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髓穿刺液,找到GD2染色性细胞,阳性细胞计数约百分之一。是腹膜后肿瘤,还有治愈的机会吗?谢谢
腹膜后肿瘤由于位置深在,通常情况下早期并无明显的症状体征。而当患者感觉腹部胀满或者摸到腹部包块时,肿物往往已经巨大。由于腹膜后肿瘤本身也缺少特异的临床表现,因此很少能够早期发现。只能是看病人具体情况了
2、关于GUS染色液
缓冲液有好几种配方,有些要加有机溶剂(起固定作用),如果加了,肯定是不能高压灭菌的,如果只有磷酸盐缓冲液的话可以高压灭菌,PH值基本不会有什么变化。
如果你不放心,可以不用高压,一般染色液用不着无菌。高压可能存放时间久一点,但不高压放上一周也没问题,或者加了有机溶剂,存放时间会更久一点。
3、细胞特殊染色液
特殊染色是为了显示与确定组织或细胞中的正常结构或病理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物质、病变及病原体等,需要分别选用相应的显示这些成分的染色方法进行染色。包括:胶原纤维染色(Masson等)、网状纤维染色、弹力纤维染色、肌肉组织染色(磷钨酸苏木素)、脂肪染色(苏丹III)、糖原染色(PAS)、粘液染色(PAS)等。
Masson三色染色:胶原纤维蓝色(苯胺蓝复染)或绿色(亮绿复染),肌纤维、纤维素红色,红细胞呈橘红色。
4、常用染色剂的培养液
1、人造海水
配方一
氯化钠( ) 24.72克
氯化钾( ) 0.67克
氯化钙( ) 1.36克
氯化镁( ) 4.66克
硫酸镁( ) 6.29克
碳酸氢钠( ) 0.18克
蒸馏水 加到1升
把上述各种盐溶解在少量蒸馏水中,再加入碳酸氢钠,最后用蒸馏水稀释到1000毫升。
配方二
氯化钠 45.0克 硫酸镁 0.1克
氯化镁 5.0克 氯化铁(1%溶液) 1滴
先把硫酸镁、磷酸一氢钾、氯化铁用少量蒸馏水溶解,加蒸馏水到980毫升。随后取硝酸钙溶解在20毫升蒸馏水里,把此溶液逐滴加到上述溶液内,装瓶保存。
配方二 克诺普氏(Knop’s)溶液
硝酸钾 1克 硫酸镁 1克
磷酸二氢钾 1克 硝酸钙 3克
先把硝酸钾、硫酸镁、磷酸二氢钾用少量蒸馏水溶解,加蒸馏水到980毫升。随后取硝酸钙,用20毫升蒸馏水溶解,加入到上述溶液内。溶液灰形成白色沉淀,在使用是必须摇动。
在以上溶液中加入蔗糖溶液(1~4%),能刺激某些藻类形成游动孢子。该液用于培养绿藻。
3、植物无土培养液
配方 霍格伦德(Hoagland)和斯纳德(Snyder)液
硝酸钙 0.821克 硝酸钾 0.506克
磷酸二氢钾 0.136克 硫酸镁 0.120克
酒石酸铁 0.005克
把上述盐类溶解在少量蒸馏水里,然后稀释到1000毫升。
5、吉姆萨染液是什么
别名:姬姆萨染色液,吉姆萨染色液,姬姆萨染原液。 吉姆萨染液为天青色素、伊红、次甲蓝的混合物,本染色液最适于血液涂抹标本、血球、疟原虫、立克次体以及骨髓细胞、脊髓细胞等的染色。染前用蛋白酶等进行处理,然后再用姬姆萨染液染色,在染色体上,可以出现不同浓淡的横纹样着色。姬姆萨染液可将细胞核染成紫红色或蓝紫色,胞浆染成粉红色,在光镜下呈现出清晰的细胞及染色体图像。
6、急求骨髓涂片铁染色法技术流程
1)4%的盐酸溶液.:40ml(38%浓盐酸)+340ml蒸馏水
2)40g/L亚铁氰化钾液
3)碱性复红:1g复红+10ml无水乙醇+90ml(5%石碳酸溶液),用时取3ml加100ML水.
4)37%甲醛
7、骨髓什么颜色
骨髓是存在于长骨(如肱骨、股骨)的骨髓腔和扁平骨(如骼骨)的稀松骨质间的网眼中,是一种海绵状的组织。能产生血细胞的骨髓略呈红色,称为红骨髓。人出生时,红骨髓充满全身骨髓腔,随着年龄增大,脂肪细胞增多,相当部分红骨髓被黄骨髓取代,最后几乎只有扁平骨骨髓腔中有红骨髓。此种变化可能是由于成人不需全部骨髓腔造血,部分骨髓腔造血已足够补充所需血细胞。当机体严重缺血时,部分黄骨髓可被红骨髓替代,骨髓的造血能力显著提高。
其它动物也有骨髓的.
研究人员在青蛙化石中找到黄色的脂肪骨髓和制造红血球的红色骨髓
照此推算,猪和鸡的骨髓和人应该相近或相同.
8、迪夫染液染色不好怎么办?
Diff-Quik 染色是在 Wright 染色基础上改良而来的一种快速染色方法,是细胞学检查中常用的染色方法之一,染液是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快速染色方法而配制, 与Wright Stain 类似都是利用 Romanowsky Stain 技术原理改良而来的,染色结果与瑞氏染色液也极其相似,但迪夫快速染色所需的时间极短,一般 90s 以内即可完成染色。
NobleRyder迪夫快速染色液含固定液,主要用于血细胞涂片、骨髓涂片、阴道分泌物涂片、 脱落细胞涂片等染色, 非常适合用于批量浸染, 丏背景清晰无沉渣。 该染色液仅用于科研领域,不宜用于临床诊断或其他用途。
注意事项:
1、 Diff-Quik Fixative是 Diff 常用固定液,如需大量可用甲醇替代。
2、 血液涂片或骨髓涂片应厚薄均匀,以免影响染色效果。
3、 血细胞涂片染色要求新鲜全血或EDTA 抗凝血。
4、 骨髓涂片染色要求制备好的涂片在空气中快速摇动或扇干,以防止细胞皱缩变形或因空
气潮湿而溶血,不能用高温或火烤来干燥涂片。
5、 阴道分泌物涂片染色要求新鲜标本涂片后,尽快以火焰或酒精固定,以免细胞变形。
6、 脱落细胞涂片固定可采用自然干燥或固定液固定。
7、 涂片染色中请勿先去除染液或直接对涂片用力冲洗。不能先倒掉染液,以免染料沉着于
涂片上。
8、 染色液可重复使用,但不能多次重复,若有沉淀物应过滤后使用。
9、 染色过深可用甲醇或酒精适当脱色,zui好不复染。
10、如果染色过深或过浅,应调整染色时间或工作液浓度。
11、pH 值对染色有一定影响,载玻片应清洁、无酸碱污染,以免影响染色效果。
12、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9、瑞氏染色的步骤是什么?
操作步骤:
1.滴加瑞氏吉姆萨A液(约0.5ml-0.8ml)涂片上,并让染液覆盖整个标本染色1min;
2. 再将瑞氏吉姆萨B液加于A液上面(滴加量为A液的2-3倍),以嘴或洗耳球吹出微风使液面产生涟漪状,使两液充分混合,染色3-10min。(染血片时间可略短,染骨髓片时间应视细胞量多少而异)
3.水洗(冲洗时不能先倒掉染液,应以流水冲去,以防有沉渣沉淀在标本上),干燥、镜检。
注意事项:
1. 染色时间须视何种标本,涂片厚度,有核细胞多少,何种细胞及室温等而定;通常染血液涂片时滴加B液后染2-4分钟,染骨髓片则应不少于8分钟;气温较低时,可适当延长染色时间。染色结果如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变碱,则考虑是否染色时间太长所致。
2.做骨髓涂片时,因为骨髓纤维蛋白含量较高,凝固较快,所以涂片过程要快。骨髓不可用草酸盐抗凝,否则会使血细胞核变形,核染色质致密,胞浆空泡形成,出现草酸盐结晶。
3.染液量需充足,勿使染液蒸发干燥,以防染料沉着于涂片上。
4.做细胞染色时,当天气寒冷或湿度较大时,应于37℃温箱中保温促干,以免细胞变形缩小或在染色时脱片。
5.染料放置时间越长,染色效果越好。
6. 本试剂应由专业人员使用。
拓展资料
Wrfeht和Giemsa都于1902年报告了各自的新的血液学染色剂,其主要特点是在制备多色性亚甲蓝(主要指天青B)方面做了改进,使血细胞和疟原虫着色较好,操作简便。
上述染色法均是含伊红和亚甲基蓝衍生物的复合染料。在临床检验工作中,瑞氏染色法常用于血液、其他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涂片中各种细胞的染色,有利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对细胞进行分类检查。
【染色原理】
瑞氏染色分两相进行,第一相是酸性染料伊红与细胞中的碱性物质如血红蛋白、嗜酸性颗粒等结合;碱性染料天青B与细胞中的酸性物质如核染色质(chro-matin)、特异中性颗粒、血小板及富含核蛋白的胞质结合。第二相是天青B和伊红在适宜条件下形成紫色的天青B一伊红复合物(azure B-eosin complex),这种复合物是形成Romanowsky-Giemsa效应的基础。
Romanowsky-Giemsa效应包括:①白细胞核染色质染成紫色,疟原虫的染色质染成红色;②中性粒细胞的颗粒及血小板颗粒区染成紫色;③产生本效应必须有两种染料参与,一种是天青B,另一种是伊红。
Wittekind(1985)指出,天青B与DNA分子中的磷酸基结合,而伊红既与DNA分子中的阳离子部位结合,又与天青B结合,与天青B的结合力来源于电子供一受体的电子转移力,天青B的甲氨基(-NHCHs)与伊红分子中的叛基(-COOH)间形成氢键。因此,天青B是噻嗪类染料中能与伊红形成复合物的最佳选择,因为拥有四个甲基侧链的亚甲蓝不能以氢键与伊红结合。
甲醇除作为染料的溶剂,能将瑞氏染料解离成带正电荷的天青B和带负电荷伊红外,因其具有脱水力,还可将细胞固定为一定形态,并使蛋白沉淀为颗粒状、网状结构,增加细胞与染料的接触表面,增强染色效果。
细胞中的各种有机物质(特别是蛋白质)、染料等对环境的州值非常敏感。如环境偏酸,氢离子增多,降低对碱性染料的亲和力;增强伊红着色,出现异常红染;相反,则可出现异常蓝染。最佳环境应维持在PH值6 4~6、8.因此,必须使用缓冲溶液。
参考资料:
网络_瑞氏染色
瑞氏染色原理及方法_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