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髓穿刺分为哪几个步骤
骨髓穿刺术(bone marrow puncture)是采取骨髓液的一种常用诊断技术,其检查内容包括细胞学、原虫和细菌学等几个方面。
一)适应证
1.各种血液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随访。
2.不明原因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增多或减少及形态学异常。
3.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可作骨髓培养,骨髓涂片找寄生虫等。
(二)操作方法
1.穿刺部位选择 ①髂前上棘:常取髂前上棘后上方1~2cm处作为穿刺点,此处骨面较平,容易固定,操作方便安全;②前后上棘:位于骶椎两侧、臀部上方骨性突出部位;③胸骨柄:此处骨髓含量丰富,当上述部位穿刺失败时,可作胸骨柄穿刺,但此处骨质较薄,其后有心房及大血管,严防穿透发生危险,较少选用;④腰椎棘突:位于腰椎棘突突出处,极少选用。
2.体位 胸骨及髂前上棘穿刺时取仰卧位。髂后上棘穿刺时应取侧卧位。腰椎棘突穿刺时取坐位或侧卧位。
3.常规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铺消毒洞巾,用2%利多卡因作局部浸润麻醉直至骨膜。
4.将骨髓穿刺针固定器固定在适当长度上(髂骨穿刺约1.5cm,肥胖者可适当放长,胸骨柄穿刺约1.0cm),以左手拇、示指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针于骨面垂直刺入(若为胸骨柄穿刺,穿刺针与骨面成30~40°角斜行刺入),当穿刺针接触到骨质后则左右旋转,缓缓钻刺骨质,当感到阻力消失,且穿刺针已固定在骨内时,表示已进入骨髓腔。
5.用干燥的20ml注射器,将内栓退出1cm,拔出针芯,接上注射器,用适当力度缓慢抽吸,可见少量红色骨髓液进入注射器内,骨髓液抽吸量以0.1~0.2ml为宜,取下注射器,将骨髓液推于玻片上,由助手迅速制作涂片5~6张,送检细胞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检查。
6.如需作骨髓培养,再接上注射器,抽吸骨髓液2~3ml注入培养液内。
7.如未能抽得骨髓液,可能是针腔被皮肤、皮下组织或骨片填塞,也可能是进针太深或太浅,针尖未在髓腔内,此时应重新插上针芯,稍加旋转或再钻入少许或再退出少许,拔出针芯,如见针芯上带有血迹,再行抽吸可望获得骨髓液。
8.抽吸完毕,插入针芯,轻微转动拔出穿刺针,随将消毒纱布盖在针孔上,稍加按压,用胶布加压固定。
(三)注意事项
1.穿刺针进入骨质后避免摆动过大,以免折断。
2.胸骨柄穿刺不可垂直进针,不可用力过猛,以防穿透内侧骨板。
3.抽吸骨髓液时,逐渐加大负压,作细胞形态学检查时,抽吸量不宜过多,否则使骨髓液稀释,但也不宜过少。
4.骨髓液抽取后应立即涂片。
5.多次干抽时应进行骨髓活检。
(四)禁忌证
血友病患者禁作骨髓穿刺。
2、什么情况下需要做骨髓活检?
部分疾病如骨髓硬化症、骨髓纤维化症(原发性和继发性),或恶性肿瘤(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胃癌等)的骨髓转移所致骨髓纤维化,以及某些白血病(例如毛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患者的骨髓穿刺术常不能成功。此时,采用骨髓活检术就能够弥补骨髓穿刺术的不足,活检取材大,不但能了解骨髓内的细胞成分,而且能保持骨髓结构,恶性细胞较易认识,便于病理诊断。骨髓活检术对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组织多少的了解也有一定意义。骨髓活检组织切片的原始细胞分布异常(ALIP)现象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另外,活检对骨髓坏死或脂肪髓的判断也有意义。
3、捐献骨髓什么步骤
以下转自造血干细胞公益论坛。
造血干细胞捐赠的流程
1、当有患者与您配型一致而需要您捐赠时,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会通过分库的同志再一次征询您的意愿。如果您愿意捐献,接下来就要做一次高分辨的血检,以确定配型确实无误。
2、高分辨相和后将做一次全面的体检,这是为了双方的安全。
体检项目:
内科系统:血压、皮肤检查、淋巴结检查、心肺听诊、甲状腺
辅助检查:胸片、心电图、腹部B超
血液检查:血常规、血型、乙肝两对半、甲肝、丙肝抗体、巨细胞病毒抗体(IgG、IgM)、血糖、肾功能、肝功能、HIV抗体(酶标法)、梅毒螺旋体抗体
3、全部通过后将确定移植的时间、并注射动员剂
在移植前4-5天您将入住采集医院,每天注射一针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主要是为了让您体内的造血干细胞被充分地动员起来(动员剂:促进造血干细胞大量生长释放到外周血中)。
4、采集造血干细胞
到了确定患者移植的这一天,开始采集您的造血干细胞。
采集方法:从您的手臂静脉处把血引流到血液分离机中,对造血干细胞进行富集,其余的血液成份全部回输给您,整个过程需要3-4个小时,然后您稍事休息即可。
采集的时间要根据患者和供者的体重来判断。
一般根据患者的体重来确定您是需要进行一次还是两次采集,假如患者是小孩,有时一次就可以满足患者的需要。一般说来,100-150ml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就能挽救一个患者。采集好后要在24小时之内输入患者体内。
5、定期随访并为捐献者购买一年份健康保险。
对每位捐献者均进行长期的随访,以保障捐献者的健康,并建立我们自己的捐献者临床资料。在捐献者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的10天、1个月、3个月、6个月之后,会安排血象检查,并在1年、3年和5年后安排全面体检。
保险由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提供,价值30万。(期限是一年)
4、请问骨髓穿刺与骨髓活检有什么区别?
哦,骨髓穿刺,就是用骨穿针,穿入骨头富含骨髓的地方,取出针芯,连接注射器(针筒)靠负压抽吸骨髓液,
而骨髓活检,那么在骨髓穿刺以后进一步要用到活检针硬性钳咬下一部分骨髓活组织的,这个尤其对于骨髓穿刺多次“干抽”的情况有帮助,比如有些疾病如骨髓纤维化,那么你单单骨髓穿刺,那么往往是干抽,抽不到骨髓液的。
所以骨髓活检是可以进一步诊断的手段
5、骨髓活检和骨髓穿刺区别
骨髓活检:
骨髓活体组织检查术简称,就是用一个特制的穿刺针取一小块大约0.5~1厘米长的圆柱形骨髓组织来作病理学检查。操作方法与骨髓穿刺术完全相同,取出的材料保持了完整的骨髓组织结构,能弥补骨髓穿刺的不足。
骨髓穿刺:
骨穿,是抽取少量骨髓进行检查。骨髓充填于骨髓腔和骨骼松质网眼内,分红骨髓和黄骨髓两种。红骨髓有造血功能,黄骨髓有大量脂肪组织。随年龄增长,髓腔内的红骨髓逐渐被黄骨髓代替。红骨髓保留于椎管、胸骨、肋骨、锁骨、肩胛骨、髂骨、颅骨及股骨和肱骨上端的松质内,是人体的主要造血器官,血细胞的质和量的异常是血液病的重要病理变化。
6、骨髓穿刺怎么个做法
【操作方法】
1.选好部位:选择穿刺部位骼前上棘、髂后上棘、胸骨、腰椎棘突穿刺点。
2.消毒麻醉:常规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铺无菌孔巾,用2%利多卡因行局部皮肤、皮下及骨膜麻醉。
3.进行穿刺:穿刺抽吸将骨髓穿刺针固定器固定在一定长度,右手持针向骨面垂直刺,当针尖接触骨质后则将穿刺针左右旋转,缓缓钻刺骨质,穿刺针进入骨髓腔后,拔出针芯,接上干燥的10ml或20ml注射器,用适当力量抽吸骨髓液0.1~0.2ml滴于载玻片上,如需作骨髓液细菌检查,再抽取1~2ml。
4.拔针抽吸完毕,重新插入针芯,用无菌纱布置于针孔处,拔出穿刺针,按压1~2分钟后,胶布固定纱布。
【护理要点】
1.术前注意:(1)化验及药物过敏试验:查出血及凝血时间。若用普鲁卡因作局部麻醉,病人需做皮试。(2)体位准备:根据穿刺部位协助病人采取适宜的体位,若于胸骨、骼前上棘作穿刺者取仰卧位,前者还需用枕头垫于背后,以使胸部稍突出;若于髂后上棘穿刺者取侧卧位或俯卧位;棘突穿刺点则取坐位,尽量弯腰,头俯屈于胸前使棘突暴露。
2.术后注意:(1)观察:注意观察穿刺处有无出血,如果有渗血,立即换无菌纱块,压迫伤口直至无渗血为止。(2)保护穿刺处:指导病人48~72小时内不要弄湿穿刺处,多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防止伤口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