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白血病骨髓移植的方法
现在不叫骨髓移植,一般非亲缘的移植都是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高分辨配型符合的前提下,供者需要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用以评估是否负荷捐献的条件,这主要是从保护供者的健康出发,其次还要看看供者是否还存在这一些潜在的因素,而导致受者出现其他的状况,如肝炎病毒、巨细胞病毒、性病等等其他的一些不能输给患者的因素。
捐献前,供者需要签署志愿书,同意捐献。然后由移植医院和采集医院协调后安排时间,受者进仓开始预处理,而供者也需要提前三到四天住院,进行动员。
所谓的动员,就是注射一种刺激因子,让身体中的干细胞加快生长,并进入外周血。这时候供者会有些不舒服,如发烧,骨痛等症状,而这些正是细胞在加快生长的症状。
到来细胞回输的那一天或者前一天,就对供者进行细胞采集,所谓细胞采集就是供者躺在床上,由细胞分离器将供者的血液从一个胳膊抽出来,经过干细胞分离之后再从另外一个胳膊送回体内,这个过程大约需要三至四小时。
在这个过程中供者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舒服的症状,如嘴唇发麻,这些医生都会处理的。
在住院和采集的过程中,需要家属照顾,因此捐献干细胞需要家属的同意,未婚者需要家长的同意。
才细胞采集前,受者已经经过了预处理,身体的免疫系统和造血系统都已被摧毁,这时候如果供者悔捐的话,就是杀了受者。
所谓预处理,就是通过药物和放射线,将体内残存的白血病细胞杀死,摧毁自身的免疫系统和造血系统,这时候一个细菌就有可能要了患者的命,因此需要进入无菌仓。
因此如果您在取得家属、家长同意之前,千万不要贸然地前去报名成为志愿者,如果配型相符而家属家长反对的话,不仅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化验费500元,是由公益基金支付的)也是对患者的极大伤害——这种事情我们看到的太多了,很残忍。
细胞采集后,由专人送往移植医院,经过检验后就像输血一样输入患者的体内。
接下来就是扛排异、扛感染等万里长征了。
希望能使楼主满意。
2、骨髓移植手术方法?
骨髓移植的过程2008-09-24 11:28 常规的骨髓移植前,只需HLA-A、B、DR相同即可。由于HLA-AB的多样性最明显,一般对志愿者先做HLA-AB分型,待检索后供、受者HLA-AB相配后,再对供者作HLA-DR分型检测,看是否相配。如果供、受者的HLA完全相配,同时供者健康检查合格,就可以着手准备移植手术。先用化学药物和放射治疗,摧毁患者身上的癌细胞,这时患者的正常造血细胞也被杀死,人体的免疫力下降,易发生感染,必须在无菌病房(层流室)中接受移植。
植入方法如同输血,植入的造血细胞在人体繁殖,重建造血和免疫系统,病人逐渐恢复健康。骨髓移植对白血病的有效治愈率可达到75-80%。
移植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排异反应。因为,免疫系统对外来异物能分辨出“异己”,并对它进行攻击,将它排挤除去,这个过程就称之为“排斥反应”。如供、受者是亲属关系,排斥反应会弱些,如是非亲属关系,则反应会重一些。另一种排异反应是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简称GVHD)。即供者组织中的免疫细胞对受者(宿主)的作用,宿主组织抗原对供者免疫细胞来说也是异己物质,逐渐生长起来的供者免疫细胞对受者的“攻击”越来越重,并可产生“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D的症状包括:发热、皮肤潮红、皮疹、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全血细胞减少、肝炎、严重腹泻、骨髓硬质和感染,严重时可并发致死性反应。在双胞胎中,GVHD发生率为1-5%,亲属中为36%,非血缘关系为50-70%。不过GVHD虽对患者有危险,但它具有抗白血病作用,可减少移植后白血病的复发。在治疗中,可采取适当的免疫抑制措施,挽救患者的生命。
3、骨髓移植有哪几种方法?
在骨髓移植之前,首先要选择供髓者。异基因骨髓移植需要选择健康的合适供髓者,选择对象常常是组织相容抗原一致的同胞,并以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一致的同胞最为理想,即使供、受者之间ABO血型不合,也不绝对禁忌。自身骨髓移植取髓于患者自身,在决定作骨髓移植之前需要了解本身骨髓中有无肿瘤细胞侵犯,如有侵犯便不宜作自身骨髓移植。白血病患者作自身骨髓移植时,应在病情缓解期采取骨髓细胞,在体外对其中残留白血病细胞进行适当的净化处理后保存,再给予患者根治剂量的化学药物和全身放射治疗,尽可能地杀死体内残留的白血病细胞。然后通过静脉回输移植给患者本人,从而使骨髓恢复其造血功能,达到治愈白血病的目的。
采集骨髓时,供髓者于脊髓硬膜外麻醉下,在骼前上棘、髂后上棘及胸骨被多点穿刺,每个穿刺点采髓不超过20毫升,直到抽出的细胞数达到要求的数量为止(受者每公斤体重要求采骨髓有核细胞的数量为3亿个)。
三种骨髓移植各有其优缺点,同基因骨髓移植固然最好,但骨髓的来源机会极少。异基因骨髓移植的是正常骨髓细胞,但异体骨髓移植存在一定的严重并发症,即移植物抗宿主反应,易使移植失败。为了消除这一并发症,必须找到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相同者,而这个机会只有2/10万左右,兄弟姐妹之间这种机会为25%。自身骨髓移植主要优点是不受骨髓来源限制,但其缺点是体内可能残留有原骨髓内的白血病细胞,疾病复发率较高。
4、什么叫骨髓移植
骨髓移植简介
骨髓移植(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是各种血液肿瘤、再生不良性贫血症、重度地中海型贫血症以及一些先天性免疫缺乏症或代谢性疾病救命的根本治疗方法。近年来世界上接受骨髓移植的病患逐年增加,显示骨髓移植已经成为目前治疗的趋势;而因骨髓移植所带来的病人长期存活率也大大的增加,各种血液疾病如再生不良性贫血症与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如有适当的供髓者,骨髓移植已有百分之八十至九十的长期存活率,而在成人急性白血病亦可以达到百分之五十左右的治愈率,这些成果皆远非传统之化学疗法所能及,这也是这什么我们需要发展骨髓移植的最重要原因。 什么是骨髓移植呢?如何作骨髓移植?
10年前,骨髓移植用的还是老办法"骨髓移植"。由于造血干细胞通常存在于人体的扁骨、不规则骨和长骨两端的红骨髓中,只有极少数会到血液中"旅行"。只能通过抽取骨髓这条"路"获得造血干细胞,因此称之为"骨髓移植"。为了采集600毫升骨髓,必须给供者做局部麻醉,经过多次骨穿才能完成。在骨穿过程中,供者流失的带氧红细胞比较多,所以手术后会感到头晕、乏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但近10年来,"骨髓移植"已渐渐被"造血干细胞移植"代替,这种方法对供者基本上没有不利影响。
首先让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大量释放到血液中去,这个过程称为"动员"。然后,通过血细胞分离机分离获得大量造血干细胞用于移植,这种方法称为"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也就是说,现在捐赠骨髓已不再抽取骨髓,而只是"献血"了。而且,由于技术的进步,现在运用造血干细胞"动员"技术,只需采集分离约50-200毫升外周血即可得到足够数量的造血干细胞。采集足够数量的造血干细胞后,血液可回输到捐献者体内。
造血干细胞具有自我复制功能,捐赠造血干细胞后人体将在短时间内恢复原有的造血细胞数量。所以,人不会感到任何不适,对供者很安全。造血干细胞的供给者通常只要请半天假就能完成整个手术,不用作任何额外的休息和调养。
髓移植是根治白血病的主要方法,包括各种急、慢性白血病,其他还有多发性骨髓瘤、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重型地中海贫血等造血系统疾病;由于骨髓移植是建立在放、化疗基础上的治疗方法,它也是治疗恶性淋巴瘤、乳腺瘤、肺癌实体肿瘤的根治性办法之一,骨髓移植在国外巳成为这些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近几年来,骨髓移植治疗重症自身免疫疾病也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如系统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重症肌无力等,但这类病人应严格掌握移植的适应症,权衡利弊问题。
骨髓移植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区别
二者的目的都是为了采集和移植造血干细胞,种植到患者体内,维持其造血及免疫功能,但骨髓移植需要在麻醉的状态下采集骨髓750ml -1000ml左右,给供者带来了一定的痛苦和不便。自从发现造血干细胞可被动员到血液中来并可用血细胞分离机分离采集后,目前多数的移植都采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方法。与骨髓移植相比,它具有造血恢复快、采集方便、供者痛苦少的优点,供者易于接受,对供者的健康无任何影响。
5、骨髓移植要什么条件
第一关:必须找到合适的配型
因为HLA(人类白血球抗原)配型完全相符的概率非常低,即便是同胞兄弟姐妹也仅为1/4,所以国际上虽然通常采用建立骨髓库,在非血缘关系人群中寻找相匹配供者,但相合几率在千分之一到数万分之一。其实绝大多数患者是找不到合适的配体的,病情却因此延误。
第二关:惊人的手术费用
如果患者幸运地找到了合适的配体,那么下一关是至少30万元的手术费。这对中国许多患者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他们因为筹不到这笔巨款,也只得放弃手术。据有关统计,在中国的中西部地区,因为看不起病、住不起医院,因病在家里死亡的人数估计在60%~80%。虽然也有人通过媒体获得了社会救助,但毕竟是少数。
第三关:放化疗
患者如果万幸具备上述条件,闯过前两关,还要面对三个难题,即放化疗的打击、病原微生物的感染、身体的排异反应。其中任何一个问题都能使患者面临生死考验,能够闯过此三关的患者只有60~70%。
6、骨髓移植的过程是怎样的
所谓白血病的骨髓移植,就是病人在接受大剂量化疗或放疗彻底摧毁病人原有的造血系统,彻底清除白血病细胞后,植入健康的骨髓细胞,这些骨髓细胞在病人体内重新繁殖,达到重建病人造血系统的目的,以期彻底治愈白血病。 骨髓移植的过程较为复杂,但基本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受者、供者的选择:受者须有合适的身体状况和经济状况,进行异体移植者须卢人类组织相关性抗原(HLA)相配。 2.造血干细胞的采集与保存:若为异体移植须为患者找出组织相容性抗原(HLA)配型一致的供者进行干细胞采集;若为自体移植须在患者预处理前采集自身缓解期的干细胞并进行适当的体外保存。 3.移植前的预处理:患者移植前经各项检查后在全环境保护下行预处理[大剂量化疗和(或)放疗],目的是为清除体内恶性细胞或骨髓中的异常细胞群,同时为正常干细胞的植入准备环境。 4.造血干细胞的回输:由静脉输注供者(异体或自体)造血干细胞悬液。 5.移植后并发症的防治:骨髓移植后须进行移植物抗宿主病c异体)、感染、出血、间质性肺炎等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以及支持治疗。
7、白血病骨髓移植有几种方法
定向移植就是自体骨髓移植
自体骨髓移植是患者经过诱导化疗取得CR(完全缓解),再经过几个疗程巩固化疗以进一步减少体内肿瘤细胞的负荷后,取出自身部分骨髓冷藏保存,经对患者进行超大剂量的根治性化疗和/或放疗后,再把保存的骨髓移植(回输给病人)回去重建造血。
8、骨髓移植的利弊···
骨髓移植(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是各种血液肿瘤、再生不良性贫血症、重度地中海型贫血症以及一些先天性免疫缺乏症或代谢性疾病救命的根本治疗方法。近年来世界上接受骨髓移植的病患逐年增加,显示骨髓移植已经成为目前治疗的趋势;而因骨髓移植所带来的病人长期存活率也大大的增加,各种血液疾病如再生不良性贫血症与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如有适当的供髓者,骨髓移植已有百分之八十至九十的长期存活率,而在成人急性白血病亦可以达到百分之五十左右的治愈率,这些成果皆远非传统之化学疗法所能及,这也是这什么我们需要发展骨髓移植的最重要原因。 什么是骨髓移植呢?如何作骨髓移植?
10年前,骨髓移植用的还是老办法"骨髓移植"。由于造血干细胞通常存在于人体的扁骨、不规则骨和长骨两端的红骨髓中,只有极少数会到血液中"旅行"。只能通过抽取骨髓这条"路"获得造血干细胞,因此称之为"骨髓移植"。为了采集600毫升骨髓,必须给供者做局部麻醉,经过多次骨穿才能完成。在骨穿过程中,供者流失的带氧红细胞比较多,所以手术后会感到头晕、乏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但近10年来,"骨髓移植"已渐渐被"造血干细胞移植"代替,这种方法对供者基本上没有不利影响。
首先让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大量释放到血液中去,这个过程称为"动员"。然后,通过血细胞分离机分离获得大量造血干细胞用于移植,这种方法称为"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也就是说,现在捐赠骨髓已不再抽取骨髓,而只是"献血"了。而且,由于技术的进步,现在运用造血干细胞"动员"技术,只需采集分离约50-200毫升外周血即可得到足够数量的造血干细胞。采集足够数量的造血干细胞后,血液可回输到捐献者体内。
造血干细胞具有自我复制功能,捐赠造血干细胞后人体将在短时间内恢复原有的造血细胞数量。所以,人不会感到任何不适,对供者很安全。造血干细胞的供给者通常只要请半天假就能完成整个手术,不用作任何额外的休息和调养。
髓移植是根治白血病的主要方法,包括各种急、慢性白血病,其他还有多发性骨髓瘤、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重型地中海贫血等造血系统疾病;由于骨髓移植是建立在放、化疗基础上的治疗方法,它也是治疗恶性淋巴瘤、乳腺瘤、肺癌实体肿瘤的根治性办法之一,骨髓移植在国外巳成为这些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近几年来,骨髓移植治疗重症自身免疫疾病也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如系统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重症肌无力等,但这类病人应严格掌握移植的适应症,权衡利弊问题。
骨髓移植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区别
二者的目的都是为了采集和移植造血干细胞,种植到患者体内,维持其造血及免疫功能,但骨髓移植需要在麻醉的状态下采集骨髓750ml -1000ml左右,给供者带来了一定的痛苦和不便。自从发现造血干细胞可被动员到血液中来并可用血细胞分离机分离采集后,目前多数的移植都采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方法。与骨髓移植相比,它具有造血恢复快、采集方便、供者痛苦少的优点,供者易于接受,对供者的健康无任何影响
9、白血病,骨髓移植有什么条件?
病情分析:适宜于骨髓移植的白血病、急性白血病治疗中一种新的有效方法是骨髓移植。意见建议:移植的骨髓或来自供体,即所谓异体移植,或来自患者本身,即所谓自体移植。异体或自体骨髓移植有效的前提是细胞抑制剂治疗达到完全缓解此外,患者年龄不应超过45岁,年龄较大时并发症发生率高到不能接受的程度。移植要在高剂量细胞抑制剂治疗和全身亚致死剂量放射治疗后立即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