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髓 > 骨髓细胞外铁

骨髓细胞外铁

发布时间:2020-08-15 16:21:51

1、血清铁降低,骨髓细胞外铁增高、内铁减少

正确答案:C
解析:1
.缺铁性贫血转铁蛋白饱和度和血清铁下降,总铁结合力增高
。2
.慢性感染性贫血可有血清铁下降,但细胞外铁不一定减少

2、多发性骨髓瘤细胞铁染色的结果

1.骨髓象:
主要标准①组织活检证明有浆细胞瘤或骨髓涂片检查:浆细胞30%,常伴有形态改变。②骨髓检查:浆细胞10%~30%。
2.骨髓铁染色:

骨髓涂片用普鲁士蓝染色后,骨髓小粒中的铁称为细胞外铁,幼红细胞内的铁颗粒称为细胞内铁或铁粒幼细胞。
正常骨髓细胞外铁2+阳性,细胞内铁19%-44%,无环形铁粒幼细胞。
缺铁性贫血时细胞外铁消失,铁粒幼细胞减少。

3、这样一份骨髓细胞学检查报告能说明什么?

诊断:铁粒幼细胞性贫血伴有粒减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是一组铁利用障碍性疾病。特征为骨髓中出现大量环状铁粒幼红细胞,红细胞无效生成,组织铁储量过多和外周血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本病分为获得性和遗传性,还有维生素B6反应性贫血。获得性又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铁利用不良,血红素合成障碍和红细胞无效生成是本病发病的主要环节。与血红素合成有关的各种酶和辅酶的缺乏,活性减低和活性受阻是本病的发病机理。任何原因影响这些酶的活性均可导致铁利用不良和血红素合成障碍,结果形成低色素性贫血,铁在红细胞及各组织内大量堆积,使红细胞形态及功能受损,致红细胞过早破坏即无效生成。铁大量沉积于各组织内,形成血色病,影响各组织器官功能。

4、骨髓外铁是什么

骨髓外铁:骨髓小粒中有含铁血黄素称细胞外铁;细胞内也含有铁称细胞内铁,其中三价铁离子与分子中蛋白质结合不牢,经处理后游离,可在酸性亚铁氰化钾溶液中产生普鲁士蓝反应而染色。

铁染色正常值:细胞外铁为“+”-“++”;细胞内铁为计数100个幼红细胞,铁粒幼细胞为19-44个。

(4)骨髓细胞外铁扩展资料:

一、注意事项:

1、玻片一定要清洁无污,需经无铁处理。处理方法:新片经清洁液浸泡24h,冲洗后浸入95%乙醇中24h,晾干后再浸在5% HCl中24h,蒸馏水反复浸洗玻片,取出烤干备用。

2、酸性亚铁氰化钾必须现用现酸。

3、最好用盛骨髓那张涂片染色做细胞外铁观察,因这张涂片含骨髓小粒较多。

二、黄骨髓主要由脂肪组织构成,即骨髓的基质细胞大量变为脂肪细胞,仅有少量幼稚细胞团,其造血功能微弱。

(1)成年人的红骨髓能产生红细胞、粒细胞、血小板以及部分淋巴细胞。

(2)许多因素参与骨髓造血机能的调节:血液内氧的减少,刺激红细胞的形成;同样高空生活使红细胞增加;失血使骨髓内细胞的有丝分裂增强;食物中的蛋白质对红细胞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在红细胞形成的正常过程中必须有维生素B2。

(3)在成年人高度贫血和失血时黄骨髓能转变为红骨髓。

5、骨髓铁染色细胞内铁和细胞外铁是怎么回事?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是一组铁利用障碍性疾病。骨髓小粒中有含铁血黄素称细胞外铁;细胞内也含有铁称细胞内铁,其中三价铁离子与分子中蛋白质结合不牢,经处理后游离,可在酸性亚铁氰化钾溶液中产生普鲁士蓝反应而染色。

与骨髓细胞外铁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