种的

4、免疫球蛋白e很高,达到3000。请高人回答。

免疫球蛋白E增高说明您有过敏性疾病,符合荨麻疹的诊断。IgE免疫球蛋白E
血清中含量最少,发现最晚的一种抗体,仅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总含量的0.001%。这类免疫球蛋白的构形与IgG相似,不耐热,56℃30分钟可灭活。由鼻咽、扁桃体、支气管、胃肠道粘膜等处固有层的浆细胞产生,一般分布在血管外,正常血清中很少。是亲细胞抗体,能与血液中的嗜碱性粒细胞、组织中的肥大细胞结合,导致I型变态反应的发生。骨髓瘤、肝脏疾病、慢性寄生虫病或细菌感染,以及自身免疫病患者,体内IgE含量增加。免疫球蛋白 为五类,即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D(IgD)和免疫球蛋白E.其主要作用是与抗原起免疫反应,生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从而阻断病原体对机体的危害,使病原体失去致病作用。另一方面,免疫球蛋白有时也有致病作用。临床上的过敏症状如花粉引起的支气管痉挛,青霉素导致全身过敏反应,皮肤荨麻疹(俗称风疹块)等都是由免疫球蛋白制剂能增强人体抗病毒的能力,可作药用。如注射人血清或人胎盘中提取的丙种球蛋白制剂可防治麻疹、传染性肝炎等传染病。免疫球蛋白E(IgE)是一类具有δ链的亲同种细胞抗体,是参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和湿疹等发病机制调节的主要抗体。自1966年日本学者Ishizaka发现IgE以来,有关IgE的研究已取得重大进展,并先后在肥大细胞、嗜碱细胞、嗜酸细胞和巨噬细胞表面发现了IgE受体,还分别从各种过敏性疾病患者包括过敏性哮喘患者血清中分离出针对多种花粉、尘螨、霉菌和动物皮毛的特异性IgE,近年证实许多细胞因子如IL-4、γ-干扰素均参与了IgE合成的调节。IgE抗体既能启动速发相过敏反应,也可诱发迟发相过敏反应。

5、ige多发性骨髓瘤 是什么病拜托各位大神

IgE型多发性骨髓瘤(MM)十分罕见,占所有浆细胞瘤的0.01%,其临床过程凶险,预后不佳。 济南血液病医院还指出: CA125是目前最常用于检测肿瘤的标志物之一,对卵巢癌有重要辅助诊断意义。虽然CA125升高可见于其他多种良性或恶性疾患,但至今尚未有IgE型MM合并CA125增高的文献报道。最近本院收治IgE型MM并CA125升高患者1例,现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6、IgG,IgM,IgA,IgE医学中各是代表什么意思?

1、IgG

是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的缩写,是血清主要的抗体成分,约占血清Ig的75%。其中40~50%分布于血清中,其余分布在组织中。IgG是唯一可以通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IgG的功能作用主要在机体免疫中起保护作用,大多数抗菌、抗病毒;应对麻疹、甲型肝炎等,能有效地预防相应的感染性疾病。其指标对于诊断某些疾病具有意义。

生理作用

IgG的功能作用主要在机体免疫中起保护作用,大多数抗菌、抗病毒;应对麻疹、甲型肝炎等,能有效地预防相应的感染性疾病。

IgG是唯一可以通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来自母体的IgG在出生后数月对防御白喉、麻疹、脊髓灰质炎等感染起着重要作用,母体传递给胎儿的IgG于生后6个月几乎全部消失,而婴儿自身产生IgG从3个月时才逐渐增多,故6个月后易患感染。3-5岁时渐接近成人水平。

2、IgM

是Immunoglobulin M的缩写,意思是免疫球蛋白M,根据结构的不同将免疫球蛋白分为五种,IgM是人的免疫球蛋白之一,其他还有IgA、IgG、IgD和IgE。是胎儿合成的第一种Ig。

生理作用

IgM占血清免疫球蛋白总量的5%-10%,血清浓度约1mg/ml。单体IgM以膜结合型(mIgM)表达于细胞表面,构成B细胞抗原受体(BCR)。分泌型IgM为五聚体,是分子量最大的Ig,沉降系数为19S,称为巨球蛋白,一般不能通过血管壁,主要存在于血液中。五聚体IgM含10个Fab段,有很强的抗原结合能力;含5个Fc段,比IgG更易激活补体。天然的血型抗体为IGM,血型不符的输血 可致严重溶血反应。

IGM是个体发育过程中最早合成和分泌的抗体,在胚胎发育晚期的胎儿即能产生IgM,故脐带血IgM升高提示胎儿有宫内感染(如风疹病毒或巨细胞病毒等感染)。IgM也是初次体液免疫应答中最早出现的抗体,是机体抗感染的“先头部队”;血清中检出IgM 提示新近发生感染,可用于感染的早期诊断。膜表面IgM是B细胞抗原受体的主要成分。只表达mIgM是未成熟B细胞的标志。

在感染过程中IgM首先出现,但持续时间不长,是近期感染的标志。

3、IgA(immunoglobulin A, IgA)

免疫球蛋白 A 在正常人血清中的含量仅次于IgG,占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的10~20%。从结构来看,IgA有单体、双体、三体及多聚体之分。

生理作用

按其免疫功能又分为血清型及分泌型两种。血清型IgA存在于血清中,其含量占总IgA的85%左右。血清型IgA虽有IgG和IgM的某些功能,但在血清中并不显示重要的免疫功能。分泌型IgA存在于分泌液中,如唾液、泪液、初乳、鼻和支气管分泌液、胃肠液、尿液、汗液等。分泌型IgA是机体粘膜局部抗感染免疫的主要抗体。故又称粘膜局部抗体。IgA不能通过胎盘。新生儿血清中无IgA抗体,但可从母乳中获得分泌型IgA。新生儿出生4~6个月后,血中可出现IgA,以后逐渐升高,到青少年期达到高峰。

4、IgE

免疫球蛋白IGE(是指人体的一种抗体),存在于血中。是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最少的免疫球蛋白,可以引起I型超敏反应。IGE有能够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结合的免疫功能。

生理作用

主要由呼吸道、消化道黏膜固有层淋巴组织中的B细胞合成,为过敏反应的介导因素。1966年,瑞典学者Johansson和日本学者石坂夫妇首先自豚草过敏患者血清中分离到IgE,并证明了IgE为过敏反应的介质。IgE为亲细胞型抗体,正常人血清含量极低,为10~10000U/ml。过敏患者及寄生虫患者血清IgE含量显著高于正常人。

(6)LgE骨髓瘤扩展资料

1、IgE临床意义

升高

①单纯性升高:IgE型多发性骨髓瘤②多种性升高:A、特异反应性疾病:特异反应性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特异反应性皮炎、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等。B、寄生虫感染。C、T细胞功能不全症:高IgE综合征、Wiskott-Aldrich综合征(湿疹血小板减少多次感染综合征)、DiGeroger综合征(胸腺发育不全综合征)、选择性IgA缺乏症、重症复合免疫功能缺陷等。D、其他疾病:软组织嗜酸性肉芽肿(木村病)、Hodgkig病(霍奇金病)、急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风湿性关节炎、川崎病、小儿腹泻等。

减少

①多发性骨髓瘤(IgE型除外)。②低或无γ-球蛋白症(原发性或继发性)、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重症复合性免疫功能缺陷等。③慢性副鼻窦肿瘤、类肉瘤样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④矽肺、石棉肺。

2、IgA临床意义

血清型IgA虽有IgG和IgM的某些功能,但在血清中并不显示重要的免疫功能。分泌型IgA存在于分泌液中,如唾液、泪液、初乳、鼻和支气管分泌液、胃肠液、尿液、汗液等。分泌型IgA是机体粘膜局部抗感染免疫的主要抗体。故又称粘膜局部抗体。IgA不能通过胎盘。新生儿血清中无IgA抗体,但可从母乳中获得分泌型IgA。新生儿出生4~6个月后,血中可出现IgA,以后逐渐升高,到青少年期达到高峰。

3、IgM临床意义

①增高:胎儿宫内感染,新生儿TORCH症群,慢性或亚急性感染,疟疾,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支原体肺炎,肝病,结缔组织疾病,巨球蛋白血症,无症状性单克隆IgM病等。 

②降低:遗传性或获得性抗体缺乏症,混合性免疫缺陷综合症,选择性IgM缺乏症,蛋白丢失性肠病,烧伤,抗Ig抗体综合症(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免疫抑制剂治疗等。

4、IgG临床意义

升高

①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硬皮病、斯约格伦氏综合征、干燥综合征等。

②IgG型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IgG引起系统性红斑狼疮

③肝脏病:慢性病毒性活动性肝炎、隐慝性肝硬化、狼疮样肝炎等。

④传染病:结核、麻风、黑热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性病、淋巴肉芽肿、放射线菌病、疟疾、锥虫病等。

⑤类肉瘤病。

降低

①各种先天性和获得性抗体缺乏症、免疫缺陷综合征、重链病、轻链病、肾病综合征、病毒感染及服用免疫抑制剂。

②非IgG型多发性骨髓瘤、某些白血病。

③代谢性疾病:肌紧张性营养不良、甲状腺功能亢进

④烧伤、变应性湿疹、天疱疮

7、总ige过高有什么危险

IgE增高常见于IgE型多发性骨髓瘤、重链病、肝脏病、结节病、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各种过敏性疾病,如异位性皮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寄生虫感染等。

8、在医院做化验我的IgE达到了600,请问这是怎么了?会出现什么不好的状况?

IgE是一种免疫球蛋白,在过敏疾病、寄生虫感染、IgE型骨髓瘤等情况下升高,您仅仅一个IgE升高不能说明问题,比如过敏,要有过敏症状,单项检查阳性等证据充足时才能诊断。建议您咨询医生。

9、ige型多发性骨髓瘤治疗

ige型多发性骨髓瘤该怎么治?治疗:
1、无根治疗法,仍以抗肿瘤化疗为主。
(1)M2方案:卡氮芥20mg/m2静注,第1日环磷酰胺400mg/m2静注,第1日;苯丙酸氮芥每日4mg/m2,第1~7日口服,每日10mg/m2口服,第1~4日;强松每日40mg/m2口服,第1~7日,每日20mg/mg口服,第8~14日。21日为1个疗程,2个疗程间竭14日,共6个疗程。强的松在第3或第4个疗程起逐渐停用。对M2方案已产生抗药、难治或晚期多发性骨髓瘤者,可采用VAD方案:长春新碱1mg静注,每日1次,共4日;阿霉素10mg静注,每日1次,共4日;地塞米松10mg静注,每日1次,共4日,再于9~12日,17~21日应用,每25日重复1个疗程。如不能耐受联合化疗,可单独或使用。
(2)干扰素:a-2a干扰素3×10U肌注,每日增加剂量为6×10U、9×10U、18×10U以至50×10U,反应严重或治疗4周以上无效应停药。
(3)贫血、感染可难予对症抗贫血、抗感染治疗。
(4)高血清粘滞症可行血浆分离;高钙血症可给生理盐水1000ml静滴,强的松20mg,每日次口服或氢化可的松每日200~300mg静注。
(5)骨髓移植。大剂量化疗已解后,可考虑自身或同种异体骨髓存移植。ige型多发性骨髓瘤该怎么治?以上资料由济南血液病医院权威专家为您提供

与LgE骨髓瘤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