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颌骨骨髓炎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建议:(一)急性颌骨骨髓炎发病急剧全身症状明显。局部先感病源牙疼痛,迅速延及邻牙导致整个患侧疼痛并放散至颞部。面部相应部位肿胀,牙龈及前庭沟红肿患区多个牙齿松动。常有脓液自牙周溢出。下颌骨骨髓炎因咀嚼肌受侵、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下牙槽神经受累时可有患侧下唇麻木。上颌骨骨髓炎多见于新生儿、婴儿感染来源常为血源性。其局部表现为眶下部明显红肿,并常延至眼周致眼睁不开后期可在内眦、鼻腔及口腔穿破溢脓。(二)慢性颌骨骨髓炎急性颌骨骨髓炎如未能彻底治疗可转为慢性。常见的原因是单纯采用药物保守治疗,脓液自行穿破引流不畅。慢性颌骨骨髓炎期间,急性症状大部消退全身症状已不明显,疼痛显著减轻。局部纤维组织增生肿胀、发硬。瘘管经常溢脓,甚至排出小块死骨。病变区多个牙松动龈隙溢脓。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或引流不畅时,可急性发作如拖延日久,可致消瘦、贫血身体衰弱。
2、眼眶蜂窝组织炎应该如何治疗?
1、大量应用磺胺剂及抗生素(青霉素先锋霉素克林霉素)必要时配合激素疗法。 2、卧床休息补充水分保持电解质平衡及解热疗法等。 3、局部热敷或超短波治疗形成脓肿时可切开排脓同时对邻近原发性病灶亦应适当处理。 4、中医疗法:发病的初期偏风盛者宜疏风解毒;热毒盛者宜清热解毒;若体虚邪盛排脓不畅者则宜扶正祛毒。 急性眼眶蜂窝织炎需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一)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二)球筋膜炎发病快,双侧居多。炎症开始局限于一条眼外肌的肌腱处,运动受限。眼球突出,结膜水肿。如为化脓性者,则在下直肌下缘的球结膜下有黄色积脓区。 (三)眶骨髓炎其症状和经过与其他急性眶尖端综合征相似。瞳孔散大,对光及聚合反射消失,眼球活动受限。上睑下垂,角膜知觉消失。
3、眶骨髓炎吃什么药
您好:,骨髓炎是由于细菌侵犯血液未能及时得到控制,进而入侵骨膜、穿透密质骨层深入髓腔、瘀毒化脓而成。治疗骨髓炎的急性发作时,早期(二周前未化脓时):西医的治疗主要是大量的液体内加入抗生素静脉点滴抗菌消炎以纠正电解质紊乱。二周后局部病灶处脓已形成,这时应在无菌下行局部手术切开引流,继续给以大剂量有效抗生素静脉点滴。4周后病灶处死骨形成时,采用局部麻醉、腰麻、或臂丛麻醉无菌下,在局部手术切开刮骨或剔除死骨后清创缝和两周后拆线便愈合。但是,西医的以上治疗方法均不能使骨髓炎得到彻底的治疗,往往留下隐患,使细菌仍残留在血液内。,中医在治疗急性骨髓炎时采用大量的清热解毒、凉血止痛、活血消肿药物内服外用,便可使之高烧即退、肿胀消除、瘀毒排出体外,很快即达临床痊愈。
4、颌骨骨髓炎的症状是什么?
颌骨骨髓炎是指颌骨全部骨组织包括骨膜、骨皮质、骨髓及其中的血管、神经的炎症。 多为化脓性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以牙源性感染最多见,常由急性根尖周炎或冠周炎发展所引起。专家介绍,物理性(如放射性)及化学性因素也可引起颌骨骨髓坏死而继发感染形成颌骨骨髓炎。炎症如从骨髓向四周扩展,破坏颌骨,称之为中央性颌骨骨髓炎;如由骨膜下脓肿损害骨皮质,称为边缘性骨髓炎。一、中央性颌骨骨髓炎:分为急性期与慢性期。急性期起病急骤,患牙持续性剧痛伴放射痛,牙松动、叩击痛、牙周溢脓、面颊肿胀,全身中毒症状明显。下牙槽神经受累则下唇麻木,咀嚼肌受累则张口受限。慢性期常为急性期的延续,此时病人全身及局部症状缓解,口内或皮肤出现瘘管流脓,有时混杂有小块死骨。若死骨不清除,病变可迁延数月至数年,一旦瘘管阻塞,炎症又可急性发作。二、边缘性颌骨骨髓炎:多见于青年人,好发于下颌支。急性期常被间隙感染症状掩盖。慢性期骨膜溶解,骨皮质脱钙疏松并有小块死骨形成,可见瘘管形成,亦可急性发作。慢性期全身症状较轻,局部可有压痛、水肿、张口困难等症状。
5、慢性颌骨骨髓炎的症状都有什么
本病患者常出现局限性骨痛,发热和不适则提示早期骨髓炎症状可能。血白细胞计数可以正常。但ESR和C-反应蛋白几乎总是增【王】高。X线变化在感染后3~4周出现。可见骨破坏,软组织肿胀,软骨下骨板侵蚀。椎间盘间隙变窄【兴】和骨质破坏伴椎骨变短。若X线表现不明确,可行CT检查以确定病变。
早期骨髓炎症状为最常见。临床上常见有反复【义】发作,多年不愈的病例。急性骨髓炎起病时高热、局部疼痛,若诊断不及时转为慢性骨髓炎时会有溃破、流浓、有死骨或空洞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