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髓 > 骨髓性溶血

骨髓性溶血

发布时间:2020-08-13 23:35:59

1、什么是溶血症

什么是新生儿溶血症
新生儿溶血症是指因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在我国以ABO血型不合者占多数,Rh血型不合者较少,其他如MN、Kell血型系统等少见。
什么原因引起新生儿溶血症
当胎儿由父方遗传所得的血型抗原与母亲不同时,进入母体后即会刺激母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胎儿红细胞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导致溶血。
在ABO系统中,因O型人具有抗A或抗BigG的人数比A型及B型的人数多:A抗原较B抗原的抗原性强,故母O型,胎儿A型者得病机会多。ABO溶血症可发生在第一胎,与母体曾受自然界中类似A、B物质的抗原刺激,已具有抗A或抗B抗体有关。Rh溶血症的免疫抗体,只能由人类的血细胞作为抗原刺激而产生,在分娩时胎儿红细胞才进入母体,则除有输血史者,罕见第一胎即发病。我国绝大多数人为Rh阳性,故Rh溶血症在我国少见。
新生儿溶血症有什么症状
本病症状之轻重差异很大,一般ABO血型不合者症状较Rh血型不合者轻。病儿常于生后24小时以内或第二天出现黄疸,并迅速加重。随黄疸加深可出现贫血、肝脾肿大,严重者发生胆红素脑病。Rh不合大量溶血者,出生时已有严重贫血,可导致心力衰竭、全身水肿、甚至死胎。
新生儿溶血症需要做哪些检查
血常规。
如何治疗
1.药物治疗。
⑴西药。①血浆或白蛋白。②肾上腺皮质激素。③酶诱导剂:苯巴比妥,尼可杀米,要及早用药。两药同用可提高疗效。④葡萄糖及碱性溶液。
⑵中药。
中药可以退黄,体外试验有抑制免疫反应的作用。常用的方剂有:①三黄汤
黄芩4.5g,黄连1.5g,制大黄3g。②茵陈蒿汤
茵陈1.5g,栀子9g,制大黄3g,甘草1.5g。③消黄利胆冲剂
茵陈9g,桅子3g,大黄3g,茅根10g,金钱草6g,茯苓6g。以上三方可选其中之一,每日服1剂,分次在喂奶前服。
2.光疗。
3.换血输血。
⑴换血目的:换出血中已致敏红细胞及抗体,阻止进一步溶血;减少血清非结合胆红素浓度,预防发生胆红素脑病;纠正贫血,防止心力衰竭。
⑵换血指征:①产前已经确诊为新生儿溶血病,出生时有贫血、水肿、肝脾肿大及心力衰竭,脐血血红蛋白
<
120g/L。②脐血胆红素
>
59.84~68.4μmol/L
(3.5~4mg/dl),或生后6小时达102.6μmol/L(6mg/dl),12小时达205.2μmol/L
(13mg/dl);③生后胆红素已达307.8~342μmol/L(18~20mg/dl)、早产儿胆红素达273.6μmol/L(16mg/dl)者;④已有早期胆红素脑病症状者。
⑶血清选择:ABO溶血症用AB型血浆,加O型红细胞混合后的血。Rh溶血症应有ABO同型(或O型),Rh阴性的肝素化血。血源应为3天内的新鲜血。

2、溶血性贫血的骨髓检查有哪些?

溶血性贫血可作骨髓检查。骨髓穿百刺物涂片显示有核红细胞显著增多,脂肪减少,粒、红细胞比例缩小或倒置。幼红细胞有丝分裂象增多。如果同度时有叶酸缺乏,则无巨幼红细胞。注意长期大量内溶血和骨髓代偿性增生非常旺盛时,可出现叶酸缺乏。如发生再生障碍,可见红细胞显著容减少。

3、骨髓穿刺可以溶血是什么意思?

骨穿刺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主要用于:
1.确定诊断某些造血系统或非造血系统疾病

这类疾病多数具有特征性细胞形态学改变,骨髓检查有决定性诊断作用。如各类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多发性骨髓瘤、骨转移癌等及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典型的缺铁性贫血等。此外,发现某些特殊细胞,如结核性多核巨细胞、霍奇金病细胞或某些寄生虫如疟原虫、黑热病小体等,也可据此确诊。
2.辅助诊断某些造血系统疾病

这类疾病多是以骨髓造血功能改变为主,骨髓检查结果尚需要结合其他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后才能做出诊断。如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等。
3.作为鉴别诊断的应用
临床遇有原因不明的发热、淋巴结、肝或脾肿大、骨痛或关节痛等时,骨髓检查有助于鉴别是否由造血系统疾病所引起。
由于凝血因子缺乏而有严重出血者如血友病,骨髓检查应列为禁忌。

4、骨髓监测是溶血性贫血,查溶血系列正常,这是什么病

白细胞数目2.97,中性粒细胞百分比58.24,淋巴细胞百分比36.74,单核细胞百分比2.74,嗜酸细胞百分数0.74,嗜碱细胞百分数1.7红细胞数目1.68,红细胞压积20,平均RBC血红蛋白41.11,RBC分布宽度标准76.41,血小板数目91,平均血小板体积11.1,大小血板比积34.4,网织红细胞0.045,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73.淋巴细胞绝对值1.09,单核细胞绝对值0.08,嗜酸细胞绝对值0.02,嗜碱细胞绝对值0.05,血红蛋白69,平均红细胞体积119.01,平均RBC血红蛋白345,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18.31,血小板压积0.102,血小板分布宽度12.7凝血酶原时间13.1,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1.09,凝血酶时间16.1,抗凝血酶III84.8,纤维蛋白原237,凝血酶原活动度76.6,凝血酶原比值1.09,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30.8,D-2聚体257,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1.5乙肝表面抗原0,乙肝E抗原0,乙肝核心抗体0.81,乙肝表面抗体209.29,乙肝E抗体2.205,谷丙转氨酶28,谷草/谷丙2。0,直接胆红素15.2,转肽酶8.1,腺苷脱氨酶8.0,碱性磷酸酶43,尿素氮6.34,尿酸324,血清胱抑素0.97,血糖5.44,钠139.5,钙2.23,磷1.37,锌17.10,谷草转氨酶56,总胆红素35,间接胆红素19.8,血清总胆汁酸7.3,胆碱酯酶8140,a-岩藻糖苷酶20.5,肌酐67.5,血白塔2微球蛋白3.07,二氧化碳结合力22.7钾4.96,氮104.1,镁0.92,血铁清27.202012、11、15叶酸7.91,维生素B1240.2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41.56,糖类抗原199,总前列腺特异抗原0.81,铁蛋白573.1,癌胚抗原0.85,甲胎蛋白2.71,糖类抗原12512.3浊度清晰,尿液酸碱度6.0,葡萄糖正常,尿蛋白-,比重(SG)1.03,酮体-,镜检红细胞0.0,白细胞团未见,未分类管型未见,细菌未见,结晶未见,酵母菌未见,颜色无色,亚硝酸盐-,尿潜血-,胆红素-,尿胆原+1,白细胞阴性,镜检白细胞0.0,透明管型未见,鳞状上皮细胞未见,非鳞状上皮细胞未见,粘液未见,精子未见白细胞数目3.78,中性粒细胞百分比58.54,淋巴细胞百分比35.7,单核细胞百分比3.7,嗜酸细胞百分数1.34,嗜碱细胞百分数0.8,红细胞数目1.64,红细胞压积19.4,平均RBC血红蛋白39.61,RBC分布宽度标准77.31,血小板数目91,平均血小板体积11.4,大血小板比积34.4,网织红细胞0.041,中性粒细胞绝对值2.21,淋巴细胞绝对值1.35,单核细胞绝对值0.14,嗜酸细胞绝对值0.05,嗜碱细胞绝对值0.03,血红蛋白65,平均红细胞体积118.31,平均RBC血红蛋白335,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18.41,血小板压积0.102,血小板分布宽度11.4谷丙转氨酶21,直接胆红素11.9,总胆红素33.3,间接胆红素21.4溶血检查酸溶血实验,糖水溶血实验,含铁血黄素实验,抗人球蛋白IgG实验,抗人球蛋白C3d实验结果都成阴性参考值就是阴性骨髓分析报告: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红=0.44:11.粒系占29.6%,各阶段可见,比例大致正常,少部分细胞可见轻度类巨变。嗜酸细胞可见。2.红细胞增生占67.2%,早,中幼红阶段比例偏高,余比例大致正常,有核红可见核畸形,核碎裂,可见分裂相。成熟红细胞形态大小不一。3.淋巴细胞占3.2%4.全片(2*2.5cm)计数巨核细胞4个,产板性少见(是否与取材有关)。血小板可见。5.血片分类见左表,血小板可见。6.铁染色外铁:+++细胞内铁: 36%结论:此次骨穿,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系占29.6%,红系增生占67.2%,巨核细胞少见还有点呼吸困难,输激素,吃叶酸和打B12,贫血情况有所缓解,

与骨髓性溶血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