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问如何做清真的牛肉香肠?
使用人造肠衣或者羊肠衣,
原料配方 牛瘦肉70千克 肥肉30千克 精盐2.5~3千克 白糖6~8千克 白酒2~3.5千克 白酱油2.5千克 硝酸钠50克 味精0.25千克
选健康新鲜的精瘦肉为原料。必须除去筋腱等结缔组织和碎软骨,肉质要有弹性,色泽鲜红。新鲜肉因粘着力强,可提高制品的保水能力。肠衣要求无异味,拉力强,有一定长度,直径为16~18毫米。肠衣品质对香肠外观影响较大,一般用羊小肠。食盐用纯度在95%以上的精盐,要求无杂质,水分在2%以下,庶糖选用含水分和灰水少的精白糖。酱油是加工香肠的主要调味品(灌肠中不加),用量较多,对香肠风味影响较大,所以选用上等白酱油或优质特制酱油。曲酒是使干式香肠具有醇郁味的重要配料,要求使用优质曲酒。
拌馅:将定量的瘦肉末和沥干的肥肉丁混合倒入搅拌机内,按配制好的各种调料均匀撒上肉面上,如固体性配料可稍许溶化后再加入,以免搅拌不匀。同时加入一定量的清水,以加快渗透作用和使肉馅多汁柔软(冬季可加温水)。加水量为肉重的10~15%。搅拌均匀的肉馅应迅速灌制,否则色泽要变褐色,影响制品外观。
灌肠:灌制前将肠衣洗净,泡在清水中,待其变软后捞出控干。灌肠有手工和机械两种。肉联厂都采用空气压缩灌肠机。灌制时把握肠衣的手,松紧要适当。避免肠内肉馅过多而胀破肠衣或肉馅过少,形成空肠产生气泡。灌制后的香肠,每24~26厘米为一小节,用水草绳结扎,然后在中间用小线再系结,使制品长度为12~13厘米。再用钢针刺孔,使肠内气体可排出。然后用清水洗净肠体表面的油腻、肠馅,使肠体保持清洁明亮,以利干燥脱水。
晾晒(或烘烤):灌好洗净的香肠,用竹竿挂起,使香肠不相互接触,送到阳光下曝晒每隔3~5小时,转动一次香肠位置。日晒1~2天后,将香肠悬挂在通风良好的场所挂晾风干。烘烤时,烘房温度应控制在45~50℃左右,香肠下部应离火苗60厘米以上,温度过高会使脂肪溶化而渗出、色泽发暗、瘦肉烤熟而降低成品率;温度过低会延长烘烤时间,肉馅发酵变酸。烘烤过程中,为了使香肠受热均匀,上下层香肠应对换,一般烘烤1~2昼夜。
贮存:在10℃条件下,可保存1~3个月。应挂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2、石家庄人进
清真寺街有牛骨髓
你知道石家庄第二中学吗?
中华大街与兴凯路交口西行就到了
3、保定市哪里能买到生牛骨髓
你到工人文化宫南侧的清真寺市场看看。
4、上海哪里有买牛骨髓粉?就是今日印象里播放的!知道的请给我地址!谢谢
在清真老店洪长兴,云南南路一号,靠近延安东路。
5、骨髓有没有特殊的营养成分?需要怎么补充?
《本草纲目》曰:“润肺补肾、泽肌、阅面、理折伤、擦损痛。”
如果有以上情况,可以食用。在清真饭馆中有牛骨髓这道菜,可以去品尝。
6、大部分清真面馆的红烧牛肉面是怎么做的?? 如图!不需要牛肉的做法
7、有哪位高人知道“油麦茶”的制作?
小时候家里做过,很简单
原料:面粉(就是最普通的那种)、牛骨髓油(这个现在比版较难买权,建议上当地的清真食品店去看看)、绵白糖
做法:1、将牛骨髓油加热化开备用
2、将面粉倒入干净的炒锅,开小火翻炒,注意一定要捞底炒,否则容易焦,炒至微黄(时间有点长的,要耐心,千万不能开大火),倒入化开的牛骨髓油,翻炒至干(也就是面粉不结块),待冷却后拌入绵白糖即可
PS:由于年代久远,用量记不太清了,大致是2斤面粉,一大碗油(最普通的大碗)的比例,糖的话根据自己的口味就行了。
第一、香味的来源就是牛骨髓油,不信可以试试
第二、回味总是无穷的,呵呵
8、滋补牛骨髓怎么做
牛骨髓油茶(又叫“方便油茶”、“油面茶”、“油炒面”)面在我国西北地区特别是回族聚居区久盛不衰。这种小吃最大的优势是携带方便,贮存持久。因为饮食习惯的不同,穆斯林出门经商、办事或旅游,特别是到南方沿海各大城市,常常为吃饭问题而犯难。由于回族人口少,有时跑一天还找不到一个清真饭馆。为了适应经常出门的需要,聪明的穆斯林便发明了很多携带方便的“方便食品”, 牛骨髓油茶也是其中之一,后来渐渐地在全国食品市场都能买到了。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6/view-2628620.htm
说起牛骨髓油茶的来历,还要追溯到元朝。据说元世祖忽必烈为了统一霸业、建立元王朝而征战南北,他的骑兵部队却不得不被一日三餐没保障所困扰。为了保持战斗力,战士们想出个办法,即把面用牛油炒熟了带在身上,既不占地方,也不容易腐坏。在长途跋涉的休息时,支起锅架,滚上两碗油面茶,泡上锅盔、牛肉干充饥御寒,那可是最高级的美味了,又可以迅速补充体能,非常有利于行军打仗。这大概就是油炒面最早的雏形。
随着商业发展,人口流动,牛骨髓油茶也随着西北人来到了北京。老北京有本叫《故都食物百咏》的小册子,就专门介绍了牛骨髓油茶:“一瓯冲得味殊赊,牛骨髓油炒面茶。不比散拉吐瑾好,却来说品产吾华。”并进一步解释道:“油茶面即牛骨髓油炒面也,味颇不恶。虽不如西方流传过来的散拉吐瑾(大约是沙拉土司之类的西点)稀罕名贵,却为国产平民化之滋补品也。”具体的冲调方法和功效,则是“大铜壶里炽煤柴,白水清汤滚滚开。一碗冲来能裹腹,香甜最好饱婴孩。”
老北京们都记得,每年庙会或街头的饮食摊子上,常常醒目地摆两把大铜壶,下边烧着火,壶内有滚开的水,此摊专卖各种油茶。摆着一个个精致的小碗儿,还有盛在大盘子中的油炒面和茶汤面儿,外面罩着大玻璃罩子。其油茶中往往有爪子仁等果料,并把白糖掺在面中,用大铜壶之滚水冲开,用小碗儿卖给顾客。在北京西城大庙白塔寺正门前,至今也还有一个著名的油茶摊儿,真可谓三净:人净、物净、器皿净。大家都爱在此买碗茶汤或油炒面吃。现在,稻香村、宫颐府、御食园等著名老字号糕点店和大型超市也都有牛骨髓油茶的成品出售了。
牛骨髓是黄牛或水牛的骨髓。营养学研究发现,每100克牛骨髓含蛋白质36.8克、钙304毫克,是高蛋白、低脂肪及含优质有机钙的富营养原料。很多壮骨粉、补钙产品所用原料就是来自牛骨髓。据《神农本草经》记载:牛髓油“主补中,填骨髓,久服增年”。《名医别录》称其能“安五脏,平三焦,续绝伤,益气力,止溢利,去消渴”。《本草纲目》说它能“润肺补肾,泽肌悦面,理折伤擦损痛甚妙”。目前临床上主要作为润肺、补肾、填髓药使用。
牛骨髓油茶营养丰富,制作简便,适宜于中老年人精血亏虚、气津不足、须发早白、牙齿松动、精力衰减者服用。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如今的牛骨髓油茶在传统的基础上,增加了不少营养配料,例如牛肉末、核桃仁、芝麻、枸杞、杏仁、花生仁等,受到男女老少的青睐,渐渐成为一种颇具京都特色的著名早点。
牛骨髓油茶的做法:
1、备料:面粉1500克,配香油或牛油(牛骨髓最好)250克。辅料为瓜子仁、花生仁、芝麻仁、核桃仁(切碎)各50克(放一两种或不放也可)。
2、炒面:将面粉放入炒菜锅内,用文火翻炒,使水分蒸发,当面粉炒成小疙瘩时,出锅倒在面案上。炒面最忌用大火,这样很容易炒糊。用小火将面粉炒至颜色由白变黄、香气溢出时,即可出锅倒入瓷盆晾凉。用擀面杖擀碎,如有箩过一下更好。再次放入锅内用小火不断翻炒,防止炒糊。如此多次炒制,直到炒成金黄色。
3、炒辅料:将香油烧热,把瓜子仁和炒熟的芝麻仁、花生仁、核桃仁在油锅里过一下捞出备用。如用牛骨髓油,则将骨髓放在锅里加热熬化过滤后再用。
4、拌粉:将晾凉的熟面、辅料和香油或牛油放在面案上进行搅拌均匀即为成品。
5、食用:油炒面制成后即可食用。吃时将油炒面分盛在小碗内,用开水冲搅成稠糊,根据个人喜好再放上白糖和桂花汁搅匀,或者加入炒干果、青红丝(橄榄和山楂蜜饯丝)、蜜枣等即成。
9、谁知道 清真拉面馆的 红烧牛肉面 牛肉汤浇头是怎么做的,很好吃,要是自己在家里能做就好了
别着急,拉面汤的做法因人而异、地域不同风格也不同。但大体有两种风格:牛肉汤和牛肉加牛骨汤,前者清单颜色清亮,后者味道厚重颜色乳白。
图片现实的汤色效果是因为牛肉炒制的时候加了番茄酱,已经不是牛肉汤的本色了。现在牛骨髓价格高、成本贵,而且汤中油脂大很多顾客特别是女客户都不喜欢,所以多是牛肉汤。
你到超市购买新宰的牛肉,还要购买胡椒,胡椒很重要。
把牛肉洗净,加清水、胡椒、花椒、八角、桂皮、桂叶、香叶、肉蔻、陈皮、姜、蒜,大火烧开,小火慢煨,过程中要不停地将沫子打出,40分钟汤就好了。
汤头么,底油加热加入番茄酱翻炒、把牛肉改到切片入锅,加洋葱、姜末、蒜苔、青红椒、西红柿丁,咸盐、味素适量,急火翻炒出锅。
购买切面或刀削面,煮到7成熟(切记不能全熟,看你自己的喜好),捞出至于冷水中。
然后你就可以见证奇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