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髓 > 骨髓霉变

骨髓霉变

发布时间:2020-08-20 20:03:59

1、胃癌饮食问题

(1)少食多餐

病人术后逐渐恢复其正常饮食,即每日三餐,至少需要6~8个月,所以术后病人出院,少食多餐是饮食上的原百则。每天进餐5~8次,每次摄入食物75~100克。初期度量少次数多,以后逐步到量多次数少。从流质、半流质到软食。

(2)饮食易消化

饮食宜清淡、高维生素、高蛋白质,富于营养,易消化。如面问条、各种粥、牛奶、豆浆、藕粉、鱼、虾仁、瘦肉糜等。经常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可适当补充一些铁剂。因胃切除后,胃酸减少或缺乏而影响铁的吸收,导致缺铁性贫血。可食硫酸亚铁、动物肝脏、菠菜答等。

(3)控制每餐量、速度

术后2~3周时,有部分病人可能进甜食(如牛奶内加糖)后出现心慌、出汗、头昏、恶心、呕吐、上腹部不舒服等症状,一般持续15~30分钟可自行缓解,被称之为“倾倒综合征”。为防止出现这种情况,要控制每餐食物总量容和进食速度,进食后躺下休息15~30分钟。

2、乙肝病因、症状及治疗

乙肝小三阳是乙肝表面抗原,核心抗体,乙肝e抗体阳性患者,可出现倦怠乏力,食欲不振,消瘦,恶心等症,需要治疗,少数患者可自行好转或者治疗后好转。建议您就诊肝胆内科遵医嘱检查治疗,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避免肝毒性药物,按时服药,控制病情发展。重庆同济医院中医肝病科

3、猪吃霉变饲料都有哪些危害

霉菌对饲料的污染是十分常见的,几乎可以说所有饲料都可以受到霉菌污染。污染后,可引起两方面危害,第一是由霉菌引起的饲料的变质,第二是因霉菌产生的毒素而引起的动物中毒,进而可能通过食物链而对人体产生危害。全世界每年由于霉菌污染粮食和饲料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达数千亿美元,因此,饲料霉变问题是鹅养殖业甚至饲料工业乃至畜牧业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以下是几种常见霉变毒素以及产生的危害。

(1)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所产生的一种对人类危害极大的强烈致癌物质,也是最常见的霉菌毒素。

黄曲霉毒素在紫外光下能发出强烈的特殊荧光。在紫外光下,B族毒素发出蓝色荧光(波长425纳米),而G族毒素发出绿色荧光(波长450纳米)。黄曲霉毒素分子量312~346,难溶于水、己烷和石油醚,可溶于甲醇、乙醇、氯仿、丙酮和二甲基甲酰等。对热稳定,在280℃才开始分解。

黄曲霉毒素对动物主要的影响是免疫抑制性、致肿瘤性、致突变性和致畸变性。黄曲霉毒素可引起肝脏的损伤并导致肝癌的发生。不同动物对黄曲霉毒素的敏感度和耐受度是不一样的,禽类对黄曲霉毒素特别敏感。

(2)赭曲霉毒素

赭曲霉毒素是由曲霉属及青霉属中的某些菌种产生的一类结构相似的次生代谢产物,其中以赭曲霉毒素A的毒性最强。具有强烈的肾毒性和肝毒性,可造成动物的急性中毒反应,较低摄入量时可造成鸡的生殖性能下降。长期摄入此种毒素也有致癌性。赭曲霉毒素A具有遗传毒性,可以增加细胞中染色体断裂的可能性,导致不可预知遗传病。

(3)杂色曲霉毒素

可产生杂色曲霉毒素的生物有杂色曲霉、构巣曲霉、焦曲霉等。该毒素可以造成动物肝脏、肾脏的坏死,具有较强的致癌性。另外,杂色曲霉毒素在动物体内还可能转化为黄曲霉毒素。

(4)镰孢菌毒素类

镰孢菌毒素主要是由镰孢菌属中的某些菌株产生一大类非蛋白和非甾体的次生代谢产物。包括T-2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类毒素等。T-2毒素主要作用于骨髓、肝脏、黏膜上皮和淋巴细胞等,可造成摄入动物食欲减退或拒食,反应迟缓和体重减轻等症状,还可造成腹泻、脾脏出血,黏膜、淋巴器官、造血组织的拟放射性损伤等。

(5)橘青霉毒素

橘青霉毒素可造成动物和人的急慢性肾病,导致动物肾脏肿大、肾小管扩张、上皮细胞坏死,还可导致动物胃肠功能紊乱和腹泻。

4、动物吃了霉变的饲料有哪些危害

霉菌对饲料的污染是十分常见的,几乎可以说所有饲料都可以受到霉菌污染。污染后,可引起两方面危害,第一是由霉菌引起的饲料的变质,第二是因霉菌产生的毒素而引起的动物中毒,进而可能通过食物链而对人体产生危害。全世界每年由于霉菌污染粮食和饲料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达数千亿美元,因此,饲料霉变问题是鹅养殖业甚至饲料工业乃至畜牧业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以下是几种常见霉变毒素以及产生的危害。

(1)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所产生的一种对人类危害极大的强烈致癌物质,也是最常见的霉菌毒素。

黄曲霉毒素在紫外光下能发出强烈的特殊荧光。在紫外光下,B族毒素发出蓝色荧光(波长425纳米),而G族毒素发出绿色荧光(波长450纳米)。黄曲霉毒素分子量312~346,难溶于水、己烷和石油醚,可溶于甲醇、乙醇、氯仿、丙酮和二甲基甲酰等。对热稳定,在280℃才开始分解。

黄曲霉毒素对动物主要的影响是免疫抑制性、致肿瘤性、致突变性和致畸变性。黄曲霉毒素可引起肝脏的损伤并导致肝癌的发生。不同动物对黄曲霉毒素的敏感度和耐受度是不一样的,禽类对黄曲霉毒素特别敏感。

(2)赭曲霉毒素

赭曲霉毒素是由曲霉属及青霉属中的某些菌种产生的一类结构相似的次生代谢产物,其中以赭曲霉毒素A的毒性最强。具有强烈的肾毒性和肝毒性,可造成动物的急性中毒反应,较低摄入量时可造成鸡的生殖性能下降。长期摄入此种毒素也有致癌性。赭曲霉毒素A具有遗传毒性,可以增加细胞中染色体断裂的可能性,导致不可预知遗传病。

(3)杂色曲霉毒素

可产生杂色曲霉毒素的生物有杂色曲霉、构巣曲霉、焦曲霉等。该毒素可以造成动物肝脏、肾脏的坏死,具有较强的致癌性。另外,杂色曲霉毒素在动物体内还可能转化为黄曲霉毒素。

(4)镰孢菌毒素类

镰孢菌毒素主要是由镰孢菌属中的某些菌株产生一大类非蛋白和非甾体的次生代谢产物。包括T-2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类毒素等。T-2毒素主要作用于骨髓、肝脏、黏膜上皮和淋巴细胞等,可造成摄入动物食欲减退或拒食,反应迟缓和体重减轻等症状,还可造成腹泻、脾脏出血,黏膜、淋巴器官、造血组织的拟放射性损伤等。

(5)橘青霉毒素

橘青霉毒素可造成动物和人的急慢性肾病,导致动物肾脏肿大、肾小管扩张、上皮细胞坏死,还可导致动物胃肠功能紊乱和腹泻。

5、饲料霉变对猪的危害有多大

霉菌对饲料的污染是十分常见的,几乎可以说所有饲料都可以受到霉菌污染。污染后,可引起两方面危害,第一是由霉菌引起的饲料的变质,第二是因霉菌产生的毒素而引起的动物中毒,进而可能通过食物链而对人体产生危害。全世界每年由于霉菌污染粮食和饲料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达数千亿美元,因此,饲料霉变问题是鹅养殖业甚至饲料工业乃至畜牧业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以下是几种常见霉变毒素以及产生的危害。

(1)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所产生的一种对人类危害极大的强烈致癌物质,也是最常见的霉菌毒素。

黄曲霉毒素在紫外光下能发出强烈的特殊荧光。在紫外光下,B族毒素发出蓝色荧光(波长425纳米),而G族毒素发出绿色荧光(波长450纳米)。黄曲霉毒素分子量312~346,难溶于水、己烷和石油醚,可溶于甲醇、乙醇、氯仿、丙酮和二甲基甲酰等。对热稳定,在280℃才开始分解。

黄曲霉毒素对动物主要的影响是免疫抑制性、致肿瘤性、致突变性和致畸变性。黄曲霉毒素可引起肝脏的损伤并导致肝癌的发生。不同动物对黄曲霉毒素的敏感度和耐受度是不一样的,禽类对黄曲霉毒素特别敏感。

(2)赭曲霉毒素

赭曲霉毒素是由曲霉属及青霉属中的某些菌种产生的一类结构相似的次生代谢产物,其中以赭曲霉毒素A的毒性最强。具有强烈的肾毒性和肝毒性,可造成动物的急性中毒反应,较低摄入量时可造成鸡的生殖性能下降。长期摄入此种毒素也有致癌性。赭曲霉毒素A具有遗传毒性,可以增加细胞中染色体断裂的可能性,导致不可预知遗传病。

(3)杂色曲霉毒素

可产生杂色曲霉毒素的生物有杂色曲霉、构巣曲霉、焦曲霉等。该毒素可以造成动物肝脏、肾脏的坏死,具有较强的致癌性。另外,杂色曲霉毒素在动物体内还可能转化为黄曲霉毒素。

(4)镰孢菌毒素类

镰孢菌毒素主要是由镰孢菌属中的某些菌株产生一大类非蛋白和非甾体的次生代谢产物。包括T-2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类毒素等。T-2毒素主要作用于骨髓、肝脏、黏膜上皮和淋巴细胞等,可造成摄入动物食欲减退或拒食,反应迟缓和体重减轻等症状,还可造成腹泻、脾脏出血,黏膜、淋巴器官、造血组织的拟放射性损伤等。

(5)橘青霉毒素

橘青霉毒素可造成动物和人的急慢性肾病,导致动物肾脏肿大、肾小管扩张、上皮细胞坏死,还可导致动物胃肠功能紊乱和腹泻。

6、猪骨头汤里的骨髓是绿色的是怎么回事?能不能吃?

头一次听说还有绿色的,不是血管吧?是不是没没熟透,要不就是坏了,也不贴个图。当年得病后回家就好骨头汤,油太大,喝了直接反胃吐了,鼻子里面出血了,又去住院了。

7、胃癌晚期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哪些

胃癌是常见的癌症之一,它的行程跟很多因素相关,饮食方面与过多进食霉变的食物,保存不当的过夜食物,腌制食品等有一定关系,平时应进食新鲜蔬菜水果肉类。另外吸烟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癌是常见的癌症之一,也有一定的关系,都需要注意,胃癌是常见的癌症之一,的患者首先要去当地正规的三甲医院或者其他好点的医院做检查,看看适合不适合手术的,然后平时的饮食要特别的注意的,要规律,有节制的饮食。

8、饲料有些霉变,有人说加点脱霉剂,想问一下脱霉剂一般价格是多少?

一 、饲料发霉危害十分严重,发现少量饲料霉变就不要喂了,得不偿失。多的话可以考虑脱霉处理,但是处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霉菌毒素主要是由霉菌分泌出来的二级产物, 目前霉菌种类已经查证的有318种,其中曲霉属49种,青霉菌属92种,镰刀菌属36种,其他还有96属141种,而能够产生的毒性代谢产物即霉菌毒素共21类,340种。这些霉菌毒素能够引起动物不同的生理表现,其中有病名的霉菌毒素中毒病有23种。而这些霉菌毒素的命名很不统一,通常在畜牧生产中常见并能直接影响动物生长性能的霉菌毒素霉菌毒素主要由四种霉菌属产生:
曲霉菌属-如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Altoxin)、赭曲霉毒素(Ochratoxin)
梭菌属-如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呕吐毒素(Vomitoxin)、T-2毒素等
青霉菌属-如桔青霉素(Citrinin)
麦角菌属-如麦角毒素(Ergotamin)
霉菌毒素对动物的危害通常可以分为临床危害及亚临床危害,而亚临床危害常常被人们忽略,霉菌毒素会造成严重的免疫抑制,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分泌细胞松弛素;抑制淋巴T细胞的应答反应,造成淋巴B细胞区坏死;刺激下丘脑-肾上腺系统,引起免疫力下降,从而危害畜牧生产整体的生物安全。,因此霉菌毒素的毒性主要表现在免疫抑制、致癌致畸、肝肾毒性、繁殖障碍等。霉菌毒素对畜禽外观的影响通常是生产性能下降,诱发多种疾病,采食量减少,饲料报酬下降,具体症状在不同霉菌毒素之间有所区别。主要常见有以下几种霉菌毒素:
1、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
主要是由禾谷镰刀菌、三线镰刀菌、尖孢镰刀菌、黄色镰刀菌(F.culmorum)、串珠镰刀菌、木贼镰刀菌、燕麦镰刀菌、雪腐镰刀菌等菌种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玉米赤霉烯酮主要污染玉米、小麦、大麦、燕麦、小米、芝麻、干草和青贮饲料等。畜禽摄食被玉米赤霉烯酮污染的谷物和饲料后,可引起动物的类似雌性激素中毒症。
猪:临床表现为繁殖障碍。初情前期后备母猪假发情,外阴和阴道肿胀和水肿,直肠脱垂;发情中期母猪的休情;妊娠母猪感染玉米赤霉烯酮后发生流产死胎,每胎产仔量减少,成活率低,产下乳猪八字脚,生殖器和子宫肥大,新生后备母猪外阴及乳头肿胀;公猪接触玉米赤霉烯酮后表现为包皮增大,睾丸萎缩,乳腺肿大等雌性化影响,精子数减少,精子成活率降低。
鸡:临床表现为卵巢萎缩,鸡冠肿大,产蛋率下降,区域性肿胀,产蛋率大幅下降。受影响的母鸡血清孕酮水平降低,腹水并伴有输卵管囊炎。
2、黄曲霉毒素(Aflatoxin)
黄曲霉素素是高毒性和高致癌性毒素,由黄曲霉菌(Aspergillus)、寄生曲霉(A.porasiticus)和软毛青霉(Penicillium puberulum)产生。是由两个不等的二氢呋喃妥因环组成的化合物。黄曲霉毒素B1毒性最强,几乎对所有动物的肝脏都是原发性毒,它与细胞核和线粒体DNA结合,造成蛋白质合成受损,干扰肝肾功能,抑制免疫系统。
猪:临床表现为精神沉郁厌食,生长受阻,体重减轻,被毛粗糙,进一步发展为黄疸,贫血及出血性腹泻,并出现以低凝血酶原血为特征的凝血病。肝脏损伤,各种酶含量升高,包括丙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等。当猪出现急性黄疸、出血或凝血病不能以其他原因解释时,应考虑为黄曲霉素素中毒;出现生长缓慢、营养不良等慢性征兆以及持续发生轻度传染病时,也应提示黄曲霉毒素中毒;当出现特征性肝损伤和临床化学变化时,应明确提示为黄曲霉毒素中毒。
鸡: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生长缓慢,产蛋率下降,皮下出血,死亡率提高。剖检可见肝肾肿大苍白,心包积水,胆囊扩张,卡他性肠炎。显微镜检可见肝脏脂肪变性,胆管增生。
3、呕吐毒素Vomitoxin
单端孢霉素类毒素,由镰孢菌属(Fusarium spp.)产生,具有环氧化物基团。常见于玉米和小麦中,引起采食量减少。
猪:引起猪条件性味觉厌恶,临床表现为拒食,呕吐,腹泻,皮肤炎症
鸡:采食量下降,产蛋下降。
4、T-2 毒素T-2 Toxin
单端孢霉类毒素,由镰孢霉属产生,引起消化道出血及坏死,抑制骨髓及脾的再生造血功能,降低免疫功能并导致生殖器官病变。T-2毒素感染的典型症状为体重降低、饲料利用率差、食欲降低、呕吐、血痢、流产、甚至死亡。
猪:临床表现为消化障碍,采食量下降,下血痢,流产。
鸡:口腔溃疡,食欲废绝,运动失调,产蛋量下降,蛋壳变质,胃肠道和羽毛类辐射性损害。
5、赭曲毒素Ochartoxins
赭曲霉毒素是由赭曲霉(Aspergillus ochraceus)和纯绿青霉(Penicillium viridicatum)产生的一种肾毒素。引起动物烦渴、尿频、生长缓慢,肾脏苍白坚硬,病理变化包括血尿素氮、天冬氨酸转移酶增加,尿中葡萄糖及蛋白质含量上升。
猪:临床表现为肾病变,精神抑郁,脱水,厌食。
鸡:多尿,稀粪,钙磷吸收障碍,破蛋,剖检肾脏变性肿胀,肌胃角质膜变色和撕裂。
6、烟曲霉毒素 Fumonisins
烟曲霉毒素由念珠镰孢霉(F.moniliforme)产生。是具有一个末端胺基和两个三羧酸侧链的耐碱脂肪烃,烟曲霉毒素有B1,B2,B3三种结构,干扰细胞功能,可诱发癌前期肝结节。
猪:引起肺水肿病,肝脏受损。嗜睡、斜卧、厌食、体重减轻
鸡:萎靡嗜睡,呼吸困难,食欲废绝,产蛋率下降,剖检见肠系膜水肿,消化道皮肤出血,心脏扩大,心包积水。】(引用于畜牧人网)
二 、国内脱霉剂质量良莠不齐,产品十分混乱,一般的脱霉剂只能脱掉少部分毒素,有的则毫无作用,选择脱霉剂尽量选择专业的厂家,国产的如上海百奥明的“百霉清” ,安琪福邦可立吸,进口的有“霉可脱”、“百鲜明等都不错,价格一般在50-100元每公斤。

9、花生霉变怎么鉴别

 性味归经:甘、平,入脾、肺。
功能作用:健脾和胃、利肾去水、理气通乳、治诸血症。
花生中的维生素K有止血作用。花生红衣的止血作用比花生更高出50倍,对多种出血性疾病都有良好的止血功效。
花生含有维生素E和一定量的锌,能增强记忆,抗老化,延缓脑功能衰退,滋润皮肤。
花生含有的维生素C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有助于防治动脉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
花生中的微量元素 硒和另一种生物活性物质白藜芦醇可以防治肿瘤类疾病,同时也是降低血小板聚集,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的化学预防剂。
花生还有扶正补虚、悦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调气、利水消肿、止血生乳、清咽止疟的作用。
《本草纲目》载:“花生悦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补气、清咽止痒”。
《药性考》载:“食用花生养胃醒脾,滑肠润燥”。
种皮可入药,对多种出血性疾病有止血作用
治血小板减少:花生米(连衣)炒食,每日3次,每次60克,7天为一个疗程。
治高血压:花生米浸醋中,7日后食用,每天早晚各吃10粒。
治肺结核:花生米生食,每日4-5次,每次10-20粒。如果见呵血者,带衣食之。
治久咳:花生去嘴尖,文火煎汤服用。
治乳汁少:花生米90克,前猪脚1只,共炖服。
治胃酸过多:食花生米,每日3次,每次20-30粒。2-3星期为一个疗程,可使胃酸分泌明显减少。
注意:花生营养虽好,但霉花生不可食,有致癌作用。
花生会引起极其罕见的过敏症。花生过敏的症状包括:血压降低、面部和喉咙肿胀,这些都会阻碍呼吸,从而导致休克。据英国研究人员统计,在英国,每200个人当中有大约一人对花生敏感。虽然部分人只是对花生有轻度过敏反应,但是,花生也会令一些人出现过敏性休克。在英国,每年大约有10个人因为对花生的过敏反应死亡。在2005年,英国研究人员宣布,他们已经发现了花生是如何在部分人群体内引起过敏反应的。这种对坚果的过敏症近50年来在国外日益增多,希望也引起国内人的注意。
花生有很多吃法,从营养方面考虑,油炸不可取;生食也不可取,因为在花生生长过程中会感染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是公认的最强的致癌物,会沉积在肝脏中,诱发肝癌。因为黄曲霉菌毒素有水溶性,如果煮吃,基本能把黄曲霉菌毒素滤掉,这样吃煮熟的花生较为安全,也易于消化,营养素的损失最小,炒的话无法破坏黄曲霉菌毒素,所以说煮是最好。
吃的时候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关于“花生的红衣”。一般都认为“花生的红衣”中的成分对人体是很有好处的,不错,对绝大部分人是没问题的,具体资料“红皮含有丰富的甘油酯和甾醇酯,具有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促进骨髓制造血小板而缩短出血时间,并且有提高血小板的质量,加强毛细血管的吸收性,调节凝血因子缺陷等功能。”也就是说,“花生的红衣”有补血、促进凝血的作用,这对于贫血的人和伤口愈合很有好处。反过来,另一方面,对于血液黏稠度高的人来说,就没什么好处了,反而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血液黏稠度高的人不宜食用“花生的红衣”,在吃煮花生时最好把皮剥掉;贫血患者如果血液黏稠度高的话,最好采取别的补血措施,比如吃血豆腐等;老年人最好也别吃“花生的红衣”,避免血液黏稠。
另:血液黏稠度可以通过献血或体检查出,或到医院检测。
注意:以下四种人切记不要吃花生
胆囊切除者:花生里含的脂肪需要胆汁去消化。胆囊切除后,储存胆汁的功能丧失。这类病人如果食用花生,没有大量的胆汁来帮助消化,常可引起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者:花生含有大量脂肪,肠炎、痢疾等脾胃功能不良者食用后,会加重病情。
高脂血症患者:花生含有大量脂肪,高脂血症患者食用花生后,会使血液中的脂质水平升高,而血脂升高往往又是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病疾的重要致病原因之一。
跌打淤肿者:花生含有一种促凝血因子。跌打损伤、血脉淤滞者食用花生后,可能会使血淤不散,加重肿痛症状。
豆科草本植物落花生的种子。又称落花参、长生果、番豆、地豆、落地生、花生米、花生仁。我国各地均有栽培。秋末采收果实,剥去果壳,取种子晒干用。亦可生用。
[性能]味甘,性平。能补脾益气,润肺化痰,催乳,滑肠,止血。
[参考]种仁含丰富的脂肪油,油中含多种脂肪酸的甘油酯,其不饱和脂肪酸占80%以上;又含较丰富的蛋白质,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卵磷脂、嘌呤、胆碱、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E,泛酸、钙、磷、铁、甾醇、三萜皂甙、纤维素。种皮含脂质、甾醇、鞣质等。
[用途]用于脾虚少食,消瘦乏力或小儿营养不良;久咳肺虚或肺痨咳嗽;产后缺乳而气血不足者;脾气虚弱,脚气,两胫肿大,步履沉重;大便燥结;紫癜。
[用法]生食,生研冲服,炒熟食,或煮熟食等。
[注意]鲜品、生品性偏凉,热食偏温。生食过多,易引起腹泻;炒食过多,易于燥火,使眼、口、鼻干燥。
痰湿较甚,或肠滑腹泻者不宜食用。炒熟后,止血作用大减。

10、多发性骨髓瘤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北京冠龙坤鹤中医研究院肿瘤中心为您解答。
饮食宜清淡,选用抑制骨髓过度增生的食品,如海带、紫菜、裙带莱、海蛤、杏仁。对症选用抗血栓、补血、壮骨和减轻脾肿大的食品,稳定期可长期服用"康血宁"药茶。
① 抑制骨髓过度增生食疗方 桃花鱼片:青鱼肉适量,桃仁酥10g。鱼肉切丝,共炒熟即可。适用于各型多发性骨髓瘤。
②抗血栓食疗方 山楂甜羹:山楂50g,红花50g。煮羹作点心食。适用于伴有高粘滞血症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③补血、抗消耗食疗方
黄芪银耳汤:黄芪9g,银耳12g,加水300ml,文火煮

与骨髓霉变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