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荞麦有哪些功效和食疗方法?
荞麦
【性味】甘、平、无毒。
【归经】入脾、胃。
【功效】降气宽肠,健胃止痢,有降血压作用。
【主治】肠胃热积泄痢,自汗;外用治丹毒疮肿。
【食疗方】
(1)荞麦饮
[配方]炒荞麦适量。
[操作]炒荞麦研末,水泛为丸,每服6克,一日两次,开水送服。
[疗效]治慢性泻痢,妇女白带。
(2)荞麦饼
[配方]荞麦子、红糖各适量。
[操作]荞麦子,磨粉后筛去壳,加红糖烙饼或煮熟食之。
[疗效]治出黄汗,亦可治发热,泄痢症。
(3)牛骨髓炒面
[配方]荞麦面粉500克,核桃仁20克,瓜子仁10克,牛骨髓油150克,芝麻40克,白糖、糖桂花适量。
[操作]把荞麦粉放入炒锅,用小火炒几分钟,取出过细罗,筛回原锅。把牛骨髓油放在另一锅中,上火烧至八成热,倒进炒面,拌匀。芝麻、核桃仁用小火炒熟,把核桃仁泡掉皮,烘干后碾成细末,与芝麻、瓜子仁同放入熟炒面中拌匀。把糖桂花加凉开水调汁。把油炒面盛在碗中,用沸水冲成稠糊状,放入白糖和桂花汁,调匀。
[疗效]补肾填髓、健脾作湿、活血健脑;对神经衰弱、遗忘综合症、更年期综合症、老年性痴呆症均有疗效。
(4)荞麦黑鱼饺
[配方]面粉200克,鲜活黑鱼1000克,荞麦面250克,鸡蛋1个,白糖、葱姜汁、精盐、淀粉、味精、葱花、生姜末、黄酒、熟猪油皆适量。
[操作]把鸡蛋清打入碗中,放精盐和淀粉调成蛋粉糊。把鲜活黑鱼宰杀、去杂,洗净后刮下鱼肉、剁成鱼肉末,放在蛋粉糊中拌匀。炒锅上中火,放油烧至五成热,加入鱼肉肉末,待鱼肉末变色,捞出控油。炒锅上火,放葱花、白糖、清水、味精、生姜末、精盐、黄酒,烧沸后拿淀粉勾芡,倒入鱼肉末翻炒,起锅装盘,即馅料。把黑鱼刮肉后所剩的骨架和皮洗净。炒锅上火,加水、葱姜汁、热猪油,加黑鱼骨架和皮,旺火烧到汤色乳白时,放精盐调味,取鱼汤。把荞麦面粉和小麦面粉和匀,加沸水烫成雪花面,洒上少量清水,揉透揉光,制成60个面剂,擀成圆皮,包入馅料,捏成月牙形饺子。汤锅上火,煮饺子。把黑鱼汤放入大汤碗中,加入熟饺子。
[疗效]健脾利水、养血补虚、清热祛风;对慢性肾炎、慢性前列腺炎、偏头痛、眩晕症、贫血、神经衰弱、营养不良性水肿、尿路感染均有疗效。
(5)荞麦叶饮
[配方]鲜荞麦叶60克。
[操作]鲜荞麦叶,水煎服,每日一剂。
[疗效]治疮毒,疖肿,丹毒,乳痈和无名肿毒。
2、脾肾两虚吃黑米黑豆红豆薏米好吗?
黑米 “滋阴补肾, 健身暖胃,明目活血”,“清肝润肠”,“滑湿益精,补肺缓筋”等 黑豆 ,性味甘、平、无毒。有活血、利水、祛风、清热解毒、滋养健血、补虚乌发的功能。《本草纲目》说:“黑豆八肾功多,故能治水、消胀、下气、制风热而活血解毒。” 红豆 性平,味甘酸,无毒,有滋补强壮、健脾养胃、利水除湿、清热解毒、通乳汁和补血之功效,特别适合各种水肿病人的食疗。就红豆的功效而言,它还是女性生理期间的滋补佳品。 薏米 健脾渗湿,除痹止泻。薏米可用于治疗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
3、吃牛骨髓有什么好处?
骨髓中含量最丰富的就是油脂了,西部人爱吃的油茶就是用牛骨髓油和着面粉炒的,对身体有好处的,多食可以起补虚劳,益精血的功效作用!西药来讲可以补钙、磷。
润肺,补肾、填髓。治虚痨羸瘦,精血亏损,跌扑损伤,手足皴裂。
4、怎样去除牛骨髓的味道
西餐牛骨老汤的标准做法是,先把牛骨放在烤箱里烤成深棕色,然后入锅,加水,胡萝卜丁,洋葱,芹菜,边煮边撇除浮沫。煮的时候一定不能加盖。
5、肾虚的症状吃什么食物调理
肾阴虚
临床表现:如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干舌燥、尿黄便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肾阳虚
临床表现:如畏寒、肢冷、小便清长、面色晃白、性欲减退、阳痿早泄、舌淡苔白、脉沉迟。
建议注意加强饮食调理,阴虚忌大热食物,阳虚忌大寒食物;
阴虚成因多由热病之后、或杂病日久伤耗阴液,或因五志过极、房事不节、过服温燥之品等使阴液暗耗而成阴液亏少,机体失去濡润滋养物质所致,调理宜滋阴益肾,多用碟清草,可多吃一些滋养食物,如芝麻、糯米、绿豆、藕、马兰头、大白菜、黑木耳、银耳、豆腐、甘蔗、李、桃、西瓜、黄瓜、百合、山药、乌贼、甲鱼、海参、鲍鱼、螃蟹、牛奶、牡蛎、蛤蜊、海蜇、鸭肉、猪皮等。这些食品性味多甘寒凉,都有滋补机体阴气的功效。
阳虚,宜适当多吃一些温肾壮阳的食物。常用补阳的食物可选用羊肉、猪肚、鸡肉、带鱼、狗肉、麻雀肉、鹿肉、黄鳝、虾(龙虾、对虾、青虾、河虾等)、刀豆、核桃、栗子、韭菜、茴香等,这些食物可补五脏,添髓,强壮体质。在饮食习惯上,即使在盛夏也不要过食寒凉之品。配合选用中草药茶温补调理,多用十八味补肾茶,效果不错。
6、牛骨髓从哪取
酱爆牛骨髓 主料:牛骨髓250克。
辅料:洋葱片15克,青、红辣椒片各5克,葱、姜片各5克。
调料:老干妈红烧牛肉酱30克,甜面酱10克,盐5克,鸡汁5克,高汤50克。
制作:1、牛骨髓切段,入沸水飞水2分钟备用。2、锅下底油,下葱姜片、甜面酱、红烧牛肉酱炒香,入高汤和剩余的调料调匀,下牛骨髓小火烧3分钟,下洋葱片和青、红椒片烧匀,勾芡起锅装盘。
味型:复合味。
特点:此种吃法突出的是牛骨髓的鲜嫩,味道浓香微辣,老少咸宜,20多个桌位的小店日售三、四十份。
制作关键:牛骨髓烧制时间不要太长,否则会收缩变硬。
烧牛骨髓- -
主料:牛骨髓
辅料:冬笋
配料:葱、姜、蒜、郫县豆瓣、盐、糖、生抽、料酒、鸡精、高汤、花椒
做法:
1、 牛骨髓改刀,切段。
2、 将切好的牛骨髓用开水氽一下,捞出沥干水。
3、 氽好的牛骨髓用料酒、生抽一下。葱姜切末,蒜切块待用。
4、 锅内放油,将花椒炸一下,捞出。放入郫县豆瓣、料酒煸炒出香味,加入高汤,捞出豆瓣酱渣。
5、 放入姜末、蒜,调入适量的盐、糖,然后加入牛骨髓、冬笋,小火烧20分钟。
6、 烧至汤汁将尽,调入鸡精,装盘撒葱末即可。
7、牛骨髓有哪些营养?
牛骨相对的脂肪含量要低一些,小火长时间熬煮才能让对身体有益的骨胶原充分溶出,对小孩骨骼发育有好处。骨髓中含有丰富磷脂和不饱合脂肪酸,能提高孩子的免疫力。
功用主治:润肺,补肾、填髓。 治虚痨羸瘦,精血亏损,泄利,消渴,跌扑损伤,手足皴裂。
营养成分 :
每100克牛骨髓含蛋白质36.8克、钙304毫克,是高蛋白、低脂肪及含优质有机钙的富营养原料,很多壮骨粉、补钙产品所用原料就是来自牛骨髓。
8、荞麦可以做的食疗方子有哪些?
【性味】甘、平、无毒。
【归经】入脾、胃。
【功效】降气宽肠,健胃止痢,有降血压作用。
【主治】肠胃热积泄痢,自汗;外用治丹毒疮肿。
【食疗方】
(1)荞麦饮
[配方]炒荞麦适量。
[操作]炒荞麦研末,水泛为丸,每服6克,一日两次,开水送服。
[疗效]治慢性泻痢,妇女白带。
(2)荞麦饼
[配方]荞麦子、红糖各适量。
[操作]荞麦子,磨粉后筛去壳,加红糖烙饼或煮熟食之。
[疗效]治出黄汗,亦可治发热,泄痢症。
(3)牛骨髓炒面
[配方]荞麦面粉500克,核桃仁20克,瓜子仁10克,牛骨髓油150克,芝麻40克,白糖、糖桂花适量。
[操作]把荞麦粉放入炒锅,用小火炒几分钟,取出过细罗,筛回原锅。把牛骨髓油放在另一锅中,上火烧至八成热,倒进炒面,拌匀。芝麻、核桃仁用小火炒熟,把核桃仁泡掉皮,烘干后碾成细末,与芝麻、瓜子仁同放入熟炒面中拌匀。把糖桂花加凉开水调汁。把油炒面盛在碗中,用沸水冲成稠糊状,放入白糖和桂花汁,调匀。
[疗效]补肾填髓、健脾作湿、活血健脑;对神经衰弱、遗忘综合症、更年期综合症、老年性痴呆症均有疗效。
(4)荞麦黑鱼饺
[配方]面粉200克,鲜活黑鱼1000克,荞麦面250克,鸡蛋1个,白糖、葱姜汁、精盐、淀粉、味精、葱花、生姜末、黄酒、熟猪油皆适量。
[操作]把鸡蛋清打入碗中,放精盐和淀粉调成蛋粉糊。把鲜活黑鱼宰杀、去杂,洗净后刮下鱼肉、剁成鱼肉末,放在蛋粉糊中拌匀。炒锅上中火,放油烧至五成热,加入鱼肉肉末,待鱼肉末变色,捞出控油。炒锅上火,放葱花、白糖、清水、味精、生姜末、精盐、黄酒,烧沸后拿淀粉勾芡,倒入鱼肉末翻炒,起锅装盘,即馅料。把黑鱼刮肉后所剩的骨架和皮洗净。炒锅上火,加水、葱姜汁、热猪油,加黑鱼骨架和皮,旺火烧到汤色乳白时,放精盐调味,取鱼汤。把荞麦面粉和小麦面粉和匀,加沸水烫成雪花面,洒上少量清水,揉透揉光,制成60个面剂,擀成圆皮,包入馅料,捏成月牙形饺子。汤锅上火,煮饺子。把黑鱼汤放入大汤碗中,加入熟饺子。
[疗效]健脾利水、养血补虚、清热祛风;对慢性肾炎、慢性前列腺炎、偏头痛、眩晕症、贫血、神经衰弱、营养不良性水肿、尿路感染均有疗效。
(5)荞麦叶饮
[配方]鲜荞麦叶60克。
[操作]鲜荞麦叶,水煎服,每日一剂。
[疗效]治疮毒,疖肿,丹毒,乳痈和无名肿毒。
9、喝牛骨髓汤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骨髓。又名牛髓。 【功用】滋肺补肾,填精益髓。主治肾精不足,虚劳赢瘦,骨痿无力等;肺肾阴虚,口渴多饮,皮肤干燥,手足皲裂等。 【性味归经】性平,味甘。人肺、肾经。 【用量用法】内服:煎汤或熬育。 【现代研究】牛髓含有蛋白质、脂肪、灰分、维生素B1 、维生素BZ、尼克酸,其脂肪酸含月桂酸、肉豆酸、棕榈酸、硬脂酸、亚油酸等。 【进补应用】1.精髓亏虚,肢体痿弱,肌肉瘦削,皮肤松弛,腰膝酸软,遗精盗汗 牛骨髓散:牛骨髓烤干,研成粉;黑芝麻炒香、研成末。将牛骨髓粉、黑芝麻未等量与适量白糖拌匀。每次10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2.精血亏虚,皮肤干燥,状如鱼麟 泽肤膏:牛骨髓500克,将牛骨髓与酥油一同放在锅内,用文火煎熬成膏状,晾凉后盛人瓷罐内。每次3匙,白蜜汤送服。 3.肺肾亏虚,咳嗽日久不愈,虚劳赢瘦 补精膏:牛骨髓125克,炒核桃仁125克,杏仁泥125克,山药250克,炼蜜500克。将核桃仁、杏仁泥和山药一同捣烂呈膏状,加人炼蜜和牛骨髓,混合均匀,放在沙锅内,酌加适量沸水,用文火煮熬成膏。待凉后盛人瓶内。每次1匙,空腹食用。 4.命门火衰,下元亏损,面色苍白,目眩耳鸣,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夜尿频多 犊髓全阳膏:小牛犊1只,黄芪500克,肉桂125克,良姜125克,陈皮125克,甘草 125克,)门椒 125克,优质白酒 2 000毫升,食盐适量。将以上原料一并放在锅内,加人足量清水和适量食盐,用文火煮熬,待牛犊肉烂如泥时,取骨捶髓,继续煎熬,以髓化尽力度。滤去肉、骨和药渣,留取稠汁,待冷后盛人瓮内备用。取汁任意调和食用。 【注意事项】牛骨髓为滋腻之品,易助湿生痰,痰湿之体慎用。 【牛髓的功效介绍】: 牛髓(《本经》) 【来源】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骨髓。 动物形态详牛肉条。 【性味】《别录》:甘,温,无毒。 【归经】《本草再新》:入心、脾二经。 【功用主治-牛髓的功效】润肺,补肾、填髓。 治虚痨羸瘦,精血亏损,泄利,消渴,跌扑损伤,手足皴裂。 ①《本经》:补中,填骨髓。 ②《别录》:主安五脏,平三焦.温骨髓,补中,续绝,益气,止泄利,消渴,以酒服之。 ③《韩氏医通》:骨髓煎油,擦四支之损。 ④《纲目》:润肺补肾,泽肌,悦面,理折伤,擦损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或熬膏。 外用:涂擦。 【选方】①补精润肺,壮阳助胃:炼牛髓四两,胡桃肉四两,杏仁泥四两,山药末半斤,炼蜜一斤。 同捣成膏,以瓶盛,汤煮一日。 每服一匙,空心服之。 (《瑞竹堂经验方》) ②治瘦病:黑牛髓和地黄汁,白蜜等分。 作煎服。 (孟诜) ③治劳损风湿:牛髓、羊脂各二升,白蜜、姜汁、酥各三升。 煎三上三下,令成膏。 随意以温酒和服之。 (《经心录》陆杭膏) ④治手足皱裂:牛髓敷之。
10、古代记载牛骨髓是药。请问治啥病?
牛骨髓对我们的身体好处多多,经常食用牛骨髓可以起到补虚劳、益精血的作用,西药来讲是可以补钙、补磷和润肺的,能补肾填髓,治疗虚劳赢瘦、精血亏损、跌打损伤和手足皴裂等。
牛骨髓当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灰分、维生素、尼克酸等,并且还含有肉豆酸、棕榈酸、硬脂酸和亚油酸等物质,牛骨髓性平,味甘,入肺、肾经,对我们的身体有很强的滋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