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髓 > 骨髓穿刺卧位

骨髓穿刺卧位

发布时间:2020-09-03 14:39:13

1、髂前上棘的定位方法

髂嵴的前端为髂前上棘( anterior superior iliac spine)。
平卧位 ,经脐画水平线与正中线相交,以脐为起点向外下侧画一角平分线,在此平分线上向外下侧连续两次移放4横指,最后拇指指腹触之坚硬处即为髂前上棘。此法常用于髂前上棘不明显之肥胖者。临床上常在此后3横指髂结节的骨面平坦处做骨髓穿刺。在脐与左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处常行腹腔穿刺。两侧髂嵴最高点连线常对L3~L4棘突间隙,临床可依此行椎管内麻醉。

2、临床技能考试的大项目(每项12分)

(1)患者体位及冲洗清洁操作正确(3分);
①模拟人仰卧,两腿屈膝外展,臀下垫油布或中单(1分)。
②用肥皂液清洗患者外阴(1分)。
③男性翻开包皮清洗;女性翻开大阴唇清洗(1分)。
(2)消毒、铺巾正确(3分);
①以蘸2%红汞或0.1%苯扎溴铵或0.1%洗必泰的棉球,男性自尿道口向外旋转擦拭数次消毒,再由龟头向阴茎消毒;女性由尿道口向外周消毒(2分)。
②男性用消毒巾裹住阴茎;女性铺洞巾露出尿道口(1分)。
(3)插入导尿管操作正确(3分);
①考生戴无菌手套站于模拟人右侧,以左手拇、示指挟持阴茎,并将阴茎提起与腹壁成钝角(1分)。
②右手将涂有无菌润滑油之导尿管慢慢插入尿道,导尿管外端用止血钳夹闭,将其开口置于消毒弯盘中,男性约进入15-20cm,女性约进入6-8cm,松开止血钳,尿液即可流出(2分)。
(4)留置导尿操作正确(3分);
可采用端带充气套囊的Curity乳胶导尿管,成人一般用14号导管,插入后经侧管注气约4-5ml ,固定。 (在医学模拟人上操作)(12分)
(1)患者体位正确(2分);
模拟人取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置于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上。不能起床者可取半坐卧位,患侧前臂上举双手抱于枕部。
(2)穿刺点选择正确(2分);
穿刺点选在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部位,一般常取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有时也选腋中线第6~7肋间或由超声波定位确定。
(3)消毒、铺巾、局麻、无菌操作正确(2分);
常规消毒皮肤,消毒直经约15cm,戴无菌手套,覆盖消毒洞巾。用2%利多卡因在下一肋骨上缘的穿刺点自皮至胸膜壁层进行局部浸润麻醉。
(4)穿刺操作正确(5分);
①考生以左手示指与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右手将穿刺针的三通活栓转到与胸腔关闭处,再将穿刺针在麻醉处缓缓刺入,当针锋抵抗感突然消失时,转动三通活栓使其与胸腔相通,进行抽液,首次抽液不超过6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1000ml(2分)。
②助手用止血钳协助固定穿刺针,以防刺入过深损伤肺组织。注射器抽满后,转动三通活栓使其与外界相通,排出液体(1分)。
③如用较粗的长穿刺针代替胸腔穿刺针时,应先将针座后连续的胶皮管用血管钳夹住,穿刺进入胸膜腔后再接上注射器,松开钳子,抽液(1分)。
④抽液结束时,穿刺口消毒,局部用消毒纱布覆盖、固定(1分)。
(5)术后处理及正确(1分)。
术后严密观察,当可能发生胸部压迫、气胸,或昏厥等症状须立即诊治。 (在医学模拟人上操作)(12分)
(1)术前嘱排尿、模拟人体位正确(1分);
术前须排尿以防穿刺损伤膀胱;让模拟人坐在靠背椅上,衰弱者可取其他适当体位如半卧位、平卧位或侧卧位。
(2)穿刺点选择正确(2分);
选择适宜的穿刺点:(任选1个,位置正确可得2分)
①左下腹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此处不易损伤腹壁动脉;
②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上方1.0cm、偏左或偏右1.5cm处,此处无重要器官且易愈合;
③侧卧位,在脐水平线与腋前线或腋中线之延长线相交处,此处常用于诊断性穿刺;
④少量积液,尤其有包裹性分隔时,须在B超引导下定位穿刺。
(3)消毒、局麻操作正确(3分);
常规消毒、戴无菌手套,铺消毒洞巾,自皮肤至壁层腹膜以2%利多卡因作局部麻醉。
①操作流畅正确(3分)。
②操作流畅基本正确(2分)。
③操作错误(0分)。
(4)穿刺操作正确(6分)。
①考生左手固定穿刺部皮肤,右手持针经麻醉处刺入皮肤后,以45度斜刺入腹肌,再垂直刺入腹腔(2分)。
②也可直接用20ml或50ml注射器及适当针头进行诊断性穿刺。大量放液时,可选用8号或9号针头,并于针座接一橡皮管,助手用消毒血管钳固定针头,并夹持胶管,以输液夹子调整速度。将腹水引入容器中记量并送检。肝硬化腹水病人一次放液不超过3000ml(2分)。
③穿刺结束后,消毒针孔部位,并按住针孔3分钟,以防止渗漏,加蝶形胶布固定,纱布覆盖。大量放液者需加用腹带加压包扎(2分)。 (在医学模拟人上操作)(12分)
(1)患者体位、姿势正确(2分);
模拟人侧卧于硬板床上,背部与床面垂直,头向前胸屈曲,两手抱膝紧贴腹部,使躯干呈弓形;或由助手在考生对面一手挽住模拟人头部,另手挽双下肢月国窝处并用力抱紧,使脊柱尽量后凸以增宽椎间隙,便于进针。
(2)穿刺操作正确(10分);
①穿刺点选择正确(2分):以髂脊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会处为穿刺点,此处,相当于第3~4腰椎棘突间隙,有时也可在上一或下一腰椎间隙进行
②常规消毒皮肤正确(2分):戴无菌手套、盖洞巾,用2%利多卡因自皮肤到椎间韧带作局部麻醉。
③穿刺正确(3分):术者用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以垂直背部的方向缓慢刺入,针尖稍斜向头部,成人进针深度约4~6cm,儿童约2~4cm。当针头穿过韧带与硬脑膜时,有阻力突然消失落空感。此时可将针芯慢慢抽出,即可见脑脊液流出。
④测压与抽放液(2分):放液前先接上测压管测量压力。正常侧卧位脑脊液压力为70-180毫米水柱或40-50滴/分。撤去测压管,收集脑脊液2~5ml送检。如需作培养时,应用无菌操作法留标本。
⑤术后处理(2分):术后将针芯插入后一起拔出穿刺针,覆盖消毒纱布,用胶布固定。去枕平仰卧4-6小时。 (在医学模拟人上操作,选点:髂后上棘或髂前上棘)(12分)
(1)患者体位(与选择穿刺部位有关可任选一个穿刺点)正确(2分);
①髂后上棘刺穿点:模拟人俯卧位,骶椎两侧,臀部上方突出的部位。
②髂前上棘穿刺点:模拟人仰卧位,髂前上棘后1-2cm,取骨面较平点。
(2)无菌操作,消毒、铺洞巾、局麻操作正确(4分);
常规皮肤消毒(直径约15cm)术者戴无菌手套,铺洞巾,2%利多卡因局麻至骨膜。
①正确流畅(4分)。
②操作基本正确(3分)。
③操作不正确(1分)。
④全错(0分)。
(3)穿刺操作正确(6分)
①将骨髓穿刺针固定器固定在适当的长度上(髂骨穿刺约1.5cm),用左手的拇指和示指固定穿刺部位,以右手持针向骨面垂直刺入,当针尖接触骨质时,则将穿刺针围绕针体长轴左右旋转,缓缓钻刺骨质,当感到阻力消失且穿刺针已固定在骨内时,表示已进入骨髓腔。若穿刺针未固定,则应再钻入少许达到能固定为止(2分)。
②拔出针芯,放于无菌盘内;接上干燥的10ml或20ml注射器,用适当力量抽吸(若针头确在骨髓腔内,抽吸时病人感到一种轻微酸痛),随即有少量红色骨髓液进入注射器中。骨髓吸取量以0.1~0.2ml为宜(1分)。
③将抽取的骨髓液滴于载玻片上,速作涂片数张备送作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检查(1分)。
④如未能抽出骨髓液,则可能是针腔或皮下组织块塞阻或干抽,此时应重新插上针芯,稍加旋转或再钻入少许或退出少许,拔出针芯,如见针芯带有血迹时,再行抽吸(1分)。
⑤抽吸完毕,将针芯重新插入;局部消毒,左手取无菌纱布置于针孔处,右手将穿刺针连同针芯一起拔出,随即将纱布盖于皮肤针孔处,并按压1~2分钟,再用胶布将纱布加压固定(1分)。 (在医学模拟人上操作,胫骨开放性骨折)(12分)
(1)准备工作(2分);
消毒钳、持针器、镊子、缝合线、剪刀、引流条或橡皮膜,外用生理盐水、消毒纱布、棉垫、绷带、胶布、夹板等。
(2)清洗去污,伤口处理(5分);
除去伤口周围污垢油脏物,用外用生理盐水清洗创口周围皮肤,消毒伤口麻醉,切除失去活力的组织,必要时可扩大伤口,再用双氧水反复清洗、止血,缝合伤口,无菌纱布或棉垫覆盖伤口,胶布固定。
(3)夹板固定,操作正确(5分)
夹板长度超过膝关节,上端固定至大腿,下端固定至踝关节及足底。膝关节、踝关节处垫以敷料再以绷带捆扎。 (利用医学模拟人上操作)(12分)
(1)能叙述脊柱损伤搬运原则(2分);
保持模拟人脊柱伸直位严禁弯屈。
(2)就地取材(2分);
木板床或硬质平板担架。
(3)搬运操作方法正确(8分);
①用木板或门板搬运(2分)。
②搬运时必须保持脊柱伸直位不能屈曲或扭转,三人或四人施以平托法使模拟人平稳移到木板上(6分)。(禁用搂抱或一人抬头、一人抬足的搬运方法,若发现此种情况不能得分!) 吸(口对口呼吸,在医学模拟人上操作)(12分)
(1)模拟人体位、头部位置、开放呼吸道,保持气管畅通等操作正确(3分);
模拟人置于硬板床上或地上,头向后仰,将下颌推向前上方,用拇指压下唇使口张开,清除呕吐物,保持呼吸道畅通。
(2)口对口呼吸操作正确(6分);
①一手以拇指及示指捏住患者鼻孔,使其闭塞(2分)。
②然后口对口密切接触(2分)。
③向模拟人口内吹气,以见胸起伏为度(2分)。
(3)吹气频率、力度掌握正确(3分);
结合胸外心脏按压(80-100次/分),按压与吹气之比为15:3。单人操作时胸按压5次,吹气1次。 (在医学模拟人上操作)(12分)
(1)是否注意患者背部需垫板(或硬质床)(1分);
(2)施术者手掌在患者胸前着力点选择正确(2分);
考生两手掌重叠,一手掌置于患者胸骨中、下1/3交界处的正中线上,另一手掌置于其手背上,手指不触及胸壁。
(3)按压动作正确(4分);
双臂绷直,双肩中点垂直于按压部位,利用考生上身重量有节奏地垂直下压。
(4)按压频率与力度(按压深度)正确(2分);
速率80 - 100次/分,下压深度3 - 5cm。
(5)是否注意保持患者气管通畅(2分)。
应让模拟人头向后仰,将下颌推向前上方,使患者呼吸道畅通,如有呕吐物应注意清除。
(6)以下5个指标中能描述胸外心脏按压2个有效指标的可得(1分)
①颈动脉搏动;
②原扩大瞳孔再度缩小;
③出现自主呼吸;
④神志逐渐恢复,睫毛反射与对光反射出现;
⑤面色、口唇、指甲及皮肤等色泽再度转红。
18、简易呼吸器的使用(在医学模拟人上示意操作)(12分)
(1)能连接呼吸器各部件(3分);
(2)注意并能保证呼吸道通畅操作正确(3分);
(3)如已气管插管,接上呼吸器操作正确(3分);
(4)挤压气囊(气球)频率、力度正确(3分)。
19、气管插管术(在医学模拟人上操作)(12分)
⑴模拟人体位、头、颈项部位置正确(3分);
仰卧、抽去枕并将枕垫于项部,使头尽量后仰让口、咽、喉三轴线接近重叠。
⑵置入喉镜操作正确(6分)
考生左手持喉镜,自口右侧角置入,将舌体挡向左侧,再将镜移至正中,见到悬雍垂。沿舌背孤度将镜再稍向前置入咽部,见到会厌,挑起会厌,显露声门,右手以握笔状持导管从右侧弧形斜插口中,将导管前端对准声门后轻柔地插入气管内。
⑶检查插管是否在气管(3分);
向已插导管中注气(或吹气)时,进行两肺听诊是否有呼吸音,以确认导管插入气管内。

3、我是09年毕业的护理本科生,我想找考研护理综合试卷,哪里有呢?谁能告诉我,谢谢了

2009年硕士研究生护理综合考试科目及参考大纲

概 述
一、护理综合考试科目包括:
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及外科护理学。
二、考试比例:
护理学基础占30%(其中护理学导论占10%,基础护理学占20%)、内科护理学占40%、外科护理学占30%。医.学.全.在线.网.站.提供
三、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占60%,180分,每题1.5分,120道题,其中护理学基础36道、内科护理学48道、外科护理学36道)
多项选择题(占20%,60分,每题2分,30道题,其中护理学基础9道、内科护理学12道、外科护理学9道)
问答题(病例分析)(占20%, 60分,每题20分,3道题,护理学基础1道、内科护理学1道、外科护理学1道)
总分300分。

四、考试时间:
3小时。

五、参考教材: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最新版的本科教材《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及《外科护理学》。

备注:复试时各学校可根据考生报考的方向重点考核各相关的专科领域,如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等。

护理学基础 一、考查目标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包括两部分内容:护理学导论与基础护理学。护理学导论考核内容包括护理学基本概念、常用相关理论、护理程序、常用护理理论、护患关系与沟通等;基础护理学主要考核的内容包括满足患者基本需要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二、考试内容
(一)护理学导论
1.护理学基本概念
(1)人、环境、健康、护理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2)整体护理的概念
(3)专业护士的角色
2.护理程序
(1)护理程序的概念、步骤
(2)护理诊断的定义、分类、陈述方式
(3)护理目标的陈述方式
3.护患关系与沟通
(1)沟通的概念、要素
(2)常用的沟通技巧
(3)不恰当的沟通方式
4.护理学相关理论
(1)一般系统论
(2)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
(3)成长与发展的理论
(4)应激与适应
5.护理理论
(1)Orem自理理论
(2)Roy适应模式
(二)基础护理学
1.医院环境
(1)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2)医院环境的调控
2.舒适与安全
(1)各种卧位
(2)运送患者法
(3)医院常见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
3.清洁卫生
(1)口腔护理
(2)皮肤护理
4.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1)医院感染:概念、分类、防控
(2)清洁、消毒、灭菌:概念、方法
(3)无菌技术:概念、操作原则、操作方法
(4)隔离技术:概念、原则、种类
5.生命体征
(1)体温:生理变化、影响因素、测量与记录、异常及护理
(2)血压:生理变化、影响因素、测量与记录、异常及护理
(3)脉搏:生理变化及异常、测量与记录
(4)呼吸:生理变化及异常、测量与记录
6.冷热疗法医学.全在线www.med126.com
(1)冷疗法:概念、因素、方法
(2)热疗法:概念、因素、方法
7.饮食与营养
(1)人体对营养的需要
(2)医院饮食:基本饮食、治疗饮食、试验饮食
(3)特殊饮食:管喂饮食、要素饮食
8.排泄
(1)排尿护理:影响正常排尿的因素、排尿活动的观察、排尿异常的表现及护理、导尿法及留置导尿病人的护理
(2)排便护理:影响正常排便的因素、排便活动的观察、排便异常的护理、灌肠法
9.给药
(1)概述:给药的目的、药物的基本知识、药物的保管;给药原则;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
(2)口服给药法
(3)吸入给药法:氧气雾化吸入法、超声波雾化吸入法
(4)注射给药法:注射原则、各种注射法的操作方法、药物过敏试验结果的判断方法、青霉素过敏反应的预防、临床表现及处治原则。
10.静脉输液与输血
(1)静脉输液:适应证、目的、常用溶液的种类、输液部位与方法、各种故障的处理、输液反应与防治
(2)静脉输血:血液制品的种类;输血的目的、原则、适应证、禁忌证、方法、输血反应与防治
11.危重患者的抢救与护理
(1)心肺复苏:概念、心脏骤停的原因、心脏骤停的表现及其诊断、心肺复苏的过程及主要内容
(2)氧气吸入法:缺氧的分类;氧疗法的适应证、操作要点、并发症及预防
(3)吸痰法:注意事项、操作要点

(4)洗胃法:常用洗胃溶液、适应证、禁忌证、操作要点、注意事项

12.临终护理

(1)临终关怀的概念

(2)临终患者各阶段的心理、生理反应及护理

(3)濒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死亡的诊断

(4)临终患者家属的护理

(5)死亡后的护理

13.医疗和护理文件记录

(1)医疗和护理文件记录的原则

(2)体温单的绘制

(3)医嘱的种类及处理
内科护理学

一、考查目标

内科护理学是护理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考查目标主要包括内科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等知识,运用护理程序对内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的能力,以及内科常见诊疗技术、护理技术操作、病情监护、机械通气和主要急救措施等临床技能的掌握情况。

二、考试内容

1.绪论

(1)护理学专业特色在内科护理学中的体现、内科护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发展

(2)健康的有关概念、成年人的主要健康问题

2.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

(1)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护理评估

(2)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3)急性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医学全.在线提供

(4)肺部感染性疾病(肺炎概述、葡萄球菌肺炎、肺炎球菌肺炎)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5)肺脓肿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6)支气管扩张症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7)肺结核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8)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9)支气管哮喘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医学 全在.线提供www.med126.com

(10)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11)肺血栓栓塞症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12)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13)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14)机械通气 呼吸机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种类,机械通气的适应症和禁忌证、实施、通气参数、机械通气对生理功能的影响、并发症、撤离、护理

(15)呼吸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 包括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胸腔穿刺术

3.循环系统疾病的护理

(1)循环系统的结构、功能、护理评估

(2)循环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3)心功能不全(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心功能不全)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

(4)心律失常 分类、发病机制、窦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房室交界区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心脏传导阻滞、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

(5)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处理、复苏后处理、预后

(6)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心脏瓣膜病的护理)病理解剖、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治疗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7)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因、临床分型,心绞痛、心肌梗死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医.学 全在.线提供www.med126.com

(8)高血压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9)病毒性心肌炎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10)心包疾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11)循环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 包括心脏起搏治疗、心脏电复律、心导管检查术、心导管射频消融术、冠状动脉介入性诊断及治疗

4.消化系统疾病的护理

(1)消化系统的结构、功能、护理评估

(2)消化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3)胃炎(急性胃炎、慢性胃炎)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4)消化性溃疡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5)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6)肝硬化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7)肝性脑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8)急性胰腺炎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医.学 全,在.线,提供www.med126.com

(9)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10)消化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 包括腹腔穿刺术、十二指肠引流术、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下止血术、结肠镜检查术

5.泌尿系统疾病的护理

(1)泌尿系统

(2)泌尿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3)肾小球疾病发病机制、分类

(4)急性肾小球肾炎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5)慢性肾小球肾炎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6)肾病综合征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7)尿路感染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8)急性肾功能衰竭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9)慢性肾功能衰竭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10)血液净化疗法的护理 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

6.血液系统疾病的护理

(1)血液系统结构、功能、护理评估

(2)血液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3)贫血分类、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铁的代谢、缺铁性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4)出血性疾病 正常止血、凝血、抗凝与纤维蛋白溶解机制,出血性疾病的分类、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常见出血性疾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血友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医学全在线www.med126.com

(5)白血病分类、病因及发病机制,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的分类、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6)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 分类、适应证、方法、护理

(7)骨髓穿刺术 适应证、禁忌证、方法、护理

7.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护理

(1)内分泌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营养和代谢、护理评估

(2)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3)甲状腺疾病(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4)糖尿病 分型、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5)血脂异常的分类、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6)肥胖症 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肥胖的判断指标与分级、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7)痛风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8)骨质疏松症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8.风湿性疾病的护理

(1)风湿性疾病的分类、临床特点、护理评估

(2)风湿性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3)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4)类风湿关节炎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9.传染病病人的护理

(1)感染与免疫、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和临床特点、流行过程和影响因素、预防、标准预防、护理评估

(2)传染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3)病毒感染性疾病(流行性感冒、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病毒性肝炎、肾综合征出血热、艾滋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狂犬病)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病理与病理生理改变、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隔离措施、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4)细菌感染性疾病(伤寒、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痢疾、霍乱、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隔离措施、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医学全在线www.med126.com

(5)疟疾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10.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1)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护理评估

(2)神经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3)周围神经疾病(三叉神经痛、面神经炎、多发性神经炎、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4)脑血管病分类、脑的血液供应、脑血液循环的生理和病理,脑血管疾病的病因、危险因素机三级预防,常见脑血管疾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5)多发性硬化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6)帕金森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7)癫痫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8)重症肌无力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9)神经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 包括腰椎穿刺术、脑血管介入治疗、高压氧舱治疗

外科护理学

一、考查目标

外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课程之一,以研究外科病人身心康复的护理方法及预防保健为目的。考查目标是外科常见疾病的病因病理及诊治方法,应用护理程序护理外科常见疾病病人,并在护理的过程中,体现以人为中心,提供个体化的整体护理。

二、考试内容和要求

1.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

(1)正常人体内体液与酸碱平衡调节。

(2)等渗性缺水、高渗性缺水、低渗性缺水和水中毒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3)钾代谢异常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4)酸碱平衡失调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2.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

休克的的病因与分类、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3.麻醉病人的护理

(1)麻醉的概念和分类。

(2)全麻的概念、方法、并发症及处理。

(3)椎管内麻醉的概念方法、并发症及处理。

(4)局麻的概念、方法、常见毒性反应的预防及处理。

(5)麻醉前准备,麻醉期间及恢复期的观察、监测和护理。

4.手术室管理和工作

(1)手术室的布局、环境和人员配备。

(2)手术室物品管理及无菌处理。

(3)手术室的无菌操作技术。

(4)手术人员及病人的准备。

5.手术前后病人的护理医学全.在线www.med126.com

(1)术前主客观评估内容,术前准备内容。

(2)术后一般护理,常见不适的观察与护理以及常见术后并发症的预防、观察及处理。

6.外科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医学全.在线网.站.提供

(1)外科病人营养状况的评估,外科营养支持的适应证。

(2)肠内营养的概念、营养剂的类型、输注途径及方法、护理。

(3)肠外营养支持概念、营养液的配制及输入、护理。

7.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

(1)外科感染的特点、分类、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2)浅部软组织的化脓性感染、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全身性感染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及护理。

(3)破伤风、气性坏疽的病因、病生理、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及护理。

8.烧伤病人的护理

烧伤的概念、病理生理、面积、深度的评估,临床表现及病程演变规律、处理原则及护理。

9.甲状腺疾病病人的护理

(1)单纯性甲状腺肿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处理。

(2)甲状腺肿瘤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3)甲亢的分类、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

(4)甲状腺大部切除手术前后护理。

10.乳房疾病病人的护理

(1)急性乳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2)乳腺肿瘤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

(3)乳癌根治术的手术前后护理。

11.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

腹膜炎病因与分类、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护理。

12.腹外疝病人的护理

(1)腹外疝的概念、解剖结构、病因、病理。

(2)腹股沟疝、股疝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3)疝修补手术前后护理。

13.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腹部损伤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护理。

14.胃十二直肠疾病病人的护理

(1)溃疡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护理。

(2)胃癌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护理

15.小肠疾病病人的护理

(1)肠梗阻的概念、分类、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2)肠瘘的概念、分类、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16.阑尾炎病人的护理医.学全.在.线www.med126.com

(1)急性阑尾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手术前后护理。

(2)几种特殊类型阑尾炎的特点。

17.大肠、肛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1)痔、肛瘘、肛裂、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2)大肠癌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18.原发性肝癌病人的护理

(1)原发性肝癌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处理原则。

(2)肝叶切除术术前后护理。

(3)肝动脉化疗栓塞前后的护理。

19.胆道感染、胆石症病人的护理

(1)胆道感染及胆石症的发病和相互关系。

(2)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总管结石、胆管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医.学.全.在.线www.med126.com

(3)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术手术前后护理。

20.胰腺疾病病人的护理

胰腺癌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21.周围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1)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2)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3)下肢静脉曲张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22.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

颅内压增高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23.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医学全.在.线www.med126.com

(1)头皮损伤的分类、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2)颅骨损伤的分类、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3)脑损伤的常见类型、、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24.胸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1)肋骨骨折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2)气胸的类型、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3)血胸的类型、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25.肺癌病人的护理

肺癌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26.食管癌病人的护理

食管癌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27.泌尿系损伤病人的护理

(1)肾损伤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2)膀胱损伤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3)尿道损伤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28.尿石症病人的护理

尿石症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和护理。

29.良性前列腺增生病人的护理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和护理。

30.泌尿系肿瘤病人的护理

(1)肾癌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2)膀胱癌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31.骨折病人护理

(1)骨折的定义、分类、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2)常见四肢骨折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3)脊柱骨折及脊髓损伤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2.关节脱位病人的护理
(1)关节脱位的定义、病因、分类、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2)肩关节脱位、肘关节脱位、髋关节脱位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
33.颈肩痛和腰腿痛病人的护理
(1)颈椎病的病因、病理分型、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及护理。
(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及护理。医.学全.在.线www.med126.com
34.骨与关节感染病人的护理
(1)化脓性骨髓炎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和护理。

(2)化脓性关节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和护理。

(3)骨与关节结核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和护理。

35.骨肿瘤病人的护理

(1)骨肿瘤的分类、临床表现。

(2)常见骨肿瘤的临床特点。

(3)骨肿瘤病人的护理。

4、骨髓穿刺采取什么卧位?

抽骨髓检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血液病的情况,也就是为了了解血液系统的疾病对身体的影响,所以就进行抽骨髓。
抽骨髓也比较简单,就是在髂前上棘或者是髂后上棘进行局部的消毒,然后进行局麻,穿刺抽骨髓液,进行细胞形态学、细菌培养或者是细胞培养这些,然后检查有没有血液系统的疾病。
具体的疾病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方面是各类白血病,第二方面就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第三方面就是各类贫血,包括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及恶性组织细胞病造成的贫血。
再者就是对于多发性骨髓瘤做出一个判断,下一个就是判断有没有身体的其他系统的恶性肿瘤对骨髓造成影响。

5、谁有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基本操作技能问题和答案吗,发给我

这个每个地方不一致的 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相信自己 祝您成功

与骨髓穿刺卧位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