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髓 > 骨髓抑制严重

骨髓抑制严重

发布时间:2020-08-28 16:57:26

1、白血病,骨髓抑制很严重,怎么能升上来?急

1)注意预防感染,减少感染对骨髓的影响;
2)应用细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促进造血回复;
3)血小板<20*10^9/L时或者有明显出血倾向时,及时输注新鲜血小板。

2、骨髓抑制是什么意思

成年人造血细胞在骨髓,骨髓受到抑制,就是指造血细胞受到抑制,从而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整个血系数量下降。分原发性和外源性抑制。外源性多见于药品不良反应,比如甲亢药甲硫咪唑,就特容易引起骨髓抑制,造成整个血细胞减少。原发性多见于造血系统疾病,比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

3、化疗中的重度骨髓抑制怎么办?

骨髓抑制是化疗的并发症,重度抑制需要治疗,可以采用升白、升血小板药物,必要时可以输血,同时加强护理,保护行隔离,预防感染。下次化疗要注意了,建议更改方案,将卡铂改为顺铂。

4、2个疗程的化疗后出现严重骨髓抑制,该怎么办?

不可以继续化疗,血象太低了,否则很危险。继续想办法调整血象吧。现在抗生素类药物尽量少用,现在状况不好再采用别的方法,调整好以后再看情况决定吧。祝好!

5、骨髓抑制 严重贫血怎么办

化疗后骨髓抑制处理

1、化疗后贫血的处理:

输入去白悬液红细胞可以迅速提高贫血患者的携氧能力,当血红蛋白达到70~80g/L时,患者的携氧能力正常。对于化疗患者,如果有明显乏力、气短、心动过速等,有输血指征,可以及时输注红细胞。患者每单位浓缩红细胞可增加10g/L的血红蛋白。

2、化疗后感染的预防及粒细胞减少的处理:

化疗后当绝对粒细胞计数(ANC)≤0.5×109/L时,对患者采取保护性隔离,对于粒细胞减少伴有发热的患者,均使用抗生素;对于粒细胞缺乏并且
处于骨髓抑制期的患者,须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可以经验性用药。通常用广谱抗生素,如果患者有发热,应在发热消退至少48小时后停或粒细胞上升至正常后可停
用。

3、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处理:

(1)减少活动,避免磕碰,防止受伤,必要时绝对卧床;

(2)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注意通便和镇咳;

(3)减少粘膜损伤的机会:进软食,禁止耳鼻粘膜脆弱,注意卫生,禁止刷牙,加强口腔护理。

(4)鼻出血的处理:如果是前鼻腔,可采取压迫止血。如果是后鼻腔,则需要请耳鼻喉科会诊,进行填塞;

(5)颅内出血的观察:注意患者神志、感觉和运动的变化及呼吸节律的改变。

6、化疗骨髓抑制

化疗副作用中产生骨髓抑制是常见的症状,但是如果骨髓抑制严重就需要停止化疗。化疗骨髓抑制就是骨髓中的血细胞前体活性降低,而血液中的白细胞和血细胞都来源于骨髓中的血细胞前体,白细胞低免疫力就降了。可以提高服用提高免疫力的产品改善,像护命素等产品可以增强体内免疫细胞活性从而提高免疫力。

7、骨髓抑制怎么办

​放化疗期间很容易造成骨髓抑制,引起血象下降,白细胞降低等情况。因粒细胞平均生存时间最短,约为6-8小时,因此骨髓抑制常最先表现为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平均生存时间约为5-7天,其下降出现较晚较轻;而红细胞平均生存时间为120天,受化疗影响较小,下降通常不明显。

多数化疗药物所致的骨髓抑制,通常见于化疗后1-3周,约持续2-4周逐渐恢复,并以白细胞下降为主,可有伴血小板下降,少数药如健择、卡铂、丝裂霉素等则以血小板下降为主。所以在化疗后可检测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来判断是否发生了骨髓抑制。

为有效预防骨髓再生不良,中医最重视以脏补脏,因此在化疗期间也可适量增加动物骨髓,如牛、样、猪的骨髓炖烫,或用鸡血、鸭血、鹅血、猪血制作的饮食。同时也可多吃一些五黑食品,如黑芝麻、黑米、黑豆、黑枣等。中医认为“黑可入肾”,五黑食品可以补肾填髓,有助于血象的提高的。

与骨髓抑制严重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