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髓是什么样子的?
2、全身所见骨髓fdg代谢弥漫性增高,考虑反应性改变.是什么意思?
您好,FDG是18氟脱氧葡萄糖,用于PET-CT检查排除癌细胞转移。反应性改变一般是指良性反应,与机体应激等因素有关。
3、人体所有骨骼的名称
人体骨骼共有几块组成?人体共有206块骨骼,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3个大部分。其中,有颅骨29块、躯干骨51块、四肢骨126块。
人体自第7胚胎周以后,骨就开始出现。
人体骨骼主要是无机盐堆积而成,骨头两端是由软骨组成,骨头外有骨膜包裹,骨膜上有丰富的神经细胞和毛细血管,骨骼内有非常活跃的骨髓组织,骨髓内有数量巨大的破骨细胞不停地在工作,使得骨头能够保持空心的结构,外层有大量成骨细胞在不断堆积无机盐组织,以维持骨骼的成长,因此,骨骼是一个巨大的有机生命体。
人体骨骼不光从骨头两端开始增长,同样也可以从骨骼内部增长,人体骨骼都有着巨大的增长潜力.
人体从年少开始,骨骼内部的无机盐和有机物比例是逐渐开始变化的。儿童时期骨骼软,有弹性,也正是在长身体的时候,此时骨骼内部的无机盐时成份比较少,有机生长物成份多,此时人体骨骼的内应力便很小,骨骼便容易生长,但随着年龄的增大,骨骼内部无机物和有机物的比例慢慢产生变化,性质也开始改变,人体骨骼内无机物比例开始逐渐变多,有机生长物开始变少,此时人体骨骼内部的内应力变大。骨骼生长便开始放缓甚至停止,此时人体骨骼开始变硬,并且慢慢地失去弹性,骨头变硬以后,就有脆性,所以我们老了就更容易骨折,并且骨折以后恢复起来也就很慢了。
4、具有造血功能的骨髓位于骨的哪几个部位?
骨髓是存在于长骨(如肱骨、股骨)的骨髓腔和扁平骨(如髂骨、肋骨、胸骨、脊椎骨等)的松质骨间网眼中的一种海绵状的组织,能产生血细胞的骨髓略呈红色,称为红骨髓。成人的一些骨髓腔中的骨髓含有很多脂肪细胞,呈黄色,且不能产生血细胞,称为黄骨髓。人出生时,全身骨髓腔内充满红骨髓,随着年龄增长,骨髓中脂肪细胞增多,相当部分红骨髓被黄骨髓取代,最后几乎只有扁平骨松质骨中有红骨髓。此种变化可能是由于成人不需全部骨髓腔造血,部分骨髓腔造血已足够补充所需血细胞。当机体严重缺血时,部分黄骨髓可转变为红骨髓,重新恢复造血的能力。
5、全身骨髓的重量占体重的几分之几?
其中头骨29块,躯干骨51块,四肢骨126块。
人全身共有大小206块。骨成年人骨骼肌占人体体重的40%(女性为35%)左右
6、骨髓具有什么功能
骨髓有造血功能,除造血功能之外,红骨髓还有防御、免疫和创伤修复等多种功能。
其创伤修复功能主要缘于其中的幼稚间充质细胞,它们保留着向成纤维细胞、成骨细胞分化的潜能。成年人的红骨髓能产生红细胞、粒细胞、血小板以及部分淋巴细胞。
在患某种贫血症时,黄骨髓可重新转化为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6岁前后长骨骨髓腔内的红骨髓逐渐转化为黄骨髓,红骨髓仅保留于头骨、胸骨、锁骨、肋骨、脊柱、骨盆。
(6)全身骨髓扩展资料:
骨髓组成:
主要有造血器官,产生红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等,故骨髓细胞包括各种血细胞系的不同发育阶段的细胞,成分较复杂。如粒细胞系,约占40%~60%,包括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晚幼粒细胞、杆状粒细胞和分叶核粒细胞。
淋巴细胞系约占20%,含原淋巴细胞、幼淋巴细胞和淋巴细胞;红细胞系约占20%,含原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和红细胞;单核细胞系约占4%,含原单核细胞、幼单核细胞和单核细胞。
巨核细胞系约占4%,包括原巨核细胞、幼巨核细胞和巨核细胞,最后形成血小板;浆细胞系包括原浆细胞、幼浆细胞和浆细胞。
7、人体全身有几块骨髓?
您好:
人的全身骨骼有206块,其中颅骨29块、躯干骨51块、四肢骨126块。
由于功能的不同,骨有不同的形态,基本分为四类:即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骨髓存在于长骨骨髓腔及松质腔隙内,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有造血功能,内含大量不同发育阶段的红细胞和某些白细胞。黄骨髓含大量脂肪组织。
胎儿及幼儿的骨内全是红骨髓,一般6岁前后,长骨内的红骨髓逐渐转化为黄骨髓,成为脂肪的贮存库。红骨髓仅保留于椎骨、肋骨、胸骨、髂骨及肱骨和股骨上端的松质内,继续造血。
8、人体全身的骨髓与肌肉 是细胞还是组织还是器官还是系统还是个体?
属于组织
9、人体全身的骨骼属于什么
: 骨骼是器官。 组织
手打不易,仅供参考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为了你的身体健康着想,请尽量多休息
正常饮食 适当运动 戒掉不良生活习惯
健康才是人生最大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