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髓 > 再障骨髓像

再障骨髓像

发布时间:2020-08-16 07:55:10

1、我是再障性贫血骨髓不造血怎么办

1.急性再障抄(重型再障)的治疗 (1)去除一切可疑的致病因素。 (2)防治感染:输入血浆或丙种球蛋白,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3)防止出血:积极输入新鲜全血或血小板。 (4)输血纠正贫血。 (5)应用免疫抑制药: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环孢素(CSA、甲泼尼龙(甲基袭泼尼松龙、抗T 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人血丙种球蛋白等等。 (6)造血干细胞移植,即骨髓移植。 (7)中药辩证治疗。 2.慢性再障的治疗 以雄激素的应用和刺激神经和造血的药物为主。同时可采用骨髓移植和中药辅助治疗。 治愈标准:贫血、出血症状消失,血红蛋白达到男120g/L、女100g/L,白细胞达到4×10^9/L,血小板达到80×10^9/L 以上zd,随访2 年以上无复发。

2、患再障一年3个月,血象,骨髓恢复继续治疗有何建议?AA

不知道当初的诊断是不是重型再障?
一般情况下,建议坚持治疗超过2年,然后根据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停药。服药时间过短可能会导致复发。

(段明辉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北京协和医院段明辉 http://don2003000.haodf.com/

3、再障的体貌特征是什么

概述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种多能干细胞疾病。临床上常出现较重的贫血,感染和出血。患者以青壮年占绝大多数,男性多于女性。
病因
约半数以上病例因找不到明显的病因,称为原发性再障。部分病例显然由于化学、物理或生物因素对骨髓的毒性作用所引起,称为继发性再障。最常见的原因是药用工业或生活中接触到化学物质的中毒或过敏,其次是各种形式的电离辐射,较少见的病毒感染和免疫反应等.
症状
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贫血,出血及感染,其轻重与血细胞减少的程度及发展的速度有关。疲乏、软弱无力、皮肤粘膜苍白等贫血症状,皮肤、粘膜瘀点及瘀斑、齿龈出血、鼻衄、女性患者有月经过多、还有口腔、肛门周围、皮肤和上呼吸等感染症状。一般无淋巴结和脾脏肿大,反复感染及长期多次输血亦可使脾脏轻度肿大。
一、急性型:
多数起病急,症状轻重,早期突出的症状是感染和出血。高热、畏寒、出汗、口腔或咽部溃疡、皮肤感染、肺炎均较多见,重者可因败血症而死亡,皮肤瘀点、瘀斑、鼻衄、齿龈出血、消化道出血、女性月经过多等出血症状较多见。这类病例病情险恶、病程短促。
二、慢性型:
大多起病缓,主要的表现常常是倦怠无力、劳累后气促、心悸、头晕、面色苍白。如有出血亦较轻微,内脏出血较少见。感染、发热一般较轻微,出现较晚,治疗后较易控制。肝、脾淋巴结均不肿大,但晚期病例偶有脾脏轻度肿大,病程较长,患者可以生存多年,病情逐渐好转甚至接近痊愈。部分患者转变为急性型。
检查
一、血象:
全血细胞减少为最主要的特点,但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的减少程度不等。
二、骨髓象:
急性病例的骨髓穿刺物中骨髓小粒很少,脂肪滴显然增多,镜下,骨髓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有核细胞显著减少,主要是粒及红系细胞减少,巨核细胞减少或消失。淋巴细胞比例增多,非造血细胞如浆细胞、组织细胞和组织嗜碱细胞增多。
三、骨髓活检:
骨髓活检病理切片上造血组织显著减少,代替7a6431333234323038以脂肪组织,其间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和组织细胞分布在疏松的间质中。
治疗
一、防止滥用对造血系统有损害的药物,特别是氯霉素、保泰松等一类药物, 必须使用时,加强观察血象,及时采取适当措施。
二、长期接触能引起本病的化学、物理因素的人员,应严格执行防护措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有害的化学和放射性物质污染周围环境。

4、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如何与再障相鉴别

再障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都属于造血系统的疾病。再障是三系都减少的一种骨髓增生低下的血液系统疾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异常所致的造血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骨髓细胞增生,成熟和幼稚细胞有形态异常即病态造血。在治疗上也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说再障不需要化疗,但是大部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需要化疗的。

5、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象

您好!请您提供患者详细的骨穿检查报告单?您主要想咨询哪方面的问题呢?

6、本人是再障贫血 现在想做骨髓移植 想问一下 如果手术成功了 身体好了 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吗

再障即使不做骨髓移植,只要得到有效治疗,痊愈后都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即使正常人,也应当避免接触有害物质或环境。

与再障骨髓像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