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吃什么对增加白细胞最有效
1、日常食物:多吃牛肉、黄鳝、河蟹以及山楂、萝卜等食物可以增加白细胞,增强免疫力
2、特殊食物如下:
蜂王浆
具有滋补、强壮、健脾的功效,尤其适宜癌症病人治疗后白细胞减少者食用。有报道说:一位70多岁的老妇胡某,因乳房癌,后又发生肺癌,年高体弱,白细胞仅1000/毫升,既不能手术,又不能化疗,老人只得试服鲜蜂王浆,10多天
灵芝
《神农本草经》中载:灵芝“益精气,坚筋骨”。《本草纲目》认为灵芝能“疗虚劳”。据福建三明地区第二医院1972年的《医药学资料》中介绍:采用人工培养的灵芝,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52人,结果显效(白细胞总数增加2000/毫升以上)的有11人,进步(白细胞总数增加1000~2000/毫升)的有12人,好转(白细胞总数增加500~1000/毫升)者21人,近期有效率为84.6%,白细胞平均提高1028/毫升。
紫河车
有很好的补益强壮作用,能补气、养血、益精。《本草蒙筌》说它“疗诸虚百损。”《本草再新》认为紫河车“大补元气。”白细胞减少症是属传统医学中的“虚损”症范畴,常食紫河车,对提高白细胞数,颇有效益。可用新鲜紫河车1个,去膜洗净,慢火烘干,研末后装入空心胶囊,早晚饭前空腹吃3~5粒。
羊骨髓
羊的脊髓或骨髓,能补阴补髓,对虚劳羸弱之人可以起到食疗食养的作用。现代还有用以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者。中国药科大学叶橘泉教授治疗再生不良性贫血的方法是:生羊胫骨(即羊四肢的长骨)1~2根,敲碎,加红枣10~20个,糯米适量,同煮稀粥,1日2~3次分服,15天为1疗程。用同样的食
法,也适宜白细胞减少症者眼食。
大枣
有补脾、益气、养血的功效,凡血虚、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者,均宜食用。对肿瘤病人经放疗或化疗后引起白细胞减少者,民间习惯用红枣同赤小豆、糯米煮粥服食。
香菇
据报道,从人工栽培的鲜香菇中提取的多糖类,对白细胞减少症有明显疗效。民间对白细胞减少症,可用鲜香菇适量煮食或作菜常食。香菇还有提高自身免疫功能的作用,可以用来增强恶性肿瘤病人的化疗放疗效果,预防和治疗化疗、放疗所致的白细胞下降等免疫功能低下症。
黄芪
有补中益气、治虚弱病症的作用。历代医家认为,黄芪为补气诸药之最,是以有耆之称。《本经逢原》载:“黄芪能补五脏诸虚”。《日华子本草》说它:“助气壮筋骨,长肉补血”。白细胞减少症多属中医气虚症候,近代有些医家创立了“补气升白汤”,即从补气人手来达到升高白细胞的目的。黄芪为补气之最,故白细胞减少者宜食之。
参
能大补元气、强壮身体,对白细胞减少症表现为气虚,及阳气不足、体虚气短、怕冷乏力者尤为适宜。
党参
有补气、健脾胃、养气血的作用,为气虚之人常用之品。据药理实验报道,党参给正常兔连续服用后,可使嗜中性白细胞比例增多,党参对因放射线疗法及化学治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能使其升高。
小茄香
性温,味辛,为民间常用的五香调味品。《伤寒蕴要》中说它“暖丹田”。元代名医李杲认为茴香“补命门不足”,这都说明它有补肾气的作用。现代研究认为,小茴香中所含的茴香醚有升高白细胞的功效,所以,对于白细胞减少症,包括因放射治疗和抗癌药化疗而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患者,以之作为调味佐料,尤为适宜。
丁香
为常用的五香调味品之一。性温,味辛,有温中暖肾之功。《医林纂要》中还说它能“补肝,润命门”。现代医学研究认为,丁香内服吸收入血后,能刺激中枢神经使之兴奋,心跳加快,并能使白细胞增加。因此,对白细胞减少症患者来说,吃些丁香等五香粉,也颇适宜。
牛髓
能补肾益髓。《神农本草经》中即有记载,说它“补中,填骨髓,久服增年”。白细胞减少症多属中医精血亏损,虚劳之病,因此,常食颇宜,可收到补虚劳,益精血的功效。
牛肉
能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韩氏医通》认为:“黄牛肉补气,与绵黄芪同功。”《医林纂要》中还说:“牛肉味甘,专补脾土,脾胃者,后天气血之本,补此则无不补矣。”因此,白细胞减少症者,多属中医脾气虚弱,多食牛肉则补气健脾,故常食颇宜。
羊肉
为温补性食物,能益气补虚,有补益强壮作用。元代医家李杲曾说:“羊肉,甘热,能补血之虚。”尤其是白细胞减少症兼有阳虚怕冷者,食之尤宜。
狗肉
能补中益气,温肾助阳。唐代食医孟诜认为狗肉“补血脉,填精髓”。白细胞减少症可属中医“虚劳”范畴,狗肉有补脾气,益肾气的作用,因此,对白细胞减少之人兼有脾肾两虚,无力腿软,四肢欠温者,食之最宜。
鹿肉
性温,味甘,能补五脏、调血脉,中医常用以治疗虚劳羸瘦之人。《别录》谓:“补中,强五脏,益气力。”《医林纂要》亦说:“补脾胃,益气血,补助命火,壮阳益精。”凡白细胞减少症患者,兼有脾肾两亏,阳气不足之人,食之最为适宜。
鹿胎
为鹿的胎盘和胎兽,能益肾壮阳,补虚生精。《本经逢原》中说:“鹿性补阳益精,男子真元不足者宜之。”故凡肾精亏虚,元阳不足的白细胞减少症患者,宜食之。
鹿茸
能壮元阳、补气血、益精髓、强筋骨。明·李时珍认为它“治一切虚损”。现代也有报道,单用鹿茸治疗白细胞减少症5例,血象进步者3例,临床症状改善者2例。也有用以治血小板、白细胞减少症15例,结果有7例血象和症状均有改善。凡白细胞减少症患者又兼阳虚怕冷之人,颇为适宜。鹿角胶也有同等功效,故也适宜服用。
此外,白细胞减少症患者还宜选食羊肚、羊奶、乌骨鸡、海参、牛肚、阿胶、鸡肉、鸡蛋、鸽肉、鸽蛋、白鳝、甲鱼、太子参、山药、冬虫夏草、银耳、燕窝、猴头菇、枸杞子、黄精、胡桃肉、花生仁等。
(1)高蛋白饮食,主要是提高机体抵抗力能为白细胞恢复至正常,提供物质基础。
(2)高维生素饮食,维生素可以促进细胞的生长发育。有助于白细胞的分化和增殖,促使恢复正常。
(3)严格消毒。此时病人易并发感染,故在制作食物时应严格消毒,决不吃生冷或不洁的食物。
高蛋白食物要选择禽蛋类,瘦肉类,动物肝、肾、乳类以及豆类及其制品为宜。高维生素食物应选择酵母发面食品、谷类、花生、绿色新鲜蔬菜、水果、果汁等,以补充维生素C、B族和叶酸等。
将高蛋白食物制成流质或半流质,易于消化和吸收。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不宜烹调时间过长,以免损失维生素。但各种食物都必须清洁,并且必须有一定的糖类、盐类及水分。每日水分需3000~3500毫升。
方一 芪虎汤
药物组成 黄芪30g 生苡米30g 虎杖15g 鸡血藤15g 当归l0g 何首乌10g 菟丝子10g 大枣10g 炙甘草6g
制剂用法 上药文火煎3次,取药液500ml,1日分3次服完。每日1剂,20日为1疗程,共用2个疗程。
适应病证 白细胞减少。症见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心悸、失眠、纳差、舌淡、脉细弱或细缓等。
方二 桂芍虎绞汤
药物组成 桂枝l0g 炒白芍20g 炙甘草6g 大枣10枚 生姜l0g 虎杖20g 绞股蓝30g 制黄精30g
制剂用法 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15天为1疗程,不效可再观察1个疗程。观察期间停用其他药物。
适应病证 白细胞减少症。症见以低热、倦怠乏力为主,伴头晕或耳鸣,少气懒言,失眠心悸,畏寒或五心烦热,纳差,便溏,腰酸膝软,消瘦或浮肿,易反复感染,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等。
方三 促白细胞汤
药物组成 太子参30g 炒白术30g 炙黄芪30g 灵芝20g 首乌20g 补骨脂15g 紫河车15g 山萸肉15g 熟地15g 当归15g 茜草根15g 穿山甲15g
2、白细胞计数偏低,饮食上应该怎么调整
白细胞减少症,是指周围白细胞计数持续下降所引起的一组症状。典型表现为头晕、乏力,肢体酸软,食欲减退,精神萎靡、低热,属祖国医学“虚劳”范畴。中医治疗白细胞减少症采用益气养血,补肾益精,健脾养胃诸法。
白细胞减少症患者多属中医虚证或虚劳范畴,故当忌食下列食品:
1.柿子:大凉之果,极易损伤脾胃阳气,凡白细胞减少者,慎勿服之。
2.荸荠:性寒,破积耗气之品,体弱之人白细胞减少者,忌食之。白细胞减少的虚劳之人,切勿多食。
3.槟榔:为破气伤正之果。体质虚弱的白细胞减少者,切勿服食。
4.薄荷:辛凉之品,疏风散热,只泻不补。故凡虚弱之病,包括白细胞减少症者,皆当忌食。
5.芥菜:又称雪里蕻,民间多视之为发物,有耗气伤正之弊故体弱者白细胞减少之人,不宜多食。
此外,白细胞减少症者还应忌食生萝卜、萝卜缨、地骷髅、苦瓜、金橘等耗气伤正之品;也忌食胡椒、辣椒、桂皮、食茱萸、草豆蔻、荜澄茄等辛辣温燥伤阴的刺激性食物;还忌食生瓜、茼蒿、香蕉、螃蟹、蚌肉、田螺等寒凉损阳、生冷伤脾食品。
3、熟地黄的药用价值
4、牛骨髓有哪些营养?
牛骨相对的脂肪含量要低一些,小火长时间熬煮才能让对身体有益的骨胶原充分溶出,对小孩骨骼发育有好处。骨髓中含有丰富磷脂和不饱合脂肪酸,能提高孩子的免疫力。
功用主治:润肺,补肾、填髓。 治虚痨羸瘦,精血亏损,泄利,消渴,跌扑损伤,手足皴裂。
营养成分 :
每100克牛骨髓含蛋白质36.8克、钙304毫克,是高蛋白、低脂肪及含优质有机钙的富营养原料,很多壮骨粉、补钙产品所用原料就是来自牛骨髓。
5、眩晕症怎么治疗还是食疗
首先休息好.食疗还是不错的.多吃山楂.不建议吃药.要吃的话.试试天麻眩晕宁合剂.估计挺适用
6、猪骨髓煎怎么做好吃
骨髓汤的做法详细介绍 菜系及功效:青少年食谱 补虚养身食谱
口味:咸鲜味 工艺:竹烤骨髓汤的制作材料: 主料:鸡750克
辅料:猪肉(瘦)200克
调料:大葱20克,姜20克,料酒10克,盐5克教您骨髓汤怎么做,如何做骨髓汤才好吃1. 鸡切成两大块洗净;
2. 猪肉洗净,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后撇去泡沫;
3. 加葱段、姜片、料酒、精盐,煮沸;
4. 改用小火再煮约两个小时,便成骨髓汤。 小帖士-健康提示:
1. 骨髓汤汤质醇厚,味道鲜美,具有填髓补脑、益智强记之功效;
2. 其机理是基于中医“以脏补脏”之说;
3. 清朝汪昂在《本草备要》中曾明确指出“人之记性,皆在脑中”;
4. 而脑何以有此功能呢?五清任解释为:“灵机记性在脑者,因饮食生气血....精汁之清者,化而为髓,由脊髓上行入脑,名曰脑髓”;
5. 显而易见,脑髓是人精神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
6. 动物的骨髓可以补益人之髓海,故能益智强记。
7、骨髓里有条黑色的线是什么病!
牛髓【来源】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骨髓。动物形态详牛肉条。【性味】《别录》:甘,温,无毒。【归经】《本草再新》:入心、脾二经。【功用主治-牛髓的功效】润肺,补肾、填髓。治虚痨羸瘦,精血亏损,泄利,消渴,跌扑损伤,手足皴裂。①《本经》:补中,填骨髓。②《别录》:主安五脏,平三焦.温骨髓,补中,续绝,益气,止泄利,消渴,以酒服之。③《韩氏医通》:骨髓煎油,擦四支之损。④《纲目》:润肺补肾,泽肌,悦面,理折伤,擦损痛。【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或熬膏。外用:涂擦。【选方】①补精润肺,壮阳助胃:炼牛髓四两,胡桃肉四两,杏仁泥四两,山药末半斤,炼蜜一斤。同捣成膏,以瓶盛,汤煮一日。每服一匙,空心服之。(《瑞竹堂经验方》) ②治瘦病:黑牛髓和地黄汁,白蜜等分。作煎服。(孟诜) ③治劳损风湿:牛髓、羊脂各二升,白蜜、姜汁、酥各三升。煎三上三下,令成膏。随意以温酒和服之。(《经心录》陆杭膏) ④治手足皱裂:牛髓敷之。2.营养成分每100克牛骨髓含蛋白质36.8克、钙304毫克,是高蛋白、低脂肪及含优质有机钙的富营养原料,很多壮骨粉、补钙产品所用原料就是来自牛骨髓。既然牛骨髓是高蛋白、低脂肪及含优质有机钙的富营养原料,应该不会发胖.
8、吃牛骨髓有什么好处?
骨髓中含量最丰富的就是油脂了,西部人爱吃的油茶就是用牛骨髓油和着面粉炒的,对身体有好处的,多食可以起补虚劳,益精血的功效作用!西药来讲可以补钙、磷。
润肺,补肾、填髓。治虚痨羸瘦,精血亏损,跌扑损伤,手足皴裂。
9、喝牛骨髓汤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骨髓。又名牛髓。 【功用】滋肺补肾,填精益髓。主治肾精不足,虚劳赢瘦,骨痿无力等;肺肾阴虚,口渴多饮,皮肤干燥,手足皲裂等。 【性味归经】性平,味甘。人肺、肾经。 【用量用法】内服:煎汤或熬育。 【现代研究】牛髓含有蛋白质、脂肪、灰分、维生素B1 、维生素BZ、尼克酸,其脂肪酸含月桂酸、肉豆酸、棕榈酸、硬脂酸、亚油酸等。 【进补应用】1.精髓亏虚,肢体痿弱,肌肉瘦削,皮肤松弛,腰膝酸软,遗精盗汗 牛骨髓散:牛骨髓烤干,研成粉;黑芝麻炒香、研成末。将牛骨髓粉、黑芝麻未等量与适量白糖拌匀。每次10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2.精血亏虚,皮肤干燥,状如鱼麟 泽肤膏:牛骨髓500克,将牛骨髓与酥油一同放在锅内,用文火煎熬成膏状,晾凉后盛人瓷罐内。每次3匙,白蜜汤送服。 3.肺肾亏虚,咳嗽日久不愈,虚劳赢瘦 补精膏:牛骨髓125克,炒核桃仁125克,杏仁泥125克,山药250克,炼蜜500克。将核桃仁、杏仁泥和山药一同捣烂呈膏状,加人炼蜜和牛骨髓,混合均匀,放在沙锅内,酌加适量沸水,用文火煮熬成膏。待凉后盛人瓶内。每次1匙,空腹食用。 4.命门火衰,下元亏损,面色苍白,目眩耳鸣,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夜尿频多 犊髓全阳膏:小牛犊1只,黄芪500克,肉桂125克,良姜125克,陈皮125克,甘草 125克,)门椒 125克,优质白酒 2 000毫升,食盐适量。将以上原料一并放在锅内,加人足量清水和适量食盐,用文火煮熬,待牛犊肉烂如泥时,取骨捶髓,继续煎熬,以髓化尽力度。滤去肉、骨和药渣,留取稠汁,待冷后盛人瓮内备用。取汁任意调和食用。 【注意事项】牛骨髓为滋腻之品,易助湿生痰,痰湿之体慎用。 【牛髓的功效介绍】: 牛髓(《本经》) 【来源】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骨髓。 动物形态详牛肉条。 【性味】《别录》:甘,温,无毒。 【归经】《本草再新》:入心、脾二经。 【功用主治-牛髓的功效】润肺,补肾、填髓。 治虚痨羸瘦,精血亏损,泄利,消渴,跌扑损伤,手足皴裂。 ①《本经》:补中,填骨髓。 ②《别录》:主安五脏,平三焦.温骨髓,补中,续绝,益气,止泄利,消渴,以酒服之。 ③《韩氏医通》:骨髓煎油,擦四支之损。 ④《纲目》:润肺补肾,泽肌,悦面,理折伤,擦损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或熬膏。 外用:涂擦。 【选方】①补精润肺,壮阳助胃:炼牛髓四两,胡桃肉四两,杏仁泥四两,山药末半斤,炼蜜一斤。 同捣成膏,以瓶盛,汤煮一日。 每服一匙,空心服之。 (《瑞竹堂经验方》) ②治瘦病:黑牛髓和地黄汁,白蜜等分。 作煎服。 (孟诜) ③治劳损风湿:牛髓、羊脂各二升,白蜜、姜汁、酥各三升。 煎三上三下,令成膏。 随意以温酒和服之。 (《经心录》陆杭膏) ④治手足皱裂:牛髓敷之。
10、问题:请问吃骨髓会发胖吗?
牛髓
【来源】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骨髓。
动物形态详牛肉条。
【性味】《别录》:甘,温,无毒。
【归经】《本草再新》:入心、脾二经。
【功用主治-牛髓的功效】润肺,补肾、填髓。
治虚痨羸瘦,精血亏损,泄利,消渴,跌扑损伤,手足皴裂。
①《本经》:补中,填骨髓。
②《别录》:主安五脏,平三焦.温骨髓,补中,续绝,益气,止泄利,消渴,以酒服之。
③《韩氏医通》:骨髓煎油,擦四支之损。
④《纲目》:润肺补肾,泽肌,悦面,理折伤,擦损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或熬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