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髓 > 骨髓胶质瘤

骨髓胶质瘤

发布时间:2020-08-27 08:33:59

1、骨髓胶质瘤能活多久

骨髓胶质瘤能活多久应综合考虑患者体质状况、肿瘤病理分期、综合治疗方法等,临床应注意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尽可能控制患者病情,缓解症状,改善患者身体状况,延长带癌生存期。

2、髓内胶质瘤

你好 总结脊髓髓内胶质瘤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经验. 方法1999年至2005年共手术治疗脊髓髓内胶质瘤71例, 男39例,女32例,年龄4—68岁(平均38,1岁), 病程2个月-9年;肿瘤直径占脊髓横断面的60%~90%, 长度跨越4—11个椎体; 临床表现按McCmick神经功能分级:Ⅰ级11例,Ⅱ 级49例,Ⅲ级8例,Ⅳ级3例.早期42例采用传统椎板切除术, 后期29例采用整块切除棘突及椎板后再回植重建的方法进入椎管, 在显微镜下沿脊髓后正中裂切开脊髓显露肿瘤并分块切除. 结果手术全切肿瘤59例(83%),大部分切除12例(17%) .术后病理诊断:室管膜瘤51例(72%),星形细胞瘤19例( 27%),恶性小圆细胞瘤1例(1%). 术后近期症状较术前加重或出现新的神经损害症状者40例(56% ),症状改善或无变化者31例(44%).随访6个月~6年, 52例(73.2%)恢复正常工作或学习,13例(18.3%) 可自理生活,6例(8.5%)不能自理生活;肿瘤复发2例. 患者功能预后与术前神经功能分级密切相关, 术前神经损害症状越轻,术后恢复越好. 结论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切除脊髓髓内胶质瘤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措施 . 最佳手术时机是在患者尚未发生严重神经损害症状之前很高兴在这个 健康网络中为你服务! 有什么疑问请再次提出! 希望我的建议对你的治疗有所帮助! 祝早日康复!

希望采纳

3、什么是骨髓胶质细胞瘤

胶质细胞瘤

脑肿瘤中胶质细胞瘤发病率最高,约占40.49%,综合发病年龄高峰在30-40岁,或10-20岁。大脑半球发生的胶质瘤约占全部胶质瘤的51.4%,以星形细胞瘤为最多,其次是胶质细胞瘤和少枝胶质细胞瘤,脑室系统也是胶质瘤较多的发生部位,占胶质瘤总数的23 .9%,主要为管膜瘤,髓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小脑胶质瘤占胶质瘤总数的13%,主要为星形细胞瘤。
胶质细胞瘤的分类:1990.WHO将胶质瘤进行分类,见下表:
星形细胞的肿瘤 混合性胶质瘤
1、星形细胞瘤 1、混合性少枝—星形细胞瘤
2、间变性(恶性)星形细胞瘤 2、间变性(恶性)少枝—星形细胞瘤
3、胶母细胞瘤 脉络丛肿瘤
4、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1、 脉络丛乳头状瘤
5、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 2、脉络丛癌
少枝胶质细胞的肿瘤 来源未明的神经上皮肿瘤
1、少枝胶质细胞瘤 1、星形母细胞瘤
2、间变型(恶性)少枝胶质细胞瘤 2、星形胶质母细胞瘤
室管膜性肿瘤 3、大脑胶质瘤病
1、室管膜瘤 松果体肿瘤
2、间变性(恶性)室管膜瘤 1、松果体细胞瘤
3、粘液乳头型室管膜瘤 2、松果体母细胞瘤
4、室管膜下瘤 3、混合性松果体细胞瘤—松果体瘤
胚胎性肿瘤 神经元胶质细胞瘤
1、髓上皮瘤 1、神经节细胞瘤
2、神经母细胞瘤 2、神经节胶质瘤
3、室管膜母细胞瘤 3、间变性(恶性)神经节胶质瘤
4、神网膜母细胞瘤 4、中枢神经细胞瘤
5、髓母细胞瘤 5、嗅神经母细胞瘤
几种常见胶质瘤的临床表现:
星形细胞瘤:一般症状为颅内压增高表现,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视力视野改变、癫痫、复视、颅扩大(儿童期)和生命体征改变等。

2、局部症状依肿瘤生长位置不同而异
①大脑半球星形细胞瘤:约1/3患者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约60%患者发生癫痫。
②小脑星形细胞瘤:患侧肢体共济失调,动作笨拙,持物不稳,肌张力和腱反射低下等。
③丘脑星形细胞瘤:病变对侧肢体轻瘫,感觉障碍及半身自发性疼痛,患侧肢体共济运动失调、舞蹈样运动,亦可表现为精神障碍,内分泌障碍,健侧同向偏盲,上视障碍及听力障碍等。
④视神经星形细胞瘤:主要表现为视力损害和眼球位置异常。
⑤第三脑室星形细胞瘤:因梗阻性脑积水患者常表现为剧烈的发作性头痛,并可出现突然的意识丧失,精神障碍,记忆力减退等。
⑥脑干星形细胞瘤:中枢肿瘤常表现为眼球运动障碍,桥脑肿瘤多表现为眼球外展受限,面神经及三叉神经受累,延髓肿瘤常表现为吞咽障碍及生命体证改变。
胶质母细胞瘤:肿瘤高度恶性生长快,病程短,自出现症状至就诊多数在3个月之内,高颅内压症状明显,33%患者有癫痫发作,20%患者表现淡漠、痴呆、智力减退等精神症状,(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和偏盲等。
少枝胶质细胞瘤及间变(恶性)少枝胶质细胞瘤:癫痫常为首发症状,精神症状以情感异常和痴呆为主,侵犯运动、感觉区可产生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失语等,高颅压症状出现较晚。
髓母细胞瘤:
①肿瘤生长快,高颅压症状明显
②小脑功能损害表现为步态蹒跚,走路不稳等。
③复视、面瘫、头颅增大(儿童)、呛咳等。
④肿瘤转移是髓母细胞瘤的重要特征。
室管膜瘤
①颅内压增高症状
②脑干受压症状(呕吐、呛咳、各咽困难、声音嘶哑、呼吸困难) 、小脑症状(走路不稳 、眼球震颤等)及偏瘫、眼球上运动障碍等。
③手术后复发率几乎为100%易发生椎管内转移。
脉络丛乳头状瘤:
1、脑积水及肿瘤占位引起高颅压症状,儿童常见头颅增大;精神淡漠,嗜睡或易激惹。
2、肿瘤位于侧脑室者有对侧锥体束征;后颅凹者内走路不稳,眼球震颤,共济运动失调,第三脑室者为双眼上视困难。
松果体细胞瘤:颅内压增高;听力及眼球运动障碍,影响到视力下部表现为尿崩症、嗜睡和肥胖等,内分泌症状表现为性征发育停滞或不发育;部分患者可出现癫痫发作及意识障碍。
胶质瘤的特点及治疗现状
胶质细胞瘤的生长特点为浸润性生长,与正常脑组织无明显界限,多数不限于一个脑叶,向脑组织外呈指状深入破坏脑组织,偏良性者生长缓慢,病程较长,自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平均两年,恶性者瘤体生长快,病程短,自出现症状到就诊时多数在3个月之内,70-80%多在半年之内。
目前国内外对于胶质瘤的治疗普遍为手术、放疗、化疗、X刀、γ刀等。
手术:手术治疗基于胶质瘤的生长特点,理论上手术不可能完全切除,生长在脑干等重要部位的肿瘤有的则根本不能手术,所以手术的治疗目的只能局限于以下5个方面①明确病理诊断,②减少肿瘤体积降低肿瘤细胞数量,③改善症状缓解高颅压症状;④延长生命并为随后的其他综合治疗创造时机;⑤获得肿瘤细胞动力学资料,为寻找有效治疗提供依据。
放疗:放射治疗几乎是各型胶质瘤的常规治疗,但疗效评价不一,除髓母细胞瘤对放疗高度敏感,室管膜瘤中度敏感外,其他类型对放疗均不敏感,有观察认为放疗与非放疗者预后相同。此外射线引起的放射性坏死对于脑功能的影响亦不可低估。
X-刀、γ-刀—均属放射治疗范畴,因肿瘤的部位、瘤体大小(一般限于3厘米以下)及瘤体对射线的敏感程度,治疗范畴局限,目前认为胶质瘤,特别是性质恶性的星形Ⅲ-Ⅳ级或胶质母细胞瘤均不适合采用R-刀治疗。
化疗:原则上用于恶性肿瘤,但化疗药物限于血脑屏障及药物的毒副作用,疗效尚不肯定,常用BCNU、CCNU、VM-26等有效率均在30%以下。

中医治疗:北京同心医院01088680578专家组采用抗瘤系列组方与国药中成药胶囊配伍应用,以稀有的动物和名贵中草药精选研制而成,专家组根据脑瘤的生理特征及发展规律异质性,异变性、转移性。采用现代医学与传统中医学相结合的方法,促使中药通过血脑屏障归精入脑,穿破瘤体组织,封闭肿瘤组织的血液循环,使正常的脑细胞有序分列,直接进入瘤体起到吞噬消除作用,改善脑部微循环,使血氧代谢增强、病灶软化、缩小。根据不同的病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辨症施治分期治疗,适用于未进行手术或手术部分已切除、术后复发、X-刀、γ-刀,放化疗后的患者,特别对脑瘤引起的头痛、恶心呕吐、耳鸣、肢体麻木、抽搐、精神障碍、视物不清重影等症状治疗效果更为明显,一般用药10至20天即可明显缓解或消除症状,用药3-6个月后病情基本稳定,多数患者瘤体钙化、缩小或消失,能预防术后复发,临床应用多年来疗效确切。

4、怎样能治好颈椎脊髓胶质瘤【胶质瘤】

本病只有手术治疗,请尽复快来我院看我门诊,决定手术方式并告知手术疗效。挂号可提前预约制

(北京天坛医院徐宇伦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zd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5、胶质瘤是什么?

胶质瘤,是发生于神经外胚层的肿瘤。神经外胚层发生的肿瘤有两类,一类由间质细胞形成,称为胶质瘤;另一类由实质细胞形成,称神经元肿瘤。由于从病原学与形态学上还不能将这两类肿瘤完全区别,而起源于间质细胞的胶质瘤又比起源于实质细胞的神经元肿瘤常见得多,所以将神经元肿瘤包括有胶质瘤中,统称为胶质瘤。
胶质瘤的分类方法很多,临床工作者往往采用的是分类比较简单的Kernohan分类法。各型胶质瘤中,以星形细胞瘤最多,其次为胶质母细胞瘤,其后依次为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少枝胶质瘤、松果体瘤、混合性胶质瘤、脉络丛乳头状瘤、未分类胶质瘤及神经元性肿瘤。各型胶质瘤的好发部位不同,如星形细胞瘤成人多见于大脑半球,儿童则多发在小脑;胶质母细胞瘤几乎均发生于大脑半球;髓母细胞瘤发生于小脑蚓部;室管膜瘤多见于第4脑室;少枝胶质瘤大多发生于在脑半球。
胶质瘤以男性较多见,特别在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各型胶质母细胞瘤多见于中年,室管膜瘤多见于儿童及青年,髓母细胞瘤几乎都发生在儿童。胶质瘤的部位与年龄也有一定关系,如大脑星形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多见于成人,小脑胶质瘤(星形细胞瘤、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多见于儿童。

胶质瘤大多缓慢发病,自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一般为数周至数月,少数可达数年。恶性程度高的和后颅窝肿瘤病史较短,较良性的或位于静区的肿瘤病史较长。肿瘤若有出血或囊变,症状会突然加重,甚至有类似脑血管病的发病过程。胶质瘤的临床症状可分两方面,一是颅内压增高症状,如头痛、呕吐、视力减退、复视、精神症状等;另一是肿瘤压迫、浸润、破坏脑组织所产生的局灶症状,早期可表现为刺激症状如局限性癫痫,后期表现为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如瘫痪。

胶质瘤的诊断,根据其生物学特征、年龄、性别、好发部位及临床过程进行分析,在病史及体征基础上,采用电生理、超声波、放射性核素、放射学及核磁共振等辅助检查,定位正确率几乎是100%,定性诊断正确率可在90%以上。胶质瘤的治疗,由于肿瘤呈浸润性生长,与脑组织无明确分界,难以彻底切除,术后进行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免疫治疗、中药治疗极为必要。手术治疗的原则是在保存神经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切除肿瘤。早期肿瘤较小又位于适当部位者可争取全部切除。位于额叶或颞叶的肿瘤,可作脑叶切除。当额叶或颞叶肿瘤范围较广不能全部切除时,可同时切除额极或颞极作内减压术。肿瘤位于运动、言语区而无明显偏瘫、失语者,宜注意保存神经功能,适当切除肿瘤,避免发生严重后遗症。脑室肿瘤宜从非功能区切开脑组织进入脑室,尽可能切除肿瘤,解除脑梗阻。位于丘脑、脑干的胶质瘤,除小的结节性或囊性者可作切除外,一般作分流术,缓解增高的颅内压后,进行放射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等综合治疗。

据中外有关资料显示,恶性脑肿瘤手术后放疗、化疗后平均存活率不足一年。偏良性的脑肿瘤大多手术不易切除干净,伽玛刀、X刀、放射治疗并不能彻底杀灭肿瘤细胞。而且容易复发,免疫疗法和传统的中医活血化瘀、以毒攻毒等疗法,疗效也不确切

6、脊髓胶质瘤晚期有希望治愈吗或者能减轻症状延缓生命吗

治愈不可能,只能延缓生命

与骨髓胶质瘤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