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髓 > 最大骨髓库

最大骨髓库

发布时间:2020-08-22 00:24:39

1、去中华骨髓库登记要交多少钱?

全免费
年龄在18-45周岁、身体健康的公民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与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中华骨髓库省级分库联系,在当地献血点填写《志愿捐献者同意书》并采集约8毫升血样,即可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
志愿捐献者的血样经HLA分型检验,相关信息及志愿捐献者基本资料会被录入到中华骨髓库管理中心数据库中,等待患者查询。

志愿捐献者需要承担什么费用吗?
国家财政支持中华骨髓库对每一份入库志愿捐献者的血样进行HLA分型检测,志愿捐献者无需缴纳任何费用。

2、骨髓库是什么

骨髓库也叫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 骨髓库并不是把供者的骨髓或造血干细胞存到库里。骨髓库里保存的只是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人们的名字、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详细地址、HLA基因检查结果等。如果有一个白血病患者需要做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HLA基因与所有志愿者的HLA基因进行配对,配对相合,便通知该志愿者捐献造血干细胞。因此骨髓库参加的志愿者越多,库容量越大,患者找到相合捐献者的机会就越多。 世界各国有各自的骨髓库,国际上目前已有40个国家的54个骨髓库和21个国家的37个脐血库,登记的资料约1000万。 亚洲地区有设于中国香港地区的香港骨髓捐献者登记处、中国台湾省的台湾慈济骨髓捐献者登记处、新加坡骨髓捐献者登记处、日本骨髓捐献库和韩国骨髓捐献者库。由于人种遗传的差异,中国人的HLA型别与白种、黑种等人群差别较大,中国白血病患者寻找HLA相合捐献者的最大希望是在中国人群中,在其他人种中很困难。居住在世界各地的华人一旦患病,需要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时,能求助于“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大陆的患者也可以求助于中国香港地区的香港骨髓捐献者登记处、中国台湾省的台湾慈济骨髓捐献者登记处、新加坡骨髓捐献者登记处。

3、加入了中华骨髓库,自己被配型成功的概率大吗?

概率这个东西真没准,有可能一辈子你都捐不上。不过这是个公益事业,没有配型也是一种贡献嘛。捐献的路费等的费用应该是受捐者出具,而捐献者完全是无偿的。

4、今年18岁了,想加入中华骨髓库,问一下被配型的概率是多大?

据河北青年报报道,全国骨髓库已登记入库捐赠者信息148万份,位居世界第四位。此外,中国红十字会正积极联系和斡旋,计划尽快加入到世界骨髓库之中(目前共有2000多万捐赠者)。在更大的范围内寻找配型的造血干细胞。

理论上说只要你身体已经恢复了,就可以再捐但是本身配型的概率据说就在百万分之一左右,两次配型成功的概率就更低了。另外采集造血干细胞的最佳年龄为18-55岁,捐献者登记入库后到寻找到相合患者需要一定时间。

你可以上中华骨髓库官网查一下更多详细的信息。那里的信息权威。

5、目前,世界各国骨髓库概况是怎样的

目前,全球有37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48个骨髓库。 美国是登记资料最多的国家,共有460万份库容。 欧洲有370 万份库容。 中国台湾地区有23万份库容,是目前最大的华人骨髓库。 中国大陆有5万多份库容。中国有13亿人口,完全具备建成全球最大华人骨髓库的条件。现在中华骨髓库及分库建设已经全面展开,已有10多万人报名捐献骨髓,检测入库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 中国计划用7年时间建成有50万份资料的骨髓库,使其成为世界最大的华人骨髓库,届时大多数需要骨髓移植的华人都能在库中找到合适的配型。根据卫生部的规划,第一期目标在2004年底前建成库容10万份的资料库;第二期目标到2009年库容达到50万份。 同时,中华骨髓库宣布,截至2006年,该库收集,可供血液病患者检索、配型、移植的造血干细胞资料,已突破50万人份,并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华人骨髓库

6、在骨髓库拿全相合骨髓需要多少钱

需要在骨髓库中进行检索寻找合适的供者,有没有全相合的志愿者,要看患者的类型是不是特殊了。费用有三个部分,总计5万元左右。
–高分辨检测费(2份,每份3100元)

–中华骨髓库代收2万元用于捐献前体检费、误工费、捐献期间交通食宿费、造血干细胞运送费、捐献者采集后半年体检费等,多退少补。

–患者需要向志愿者采集医院汇志愿者住院采集费用:一般需汇款2-3万元,不同医院、不同的采集过程费用也不相同,志愿者出院后患者与医院结算。

7、中华骨髓库有多少份骨髓

确切点来说是有多少份志愿捐献者血样,以下是中华骨髓库官方网站的数据。
截至 2012年08月31日
●中华骨髓库库容:
总计 1496160人
●捐献造血干细胞人数:
总计 2983例
●患者申请查询人数:
总计 26835人

8、青年文摘关于“中华骨髓库有多大”我要全文

1992年,中华骨髓库由中国红十字会创建,实际上是骨髓捐献志愿者的资料信息库。
“捐骨髓怎么捐?”“捐骨髓和献血一样吗?”“捐骨髓就是抽脊髓吗?”在大多数人眼里,骨髓移植依然陌生而遥远。
实际上,造血干细胞移植有3种:骨髓移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和脐带造血干细胞移植。这是因为人体内有三个部位产生和存储造血干细胞,分别是骨髓、外周血(骨髓之外的周围静脉血)和新生儿的脐带血。目前主要采取外周血采集,这种方法是不会给供者带来痛苦和任何不良影响的。
外周血采集的过程很简单。采集前,注射动员剂。目的是促使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游离到血液中去,使供者血液中有效造血干细胞数量增多,这样采集更加快捷。动员剂对人体没什么伤害,不过可能会出现肌肉酸疼等症状,但停药后会自行消失。
采集时,供者的左右手臂都插上一根输血管,输血管与细胞分离机相连。血液从供者的右臂抽出,经过血液分离机分离出血液中的造血干细胞,再把剩下的血液通过输血管由左臂送回体内。这个时候,供者的外周血并不与采集器直接接触,而是在从美国进口的一次性输血管中循环,完全保证了供者的安全。
至于采集量,要根据供者的体重来确定,一般情况下采集的造血干细胞约为50毫升,只占人体内造血干细胞总量的3%。由于造血干细胞具有很强的自我修复能力,所以供者捐献后一两周内就能恢复到原有数量,手术后不需要任何的额外休息和调养。
人是如此的巧妙,几克重的骨髓,就能让另一个人开始他新的生命。在新浪同关于“您是否愿意捐献骨髓给白血病患者”的调查中,72%的调查者表示愿意捐赠。
不过,这样的现实也不容忽视: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超过了60万,但我国的总人口是13亿,也就是说志愿者只占到总人口的万分之四。而在美国,截止到2004年8月,美国国家骨髓库就已经有550万志愿者,相合率高达80%。平均每年移植2000例,增加志愿者30万人。
那么,我们要做的也只是到正规的献血车上,伸出手臂,6-8毫升的血样,就能让等待的生命看到更多生的光明!

不知道符不符合您的要求...还请你笑纳

与最大骨髓库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