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髓 > 骨髓瘤溶骨

骨髓瘤溶骨

发布时间:2020-08-09 13:45:26

1、骨髓瘤是骨癌吗

病情分析:多发性骨髓瘤是骨癌
意见建议:多发性骨髓瘤可以采用中医中药来治疗,根据患者具体的病证、病理类型、病位的不同采用个体化的治疗。同时应用专门针对不同类型、不同部位的癌细胞的中药进行靶向治疗,是中药抗肿瘤的有效成分到达肿瘤的部位,同时遏制肿瘤的供养血管再生,阻断血供。使肿瘤细胞缺血坏死,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王寿斌—广宗县医院
内科
医师

2、多发性骨髓瘤造成骨痛,不能行走髋臼溶骨其他位置不明显【髓瘤造成骨痛,】

你好!据描述考虑为骨髓瘤进展,治疗上还是以本病为主,及化疗。条件允许,可转我院就诊或带详细资料门诊咨询。

(邱录贵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3、骨癌与骨髓瘤有什么区别

骨髓瘤是中年和晚年(40~60岁)
发生的多发恶性骨髓内肿瘤。椎体、肋骨、胸骨、颅骨和骨盆为其好发部位。晚期,股骨和肱骨亦可被累,但膝和肘以下的骨质极少发生。其主要症状为疼痛,初期为间歇性,继为持续性,疼痛十分剧烈。神经可能被压迫,造成放射性疼痛或截瘫。肿瘤一旦发现后,多数患者逐渐发生进行性贫血和恶病质变化。但很少产生转移瘤,肺部极少被累。实验室检查可发现以下数种变化:
①约50%病例的血清球蛋白增高;②约50%病例的血清钙增高,有高至18毫克%者;此种病例的甲状旁腺有继发性增生;⑧进行性贫血,系因造血机构被肿瘤破坏所致;④少数晚期病例的周围血液中可能发生假性浆细胞白血病现象,⑤75%病例屎中有凝溶蛋白,⑥约有70%病例在晚期发生肾病。
x线检查时,在被累的骨质中,可以发现多数溶骨性穿凿形缺损,周围无反应性新骨增生,此为骨髓瘤的特点。所以病理性骨折较多。椎体发病时,则产生压缩骨折。四肢发生病理性骨折时,可以引起小量骨膜反应性新骨增生。在颅顶骨中骨髓瘤的典型x线征象为分布不规则的多发穿凿形缺损,一见即可识别。但长骨骨干发病时,骨质的破坏有时与此不同,根据x线照片无法与溶骨性骨肉瘤或转移瘤区别。
[治疗]
化学治疗对多发性骨髓瘤具有一定疗效,对有严重贫血者可输血,有截瘫者施行椎板切除术,有病理骨折者施用适当的外固定。单发于肢体者,可以考虑截肢。疼痛严重者可施行放射线治疗。
展开

4、骨髓瘤与骨髓瘤相互融合叫什么

骨髓瘤和骨髓瘤融合的细胞没有HGPRT酶和TK胸腺嘧啶核苷激酶,不能在选择培养基HAT中生存下去,因为不能利用外源性次黄嘌呤和胸腺嘧啶。而B细胞与B细胞融合,它们本身是终末分化细胞,短命细胞,也很快死了 。剩下的就是短命B细胞HGPRT阳性TK阳性与无限增殖骨髓瘤细胞的 HGPRT阴性TK阴性的融合细胞,集二者之长最后存活下来。
在细胞融合后选择性培养过程中,由于大量骨髓瘤细胞和脾细胞相继死亡,此时单个或少数分散的杂交瘤细胞多半不易存活,通常必须加入饲养细胞使之繁殖。其中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使用最为普遍,因其来源及制备较为方便,且有吞噬清除死亡细胞及其碎片的作用。

5、多发性骨髓瘤造成骨痛,不能行走髋臼溶骨其他位置不明显【多发性骨髓瘤造成骨痛】

病程已经有10年了,应当属于预后好的。但现在骨病进展,说明还得积极治疗。可以考虑应用万珂或来那度胺

(庄俊玲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6、弥漫性溶骨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骨髓浆细胞恶性肿瘤。其特征是早期出现溶骨病变,伴有骨痛、高钙血症和病理性骨折。
 
骨组织的基质细胞和成骨细胞可产生两种蛋白——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及其配体(OPGL)。OPGL促进破骨细胞的分化和活性,而OPG抑制这些过程。骨髓瘤细胞影响骨髓中这两种蛋白的生理平衡,是发生溶骨性病变的根本所在。
通过体内外研究证明,骨髓瘤细胞可增加OPGL表达,减少OPG生成,从而影响骨髓微环境中OPGL的生理平衡。他们发现,10种人类骨髓瘤细胞株以及从26例MM患者分离出的骨髓瘤细胞均不表达OPGL,仅产生极少量的OPG。但在共同培养体系中,人类骨髓瘤细胞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调原代人骨髓前成骨细胞(preOB)或基质细胞(BMSC)的OPGL表达,明显下调OPG生成。这一作用依赖骨髓瘤细胞与BMSC或preOB两种细胞的直接接触,部分需要整联蛋白VAL-4的参与。此外,将健康人和MM患者的骨髓在体外进行培养发现,只有MM患者骨髓过度表达OPGL mRNA。
骨髓活检标本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和健康人相比,MM病人骨髓表达OPGL增加而OPG表达减少。OPG见于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OPGL见于BMSC。与没有溶骨性病变的MM患者或正常对照相比,具有溶骨性病变的MM患者,OPGL阳性的BMSC增多,成骨细胞OPG表达降低。
根据动物实验证实,OPG可以抑制MM溶骨性病变的进展。实验人员把5T2MM骨髓瘤细胞注入C57BL/KalwRij小鼠体内。12周后小鼠发生严重的溶骨性病变,其特点为胫骨、股骨干骺端网状骨质容积显著减少,破骨细胞生成增多,出现溶骨性病变放射学证据。双能X线吸收测量显示,以上各部位骨质密度(BMD)降低。研究者用重组OPG蛋白治疗小鼠的骨髓瘤,溶骨性病变能得到改善,可保持网状骨质容积,抑制破骨细胞形成,增加股骨、胫骨和椎骨的BMD。
综上所述,骨髓瘤细胞影响骨髓微环境的OPG/OPGL比例,证明OPG/OPGL系统在MM溶骨性病变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因此,在预防和治疗MM的骨骼疾病方面,重组OPG或针对这一系统的其他方法可能有效。

7、什么是骨髓瘤

骨髓瘤是起源于骨髓中浆细胞的恶性肿瘤,是一种较常见的恶性肿瘤。有单发性和多发性之分,以后者多见。易累及软组织,晚期可有广泛性转移,但少有肺转移。较多见于脊,占脊柱原发肿瘤的10%,以腰椎部多见。好发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与女性之比约2∶1。
肿瘤血运丰富呈暗红色或深红色,较脆软。镜下可见瘤体主要由大量密集的瘤细胞组成,间质极少。瘤细胞多呈圆形或卵圆形,但具有不同程度的幼稚性。按分化程度的差异,可分为高分化型(小细胞型)及低分化型(大细胞型)两种。前者分化较成熟,体积小,具有圆形而偏心性的核,染色质呈车轮状,亦称浆细胞型骨髓瘤;后者分化差,体积大,有时有双核,核仁明显,核分裂较多见,亦称网状细胞型骨髓瘤。
主要症状是持续的脊柱疼痛,呈进行性加重。多发者其痛范围很广。约40%~50%的患者伴有病理性骨折。易出现截瘫和神经根受压症状。
一般有进行性贫血,血沉明显增快。部分患者血清钙增高,常伴有继发甲状旁腺机能亢进。血清总蛋白量增高。球蛋白增多,白蛋白减少或正常。血清蛋白电泳大部分有异常免疫球蛋白峰。尿蛋白常呈阳性,但本-周蛋白阳性率不高,约30%~60%。同时尿中草酸钙结晶与碱性磷酸盐增多。骨髓涂片呈现增生性骨髓象,浆细胞数目至少占有核细胞的8%。

参考资料:网络http://ke.baidu.com/view/124636.html?wtp=tt

8、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溶骨 要用什么药

一般需要化疗,同时服↖↖较好
☆☆☆

9、骨髓瘤是不是骨癌?有什么区别?能否具体讲下这2者?

骨髓瘤是一个统称,包括良性,低度恶性,和高度恶性,由病理分化程度决定. 骨癌是普通人对骨类恶性肿瘤的俗称. 说法不同而已无区别

10、多发性骨髓瘤怎么分严重程度?

你好!
根据Durie-Salmon分期系统①Ⅰ期,符合四项条件:Hb大于100g/l;血清钙正常;骨骼X线正常或只有孤立性溶骨病变;M蛋白合成率低②Ⅱ介于Ⅰ、Ⅲ期之间③Ⅲ符合下列任何一项:Hb小于85g/l,血清钙大于2.98mmol/l;骨骼X线多处进展性溶骨性损害;M蛋白合成率低。
新的国际分期以血清β-MG和白蛋白为基础,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三组,不考虑治疗类型.Ⅰ期:血清β-MG小于3.5mg/l,血清白蛋白大于35g/l,Ⅱ期:非Ⅰ非Ⅲ,Ⅲ期:血清β-MG大于5.5mg/l。

与骨髓瘤溶骨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