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脓性骨髓炎吃什么药效果会更好?
一、对于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治疗,目的主要还是中断骨髓炎由急性期去向慢性阶段,一般要早诊断早治疗是治疗的关键。
临床上大多数还是可以进行抗生素治疗,早起足量敏感联合应用抗生素效果会更好的。
二、病人如果是骨髓炎比较严重,已经发展为慢性骨髓炎了,并且脓性分泌物非常多,一般还是需要积极的进行手术治疗为主要手段的,治疗的目的:
第一,引流脓液,减少毒血症状,阻止急性骨髓炎转变为慢性骨髓炎。
第二、手术治疗宜早,最好在抗生素治疗以后48到72小时,仍不能得到局部控制症状的,就需要积极的进行手术治疗的。
2、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怎样治疗?
【概述】化脓性骨髓炎是指骨髓、皮质骨和骨膜因化脓性细菌感染而引起的炎症,多是急性化脓性骨髓炎迁延而成。在大部分患者,全身症状消失,只有在局部引流不畅时,才有全身症状表现。一般症状限于局部,顽固难治,甚至数年或十数年仍不能痊愈。最常见的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约占75%,其次是溶血性链球菌约占10%,其他如大肠杆菌、绿脓杆菌、肺炎双球菌都能引起骨髓炎。
本病中医称之为附骨疽,是一种毒气深沉,附着于骨的化脓性疾病,也称附骨痈、贴骨痈。因其部位不同,命名亦异,如生在大腿外侧的叫附骨疽,生在大腿内侧的叫咬骨疽,只生在股胫部的叫股胫疽。又因溃后常脱出败骨,所以又有多骨疽之称。
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身体羸弱,气血不充,肾精耗竭,骨髓空虚,加之外感六淫,余毒流注,外来伤害等诱因而发病。
【治疗】1.热毒内蕴证(初期)
【症状】寒战高热,患肢肿胀、剧痛,功能受限,重者神昏谵语,舌质红或红绛,苔黄或黄腻。【方一】①萆薢化毒汤合②黄连解毒汤【来源】①《疡科心得集》②《外台秘要》【组成】萆薢10克,当归10克,丹皮10克,牛膝10克,防己10克,木瓜10克,薏苡仁10克,秦艽10克;黄连9克,栀子9克,黄柏6克,黄芩6克。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萆薢、薏苡仁利水渗湿,清热排脓;防己、木瓜、秦艽清热除湿,和胃通络;当归、丹皮清热凉血,散瘀消肿;牛膝活血,利尿通淋,并引邪热下行。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消痈排脓之功。黄连清泻心火,黄芩清上焦之火,黄柏泻下焦之火。栀子通泻三焦,导热下行。四药合用,共奏泻火解毒之功。
【按语】湿重者,加石菖蒲、茯苓;便秘者加大黄泻下实热;发斑者,加生地、丹皮、玄参清热凉血。2.热毒成脓证(成脓期)
【症状】局部红肿灼热,压痛明显,或有波动感,舌红质干,苔黄腻,脉滑数。【方一】仙方活命饮【来源】《校注妇人良方》【组成】金银花25克,当归尾6克,赤芍6克,乳香6克,没药6克,白芷6克,防风6克,炙穿山甲6克,炒皂角刺6克,天花粉6克,贝母6克,甘草6克,陈皮9克。
【功效】清热化湿,和营托毒,消肿溃坚。
【用法】水煎服,或水酒各半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金银花清热解毒为君药;当归尾、赤芍、乳香、没药、陈皮活血散瘀,理气化滞,消肿止痛,共为臣药;白芷、防风疏散风热,使热毒从外透解;花粉、贝母清热散结;穿山甲、皂角刺通行经络,消肿溃坚,均为佐药;甘草为使药,助君药清热解毒,又调和诸药。加酒煎服,是借其活血通络以助药效。
【按语】脓未成者,服之可消,脓已成者,服之可溃。疮疡溃后,则不可再用。脾胃素虚,气血不足均应慎用。除煎煮取汁内服外,其药渣可捣烂外敷。
3.正虚毒滞证【症状】开始脓液稠厚腐臭,热退痛缓,部分患侧脓水淋漓,经久不愈,形成死骨,难以脱出,转为慢性骨髓炎,并伴有虚热、盗汗,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方一】托里消毒散【来源】《外科正宗》【组成】人参15克,川芎15克,白芍15克,黄芪15克,当归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银花15克,白芷10克,甘草10克,皂刺10克,桔梗10克。
【功效】益气补血,托里排脓。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黄芪、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托毒排脓;川芎、当归、白芍养血和血,养血托毒;皂刺、桔梗、白芷透脓溃坚;银花清热解毒。诸药合用,共奏补益气血,托里透毒之功。
【按语】本方是外科托法中补托的代表方剂,适用于痈肿脓未成和脓已成之早期。
4.余毒内蕴证【症状】适用于慢性骨髓炎急性发作时,有寒战高热,局部红肿疼痛,脓流不畅,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方一】四妙丸加味方【来源】《浙江中医杂志》1988年第2期。
【组成】黄柏10克,苍术10克,牛膝1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防己10克,生薏米30克,丹参15克,萆薢15克。
【功效】清解余毒,托毒排脓,利湿化瘀。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黄柏、苍术、牛膝、薏米清热利湿;丹皮、赤芍、丹皮清热活血,活血化瘀;防己、萆薢祛风除湿。
【按语】本方以发病急,皮下结节,灼热红肿,发热,口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辨证要点。畏寒发热头痛、咽痛者,加牛蒡子、薄荷、桔梗;关节酸痛者,加羌活、独活、威灵仙、木瓜。
3、化脓性骨髓炎能活多久
额 化脓性骨髓炎不是致命性疾病 除非引发全身性感染 才会危及生命
4、化脓性骨髓炎怎么治疗 化脓性骨髓炎是急性的还是慢性的
骨髓炎为一种骨的感染和破坏,属于病菌性重症感染性疾病。由需氧或厌氧菌、分枝杆菌、真菌引百起。只不过它感染的是骨髓,骨髓在身体里的作用是造血的,换句话说就是血液里有了病菌,如果患者只知道治疗表面上的伤口,而不注重清度理血液里的病菌,即使你现在治好表面伤口,病菌将会潜伏下来,过一段时间,比如每年的春分,和秋分,或感冒后都有可能复发,这专就是复发的主要因素,为什么已经手术截肢的患者还会复发骨髓炎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说西医治疗骨髓炎只是做了表面。治疗还是中医好。
如果采用中医治疗的话,百度可以搜一下关键词:“ 中医治疗重症感染性疾属病 ”
查询更多中医治疗骨髓炎、脉管炎、败血症等病菌性重症感染性疾病的相关资料。
5、化脓性骨髓炎最好的治疗办法是什么?
近年来,随着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开放性骨折的患者也在不断的增加,再加上内固定手术的开展,发生感染的机会的增多,故而创伤性骨髓炎发病大为增多。
传统西医治不好创伤性骨髓炎的原因:
创伤性化脓性骨髓炎治疗传统的治疗办法一般是手术结合抗生素,但是由于化脓性骨髓炎自身复杂的病理变化,导致西医的传统疗法不能完全治愈,如病灶中的脓液、坏死组织和死骨等。就算进行手术清除病灶,也不能完全被清除治病细菌,埋下了复发的可能,手术治疗化脓性骨髓炎复发的几率高达80%以上。
并且我院的骨髓炎专家介绍,骨与软组织还不具备生理条件,手术摘除了死骨,形成炎性空洞,将继续损害骨与软组织。即是后期抗生素的治疗,也很难通过重重阻碍,在血运不畅的情况下,直达病患处,起不到真正的治疗的作用。
如果您是创伤性骨髓炎的患者,您不妨试一下纯中医的治疗办法。
石家庄金冠中医骨病医院
在治疗创伤性骨髓炎的时候,主要是靶位体液渗透疗法,内病外治、中药外用,通过特殊的靶位透皮给药方式,使专属药效持续、恒定的药效作用于病患部位,将积存在病灶区的各种致炎因子通过体液排出体外。
保证患者能够快速的缓解症状,逐渐减少直至彻底移除骨与软组织内的各种致炎因子对组织的累害,缓解局部肿胀的情况。恢复骨与软组织重建:在改善生理体液的同时,药物有效成分,还会建立畅通的血管网和淋巴管网,使病患处的骨与软组织能够得到充足的营养,增加骨与软组织的再生与修复功能,会发自身的免疫能力,从根本上实现治愈创伤性骨髓炎的目的。为您推荐:
6、化脓性骨髓炎有哪些危害呢?
1.化脓性细菌侵入骨质,引起炎性反应,即为化脓性骨髓炎。病变可侵及骨组织各部分,但主要为骨髓腔感染。致病菌大多数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是溶血性链球菌,其它如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等也可引起。细菌侵入途径大多为血源性,但也可从外界直接侵入。
2.少数低毒性细菌感染,如局限性骨脓肿等,一开始就是慢性发病,急性症状多不明显。如急性期经过及时适当处理,可能痊愈而不形成慢性炎症。
3.慢性骨髓炎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大多是因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没有得到及时、正确、彻底治疗而转变的。
4.由于炎症反复发作,多处窦道,对肢体功能影响较大,有肌肉萎缩;如发生病理骨折,可有肢体短缩或成角畸形;如发病接近关节,多有关节挛缩或僵硬。
7、化胧性骨髓炎是指下列何类组织的化胧性感染
化脓性骨髓炎属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的。属于深层组织感染。应该给予足量抗生素输液治疗比较好。严重的需要手术治疗。加强营养
8、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特征性X线表现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X线的表现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是由细菌导致的骨、骨膜、骨髓的化脓性感染,常见的致病菌为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其X线的表现主要为:
早期:10--14天以内多无明显X线改变,部分病例可出现骨小梁变细、减少,骨皮质哈氏管扩大并出现骨质疏松。肌肉间透亮影模糊消失,皮下脂肪层出现细条影。
发病期:(1)骨质疏松、骨小梁结构模糊、骨松质内可见斑点状或小斑片状骨质破坏;(2)骨质变薄、边缘不规则,可出现密度增高的坏死骨;(3)骨膜新生骨多为层状或花边状改变;病变很少跨越骺板侵犯骨骺。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X线表现以骨质破坏为主,但同时亦有骨修复反应。
更多关于骨髓炎饮食,护理,诊断,等参考网页学习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