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髓 > 骨髓穿刺常见并发症

骨髓穿刺常见并发症

发布时间:2020-08-24 04:23:44

1、脊骨骨髓穿刺的危害有哪些?

您好,骨髓穿刺没有危害。
指导意见:
因为骨髓穿刺是在髂骨进行穿刺,而不是在脊椎抽脊髓,所以对身体没有任何不良影响。

2、为何要骨髓穿刺?有危险吗?

造血细胞或组织、血液细胞、止血系统异常的疾病叫作血液病。血液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来自于造血细胞及组织。在成人,造血细胞及组织主要存在于骨髓;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肝脏、脾脏也参与造血。骨髓检查是血液病的最重要检验方法之一。因为造血细胞主要存在于骨髓,很多血液病(尤其在早期),血液检查不能很反映疾病的状况。很多血液病的诊断、治疗效果及预后都要通过检查骨髓细胞来确定。抽取骨髓细胞或组织可进行形态学分析、血细胞化学染色、染色体核型检查、免疫学检查、基因分析、干细胞培养、电子显微镜检查、病理组织检查等,要取得骨髓细胞或组织、就要进行骨穿或活检。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是目前对造血系统疾病诊断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如: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等;观察疾病的疗效和预后;骨髓检查还用于诊断非造血系统疾病:如寄生虫感染(疟疾、黑热病)、代谢性疾病(Gaucher(高雪氏)病、Niemann-Pick(尼曼-匹克)病)、骨髓转移癌;临床对不明原因的发热、恶病质、不明原因肝、脾、淋巴结肿大、骨骼疼痛、外周血中出现幼稚细胞、可疑细胞及血细胞的单项或多项原因不明的减少及增多时,均可作骨髓检查;有时需活检及多部位骨髓检查。某些疾病骨髓中的病理变化呈局灶性改变,一次骨髓穿刺只能反映穿刺部位的骨髓功能或病理状况。不能反映骨髓的全面状况。某些疾病的诊断除骨髓细胞学改变外,尚需了解骨髓组织结构的变化等。此外,骨髓干抽等情况须结合骨髓活检进行病理学检查。结合骨髓活检进行病理学检查。骨髓穿刺或活检是一种非常简单安全的操作,即在突起的骨头如髂前上棘、髂后上棘、胸骨柄等处,先局部麻醉后用骨髓穿刺针或活检针进针抽取一些骨髓血或取一小块组织进行检查,很快就能完成,如患者不需要住院治疗,穿刺后可立即回家。人体全身多处骨骼都可以造血,抽取少量骨髓血或一小块骨髓组织是微不足道的,对身体没有任何影响。本院在骨穿过程中无一例出现并发症。如果患者既往有出血不止的病史或家族史,或有药物过敏史,穿刺前要告诉医生。有人担心骨穿会伤身体,甚至危及生命;一些人把骨髓和脊髓当成同一器官,因此把骨髓穿刺当作脊髓穿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3、骨髓穿刺是怎么一回事?

骨髓穿刺术 1,目的 观察骨髓内细胞形态及分类,以协助诊断血液系统疾病;败血症或某些传染病需骨髓细菌培养及涂片检查某些寄生虫病;恶性肿瘤疑骨髓转移;用于骨髓移植等。 2.适应证 2.1 各类血液病的诊断。 2.2 败血症,某些传染病或寄生虫病需行骨髓细菌培养或涂片寻找疟原虫及黑热病原虫者。 2.3 网状内皮系统疾病的诊断。 2.4 恶性肿瘤疑骨髓转移者。 3.禁忌证 血友病及穿刺部位有感染及皮肤病时不宜做穿刺。 4.用物 清洁盘,骨髓穿刺包,2%碘酒和75%酒精,5ml和20ml灭菌注射器,无菌手套,2%普鲁卡因,清洁干燥玻片,推片,如做骨髓培养,另需20ml灭菌注射器、含培养基的细菌培养瓶,酒精灯,火柴。 5. 病人准备 5.1 患者需洗澡,更换清洁衣服。 5.2 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配合。 5.3 使患者树立信心,消除其恐惧、紧张心理。 6.方法 6.1 髂前上棘穿刺术 6.1.1 患者仰卧,取髂前上棘向后1~1.5cm的一段较宽镕缘为穿刺点,局部常规消毒后铺洞巾,局部麻醉应达骨膜。 6.1.2 术者左手拇指及食指分别在髂前上棘内外因定皮肤,右手持穿刺针垂直刺入达骨膜后再进1cm即达骨髓腔。 6.1.3 刺人骨髓腔时有落空感,当即抽出针芯,接上20ml无菌干燥注射器,抽取骨髓约0.2ml左右作涂片检查;如作培养,取3~5ml骨髓。 6.1.4 术毕即插回针芯,拔出针头,局部敷以无菌纱布,用胶布固定。 6.2 镕后上棘穿刺术 6.2.1 患者侧卧或俯卧,髂后上棘一般均突出于臀部之上,能骨的两侧;或取骸骨上缘下6~8cm与脊柱旁开2~4cm之交点为穿刺点。 6.2.2 穿刺针的方向几乎与背部垂直,稍向外侧倾斜。 6.3 胸骨柄穿刺术 6.3.1 患者仰卧治疗台上,肩背部垫枕使头尽量后仰,并转向左侧,以充分暴露胸骨上切迹。 6.3.2 术者立于患者头侧,先用左手揭指摸清胸骨上切迹,并紧贴胸骨柄上缘将皮肤向下压紧,右手持针由切迹中央沿胸骨柄水平方向进针,慢慢旋转刺入,达胸骨柄上缘骨板之正中深度约0.5~1.0cm。 6.4 脊椎棘突穿刺术 6.4.1 患者侧卧或反向坐于椅子上,两臂置于椅背,头枕臂上。 6.4.2 以上部腰椎棘突为穿刺点,左手拇指及食指在预定穿刺的棘突上下固定皮肤,右手持针由棘突之侧方或中央垂直刺入。 6.5 胫骨穿刺术(仅适用2岁以内的患儿) 6.5.1 患儿仰卧治疗台上,由助手固定下肢,选胫骨结节平面下约1cm(或肠骨上中l/3交界处)之前内侧面肠骨为穿刺点。 6.5.2 左手拇指及食指固定皮肤,右手持针,在骨面正中部与之成垂直方向刺入。 7.注意事项 7.1 术前应向患者说明检查目的与方法,以取得配合。 7.2 严格无菌操作,以防感染。 7.3 物品准备齐全。 7.4 穿刺针经皮肤达骨膜后,针应与骨面垂直,缓慢旋转进针,持针须稳妥,切忌用力过猛或针头在骨面上滑动。如已刺入骨髓腔,此时针头应固定不动。 7.5 抽取骨髓涂片检查时,应缓慢增加负压,当注射器内见血后应立即停止抽吸,以免骨髓稀释。同时要作涂片及培养者,应先抽骨髓少许涂片,再抽骨髓培养,不可并做一次抽出。取下注射器时,应迅速插回针芯,以防骨髓外溢。 7.6 胸骨柄穿刺时,要求穿刺角度一定要与胸骨柄平行,以防止针尖滑脱或刺穿胸骨柄后壁皮质。 8.护理 8.1 术中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脉搏、呼吸。 8.2 拔针时用力按压穿刺点,至不出血为止。 8.3 术后24小时内观察穿刺部位有无血肿、出血及感染征象。 8.4 穿刺处换药1次/日。 8.5 嘱患者三日内勿洗浴。

4、骨髓穿刺

穿刺后半个月之内别沾水是没有问题的。别害怕,玩牌都穿了N次了。没事

5、骨髓穿刺的禁忌症和适应症有哪些

骨髓穿刺(1)骨髓穿刺的禁忌症很少,除重度血友病及一些凝血因子缺乏的疾病外,均可进行骨髓穿刺。应避开局部炎症或畸形的穿刺部位。(2)骨髓穿刺的适应症:①外周血细胞数量和质量异常者 如原因不明的或(和)难以诊断贫血、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缺乏、白血病、血小板减少、脾功能亢进、骨髓瘤、淋巴瘤、类白血病反应和类脂质代谢紊乱病等。②原因不明的肝、脾、淋巴结肿大、发烧、骨质破坏、骨痛、胸腔粘液、蛋白尿及肾脏受损(年龄较大者)、心包粘液、女性阴道出血、月经周期紊乱、男性阴茎异常勃起等症状(应警惕白细胞细胞侵润)。③需治疗观察或其它检查:白血病治疗观察、骨髓细胞免疫学分型、遗传学检查以及骨髓细胞培养等。④恶性肿瘤呈骨髓转移、结缔组织病、寄生虫病等。

6、骨髓穿刺疼吗?危险大吗?并发症有哪些呢?

1:使用局部麻醉(2%利多卡因),打麻药有点疼,打上来之后就不疼源了,抽骨髓有点酸胀感,只抽0.2毫升,对身体没影响。
2:时间多为10分钟左右
3:基本没有百风险
4:部位为髂后(前)上棘(非重要部位,骨穿后半小度时就可活动)
5:罕见但可处理的并发症:
1:麻知药过敏(基本没有:局部用药)
2:穿刺部位没有骨髓(术语:干抽)
3:少道量出血

7、我听人说直接穿刺抽骨髓会有留后遗症的可能。究竟会有后遗症吗?

骨髓是人体一种非常重要的东西,一般来说都不会去抽骨髓,但是有时候也会不可避免出现一些意外情况,比如说某些重大的疾病,就比如说白血病就需要抽骨髓治疗,抽骨髓有多疼,自然就不必多说了,但是除了身体上的疼痛以外抽骨髓还会带来一些后遗症,影响身体的健康,所以大家在做手术之前,要先了解一下了抽骨髓的弊端。

一、不会致疾

髓是人体的造血组织位于身体的许多骨骼内。成年人的骨髓分两种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能制造红细胞、血小板和各种白细胞,骨髓不仅是造血器官,它还是重要的免疫器官。黄骨髓主要是脂肪组织,当人体贫血时,它可以转化为红骨髓。骨髓穿刺活检术不仅可以保持骨髓结构,而且通过涂片细胞形态的检查分析,便于病理诊断,对骨髓纤维化、恶性肿瘤累及骨髓者和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骨髓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只要您按正规安全的途径抽取,不造成感染一般是不会对身体的造成影响。如果骨髓检查没有异常,身体条件允许的话是可以进行捐赠骨髓的。捐赠者当晚需住院接受观察,翌日便可以出院。部分捐赠者术后会有穿剌部位酸痛,但大部分捐赠者休息3-5天便可恢复正常工作,一般健康者在十天左右即可补足所抽的骨髓量。骨髓捐赠不会有后遗症或并发症,更不会致疾。

二、局部出血

由于在手术过程中要用骨髓穿刺针进行抽取,所以可能会接触到身体的其它部位,导致穿刺到其它部位,然后出血,进而会危及自己的健康,所以在手术的时候也是有一定的危险性的。

三、部位感染

在正常情况下,一般都不会遭到感染,但是如果医生在手术过程中也会遭到细菌的破坏,致使将细菌携带到人的体内,细菌就会在身体里面滋生,然后受到感染,所以在手术时要注意自己的环境以及术后的恢复情况。

以上就是我对于骨髓穿刺后的副作用的一点儿总结,相信给广大患病群众带来了一定的医疗常识。

与骨髓穿刺常见并发症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