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常捐献骨髓有什么危害???
捐献骨髓需要做骨髓穿刺,挺痛的。一般捐献骨髓的要求是①骨髓匹配(就像血型要一一对应)②体重合格。骨髓提取时要一定量的,一般幼童不能给大人捐骨髓,因为量不够。其他皆可。 这与是否绝经无关,绝经只是体内血液更新速度慢了,骨髓造血功能是不会衰退的。瘦弱只需要多补补身子,喝喝藕粉吃吃红枣是很补血的。
2、捐赠骨髓有危害吗。。?
所谓的骨髓移植并非字面那样,是真的骨髓质.早期在对白血病进行研究治疗的时候,医学家发现,人体的骨髓是血液产生的源泉,骨髓里含有遭血细胞!受到当时条件所限,他们往往采用直接抽取健康着的骨髓,做适当处理后转植入患者体内,因此这种治疗方法被称为骨髓移植.日后,这种名称一直延用下来. 随着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先进医学设备的应用,医学家在人类骨髓中发现了造血干细胞,并发现不止是骨髓中含有造血干细胞,血液中也同样含有,只是含量远不及骨髓!因为直接从骨髓中抽取的方法会给捐献者带来巨大的痛苦,所以开始使用从血液中分离造血细胞的方法,这样,对捐献着的痛苦就降到了最低. 分离后的血液,会重新输入到捐献着的血管中,而干细胞则留在了另外的容器中等待进行移植.分离机当然是经过严格消毒,无须担心血液在"出门旅游"的时候受到病菌侵害. 另外,人的骨髓是能够生产造血干细胞的,不用对失去的那部分而担心,不出10天,捐献者身体中的干细胞就会恢复原先的水平. 现在国家对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公民提供了良好的福利,例如,捐献者享有10-15天带薪修养假期,并给予3000-5000元的慰问金等等,国家卫生部也要求相关的医疗单位确保捐献者身心的健康!
3、捐献骨髓有后遗症吗?
捐献骨髓的目的,是为了将供者(捐献者)骨髓中的造血肝细胞移植到受者体内使用,一般用于治疗白血病、再障等疾病。现在的医学实践已经基本不采用直接移植骨髓的方法了,“捐献骨髓”只是一种旧的说法而已。人体外周血,就是我们血管中的血液,平时就有少量从骨髓中“跑”出来的干细胞,只是很少,不便使用。干细胞移植前,需要使用药物促进更多的干细胞“跑”到外周血中,达到一定量以后,就可以从血液中分离干细胞移植到受者体内了。从过程来看,捐献干细胞,也就是你所说的“捐献骨髓”,其实跟普通的献血差不多,包括儿童都能经受得起。没有什么明显的危害。
对于得重病的患者来说,能够找到匹配的供者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即使亲兄弟姐妹也只有四分之一的概率。如果可以,就毫不犹豫的去捐吧。
4、捐献骨髓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吗?
5、捐献骨髓会对捐献者的身体造成什么伤害或后遗症?
合理的捐献骨髓对捐献者是没有伤害的。之所以捐献者少,应该是因为大众对于捐献骨髓的认识还不够,可能认为想要捐献还要开刀动手术,会使很多想要捐献骨髓的人们望而生畏,也可能是由于我国现在捐献骨髓的正规机构数目还不够多或是技术还没有达到100%让人放心的程度,有待发展。——育果医生
6、有谁捐过造血干细胞的?会不会有后遗症或者对身体有害处的?
造血干细胞有两个重要特征:其一,高度的自我更新或自我复制能力;其二,可分化成所有类型的血细胞。造血干细胞采用不对称的分裂方式:由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细胞。其中一个细胞仍然保持干细胞的一切生物特性,从而保持身体内干细胞数量相对稳定,这就是干细胞自我更新。而另一个则进一步增殖分化为各类血细胞、前体细胞和成熟血细胞,释放到外周血中,执行各自任务,直至衰老死亡,这一过程是不停地进行着的。
造血干细胞是能自我更新、有较强分化发育和再生能力、可以产生各种类型血细胞的始祖细胞。造血干细胞来源于红骨髓,可以经血流迁移到外周血液循环中,不会因献血和捐献造血干细胞而损坏造血功能。
人体大部分骨头的中央部分有空腔也叫骨腔,骨腔内所含的物质叫骨髓。骨髓分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具有造血功能,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粒细胞等,都是由它经过多次分化发育而成的。 人体骨髓量与体重等因素相关,成年人骨髓量一般为3千克左右。
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副所长张晓辉表示,骨髓移植,移植的核心不是骨髓,而是造血干细胞。通过外周血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采血量甚至比献一次全血还要少,对捐献者自身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对白血病患者而言却可以拯救生命。
骨髓移植,在早期移植的就是骨髓血。骨髓存在于长骨(如肱骨、股骨)的骨髓腔和扁骨(如髂骨)的骨松质中。能产生血细胞的骨髓略呈红色,称为红骨髓。造血干细胞主要栖息于红骨髓中,它就像种子一样,虽然在骨髓中含量只有1%左右,却可以生根发芽,不断自我复制,并且可以分化成各种血细胞。为了获取足够的干细胞,早期的移植需要对供者进行半身麻醉,从髂骨采集1000毫升左右的骨髓血,这对健康供者来说代价就太大了。
直到上世纪90年代,研究发现应用细胞动员剂可以将造血干细胞动员入血中,通过采集血液就能获得所需的干细胞。这是移植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大大减少了干细胞采集的风险。
张晓辉介绍,目前造血干细胞主要来源于骨髓血、外周血、脐带血。从外周血采集造血干细胞简单、方便,是中华骨髓库捐献造血干细胞较多采用的方法。
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外周血的造血干细胞数量少,不能满足移植的需要,通过注射动员剂“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使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增加20—30倍。据多年的临床观察,国内外至今还没有发现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和副作用。
捐献造血干细胞影响身体健康吗?张晓辉表示,成年人(18—45岁)的骨髓量一般在3000克左右,大部分存在于骨髓腔。捐献造血干细胞一般采集约为200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悬液,在最高峰时采集造血干细胞,采集次数最多不超过两次,对捐献者本身无不良影响。
全球迄今为止100万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案例证明,捐献造血干细胞安全、科学、无损健康。造血干细胞具有高度的自我更新、自我复制的能力。造血干细胞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失血或捐献造血干细胞后,可刺激骨髓加速造血,1—2周内,血液中各种成分可恢复到原来水平。适龄、健康的志愿者捐献造血干细胞后,由于血细胞数量减少,会促使骨髓把储备的血细胞释放,并刺激骨髓造血功能,促使血细胞的生成。
如果觉得有帮助的话记得分享给需要的人哦~
7、捐献骨髓有什么坏处么
理论上是没有对身体有健康影响,但实际上是有副作用的。这个作用是存在手术和抽血过程中。根据国外对完成大约51,024例造血干细胞异源移植,其中27,770例是进行骨髓移植,23,254例进行了外周血移植。在这些51,024名捐赠者中,5名捐赠者死亡,其中1例是在骨髓捐赠后死亡,4例则在外周血捐赠中死亡,死亡几率约为0.98/1万人。共有37例严重不良反应,致病几率约为7.25/1万人,其中12名在骨髓移植后(4.32/1万人),25名在外周血移植后(10.76/1万人)。此外,大约有20名捐赠者出现恶性血液瘤(3.92/1万人),其中8名捐赠者在骨髓移植后,12名捐赠者在捐献外周血干细胞后。恶性血液瘤的出现几率并没有高出正常年龄和性别相关的致病几率普查结果。
结论:造血干细胞的捐赠可能存在致死或者严重不良反应的风险,这个风险虽然小但是确实存在。人体是非常复杂和奇妙的有机体,目前的科学对许多功能和机制都不清楚。造血干细胞是最神秘的细胞,白血病的发作就是各种因素干扰它造成的后果。采集造血干细胞目前需要人为干扰,所以,除非以后科技发达,采集时静悄悄,一点也不会干扰造血功能,而从身上采集极小部分,这才会消除副作用。
8、捐献骨髓对身体有害吗?以后会卜会留下后遗症?
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不管是骨髓造血干细胞捐献还是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捐献,都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许多人认为捐献骨髓就是抽取骨髓,这完全是一种误解。骨髓移植需要的是人体内的红骨髓,即造血干细胞。
一个成年人的骨髓重量为3公斤,一名供髓者提供不足10克的骨髓造血干细胞就能挽救一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不会因此减弱其免疫功能和造血功能。
人体内的造血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正常情况下,人体各种细胞每天都在不断新陈代谢,进行着生成、衰老、死亡的循环往复,失血或捐献造血干细胞后,可刺激骨髓加速造血,1-2周内,血液中的各种血细胞恢复到原来水平。因此,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9、骨髓移植手术对捐献者的身体有什么样的影响吗
不会有什么影响的,现在多采用体外分离干细胞的方法,就是从你的肘部输出动脉血液,通过通过血细胞分离机分离血液获得大量造血干细胞用于移植,然后将其他的成分再回输到你的体内.这样现在捐赠骨髓已不再抽取骨髓,而只是“献血”了。而且,由于技术的进步,现在运用造血干细胞“动员”技术,只需采集分离约50至200毫升外周血即可得到足够数量的造血干细胞。采集足够数量的造血干细胞后,血液可回输到捐献者体内。 很安全方便,而且没有什么不适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