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文鱼山东卖多少一斤?怎么吃好吃?
各地价格有差异,请参考当地价格。
双菇三文鱼
“三文鱼配搭白蘑菇、金针菇、豆芽苗吃起来很清爽,烫豆芽苗的时间要掌握好这样吃起来口感很脆;再加上菌菇类的香味,煎好的三文鱼的油脂逐渐的流入菌菇里面吃起来很香。豆芽苗我还是第一次吃,原本以为会有豆腥味其实一点都没有;在开水里简单的烫一烫就可以了,或者放入锅里炒几分钟。 宴客菜除了用寄、鸭、牛肉以外还可以选用三文鱼,不管对老年人、小孩或成人都是营养丰富。 白蘑菇在我老家卖的很贵,也只有在超市里有买;一般一盒里面大概有10朵要人民币20元,这个菌菇不管是在中式料理或西式料理一样香浓美味。 三文鱼最喜欢就是吃鱼皮了,鱼肉还是其次呢。。 因为鱼皮煎香后跟一般的鱼不一样,鱼香味特别的浓,而且在鱼的鱼骨中间还有厚厚的骨髓;咬的时候跟一般的牛骨髓不一样,三文鱼的是‘卡兹卡兹的’脆脆的。。”
主料
三文鱼(1片)
白蘑菇(6朵)
金针菇(一小把)
调料
姜丝(少许)
豆芽苗(一小把)
水(2汤匙)
黑胡椒粉(适量)
盐(1/4茶匙)
蚝油(1汤匙)
厨具
煮锅、平底锅、不粘锅
1将豆芽苗的根部去除,三文鱼稍微冷冻后从中间片出一片较厚的肉。
2白蘑菇洗净切成片状,金针菇洗净后把根部去掉。
3将三文鱼放入盐抹均匀。3.图2.放入适量的黑胡椒粉腌制10分钟。
4豆芽苗的根部去除后放入盆子里洗净浸泡10分钟。
5浸泡后捞出沥干水分备用。
6锅里放入少许橄榄油。
7姜丝爆香。
8放入菇类翻炒5分钟。
9翻炒后放入2汤匙的水。
10最后放入蚝油翻炒2分钟即可出锅。
11小锅里放入水。
12水烧开后放入一小把的豆芽苗。
13倒入几滴油,这样烫熟后的豆芽苗就不会显得没光泽。
14豆芽苗烫至3-4分钟即可捞出沥干水分备用。
15锅里放入适量的油,加热后放入三文鱼。
16三文鱼煎至两面金黄色。可以按照个人口味去煎,颜色不要很深的话可以提早2-3分钟取出,因为家人喜欢吃金黄色的比较香所以多煎几分钟。
17最后先把烫好的豆芽苗围在盘子边上,中间放入菇类。
18然后把三文鱼放在菇类的上面即可食用,也可以按照个人喜好摆放。
擀面皮三文鱼
“本菜品是将传统的中式凉皮与日式三文鱼结合,不算是首创吧 很多酒店都有,在万紫千红吃过同样的菜,将三文鱼和凉皮分别切细长条,浇上传统的凉皮调味汁,拌匀即食,没有凹格外新潮的造型,很朴实的外观,口味却特别,除了酸辣适口的本土风味,还略带一点点日式青芥末酱的小清新,令人回味…… 这样的吃法,应该属于现如今比较流行的新派创意菜 新派菜讲究大胆突破传统 有中式菜的婉约、质朴,还有西式餐饮的优雅、精致 二者巧妙的融合在一起 恰到好处,又不显得突兀。通过传统的厨艺方法与料理的形貌予以重新组合,创造出全新的味觉和口感。”
主料
擀面皮(一份)
三文鱼(50克)
调料
黄瓜(一根)
香椿苗(适量)
酸辣调料水(适量)
青芥辣(适量)
海鲜酱油(一勺)
厨具
平底锅
1擀面皮、三文鱼、黄瓜、香椿苗(点缀)。
21、擀面皮自带调料水,没有的好朋友可以在家自己调,简单配方如下——
(米醋、油泼辣子、蒜水、盐适量,加八角、花椒、茴香熬成调料水,绿豆芽适量,煮断生。)
2、青芥辣适量
3三文鱼、黄瓜分别切丝。
4 取一个空水杯,先在最下面放一层三文鱼丝。
5再放一层黄瓜丝。
6一层擀面皮。
7再一层黄瓜丝。
8最后码一层擀面皮。
9压实,倒扣在盘中。
10香椿苗点缀其上。
11吃的时候,推倒拌匀,再搭配一小碟酱油+日式青芥辣,Ok!
小窍门:
擀面皮、三文鱼和黄瓜切丝后,一层一层码在容器中,制作成柱状。
倒扣于盘中,即成“宝塔造型”
一层红、一层绿、一层白,煞是好看!
擀面皮买的时候,附带了专门的调味汁,口味自不必说,由几十种香料独家秘制而成,蒜水、油泼辣、岐山香醋、五香调料水……一个都不能少!
吃的时候,将宝塔推倒拌匀,入口有辛辣微甜的芥末味,令人止不住长吸一口,擀面皮筋道爽口、三文鱼鲜嫩的口感却似水柔情,千娇百媚。
吃法和造型上都给人以非常独特的感受。
2、烹饪:蒜
山东医学科学院和新疆药物研究所的实验研究都证明,大蒜制剂能降低实验动物过高的血糖水平。
1.金香大蒜
金色象征着富贵华丽,香是气味对嗅觉唯美的感受。此菜以大蒜和咸鸭蛋黄结合制作而成,从颜色、造型、口感上别具一格。菜名金香大蒜谐音中国大蒜之乡——金乡大蒜,可谓相得益彰,独具匠心,妙哉!
用料:大蒜400克,咸鸭蛋黄4个。
做法:
①大蒜剥去外皮,选择大小近似均匀的蒜瓣用刀两头切齐。
②炒勺上火,放入油烧至七层热,将蒜瓣入油炸至金黄色,捞出控净油。
③炒勺中略留底油,放入葱姜末和熟鸭蛋黄煸炒。待鸭蛋黄炒散后放入炸好的蒜瓣,再略翻炒。出勺时放入少许味精即可。
制作关键:
火不宜过大,油温不宜过高,蒜瓣一定要炸透,使鸭蛋黄裹在蒜瓣上。尊贵新意型菜肴
2.吉士蒜香片
大蒜飘香,配吉士粉炸之溢出特殊香味,是佐酒、休闲、宴席调剂的美味佳肴;金黄色、酥脆、蒜香浓郁。
用料:大蒜、吉士粉。
做法:
①大蒜剥皮,挑选大瓣,改刀切成铜钱厚的长方形片。
②用盐略腌,使蒜片蘸匀吉士粉。
③炒勺上火放入油六七层热,下入蒜片,炸至焦脆捞出装盘即可。
制作关键:
蒜片切的薄厚要均匀,要注意油温不要太高,以免炸的蒜片过火。
青春活力型菜肴。
3.蒜汁面菜
面菜是民间的一种独特风味小吃,很有地方特色。即是面又是菜,是谁的发明和创造已无从考证,但留给人们的朴实独特的美味吃食,可是造福于民。
用料:面粉300克,菠菜(或其他青菜均可)。
做法:
①菠菜用开水氽一下,挤去水份,切成段。
②面粉加入鸡蛋一个,同菠菜一起和成稠面糊。
③先用蒸锅把稠面糊蒸成面菜饼。
④等熟后晾凉切成面菜片。
⑤炒锅上火,放入底油,葱姜、干辣椒炝锅,再放入面菜片煸炒,同时放入盐、味精,最后出勺时放入蒜汁。吃起来乡间趣味极浓,面菜淳朴,芳香筋道可口,增进对故乡的思念。
地地道道的民间菜肴。
4.蒜酱拌菜
3、山东省巨野有什么特产?
1.巨野樱桃巨野县舒展樱桃协会樱桃(学名:Cerasus pseudocerasus),是某些李属类植物的统称,包括樱桃亚属、酸樱桃亚属、桂樱亚属等。乔木,高2-6米,树皮灰白色。小枝灰褐色,嫩枝绿色,无毛或被疏柔毛。冬芽卵形,无毛。果实可以作为水果食用。
2.盟台宴酒 据《春秋》记载,鲁庄公三十年(前664年),在大野泽(现菏泽巨野县)西济水之南筑台(现齐鲁会盟台),齐鲁两国国君在台上饮酒结盟。后人为表纪念,以盟台宴命名为酒的名字。
3.谢集罐子汤谢集罐子汤源于大谢集镇,以大谢集镇老地方罐子汤最为正宗。目前已经在国家工商局注册“谢集正宗罐子汤”商标。该汤主要用羊骨、羊头肉、羊肝、羊心、羊肚等原料长时间熬汤制作,多用花椒、生姜为佐料,放入优质粉条,香气袭人,久喝不腻。
4.冯家烧鸡冯家烧鸡始创于清代末期,创始人为冯德聚老先生贺其母冯赵氏,现掌管人为其儿媳郭艳君女士。该烧鸡采用当年散养土公鸡,以严格细致的宰杀卫生标准,加入近三十种名贵佐料,用百年循环老汤精心烹煮。出锅的烧鸡,外酥里嫩、五香脱骨、色泽诱人、口味纯正。
5.花冠酒是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的特产。“花冠”牌系列白酒除具有浓香型白酒“窖香浓郁、香味协调、绵甜爽净”的特点外,更具有“幽雅醇厚、多粮风味、酒体丰满”的独特风格。
6.巨野罐子汤是山东是鲁西南最有代表性的汉族传统名吃。源于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大谢集镇,以大谢集镇老地方罐子汤最为正宗。目前已经在国家工商局注册“谢集正宗罐子汤”商标。
7.巨野郭氏牛肉糁巨野郭氏牛肉糁是以新鲜的牛肉、牛骨髓为主要原料配以数十种中药材及调料,经长时间精心熬制而成。汤汁浓稠、汤色乳白、香气袭人、久喝不腻。
8.鲁锦系民间纯棉手工纺织品,盛产于县内各镇。因织工精细、绚丽多彩,极似织锦,被省工艺美术研究所定名为“鲁西南织锦”,简称“鲁锦”。系经十几道工序织成,花色品种繁多的织物。
9.巨彩蛋在巨野由来已久,由民间画师精心构思,在禽蛋壳上绘制山水花卉,鸟兽鱼虫,仕女人物等图案,制成装饰品和圣诞用品。有较强的观赏和收藏价值。
10.园铃大枣俗称核桃纹枣,主要产于麒麟镇一带,全县镇村均有分布,具有果型美观、个大核小、质地紧密、紫红鲜艳、细腻香甜,营养丰富的特点。
4、牛肉汤太油怎么办?牛骨跟牛肉一起炖的!汤上面一层油!
在山东这个叫糁汤,精华就是这个浮油,是牛骨髓里炖出来的,如果怕腻就撇掉,
不过撒上香菜小葱,味道很棒
望采纳,谢谢
5、山东巨野县有什么好吃好玩的地方呢?
张中林肠汤:巨野名吃之一,由张中林先生十多年研制而成,其配料独特,选料考究,专选优质瘦牛肠,肠味美而不腥,醇而不腻,被巨野戏称:肠汤出锅香飘麟州,现已是菏泽市知名的小吃,游金山品肠汤已是巨野之行的首选。
巨野名吃
1 夏思源清真糕点:产于陶庙镇夏庄,始创于清朝乾隆年间,迄今有二百六十年历史。具有晶莹透亮、酥脆香甜、甜而不腻、入口既化、营养丰富之特色。畅销于山东、河北、上海、成都、兰州等地,倍受赞誉。许多港台同胞回乡探亲,把它作为珍品带回馈赠品尝。
2 冯家烧鸡 始创于清代末期,创始人为冯德聚老先生贺其母冯赵氏,现掌管人为其儿媳郭艳君女士。该烧鸡采用当年散养土公鸡,以严格细致的宰杀卫生标准,加入近三十种名贵佐料,用百年循环老汤精心烹煮。出锅的烧鸡,外酥里嫩、五香脱骨、色泽诱人、口味纯正,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和喜爱。
3 牛肉渗 以新鲜的牛肉、牛骨髓为主要原料配以数十种中药材及调料,经长时间精心熬制而成。汤汁浓稠、汤色乳白、香气袭人、久喝不腻。具有暖胃健睥、壮骨强筋、滋阴补肾之功效,是名副其实的汤类补品。
4 谢集罐子汤 源于大谢集镇,以大谢集镇老地方罐子汤最为正宗。目前已经在国家工商局注册“谢集正宗罐子汤”商标。该汤主要用羊骨、羊头肉、羊肝、羊心、羊肚等原料长时间熬汤制作,多用花椒、生姜为佐料,放入优质粉条,香气袭人,久喝不腻,是当地群众最为喜爱的汤类之一。
6、巨野县的美食有什么?
米豆糊粥、夏思源清真糕点、谢集罐子汤、巨野彩蛋、巨野郭氏牛肉糁等。
1、米豆糊粥
“米豆糊粥”营养丰富,易消化,具有美容、健脾之功效。袁家糊粥以干净、味美、行业道德高尚著称。
2、夏思源清真糕点
"夏思源清真糕点""以陶庙镇夏庄为中心,最早可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迄今有二百六十年历史,已传七代。
二百多年来,夏思源糕点集我国北方糕点月饼之大成,以上等面粉、食用油、白糖、蜂蜜、芝麻、花生仁、桔饼、玫瑰、桂花酱、果酱为原料,精工细做而成,配料考究,品类达一百多种,且风味各异。许多港台同胞回乡探亲,把它作为珍品带回馈赠品尝。"
3、谢集罐子汤
谢集罐子汤,是我国山东的著名小吃,入选中华名小吃之一。简介谢集罐子汤是鲁西南最有代表性的汉族传统小吃,先后被载入鲁西南名吃、山东名吃,2004年又被命名为中华名吃。
4、巨野彩蛋
彩蛋是山东巨野的特色传统手工艺品,在当地由来已久,由民间画师精心构思,在禽蛋壳上绘制山水花卉,鸟兽鱼虫,仕女人物等图案,制成装饰品和圣诞用品。
5、巨野郭氏牛肉糁
巨野郭氏牛肉糁巨野郭氏牛肉糁是以新鲜的牛肉、牛骨髓为主要原料配以数十种中药材及调料,经长时间精心熬制而成。
汤汁浓稠、汤色乳白、香气袭人、久喝不腻。具有暖胃健睥、壮骨强筋、滋阴补肾之功效,是名副其实的汤类补品。
7、我想在山东开大眼包子
图片贴不上 参考
(种类)
提起包子,不管南方人北方人都不会陌生,包子是我国较为普遍的一种食品。据《事物纪原》载,诸葛亮南征孟获,在渡泸水时,邪神作祟,按南方习俗,要以“蛮头”(南方少数民族的头)祭神,便下令以麦面裹牛羊猪肉,做如人形以祭,始称馒头。实际上这就是最初的包子,算起来,中国人吃包子的历史,也有1700多年了。馒头原本是有馅的,后来为了区别,才将无馅的称为“馒头”,有馅的称之为“包子”。
健康提示: 天热吃肉包子要小心(图)
各地包子北京开花
包子挑逗你的眼---包子的挑逗性,来自于内容的暂时不可知,行为上的囊中探物之快,以及油然而生的探索精神。因此,吃包子的过程充满了乐趣性。许多人,尤其在他们过于饥饿的时候,常常错过了这场好玩的游戏。
北京荟萃了南北的包子。北京的包子店可谓是百花齐放,不过除了像“天津狗不理”这些包子店是专门的连锁店外,其他很多美味的包子都是出自于某家酒楼。比如在粤系菜餐馆里你可以很容易找到各种各样的广东奶皇包和叉烧包,在川系菜餐馆里你可以找到成都小笼包和韩包子,而上海和苏浙菜系里可以吃到南翔小笼包和杭州小笼包等。论味道的正宗,除了连锁老字号店外,还是多在这些地方菜系餐馆中可以找到。而许多开在路边的小店,虽然打着某某名包的头衔,但是相比之下还是不太正宗。
外地名牌包子在北京开包子店,可能最重要的是不仅要发挥自己的传统特色,还得要入乡随俗,既要满足来自家乡人的口味,又要赢得当地人的信赖。
于是北京除了一些名牌包子店,其他包子店都综合了南北方两种口味,既卖南方包子又卖北方包子,甚至连做法都融合一起,分不开了。但是我现在要介绍的,是正宗的地方名牌包子,使你不出京城就可以尝到南北方的代表包子,岂不美事一桩!
包子文化南北有别
全国各地制作的包子,其制作和造型方法大体相同,但是在馅心的调制上各尽其妙,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味品种。
比如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开封的灌汤包,广东的奶皇包,上海的南翔小笼包,山东的水煎包等等,不胜枚举。
总体来说,南方和北方的包子就像同源的两支派别,不尽相同却各有千秋。
如同南北方人的性格差别一样,北方的包子显得大气、粗犷,单从个头上都可以看出来,而南方的包子大多小巧玲珑,无论是外形还是馅心都精致得很。
天津狗不理包子(名包推荐)
“狗不理”包子铺原名“德聚号”,至今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了。其实“狗不理”包子的名称却是由于店主的乳名而得来的。
原来店主叫高贵友,而其父亲因为四十得子,就为店主取名叫“狗子”。“狗子”的包子很受顾客欢迎,生意非常红火。“狗子”卖包子忙得顾不上和人说话,于是人们就善意地取笑他说:“狗子卖包子,一概不理。”于是渐渐地这个名号被喊顺了嘴,就成了“狗不理”。 狗不理包子好吃关键在于选料、配放、搅拌以至揉面、擀皮儿都是有一定的绝招儿,特别是包子褶花匀称,每只都不少于15个褶,做工很精细。
品包子:刚出屉的包子热气腾腾,看上去如同薄雾之中含苞的秋菊,再咬上一口,香而不腻。
南方包子
广东奶皇包
广东的传统包子很多,甜包中最有名的就是奶皇包了,它用蛋黄做成馅心,体态轻盈,小巧玲珑。南方的包子是茶点的老祖宗,因此饮茶的习俗也成就了各种特色包子。广东和香港人特别爱喝茶,在各式各样的茶餐厅里,在他们的早茶、午茶、晚茶里,奶皇包是必备茶点。 品包子:奶皇包有很多种,口味上大体可以用“软”、“甜”二字来形容。拿流汁奶皇包来说,包子看起来很清秀,细皮嫩肉的,面皮绵软却不粘牙。
鼎泰丰特色小笼包
鼎泰丰素来是以极品特色小笼包闻名天下,其源头是南翔小笼包。1972年鼎泰丰在台北创建第一家店,依靠“即制即蒸”的传统工艺,不仅受到海内外各大媒体的一致好评,在1993年更是被《纽约时报》评为全世界十大餐厅之一。
品包子:这种包子单从外观看就非常精致,半透明的包子皮,还隐约可以看见里面的馅心。拿起筷子轻轻夹起一个,小心翼翼地咬破一个口子,将鲜汁吸进嘴里,满嘴的香。
杭州小笼包
自南宋迁都临安即今日的杭州后,各地食店相继涌入,菜馆、食店众多。明清年间,游览杭州的帝王将相和文人骚客日益增多,饮食业大大地发展起来,名菜名点不胜枚举,而杭州小笼包则是独树一帜,远近闻名。杭州知味观是最有名的生产小笼包的老店。
品包子:口感柔滑,味道鲜美,包子皮虽然有点厚,但口感松软,吃后口齿留香。
北方包子
开封灌汤包
开封历史悠久的名小吃首先要算小笼灌汤包了。它是由北宋时期有名的“山洞梅花包子”演变而来,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在开封吃包子,最有名的要数开封第一楼,它经营的“第一楼小笼包子”有着“提起像灯笼,放下像菊花”的优美形态,并被誉为“中州膳食一绝”。
品包子:包子皮薄,有半透明的感觉。汤味道鲜美,包子皮柔韧,馅多不油腻。
西安贾三灌汤包
在西安你可以看到贾一、贾二、贾三灌汤包子,听说原本是一家人,后来分开经营,就各自成名,但是经营得最好、最有名的还是贾三灌汤包。有人说只有在贾三的店里,才能感受到包子的文化和文化的包子。
品包子:灌汤包的包子皮很筋道,而且中间的肉汤也是用牛骨髓慢火炖出来的,味道特别鲜美。这种包子传统吃法是配上八宝稀饭或者米粥,调料是经过调配的,味道比较轻。
(做法)
各式包子的制作方法
发酵面团的制作分掺水、揉面、发酵、吃碱等几个步骤。
1.掺水:面粉中掺水的比例一般是2比1,即一公斤面粉加0.5公斤左右的水,具体还应根据面粉质量,气候干湿,面粉中是否加有糖、油、蛋等而有所增减。掺水的温度应根据季节、气候变化而定,一般是冬天用热水,夏天用冷水,春秋天用温水。
2.发酵:制作发酵面团所用的发酵方法,一般有老酵、鲜酵母、发酵粉三种。家庭常用的是鲜酵母和发酵粉。
鲜酵母或发酵粉的用量多,发酵力就强,发酵的时间亦缩短。鲜酵母一块一般夏天可发面粉2~2.5公斤,冬天可发面粉1~1.5公斤。发酵时间,夏天2小时左右,冬天3~4小时发酵粉50克可发面粉2公斤,不能多用,多了就要发苦。用发酵粉发的面团只须放置半小时左右即可使用。面团加入水、发酵料后,应充分揉和,待发至松软,内部起泡后才能使用。用老酵发的面团,发后还需加适量碱水,揉透后再使用,以避免发酵。
馅料制作 1.豆沙馅心:赤豆500克拣净洗清后,用清水浸一天,倒入锅中烧开后改用小火煮烂。然后倒在淘罗中用手搓细出壳,让豆沙泥滤入另一容器中。待豆沙沉淀后,将清液再次倒入淘罗中冲洗出剩余的豆沙(可反复多次)。然后将豆沙浆倒入龙布袋或细布袋中,滤出水分。把100克猪油放入锅中,烧热后倒入糖750克,熬至糖水起韧性再把豆沙泥倒入,炒至豆沙厚薄符合需要时倒出冷却即成。
炒豆沙时也可用水代油,但色泽及吃口较差,糖与水的比例是9比1。炒时豆沙和糖不能同时放,否则不爽口,且发腻。豆沙炒成后如需加入猪油丁、桂花或玫瑰,可在冷却后加入。
2.鲜肉馅心:鲜肉馅有二种:一种是混水肉,即在肉馅中拌入肉皮冻,目的是增加卤汁,但吃口发腻;另一种是清水肉,事在肉馅中掺清水,入口也有一包卤,吃口好,但成本较大。
混水肉馅做法是,先将鲜肉皮150克,放冷水烧沸,用刀刮净杂毛洗净,入锅略煮一下捞出,放入冷水中浸一下,这样可使肉皮易酥,随后再放回锅中,用小火煮烂后捞出,用刀剁细,再放回原汤中,加葱、姜末、料酒,用旺火边烧边掏(以防粘锅底),烧至肉发成糊状有粘性,能粘附在筷上,即倒在肋里,待冷却后放入摇肉机摇碎,或用刀切细备用。然后把夹心肉1公斤左右剁成肉酱后倒在缸中,放入酱油、糖、盐、味精、料酒,朝一个方向搅拌至调料全部吸进肉中为止,再加入清水150克,朝一个方向搅拌至水全部吃进,然后再加清水150克,顺一个方向拌透后静放10分钟左右,让肉继续吸水发涨,最后把剁细的皮冻末倒入拌和即成。
3.三丁馅心:猪肉100克煮至七成熟,鸡肉250克煮至九成熟,捞出切成丁;笋250克煮熟后也切成丁。锅烧热,放入鸡汤,再把鸡丁、肉丁、笋丁、酱油、白糖放入,烧至成熟,放入味精,淋上水菱粉着黄后加入少量熟油,盛出冷却后即成。
4.虾肉馅心:把虾仁250克剁成酱放在碗中,加2只蛋清,用筷子搅拌成泥,再加入生粉拌和成虾茸。把猪肉250克切成丁,笋125克、叉烧75克切成丝,再加适量的盐、糖、酱油、味精等,加入虾茸中调和即成。
5.蟹粉馅心:猪油150克烧至七成熟,投入葱、姜末煸至葱色泛黄。蟹肉100克,先将蟹黄投入热油中,用铁勺掏碎,使油变成橙黄色,然后倒入蟹肉、盐一起熬拌后起锅,拌入已拌好的肉馅中即成。
6.菜馅心:青菜1公斤,投入开水中氽一下,立即捞出投入冷水中冷却(以免发黄),再捞出剁碎后装入布袋内挤去水分。把面筋50克切成丁,香干2块切成末。然后把菜倒在缸中抖松,加入糖、盐、味精、麻油、生油、面筋丁、香干末一起拌匀即成。
7.水晶馅心:猪油撕去外层薄膜后切成丁,用绵白糖拌和即成。在包馅时,可在馅心里加入少量水使糖稍溶,蒸熟后猪油丁就显得晶莹雪白,似水晶。
8.百果馅心:什锦蜜饯剁成细末,然后加绵白糖、板油丁、瓜子仁、松子仁、杏仁、胡桃肉等,搅匀即成。
包子制作发好面团入包各种馅子即成各色包子。一般成馅蒸时包口向上,甜馅蒸时包口向下,以示区别。
包好的包子,上笼后置沸水上用旺火蒸约15~20分钟即成。
天津狗不理包子制作法
2006-1-13 11:40:16
1.原料配方。面粉750克、净猪肉 500克、生姜5克、酱油125克、水422毫升、净葱62.5克、香油60克。
2.制作方法
①猪肉肥瘦按3:7匹配。将肉软骨及渣剔净,用大眼篦子搅碎或剁碎,使肉成大小不等的肉丁。在搅肉过程中要加适量生姜水,然后上酱油。上酱油的目的是调节咸淡,酱油用量要灵活掌握。上酱油时要分次少许添进,使之完全掺到肉里,上完酱油稍停一会儿,如在冰箱里放一会儿更好。如用拌馅机搅馅,上完酱油的肉不用停,紧接着上水即可。上水也要分次少许添进,否则馅易出汤。最后,放入味精、香油和葱末,搅匀。
②和面时面与水的比例是2:1,用老肥和碱的比例成正比。一般面粉25公斤,冬季用老肥20公斤左右,碱面 190克,春秋两季用老肥10公斤左右、碱面,135克,夏季用老肥7.5公斤左右、碱面130克。和面后要揉均匀,避免出现花碱现象。放剂子时要揉出光面, 750克水面出剂子40个,每个剂子重 18.75克。
③把剂子用面滚匀、滚圆,双方按擀面棍平推平拉,推到头、拉到尾,用力均匀,擀成薄厚均匀、大小适当、直径为8.5厘米的圆皮。
④左手托皮,右手拨人馅15克,捏褶15~16个。捏包时拇指往前走,拇指与食指同时将褶捻开,收口时要按好,不开口,不壅馅,包子口上没有疙瘩。
⑤包子上屉蒸。用锅炉硬气一般需4。5分钟;用烟煤蒸灶需5分钟;用家庭煤球火,上屉时火旺、水开、汽足需6分钟,汽弱则时间要长些。如蒸过火,包子瘪,流油,不好看,不好吃;欠火则发粘,不能吃。
包子制作图解
8、山东省巨野县巨野新城乡
张中林肠汤:巨野名吃之一,由张中林先生十多年研制而成,其配料独特,选料考究,专选优质瘦牛肠,肠味美而不腥,醇而不腻,被巨野戏称:肠汤出锅香飘麟州,现已是菏泽市知名的小吃,游金山品肠汤已是巨野之行的首选。
巨野名吃
1 夏思源清真糕点:产于陶庙镇夏庄,始创于清朝乾隆年间,迄今有二百六十年历史。具有晶莹透亮、酥脆香甜、甜而不腻、入口既化、营养丰富之特色。畅销于山东、河北、上海、成都、兰州等地,倍受赞誉。许多港台同胞回乡探亲,把它作为珍品带回馈赠品尝。
2 冯家烧鸡 始创于清代末期,创始人为冯德聚老先生贺其母冯赵氏,现掌管人为其儿媳郭艳君女士。该烧鸡采用当年散养土公鸡,以严格细致的宰杀卫生标准,加入近三十种名贵佐料,用百年循环老汤精心烹煮。出锅的烧鸡,外酥里嫩、五香脱骨、色泽诱人、口味纯正,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和喜爱。
3 牛肉渗 以新鲜的牛肉、牛骨髓为主要原料配以数十种中药材及调料,经长时间精心熬制而成。汤汁浓稠、汤色乳白、香气袭人、久喝不腻。具有暖胃健睥、壮骨强筋、滋阴补肾之功效,是名副其实的汤类补品。
4 谢集罐子汤 源于大谢集镇,以大谢集镇老地方罐子汤最为正宗。目前已经在国家工商局注册“谢集正宗罐子汤”商标。该汤主要用羊骨、羊头肉、羊肝、羊心、羊肚等原料长时间熬汤制作,多用花椒、生姜为佐料,放入优质粉条,香气袭人,久喝不腻,是当地群众最为喜爱的汤类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