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髓移植有什么后遗症吗?
白血病俗称“血癌”,是死亡率很高,治疗难度很大的血液疾病,且治疗费用高。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仍是联合化疗,尽管部分儿童急性白血病通过化疗可获根治,但总体来说,仅用化疗达到根治的病人不到5%,尤其是成人白血病的治疗效果更差,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建立在化疗和放疗基础之上的治疗方法,目前骨/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病例70%左右,自体移植的根治率也可达30%-40%,远优于普通化疗。
需要移植治疗的疾病
骨髓移植是根治白血病的主要方法,包括各种急、慢性白血病,其他还有多发性骨髓瘤、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重型地中海贫血等造血系统疾病;由于骨髓移植是建立在放、化疗基础上的治疗方法,它也是治疗恶性淋巴瘤、乳腺瘤、肺癌实体肿瘤的根治性办法之一,骨髓移植在国外巳成为这些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近几年来,骨髓移植治疗重症自身免疫疾病也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如系统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重症肌无力等,但这类病人应严格掌握移植的适应症,权衡利弊问题。
骨髓移植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区别
二者的目的都是为了采集和移植造血干细胞,种植到患者体内,维持其造血及免疫功能,但骨髓移植需要在麻醉的状态下采集骨髓750ml -1000ml左右,给供者带来了一定的痛苦和不便。自从发现造血干细胞可被动员到血液中来并可用血细胞分离机分离采集后,目前多数的移植都采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方法。与骨髓移植相比,它具有造血恢复快、采集方便、供者痛苦少的优点,供者易于接受,对供者的健康无任何影响。
骨髓库和无关供者的移植问题
目前国际上建立了多个骨髓库和脐血库,台湾慈济基金会管理的骨髓库有近20万份,香港也有几万份,国内由于经济因素和观念问题,骨髓库的例数较少,因而难以让病人找到相合的供者,因为无关供者全相合的机会很低,而兄弟姐妹间全相同的机会则高达25%,所以国内的移植目前主要是亲属供者的移植。到目前为止,无关供者移植在国外发展很快,巳达到数千例,效果巳接近亲属间的移植,国内无关供者的移植很少,效果亦很不理想,因此,要辩证地看待这里面还存在技术方面的因素。因为国外多中心对照的上千例的病例数证明,无关供者移植的根治率同样达到50%左右,美国最大的骨髓移植中心-哈德森肿瘤研究中心约有1/4-1/5的骨髓移植病例为无关供者的移植。
选择移植治疗时应注意的问题
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项难度大的医疗技术,从目前来看具有费用高、配型难、风险大等特点,除费用、医疗配套设施外,技术是很重要的问题,移植本身也是对临床医生整个内科知识和精力、责任的全面考验,一旦在移植过程中出现病情变化,要及时判断、果断处理。否则,不仅给病人增加很高的医疗费用和痛苦,更增加了移植的风险,病人选择移植时宜先用联合化疗取得完全缓解,及时在亲属间来找供者(HLA配型),若找不到亲属供者,可通过医疗部门在国内、香港、台湾等地的骨髓库中寻找HLA相合的无关供者。对于慢性白血病40岁的患者来说,有经济条件和合适的供者时宜尽早移植,因绝大多数病人在2-3年内转变成急性白血病后治疗效果极差,不要抱有侥幸心理,急性白血病在完全缓解期尤其是第一次缓解后尽早行移植治疗,效果更好,安全性也更高。
所以 移植失败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找不到匹配的骨髓
2、骨髓移植是什么概念
什么是骨髓移植
骨髓移植(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是各种血液肿瘤、再生不良性贫血症、重度地中海型贫血症以及一些先天性免疫缺乏症或代谢性疾病救命的根本治疗方法。近年来世界上接受骨髓移植的病患逐年增加,显示骨髓移植已经成为目前治疗的趋势;而因骨髓移植所带来 的病人长期存活率也大大的增加,各种血液疾病如再生不良性贫血症与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如有适当的供髓者,骨髓移植已有百分之八十 至九十的长期存活率,而在成人急性白血病亦可以达到百分之五十左右的治愈率,这些成果皆远非传统之化学疗法所能及,这也是这什么我们需要发展骨髓移植的最重要原因。
什么是骨髓移植呢?如何作骨髓移植?
骨髓移植,简单地说就是将正常的骨髓移植到病人不正常或失去造血功能的骨髓里,恢复病人的造血机能。骨髓移植依骨髓来源不同分为异体骨髓移植与自体骨髓移植,异体骨髓移植供髓者为病人兄弟姐妹或其他近亲家属,而自体骨髓移植其供髓者却是病人本身,当病人以化学治疗达到缓解时,将病人骨髓抽取处理后冷冻起来,再于适当时机进行骨髓移植。
近年来由于药物之发展,对于骨髓排斥与移植物抗宿主疾病之控制已有相当的进步,世界上已有不少骨髓移植中心使用非亲属供髓者,只要人类白血球抗原相同亦可以作为供髓者,目前已有不少成功的病例,成绩不错。
至于骨髓移植如何作呢?骨髓移植的作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准备期(Conditioning),在这时期病人必须先接受超大剂量的化学药物治疗或合并全身性放射线治疗, 其目的主要在于彻底破坏原有的免疫力以及可杀死残存于体内的癌细胞;第二阶段为骨髓抽取与输入期,在完成准备工作后,在手术室里从捐髓者身上两边髂骨处抽出约每公斤体重15ml的骨髓,经过滤处理后装入血袋,即可经由病人的中心静脉输入病人体内而完成骨髓移植;第三阶段为移植后照顾期,此阶段亦为最重要时期,因为在新骨髓长出之前,病人最容易发生感染与其他并发症,此时期的预防得理对于骨髓移植的成功与否,可说是最重要的一环。
3、骨髓移植的禁忌症和适应症?
骨髓移植(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是各种血液肿瘤、再生不良性贫血症、重度地中海型贫血症以及一些先天性免疫缺乏症或代谢性疾病救命的根本治疗方法。近年来世界上接受骨髓移植的病患逐年增加,显示骨髓移植已经成为目前治疗的趋势;而因骨髓移植所带来的病人长期存活率也大大的增加,各种血液疾病如再生不良性贫血症与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如有适当的供髓者,骨髓移植已有百分之八十至九十的长期存活率,而在成人急性白血病亦可以达到百分之五十左右的治愈率,这些成果皆远非传统之化学疗法所能及,这也是这什么我们需要发展骨髓移植的最重要原因。
适应症:
1、血液系统恶性疾病:
各种急性和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恶性组织细胞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
2、非血液系统恶性疾病:
乳腺癌、卵巢癌、肺癌、神经母细胞瘤和其他实体瘤等
3、血液系统非恶性疾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血红蛋白病(地中海贫血等)等。
4、免疫系统疾病:
先天性免疫缺乏性疾病(SCID)、自身免疫性疾病(SLE等)、放射病等。
禁忌症:
骨髓移植对妊娠妇女来讲是绝对禁忌症
可能或已证实怀孕者
(对于怀孕的情况,既没有临床经验,亦没有实验数据可提供。因此内科医生要评估对应用ATG-Fresenius S作治疗的危险性和益处,但应考虑到人体免疫球蛋白是可以通过胎盘屏障的。)
已知对兔蛋白过敏者
血小板 重缺乏者
(如每ml的血小板数小于50000)
细菌、病毒或霉菌感染的,尚未得到治疗控制者
4、骨髓移植手术对捐献者的身体有什么样的影响吗
不会有什么影响的,现在多采用体外分离干细胞的方法,就是从你的肘部输出动脉血液,通过通过血细胞分离机分离血液获得大量造血干细胞用于移植,然后将其他的成分再回输到你的体内.这样现在捐赠骨髓已不再抽取骨髓,而只是“献血”了。而且,由于技术的进步,现在运用造血干细胞“动员”技术,只需采集分离约50至200毫升外周血即可得到足够数量的造血干细胞。采集足够数量的造血干细胞后,血液可回输到捐献者体内。 很安全方便,而且没有什么不适的感觉.
5、骨髓移植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骨髓移植只是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而不是疾病,一般是治疗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小细胞肺癌、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需要根据原发病来评价早期症状;
6、骨髓移植的利弊···
骨髓移植(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是各种血液肿瘤、再生不良性贫血症、重度地中海型贫血症以及一些先天性免疫缺乏症或代谢性疾病救命的根本治疗方法。近年来世界上接受骨髓移植的病患逐年增加,显示骨髓移植已经成为目前治疗的趋势;而因骨髓移植所带来的病人长期存活率也大大的增加,各种血液疾病如再生不良性贫血症与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如有适当的供髓者,骨髓移植已有百分之八十至九十的长期存活率,而在成人急性白血病亦可以达到百分之五十左右的治愈率,这些成果皆远非传统之化学疗法所能及,这也是这什么我们需要发展骨髓移植的最重要原因。 什么是骨髓移植呢?如何作骨髓移植?
10年前,骨髓移植用的还是老办法"骨髓移植"。由于造血干细胞通常存在于人体的扁骨、不规则骨和长骨两端的红骨髓中,只有极少数会到血液中"旅行"。只能通过抽取骨髓这条"路"获得造血干细胞,因此称之为"骨髓移植"。为了采集600毫升骨髓,必须给供者做局部麻醉,经过多次骨穿才能完成。在骨穿过程中,供者流失的带氧红细胞比较多,所以手术后会感到头晕、乏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但近10年来,"骨髓移植"已渐渐被"造血干细胞移植"代替,这种方法对供者基本上没有不利影响。
首先让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大量释放到血液中去,这个过程称为"动员"。然后,通过血细胞分离机分离获得大量造血干细胞用于移植,这种方法称为"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也就是说,现在捐赠骨髓已不再抽取骨髓,而只是"献血"了。而且,由于技术的进步,现在运用造血干细胞"动员"技术,只需采集分离约50-200毫升外周血即可得到足够数量的造血干细胞。采集足够数量的造血干细胞后,血液可回输到捐献者体内。
造血干细胞具有自我复制功能,捐赠造血干细胞后人体将在短时间内恢复原有的造血细胞数量。所以,人不会感到任何不适,对供者很安全。造血干细胞的供给者通常只要请半天假就能完成整个手术,不用作任何额外的休息和调养。
髓移植是根治白血病的主要方法,包括各种急、慢性白血病,其他还有多发性骨髓瘤、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重型地中海贫血等造血系统疾病;由于骨髓移植是建立在放、化疗基础上的治疗方法,它也是治疗恶性淋巴瘤、乳腺瘤、肺癌实体肿瘤的根治性办法之一,骨髓移植在国外巳成为这些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近几年来,骨髓移植治疗重症自身免疫疾病也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如系统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重症肌无力等,但这类病人应严格掌握移植的适应症,权衡利弊问题。
骨髓移植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区别
二者的目的都是为了采集和移植造血干细胞,种植到患者体内,维持其造血及免疫功能,但骨髓移植需要在麻醉的状态下采集骨髓750ml -1000ml左右,给供者带来了一定的痛苦和不便。自从发现造血干细胞可被动员到血液中来并可用血细胞分离机分离采集后,目前多数的移植都采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方法。与骨髓移植相比,它具有造血恢复快、采集方便、供者痛苦少的优点,供者易于接受,对供者的健康无任何影响
7、骨髓移植的过程是怎样的
所谓白血病的骨髓移植,就是病人在接受大剂量化疗或放疗彻底摧毁病人原有的造血系统,彻底清除白血病细胞后,植入健康的骨髓细胞,这些骨髓细胞在病人体内重新繁殖,达到重建病人造血系统的目的,以期彻底治愈白血病。 骨髓移植的过程较为复杂,但基本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受者、供者的选择:受者须有合适的身体状况和经济状况,进行异体移植者须卢人类组织相关性抗原(HLA)相配。 2.造血干细胞的采集与保存:若为异体移植须为患者找出组织相容性抗原(HLA)配型一致的供者进行干细胞采集;若为自体移植须在患者预处理前采集自身缓解期的干细胞并进行适当的体外保存。 3.移植前的预处理:患者移植前经各项检查后在全环境保护下行预处理[大剂量化疗和(或)放疗],目的是为清除体内恶性细胞或骨髓中的异常细胞群,同时为正常干细胞的植入准备环境。 4.造血干细胞的回输:由静脉输注供者(异体或自体)造血干细胞悬液。 5.移植后并发症的防治:骨髓移植后须进行移植物抗宿主病c异体)、感染、出血、间质性肺炎等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以及支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