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情况下需要做骨髓穿刺
很多病情需要做骨髓穿刺,例如:白血病.再障碍性贫血.特殊贫血.<总称叫骨髓穿刺活检术>
2、谁做过骨髓穿刺检查 痛苦吗?
打麻药的时候有点痛,然后抽骨髓血的时候腿会酸痛,最好找有经验的大夫给你做,别让实习的医生做,我曾经让个实习的大夫做过一次,结果穿刺的时候没找对打麻药的那个位置,折腾了很久,疼得我一身汗
费用差不多就是一楼说的,如果还要检查基因的话还得加一千来块钱
3、请问我需要做骨髓穿刺么?
你这个情况应该做一个骨髓活检的,因为血液疾病的症状很多都是相同的,唯一的证确诊方法就是活检。否则医生可能只能做经验性的治疗,就算真的有效了也还是不放心,效果不好的话就是耽误了自己。总之确诊之后就可以根据病情用药了,在药物的选择和用药剂量上都有了依据。
骨髓穿刺也许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恐怖,坚持一会会就过去了。要坚强啊!希望你能快快确诊。
4、骨髓穿刺的费用高吗?
费用高,
这个费用主要看检查项目有那些,
检查的项目少,费用自然就少,检查的项目多费用自然就高。
大概在1000~2万。
祝好~
5、骨髓穿刺的成功率高吗?需要做第二次的可能性大吗?
只要有经验的医生做很高,很少需要做第二次的,除外诊断治疗的需要。
6、骨髓穿刺怎么个做法
【操作方法】
1.选好部位:选择穿刺部位骼前上棘、髂后上棘、胸骨、腰椎棘突穿刺点。
2.消毒麻醉:常规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铺无菌孔巾,用2%利多卡因行局部皮肤、皮下及骨膜麻醉。
3.进行穿刺:穿刺抽吸将骨髓穿刺针固定器固定在一定长度,右手持针向骨面垂直刺,当针尖接触骨质后则将穿刺针左右旋转,缓缓钻刺骨质,穿刺针进入骨髓腔后,拔出针芯,接上干燥的10ml或20ml注射器,用适当力量抽吸骨髓液0.1~0.2ml滴于载玻片上,如需作骨髓液细菌检查,再抽取1~2ml。
4.拔针抽吸完毕,重新插入针芯,用无菌纱布置于针孔处,拔出穿刺针,按压1~2分钟后,胶布固定纱布。
【护理要点】
1.术前注意:(1)化验及药物过敏试验:查出血及凝血时间。若用普鲁卡因作局部麻醉,病人需做皮试。(2)体位准备:根据穿刺部位协助病人采取适宜的体位,若于胸骨、骼前上棘作穿刺者取仰卧位,前者还需用枕头垫于背后,以使胸部稍突出;若于髂后上棘穿刺者取侧卧位或俯卧位;棘突穿刺点则取坐位,尽量弯腰,头俯屈于胸前使棘突暴露。
2.术后注意:(1)观察:注意观察穿刺处有无出血,如果有渗血,立即换无菌纱块,压迫伤口直至无渗血为止。(2)保护穿刺处:指导病人48~72小时内不要弄湿穿刺处,多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防止伤口感染。
7、做骨髓穿刺疼吗?
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疼,先要局部注射麻醉药的。只会觉的麻和胀或酸。
时间也不会太长,二十分钟左右吧。
做完之后也不用卧床。
一般成人是在髂后上棘进行穿刺的。就是臀部偏上方。不需要住院!
多数在髂骨上穿刺,也有在胸骨柄或椎体的棘突上穿刺的,但较少见!
大约需要三十分钟左右,风险性很低,只能算一个小手术,不过需要家属或本人签字!
一针麻药,然后用专门作骨穿的针来抽骨髓,选择这个位置比较安全,对神经损害较小甚至不会损害,因为在骨髓的这个位置只有一些马尾-神经末梢,如果碰到这些马尾就会感觉到疼,如果你身体正常就不会有风险,这只是一般的检查项目不是手术.
补充:
一般三天内一定可以看结果
追问:
需要注意些什么吗?
回答:
你好!做骨髓穿刺需要在医院进行.而不是在其它地方,不用住院的算不上手术.可以运动等都可以。穿完以后盖上敷料按几分钟就行了,短期内别湿水短期内别打湿水,保持干糙。两天就可以取掉敷料了。
【手术医师需要注意的事项】1.术前应进行出、凝血时间检查,有出血倾向患者操作时应特别注意,对血友病患者禁止作骨髓穿刺。
2.注射器与穿刺针必须干燥,以免发生溶血。
3.穿刺针头进入骨质后避免摆动过大,以免折断;胸骨穿刺不可用力过猛,以防穿透内侧骨板。
4.抽吸液量如为作细胞形态学检查则不宜过多,以免影响有核细胞增生度判断、细胞计数及分类结果。如临床疑有败血症,则于骨髓涂片后,再接上注射器抽取骨髓液1.0ml,送骨髓培养。
5.骨髓液取出后应立即涂片,否则会很快发生凝固,使涂片失败。希望能帮到你望采纳!
8、为何要骨髓穿刺?有危险吗?
造血细胞或组织、血液细胞、止血系统异常的疾病叫作血液病。血液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来自于造血细胞及组织。在成人,造血细胞及组织主要存在于骨髓;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肝脏、脾脏也参与造血。骨髓检查是血液病的最重要检验方法之一。因为造血细胞主要存在于骨髓,很多血液病(尤其在早期),血液检查不能很反映疾病的状况。很多血液病的诊断、治疗效果及预后都要通过检查骨髓细胞来确定。抽取骨髓细胞或组织可进行形态学分析、血细胞化学染色、染色体核型检查、免疫学检查、基因分析、干细胞培养、电子显微镜检查、病理组织检查等,要取得骨髓细胞或组织、就要进行骨穿或活检。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是目前对造血系统疾病诊断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如: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等;观察疾病的疗效和预后;骨髓检查还用于诊断非造血系统疾病:如寄生虫感染(疟疾、黑热病)、代谢性疾病(Gaucher(高雪氏)病、Niemann-Pick(尼曼-匹克)病)、骨髓转移癌;临床对不明原因的发热、恶病质、不明原因肝、脾、淋巴结肿大、骨骼疼痛、外周血中出现幼稚细胞、可疑细胞及血细胞的单项或多项原因不明的减少及增多时,均可作骨髓检查;有时需活检及多部位骨髓检查。某些疾病骨髓中的病理变化呈局灶性改变,一次骨髓穿刺只能反映穿刺部位的骨髓功能或病理状况。不能反映骨髓的全面状况。某些疾病的诊断除骨髓细胞学改变外,尚需了解骨髓组织结构的变化等。此外,骨髓干抽等情况须结合骨髓活检进行病理学检查。结合骨髓活检进行病理学检查。骨髓穿刺或活检是一种非常简单安全的操作,即在突起的骨头如髂前上棘、髂后上棘、胸骨柄等处,先局部麻醉后用骨髓穿刺针或活检针进针抽取一些骨髓血或取一小块组织进行检查,很快就能完成,如患者不需要住院治疗,穿刺后可立即回家。人体全身多处骨骼都可以造血,抽取少量骨髓血或一小块骨髓组织是微不足道的,对身体没有任何影响。本院在骨穿过程中无一例出现并发症。如果患者既往有出血不止的病史或家族史,或有药物过敏史,穿刺前要告诉医生。有人担心骨穿会伤身体,甚至危及生命;一些人把骨髓和脊髓当成同一器官,因此把骨髓穿刺当作脊髓穿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