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髓 > 牛骨髓中药

牛骨髓中药

发布时间:2020-08-15 09:25:49

1、这是什么中药

人参(学名:Panax ginseng),又称为亚洲参,是具有肉质的根,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长于海拔500~1100米山地缓坡或斜坡地的针阔混交林或杂木林中。由于根部肥大,形若纺锤,常有分叉,全貌颇似人的头、手、足和四肢,故而称为人参。性味甘、微苦。微温、补气、生津安神、益气,含多种皂甙和多糖类成分。古代人参的雅称为黄精、地精、神草。人参被人们称为“百草之王”,是闻名遐迩的“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之一,是驰名中外、老幼皆知的名贵药材。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人参
中文别名:亚洲参
英文名:ginseng
二名法:Panax ginseng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纲:双子叶植物纲 Magnoliopsida
目:伞形目 Apiales
科:五加科 Araliaceae
族:人参族
属:人参属 Panax
种:人参种 P. ginseng
拉丁学名:Panax ginseng C. A. Mey.
分布区域:吉林,辽宁,黑龙江等
保护级别:国家一级重点保护
相关推荐
千年人参
多年生草本植物
假人参
人参属
林下山参
人参炖鸡汤
食疗、汤粥
人形何首乌
人参花
由人参含苞待放的蓓蕾
长白山人参
多年生草本植物
人参茶
多年生草本植物
人参传说
长白山地区关于人参和挖人参的传说
美洲商陆
商陆药材的一种
葛根
还阳参
菊科还阳参属的植物
仙茅
生晒参
指人参从地里挖出洗净晒干后的状态
树蘑菇
壮阳果
尸参
一种生长在坟墓中的参类
黄芩茎叶解毒胶囊
移山参
移栽在山林中有野山参特征的人参
人参的吃法及禁忌 吃人参的禁忌 人参的功效与作用 假人参
概述
正在加载人参
人参出自《本草》。人参:形长而黄,状如防风,多润实而甘,俗用不入服,乃重百济者,形细而坚白,气味薄于上党;次用高丽,形大而虚软,不及百济,实用并不及上党者。其为药切要,亦与甘草同功而易蛀,唯内器中密封头,可经年不坏。人参生一茎直上,四五叶相对生,花紫色,高丽人作人参赞曰:三丫五叶,背阳向阴,欲来求我)树相寻。树叶似桐,甚大,荫广,则多生阴地。《植物名实图考》:人参,昔以辽东、新罗所产皆不及上党,今以辽东、吉林为贵,新罗次之

2、求30种常见病的中药处方?谢谢!!

预防手足口病中药处方: 手足口病食疗方:
患病期间,宜清淡饮食或流质,多饮水,保证液体和营养充足。轻症患儿可酌情选用以下食疗方:
1、 红萝卜1条,白茅根15g,竹蔗1节,生苡仁15g,每日1剂,煎水代茶。
2、 灯芯草5扎,蝉蜕3g,木棉花1朵,鸡骨草10g,瘦猪肉50g,煲汤饮用。
以上均为3-6岁儿童1人份剂量,可根据年龄大小酌情增减剂量。
感冒
葱 白 粥

【来源】《济生秘览》
【原料】粳米50克 葱白 白糖各适量
【制作】先煮粳米,待粳米将熟时把切成段的葱白2~3茎及白糖放入
即可。
【用法】每日1次。热服,取微汗。
【功效】解表散寒,和胃补中。适用于风寒感冒。
---------------------------------------------------------------
姜 糖 饮

【来源】民间验方
【原料】生姜片15克 葱白适量 红糖20克
【制作】将葱白切成3厘米长的段(共3段)与生姜一起,加水50克煮沸,
加入红糖即可。
【用法】趁热一次服下,盖被取微汗。
【功效】止呕吐,除风湿寒热,发汗解表,和中散寒。适用于风寒感
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者
----------------------------------------------------------------
姜糖苏叶饮

【来源】《本草汇言》
【原料】苏叶 生姜各3克 红糖15克
【制作】将生姜、苏叶洗净切成细丝,放入瓷杯内,再加红糖,以沸
水冲泡,盖上盖,温浸10分钟即成。
【用法】每日2次,趁热服食。
【功效】发汗解表,祛寒健胃。适用于风寒感冒;对同时患有恶心、
呕吐、胃痛、腹胀等症的胃肠型感冒,则更为适宜。
---------------------------------------------------------------
银 花 饮

【来源】民间方
【原料】银花30克 山楂10克 蜂蜜250克
【制作】将银花、山楂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3分钟
后取药液一次,再加水煎熬一次,将两次药液合并,放入蜂蜜,搅拌
均匀即成。
【用法】每日3次,或随时饮用。
【功效】辛凉解表,清热解毒。适用于风热感冒。
---------------------------------------------------------------
桑菊薄竹饮

【来源】《广东凉茶验方》
【原料】桑叶 菊花各5克 薄荷3克 苦竹叶 白茅根各30克
【制作】将桑叶、菊花、苦竹叶、白茅根、薄荷洗净,放入茶壶内,
用开水泡10分钟即成。
【用法】代茶随时饮用。
【功效】辛凉解表。适用于风热感冒
----------------------------------------------------------------
香 薷 饮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原料】香薷10克 厚朴5克 白扁豆5克(或加白糖适量)
【制作】将香薷、厚朴剪碎,白扁豆炒黄捣碎,放入保温杯中,以
沸水冲泡,盖严温浸1小时。
【用法】代茶频饮。
【功效】解表清暑,健脾利湿。适用于夏季感冒,夹暑湿证。
---------------------------------------------------------------
葱 豉 汤

【来源】《孟诜方》
【原料】连须葱白30克 淡豆豉10克 生姜3片 黄酒30克
【制作】将葱白、淡豆豉、生姜加水500克,煎沸再加黄酒煎煮。
【用法】热服,服后盖被取汗。
【功效】解表和中。

葱豉黄酒汤

【来源】《孟诜方》
豆豉15克 葱须30克 黄酒50克
【制作】豆豉加水1小碗,煎煮10分钟,再加洗净的葱须,继续煎5分
钟,最后加黄酒,出锅。
【用法】每日2次,趁热顿服。
【功效】解表和中。适用于风寒感冒。
--------------------------------------------------------------
五 神 汤

【来源】《惠直堂经验方》荆芥 苏叶 生姜各10克 茶叶6克 红
糖30克
【制作】将荆芥、苏叶洗净,与茶叶、生姜一并放文火上煎沸,加
红糖溶化即成。
【用法】随量服。
【功效】发汗解表。适用于风寒感冒

-------------------------------------------------------------
杭菊糖茶

【来源】民间验方
【原料】杭菊花30克 白糖适量
【制作】将杭菊花放茶壶内开水浸泡,加白糖适量。
【用法】代茶饮服。
【功效】通肺气止咳逆,清三焦郁火。适用于风热感冒初起、头痛
发热患者。
-------------------------------------------------------------
黄豆芫荽煎

【来源】民间方
【原料】黄豆10克 芫荽(香菜)30克
【制作】将黄豆适量水煎煮,15分钟后加入芫荽,再煎15分钟,去
渣。
【用法】1次服完。每日1服。
【功效】辛温解表,健脾胃。适用于流行性感冒。
------------------------------------------------------------
地瓜葛根煎

【来源】民间方
【原料】鲜地瓜100克 葛根(干品)50克
【制作】将地瓜洗净切片和葛根一起,加水适量水煎,去渣。
【用法】每日1次。1次服完。
【功效】发表解肌,解热生津。适用于流行性感冒。
---------------------------------------------------------------
米醋萝卜菜

【来源】经验方
【原料】生萝卜250克 米醋适量
【制作】将萝卜洗净切片,加米醋浸数小时。
【用法】当菜下饭。每日1剂。
【功效】辛凉解表,消食解毒。适用于流行性感冒
============================================================
支气管炎
猪 肺 粥

【来源】《证治要诀》
【原料】猪肺500克 大米100克 薏苡仁50克 料酒葱姜 食盐
味精各适量
【制作】将猪肺制净,加水适量,放入料酒,煮七成熟,捞出,切
成肺丁,同淘净的大米、薏苡仁一起入锅内,并放入葱、姜、食盐、
味精、料酒,先置武火上烧沸,然后文火煨炖,米熟烂即可。
【用法】可当饭吃。经常食用效果显著。
【功效】补脾肺止咳。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

-------------------------------------------------------------
贝 母 粥

【来源】《资生录》
【原料】贝母粉10克 北粳米50克 冰糖适量
【制作】用北粳米、冰糖煮粥,待米开汤未稠时,调入贝母粉,改
文火稍煮片刻(再煮二三沸),粥稠即成。
【用法】每日早晚温服。
【功效】化痰止咳,清热散结。适用于急慢性气管炎、肺气肿
---------------------------------------------------------------
葱 白 粥

【来源】《饮食辨录》
【原料】肥大葱白适量 糯米60克 生姜5片 米醋5毫升
【制作】将葱白切成3厘米长的段(共5段),再同糯米,生姜共煮粥。
粥成加米醋趁热食用。
【用法】热服。食后覆被取微汗。
【功效】发表散寒,温中通阳。适用于风寒感冒、咳嗽。
【来源】燥热咳嗽,表虚多汗者忌服。

--------------------------------------------------------------
杏 仁 粥

【原料】《食医心镜》
【制作】杏仁15克 白米50克
【用法】将杏仁去皮、尖,水研滤汁,同白米煮粥食用。
【功效】可供早晚餐,温热服。
【宜忌】止咳定喘,通便润肠。适用于风寒感冒并有喘咳、胸闷、
便秘者。

----------------------------------------------------------------
百合杏仁粥

【来源】民间方
【原料】鲜百合50克 杏仁10克 粳米50克 白糖适量
【制作】将杏仁去皮、尖,打碎,同鲜百合、粳米共煮为稀粥。
【用法】加白糖适量温服。
【功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适用于病后虚弱、干咳劳嗽。
【宜忌】风寒咳嗽及脾胃虚者不宜食用。 四 仁 粥

【来源】民间方
【原料】白果仁 甜杏仁各1份 胡桃仁 花生仁各2份鸡蛋1个
【制作】将上4味药共研成末,每次取20克,加鸡蛋1个煮1小碗。
【用法】清晨空腹食,连用半年。
【功效】止咳平喘。适用于中老年慢性气管炎。
--------------------------------
苏 子 粥

【来源】《本草纲目》
【原料】苏子10克 南粳米50~100克 红糖适量
【制作】将苏子捣成泥,与南粳米、红糖同入砂锅内,加水煮至
粥稠即成。
【用法】每日早晚温热服,5天为一疗程。
【功效】降气消痰,止咳平喘,养胃润肠。适用于中老年人急慢
性支气管炎及肠燥便秘。
【宜忌】大便稀薄的老人忌服

--------------------------------
车前子粥

【来源】《肘后方》
【原料】车前子1~30克 粳米100克
【制作】将车前子用布包好后煎汁。再将粳米入车前子煎汁中同
煮为粥。
【用法】每日早晚温热食。
【功效】利水消肿,养肝明目,祛痰止咳。适用于老人慢性气管
炎及高血压、尿道炎、膀胱炎等
-------------------------------
莱菔子粥

【来源】《老老恒言》
【原料】莱菔子末15克 粳米100克
【制作】将莱菔子与粳米同煮为粥。
【用法】早晚餐,温热食。
【功效】化痰平喘,行气消食。适用于老年慢性气管炎、肺气肿
------------------------------
枇杷叶粥

【来源】《老老恒言》
【原料】枇杷叶10~15克 粳米100克 冰糖适量
【制作】将枇杷叶用纱布包好放入砂锅内,加水200克煎至100克,
去渣入粳米、冰糖,再加水600克,煮成稀薄粥。
【用法】每日早晚温热服之,3~5天为一疗程。
【功效】清肺化痰,止咳降气。适用于急性气管炎、大叶性肺炎、
衄血以及胃热呕吐呃逆等症。
【宜忌】感受寒凉引起的咳嗽呕吐者忌用
--------------------------------
落花生粥

【来源】《粥谱》
【原料】花生仁30克 粳米100克
【制作】将花生仁与粳米共煮粥。
【用法】每日早晚空腹食用。
【功效】润肺止咳。适用于干咳少痰、口干喜饮者
-------------------------------
蔗 浆 粥

【来源】《粟珍集》
【原料】甘蔗500~1000克 粳米50克
【制作】将甘蔗捣汁,再煮粳米作稠粥,然后加入蔗汁,搅匀。
【用法】可随意食用。
【功效】清热润燥,止渴生津。适用于肺热咳嗽、口干舌燥,兼
助脾气,利大小肠,除烦热,解酒毒
-------------------------------
蜂蜜萝卜汁

【来源】民间方
【原料】白皮大萝卜1个 蜂蜜100克
【制作】将萝卜洗净掏空中心,放入蜂蜜,置大碗内,加水蒸煮。
【用法】每日2次,随量服。
【功效】润肺、止咳、化痰。适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
------------------------------
蜜饯百合

【来源】《圣惠方》
【原料】干百合100克 蜂蜜150克
【制作】将干百合洗净,放入大搪瓷碗内,加入蜂蜜,上笼蒸1
小时,趁热调均匀,晾冷后,装入瓶内即成。
【用法】每日早晚各服1汤匙。
【功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以及秋天肺
燥或热邪伤及肺胃之阴所致咳嗽等
-------------------------------
北杏炖雪梨

【来源】民间方
【原料】北杏10个 雪梨1个 白砂糖30~50克
【制作】将北杏、雪梨、白砂糖同放炖盅内,加清水半碗,隔水
炖1小时。
【用法】每日2次,食雪梨,饮汤。
【功效】化痰止咳,清热生津,润肺平喘。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

3、肝癌晚期能吃牛骨髓

你好,这情况是肯定要寻找入门的中医去治疗的,否则吃简单的食物确实没用的。
另外如果不配合药物,建议不要吃牛骨髓,根本消化不了。肝癌晚期就是正气虚弱,邪气弥漫。治疗的总路线就是扶正驱邪,如果只是补正,那反而出大问题的。

4、补肾精的中成药有哪些

一、肉苁蓉
1
肉苁蓉属列当科濒危种,别名大芸、寸芸、苁蓉、查干告亚(蒙语)。肉苁蓉是一种寄生在沙漠树木梭梭、红柳根部的寄生植物,它们没有叶绿素,从梭梭寄主中吸取养分及水份。对土壤、水分要求不高,分布于内蒙古、宁夏、甘肃和新疆,素有“沙漠人参”之美誉,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是中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也是历代补肾壮阳类处方中使用频度最高的补益药物之一。
主治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道。主肾阳虚衰;精血不足之阳wei;遗jing;白浊;尿频余沥;腰痛脚弱;耳鸣目花;月经衍期;宫寒不yun;肠燥便秘。
补肾的中药主要有哪些
END
二、菟丝子
1
  菟(tu)丝子,又名吐丝子、菟丝实、无娘藤、无根藤、菟藤、菟缕、野狐丝、豆寄生、黄藤子、萝丝子等。菟丝子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的补肾中药。 归经:气味辛,甘,平 无毒。[功能与主治]:补肾益精,养肝明目。适用于肝肾不足的腰膝筋骨酸痛,腿脚软弱无力、阳wei遗jing、呓语、小便频数、尿有余沥、头晕眼花、视物不清、耳鸣耳聋以及妇女带下、习惯性流产等症。
补肾的中药主要有哪些
END
三、牛骨髓
1
  甘,温,无毒,药剂,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骨髓。高蛋白、低脂肪及含优质有机钙的富营养原料,很多壮骨粉、补钙产品所用原料就是来自牛骨髓。是上等补肾中药。主治润肺、补肾、壮yang、填髓、虚痨羸瘦、精血亏损、泄利、消渴、跌扑损伤、手足皴裂。
补肾的中药主要有哪些
END
四、桑葚
  甘;酸;性寒。为桑科落叶乔木桑树的成熟果实,桑葚又叫桑果、桑枣,农人喜欢其成熟的鲜果食用,味甜汁多,是人们常食的水果之一。也是水果里的补肾中药。成熟的桑葚质油润,酸甜适口,以个大、肉厚、色紫红、糖分足者为佳。每年4~6月果实成熟时采收,洗净,去杂质,晒干或略蒸后晒干食用。具体成熟时间各地不一样,南方早一点,北方迟一点。主治肝肾不足和血虚精亏的头晕目眩;腰酸耳鸣;须发早白;失眠多梦;津伤口渴;消渴;肠燥便秘。
补肾的中药主要有哪些
END
五、冬虫夏草
1
又名中华虫草,又称为夏草冬虫,简称虫草。是中国传统的名贵补肾中药材,它是由肉座菌目麦角菌科虫草属的冬虫夏草菌寄生于高山草甸土中的蝠蛾幼虫,使幼虫僵化,在适宜条件下,夏季由僵虫头端抽生出长棒状的子座而形成(即冬虫夏草菌的子实体与僵虫菌核(幼虫尸体)构成的复合体)。冬虫夏草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功能、直接抗肿瘤作用、提高细胞能量、抗疲劳、调节心脏功能、调节肝脏功能、调节呼吸系统功能、调节肾脏功能、调节造血功能、调节血脂等。

5、什么中药补肾好

杜仲
、狗脊、大云、锁阳、菟丝子、川芎。都是不错的壮阳中药


如果要壮阳
、给你个方子


去药店买雄蚕蛾20只
研成粉末

每天早晚用白酒送服3克

连用半月以上


要忌萝卜哦。

很简单
、试试就知道了

6、古代《药典》记载牛骨髓是中药。请问牛骨髓能治那些疾病?

牛骨髓的营养价值剖析 功用主治:润肺,补肾、填髓。 指虚劳羸瘦,精血亏损,泄利,消渴,跌扑损伤,手足皴裂。

7、招远哪个中药店有卖牛骨髓的

一般中药房都有的

8、补肾的中药有哪些?

中医的补肾药有补肾气药、补肾阳药、滋肾阴药、补肾精药四类,不同类型的补肾药,针对的病情是不同的,所以患者需要请专业的中医科医生,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选方用药,以避免使用的药物不对症,具体的药物包括以下几种:补肾气的中药有芡实、金樱子、沙苑子等;补肾阳的中药有附子、肉桂、巴戟天、淫羊藿等;滋肾阴中药有熟地黄、枸杞、黄精、何首乌等;补肾精的中药有菟丝子、覆盆子等。

与牛骨髓中药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