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 骨髓穿刺诊断结果
你好!骨髓报告中说骨髓表现,一般是感染所致。由于感染,机体要起来抗感染,而粒细胞又是抗感染的主要白细胞,故粒细胞反应性增生,就有了“粒系明显活跃”,增生的粒细胞与感染的细菌“拼杀”,本身也发生损害,这就是“核左移及中毒改变”。总之你的骨髓细胞学诊断提示你最近或正在感染的可能性很大,可适当使用抗菌素。“红系活跃”和“巨核细胞正常”说明骨髓的另外两类细胞(红细胞和巨核细胞)的生长情况正常。
2、骨穿报告单和活检报告单,帮我看一下吧!
骨髓象分析见我前面的回答。
不是啦,慢性非重型并不可怕,用激素一段时间把血小板升上去,并不需要长期用激素,就可以停药,停药(激素)期间要经常查血常规,防止感染,服点中药(要找中医开哦)。期间你可也做体力劳动,以不过于老累为度。
3、骨穿结果出来了,怎么看情况好坏
骨髓穿刺术(bone marrow puncture)是采集骨髓液的一种常用诊断技术,临床上骨髓穿刺液常用于血细胞形态学检查,也可用于造血干细胞培养、细胞遗传学分析及病原生物学检查等,以协助临床诊断血液病、传染病和某些寄生虫病,并观察疗效和判断预后等。血细胞的质和量的异常是血液病的重要病理变化。血液病检查中经常会遇到骨髓象和血象分析等,但是普通人却根本看不懂这些,那么怎样正确看骨穿报告呢,骨髓细胞学检查的正常值又是多少呢?
骨髓检查的报告单较为复杂,一般情况下非专业人员很难看懂。在骨髓化验报告单中,包括红细胞系、粒细胞系、淋巴细胞系、单核细胞系、浆细胞系等各类细胞在各个不同成熟阶段所占百分比;其他细胞如巨核细胞、网状细胞、吞噬细胞、内皮细胞、脂肪细胞等数量;还有经过计算的粒系和红系细胞比值;各类细胞的形态的描述;是否有寄生虫感染和表示骨髓增生情况的说明。
由于正常骨髓内各细胞系及其各阶段百分率范围较大,因此凡分类符合下列情况者均可视为正常骨髓象。
1、骨髓增生活跃;
2、粒细胞系约占有核细胞的40%~60%,其中原粒细胞<2%,早幼粒细胞<5%、中、晚幼粒细胞各<15%,杆状核粒细胞多于分叶核细胞,嗜酸粒细胞一般<5%,嗜碱粒细胞<1%,细胞大小、形态、染色基本正常;
3、幼红细胞总百分率约占有核细胞的20%左右,其中原红细胞<1%,早幼红细胞<5%,中、晚幼红细胞约各占10%,细胞形态、染色基本正常;
4、粒、红比值正常约为2~4:1;
5、淋巴细胞百分率约为20%,小儿较高,可达40%,均为成熟淋巴细胞,原始淋巴和幼稚淋巴细胞极罕见;
6、单核细胞一般<4%,浆细胞<3%,均为成熟阶段者;
7、巨核细胞系通常于1.5×3cm2骨髓片膜上可见巨核细胞7~35个,多为成熟型;
8、可见少量网状细胞、内皮细胞、组织嗜碱细胞等。虽然它们各占百分率很低,但却均为骨髓成分的标志;
9;核分裂细胞不易见到,仅约为1‰。不见异常细胞和寄生虫;
10、成熟红细胞大小、形态、染色大致正常。
只有了解骨髓细胞形态的正常值才能对血液病的病情、疾病程度有所掌握,但血液病的诊断不能仅凭骨髓穿刺,还要结合血常规、骨髓活检及其他相关检查,若有异常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4、请帮忙看看骨髓穿刺报告是啥意思?急!
骨髓报告应该结合临床和血常规等,具体分析。
单纯的看这份报告,提示有骨髓增生欠活跃,巨核细胞系(产生血小板的细胞)成熟有些障碍。
如果白细胞和血色素正常,血小板降低的不是很明显,那么问题不是很大(仅供参考)。
建议还是找血液科医生具体分析。
5、如何查看血液检验报告单
首先纠正一下您的提问:报告表明不了症状,可以反映是否 贫血但是不能看出有无低血压。血压需要用血压计测量。
从该报告单看出,主要的异常在于血小板偏低。我们分析一下可能的情况:
1、患者本身血小板少:如果这样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比如临床表现有没有出血的情况,有没有不易止血的情况,当然有的人血小板很低仍然凝血功能正常。所以可以做一个出凝血的检查。如果有凝血异常就要请专科医生进一步检查治疗了。
2、患者本身血小板正常,仅仅是本次检查出现了误差。所以需要过几天再进行复查,或许就正常了。这种情况多见于采血不顺利,或者操作不规范,导致血小板激活聚集,这样仪器检测的结果就会偏低了。
但是不管怎么样,患者的情况并不一定是患了什么严重的疾病,所以不用太担心。进一步检查排除不良情况就放心了。
6、求会看骨髓穿刺结果 ...
髓片可见巨核细胞数量正常,成熟血小板少见,提示可能存在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结合外周血血小板水平低下,确诊为ITP。髓片见到未成熟幼稚细胞很正常,是正在分化的血细胞。外周血没有发现就没问题。
西医没有更多治疗手段,可以选择中西医结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