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血病前期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有什么症状?
在20世纪80年代中叶之前,临床医生在收治一些患者时发现,他们的临床症状与白血病患者有多少不一的相似之处,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伴有难以确定性质的血液学异常,但又达不到白血病的诊断标准。随着病情的发展,在2~3月或1~2年之后,这些患者演变为急性白血病,因此学者们把这种病命名为“白血病前期”。
到了20世纪90年代,由于血液学专家通过病因、临床患者转归、骨髓形态、病理等的分析总结,发现此类患者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骨髓象亦不尽然相同,且并非均转为白血病,显然“白血病前期”这一诊断并不全面和科学。因此,学者们将这种疾病重新命名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分为5种不同类型(表1.3)。这种疾病的发病机制系起源于造血髓系定向干细胞或多能干细胞的异质性克隆性疾患,其中有部分(RAEB、RAEB-T等)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转化为白血病,这可能就是以前所谓的“白血病前期”,而其他患者的病情可能迁延较长,随着治疗,有些患者能好转或治愈,有些则逐渐发展为RAEB或RAEB-T,最终又转为白血病。临床表现可能就是单纯的贫血,也可能同时表现有发热或出血等异常;血常规化验可见全血细胞减少或任1~2系细胞减少,镜检有巨大红细胞、巨大血小板、有核红细胞等病态造血现象;骨髓中三系血细胞或任两系血细胞表现出病态造血,其中原始细胞比例可增高。
2、关于白血病初期症状
你好;就你目前的情况不能够作为确诊白血病的依据,一般的血液病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如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异常综合症、纯红再障等等,就你目前的情况,建议你尽快去医院做个血常规检查,如有必要可以作进一步检查如骨穿检查,确诊病因后再进行相应的治疗。
3、白血病早期症状
白血病前期
白血病前期(白前)是指在白血病出现之前,有相当一段时间难以确定性质的血液学异常,系在白血病发生后做出的回顾性诊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有相当一部分MDS-RAEB及MDS-RAEB-t患者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转化为白血病,这些患者的MDS-RAEB期和MDS-RAEB-t期就称为白前。
白前主要的临床特点有:患者临床多有不同程度的贫血,且虽经多种治疗贫血难以改善;部分患者还可同时表现有发热或出血等异常;血常规化验可见全血细胞减少或任一、二系细胞减少,可见有巨大红细胞、巨大血小板、有核红细胞等病态造血现象;骨髓中三系血细胞或任两系血细胞表现有病态造血,其中原始细胞比例可增高,但尚未达白血病标准。
你不用担心很多事都是心理作用 不要乱想
但也不能太大条 要多注意运动 和饮食习惯
别担心!!!!!!!!!!!!
天空飘过五个字 ————那 都 不 是 事
4、mds 是什么病?主要症状是什么?治愈率是多少?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
是一组起源于造血髓系定向干细胞或多能干细胞的异质性克隆性疾患,主要特征是无效造血和高危演变为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表现为造血细胞在质和量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变化。其具体临床表现为贫血,可伴有感染或出血,部分病人可无症状。部分患者可有肝,脾,淋巴结轻度肿大,少数患者可有胸骨压痛,肋骨或四肢关节痛。血象可呈全血细胞减少,或任何一系及二系血细胞减少。 1982年由FAB协作组建议确立病名,并将MDS分为五型:难治性贫血;难治性贫血伴环状铁粒幼细胞增多;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转变中的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MDS发病率约10/10万~12/10万人口,多累及中老年人,50岁以上的病例占50%~70%,男女之比为2:1。MDS30%~60%转化为白血病。其死亡原因除白血病之外,多数由于感染,出血,尤其是颅内出血。
病因
MDS的病因尚不明确,推测是由于生物,化学,或物理等因素引起基因突变,染色体异常使某个恶变的细胞克隆性增生。业已公认,诱变剂如病毒,某些药物(如化疗药),辐射(放疗),工业反应剂(如苯,聚乙烯)以及环境污染等的可致癌作用,诱变剂可引起染色体的重排或基因重排,也可能只引起基因表达的改变导致MDS.
MDS和急性白血病一样,是由一个异常的造血干细胞衍生的恶性克隆发展起来的“克隆性疾病”。主要累及髓系细胞,使骨髓粒,红及巨三系细胞无效病态造血,其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增加。
MDS分型
1982年FAB协作组首先倡导MDS这一概念并江MDS分为五型:难治性贫血(refracrory aremia,RA);难治性贫血伴环状铁幼粒细胞增多(RA with ring sideroblst ,RAS);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 with an excess of blast, RAEB);转变中的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 in transformation,RAEB-T);慢性粒-单核细胞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monocytic leukemia,CMML); ,目前,MDS分型已由FAB标准过度到WHO标准,按照此标准将MDS分为以下八型:难治性贫血(RA);难治性贫血伴环状铁幼粒细胞增多(RARS);难治性血细胞减少症伴幼多系发育异常(RCMD);难治性血细胞减少症伴有多系发育异常和环状铁幼粒细胞(RCMD-RS);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1(RAEB-1);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2(RAEB-2);MDS,不能分类(MDS-U);MDS伴单纯del(5q);.WHO关于MDS的分类标准对于规范和同意MDS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WHO 分型标准面世,不久,目前尚未得到与FAB分型同样的认可与应用。
临床表现
〖症状〗 MDS通常起病缓慢,少数起病急剧。一般从发病开始转化为白血病,在一年之内约由50%以上。贫血患者占90%。常为中度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乏力,活动后心悸气短等。发热占50%,其中原因不明性发热占10%~15%,感染部位以呼吸道,肛门周围和泌尿系为多。出血占20%,常见于呼吸道,消化道,也由颅内出血者,早期的出血症状较轻,多为皮肤粘膜出血,牙龈出血或鼻衄,女性患者可有月经过多。晚期出血趋势加重, 脑出血成为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体症〗 一般无特殊体征,仅少数病例有肝,脾,淋巴结肿大,脾脏肿大者常为中,轻度。晚期可有胸骨压痛。
〖常见并发症〗
感染:急性白血病 MDS中RA,RAS型演变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发生率约为13%,此组病例生存期达50个月;MDS中RAEB与CMML组中则有35%~40%演变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中位生存期仅14~16个月,RAEB-T演变位急性白血病,中位生存期为三个月。
出血: 约 20%的MDS患者有出血表现,常见于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等,也有颅内出血者。
预防和调理
一、预防
目前认为,MDS的发生可能与生物、化学或物理等因素有关。因此,应采取预防措施,医务人员应认识滥用药物的危害性,使用化疗药要慎重;放射治疗也应严格把握适应证:在有关工农业生产中接触化学品等有害物质(如苯、聚氯乙烯)时,应作好劳动保护,防止有害物质污染周围环境,以减少MDS的发病。
二、调理
1、 生活调理
非特异性的预防有增强体质的作用,合理安排饮食起居,适当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可以自我调节身体的失衡,MDS与情绪密切相关,情绪乐观,精神愉快对防病极有意义。
2、 饮食调理
饮食得宜,可以养生、延年益寿、且可防病。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或治疗后,通过饮食调理可避免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或复发,而有利于身体康复。
一、注意营养 合理调配饮食,对肉类、蛋类、新鲜蔬菜的摄取要全面,不要偏食。
二、忌口 鸡属阳,动风。MDS虚实夹杂,邪毒内壅,助火洞风之品宜忌,特别
是阴虚火旺、出血,痰湿交阻者尤要注意。
三、冬虫春草炖鸭 冬虫夏草5g,鸭75g,生姜3片,黄酒5g,水200ml,适加盐油
调味,文火炖2小时,饮汤食肉,治疗MDS气阴不足,神疲乏力,舌淡红,脉细者。
3、 精神调理
肝气郁结与MDS的发病关系密切,有资料提出MDS发病前有长达半年以上的较严重的精神刺激,因此提倡虚怀若谷,胸襟开阔,提高修养,在疾病调治过程中亦非常之关键。
MDS(中医)
MDS属中医“虚劳”、“血证”、“内伤发热”、“瘀证”及“症积”范畴。本病以肝郁、脾
虚、肾亏为本,气血阴阳亏虚为先,肝郁气滞,继则邪毒内壅,气血滞行,终致虚实夹杂。与遗传、体质、环境、外感、饮食劳倦、情绪等因素有关。
MDS病因有内因、外因、不内外因。内因多由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或劳倦内伤,正气亏虚,肝气郁结;外因为六淫之邪;不内外因为接触异常射线和药物,化学毒素。外因、不内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正气虚弱,气血不足致外邪侵袭有可乘之机。病初浅者为“气血两虚”,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出现“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
临床上气血两虚者可见面色苍白,唇甲色淡,头晕目眩,神疲乏力,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虚大无力。肾虚则见头晕乏力,面色少华,腰酸腿软,耳鸣健忘,尿清长,脉细弱或迟脉虚大。偏肾阴虚则见五心烦热,低热盗汗,口干便结,舌淡红少苔,脉细数无力。偏肾阳虚者形寒肢冷,面浮肢终,夜尿频繁,纳呆腹胀,大便溏软,舌淡胖,苔薄白,脉沉。气虚不能行血,血虚脉道不充,血流不畅为瘀,阴虚火旺,热伤血络迫血妄行,溢出脉外,留体为瘀,或阳虚内寒,血凝不行致“血瘀”形成。症见面色晦暗,口唇色暗,粘膜瘀斑,腹部包块,或痰核瘰疬,舌质淡暗、瘀斑,苔白腻,脉沉涩。气阴两虚,虚热内生可致“发热”症状,风热毒邪乘虚而入又可形成热毒炽盛或邪毒内攻的高热症状。气虚无力统血,阳虚无力固摄或阴虚火旺,热迫血妄行均可导致“出血”症状。MDS的发病过程是由虚到实夹杂,实又加重虚损的动态病理变化过程。
5、骨髓增生疾病【有没有好的治疗方法】
您好!
骨髓增殖性疾病是一组以骨髓恶性增殖为主的疾病,包括原发性百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以、原发性骨髓纤维化以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多种疾病。这些疾病的共同特点是骨髓早期增殖旺盛,晚期可以出现继发性骨髓纤维化以及向急性白血病转化等。目前,其治疗措施是服用抑制造血药物如羟基脲,同时度使用干扰素治疗。
因为该病有不同的亚型,要检查有无特殊的分子遗传学异常,如BCR/ABL等。版这些疾病的根治措施是造血干细胞移植,但有一定风险。
以上仅供参考!
谢谢咨询,祝好!
(中山三院刘加军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权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6、白血病的早期症状
白血病最明显的早期症状就是贫血,没力气,如果再严重点,四肢上就会出现出血点或淤青,等到腿疼和发烧时,再去医院验血,就比较重了,你的血常规,如果血小板正常,那应该不是白血病,希望你身体尽快好起来,O(∩_∩)O~
7、白血病前期症状是什么?
【临床表现】
1、 起病 白血病起病急骤或缓慢,儿童及青少年病人多起病急骤。常见的首发症状包括:发热、进行性贫血、显著的出血倾向或骨关节疼痛等。起病缓慢者以老年及部分青年病人居多,病情逐渐进展。此类病人多以进行性疲乏无力,面色苍白、劳累后心慌气短,食欲缺乏,体重减轻或不明原因发热等为首发症状。此外,少数患者可以抽搐、失明、牙痛、齿龈肿胀、心包积液、双下肢截瘫等为首发症状起病。
2、 发热和感染
A、 发热是白血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可发生再疾病的不同阶段并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和热型。发热的主要原因是感染,其中以咽峡炎、口腔炎、肛周炎最常见,肺炎、扁桃体炎、齿龈炎、肛周脓肿等也较常见。耳部发炎、肠炎、痈、肾盂肾炎等也可见到,感染严重者还可发生败血症、脓毒血症等。
B、 感染的病原体以细菌多见,在发病初期,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病毒感染虽较少见但常较凶险,巨细胞病毒、麻疹或水痘病毒感染易并发肺炎,须注意。
3、 出血 出血亦是白血病的常见症状,出血部位可遍及全身,以皮肤、牙龈、鼻腔出血最常见,也可有视网膜、耳内出血和颅内、消化道、呼吸道等内脏大出血。女性月经过多也较常见并可是首发症状。AML的M3和M5亚型出血更严重,尤其是M3病人易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和颅内出血而死亡。
4、 贫血 早期即可出现,少数病例可在确诊前数月或数年先出现难治性贫血,以后在发展成白血病。病人往往伴有乏力、面色苍白、心悸、气短、下肢浮肿等症状。贫血可见于各类型的白血病,但更多见老年AML病人,不少病人常以贫血为首发症状。
5、 白血病细胞浸润体征
A、 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
B、 神经系统:主要病变为出血和白血病浸润
C、 骨与关节:骨与关节疼痛是白血病的重要症状之一,ALL多见。
D、 皮肤;可有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皮肤损害二种,前者表现为斑丘疹、脓疱、肿块、结节、红皮病、剥脱性皮炎等,多见于成人单核细胞白血病,后者则多表现为皮肤瘀斑、斑点等。
E、 口腔:齿龈肿胀、出血、白血病浸润多见于AML-M5,严重者整个齿龈可极度增生,肿胀如海绵样、表面破溃易出血。
F、 心脏:大多数表现为心肌白血病浸润,出血及心外膜出血,心包积液等。
G、 肾脏:白血病有肾脏病变者高达40%以上。
H、 胃肠系统: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缺乏、腹胀、腹泻等。
I、 肺及胸膜:主要浸润肺泡壁和肺间隙,也可浸润支气管、胸膜、血管壁等。
J、 其他:子宫、卵巢、睾丸、前列腺等皆可被白细胞浸润。女性病人常有阴道出血和月经周期紊乱。男性病人可有性欲减退。
【诊断标准】
1、 临床症状 急骤高热,进行性贫血或显著出血,周身酸痛乏力。
2、 体征 皮肤出血斑点,胸骨压痛,淋巴结、肝脾肿大。
3、 实验室:
A、血象 白细胞总是明显增多(或减少),可出现原始或幼稚细胞。
B、骨髓象 骨髓有核红细胞占全部有核细胞50%以下,原始细胞≥30%,可诊断为急性白血病;如骨髓有核红细胞≥50%,原始细胞占非红系细胞的比例≥30%,可诊断为急性红白血病。
鉴别诊断: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C、恶性组织细胞病;
D、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白血病十大症状
●起病突然 白血病起病多急骤,病程短暂,尤以儿童和青年为多。
●发热 急性白血病的首发症状多为发热,可表现为弛张热、稽留热、间歇热或不规则热,体温在37.5~40℃或更高。时有冷感,但不寒战。
●出血 是白血病的常见症状。出血部位可遍及全身,尤以鼻腔、口腔、牙龈、皮下、眼底常见,也可有颅内、内耳及内脏出血。
●贫血 早期即可发生贫血,表现为面色
8、白血病早期症状是什么
白血病前期
白血病前期(白前)是指在白血病出现之前,有相当一段时间难以确定性质的血液学异常,系在白血病发生后做出的回顾性诊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有相当一部分MDS-RAEB及MDS-RAEB-t患者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转化为白血病,这些患者的MDS-RAEB期和MDS-RAEB-t期就称为白前。
白前主要的临床特点有:患者临床多有不同程度的贫血,且虽经多种治疗贫血难以改善;部分患者还可同时表现有发热或出血等异常;血常规化验可见全血细胞减少或任一、二系细胞减少,可见有巨大红细胞、巨大血小板、有核红细胞等病态造血现象;骨髓中三系血细胞或任两系血细胞表现有病态造血,其中原始细胞比例可增高,但尚未达白血病标准。
你不用担心很多事都是心理作用
不要乱想
但也不能太大条
要多注意运动
和饮食习惯
别担心!!!!!!!!!!!!
天空飘过五个字
————那
都
不
是
事
9、得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会像白血病一样发热吗?
是的,同样会发热,智魁指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患者出现发热的现象占50%,其中原因不明性发热占10%~
15%,感染部位以呼吸道,肛门周围和泌尿系为多。出血占20%,常见于呼吸道,消化道,也由颅内出血者,
早期的出血症状较轻,多为皮肤粘膜出血,牙龈出血或鼻衄,女性患者可有月经过多。晚期出血趋势加重,
脑出血成为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10、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真的可以治好吗?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简称MDS,就是骨髓病态造血,无效造血的情况,同样是造不出正常的血细胞了,你可以把骨髓理解一个造血工厂,工厂有造血的工人,而工人正常一天造10个干细胞,突然有一天,为了达到这个数量不管质量了,造了20个干细胞,可是这20个干细胞中,有15个是不健康的,不成熟的,幼稚的,也就是不具备正常干细胞的功能的,所以只有5个是可以用的,所以说好的细胞减少了。
那么我们就采取常规治疗,激素用药,它可以促进骨髓造血,你可以想象成激素就是一把皮鞭,一直在抽打着仅有的5个工人,为了加快生产,把工作指标完成,然后抽打之后,5个工人就有可能超过了当天的工作指标,这个时候外周血的血红蛋白数值也就正常了。
不过激素一旦减量或者停下来,那5个工人因为疲惫,就更不想造血了,始终是5个工人在干活,所以激素用药治标不治本,如果要治本,我们中医说,要把那5个生病的工人给治好了,也就是改善骨髓造血的功能,让他们可以正常干活。
如果需要咨询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病情,可以戳【血液病公益咨询预约申请单】获取帮助。
码字辛苦,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