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髓 > 结核性骨髓炎初期治疗

结核性骨髓炎初期治疗

发布时间:2020-03-21 10:45:44

1、治疗骨结核、骨髓炎有哪些偏方?

骨结核组方 [用料]方一:小金丹(中成药,市面有售)。疗二:灵效膏:五倍子一两,米硝100克,蜂蜜一两。

[制用法]方一:每次服—钱,每天2~3次。方二:上药以中药制膏法共熬成膏,用时摊在纱布止贴患处,扎紧,隔日一换。

[功效]主治骨结核初期,骨膜关节肿大,尚未化脓者。

鸡内金治骨结核 [用料]鸡内金适量。

[制用法]炒焦,研末,每次10克,空腹温黄酒送服,每天3次。

[功效]可治疗骨结核。

蜈蚣香粉醋治疗骨结核 [用料]蜈蚣、香粉各等量,醋适量。

[制用法]将蜈蚣研成细粉,与香粉混合,用醋调成糊状,取糊敷于患处。涂后烂肉、烂骨随脓血排出,将愈时有奇痒。

[功效]清热解毒,散淤消肿。可治疗骨结核溃不收口。

猫头骨灰治髋骨结核 [用料] 猫头1个,冰片适量。

[制用法]猫头去皮,留取骨和肉,放入泥罐中封固,置炭火中煨成炭,取出研末。每次用3克,加冰片0109克,以麻麻油调匀涂患处。

[功效]回阳散结,收敛医疮。可治疗骨结核。

白萝卜双花膏治骨结核 [用料]大白萝卜5千克,藏红花60克,丁香花30克。

[制用法]将大萝卜洗净,切碎,纳入无锈锅内煮沸,去渣,续加温熬至黑色膏药样即可。另以藏红花、丁香花加水1500毫升,熬至500毫升。与上膏般在一起再煎至稠厚如膏药。埋于地下1米,半年后即可使用。用时,将膏药摊布上敷于患处,或填充空洞处。每天或隔日换药1次。

[功效]活血散淤,燥湿温中。可治疗骨结核、淋巴结核、寒性脓肿等。

热姜水治骨结核 [用料]鲜姜(或干姜)多量。

[制用法]将姜洗净,捣烂,加水煮沸1小时。趁热把手巾浸入其中,稍拧半干敷于患处,如此反复型局部发红为度。每天早晚各1次。

[功效]温暖,散淤,止痛。可治疗骨结核未溃。

蜈蚣治慢性骨髓炎 [用料]蜈蚣45条。

[制用法]焙干,研细末,装入胶囊,分成30份,每天服1份。另取凡士林纱条,蘸适量蜈蚣末,放入瘘管内,每天换药1次。

[功效]慢性骨髓炎。

蜣螂千姜治疗骨髓炎 [用料]蜣螂3克,干姜1.5克。

[制用法]共为末吹疮孔内,腐骨自出。

[功效]清热解毒,散淤清肿。治疗骨髓炎。

蛇蜕蜂房治疗骨髓炎 [用料]蛇蜕1条(去头尾,焙黄),露蜂房1个(去内衣、子),血余炭(头发灰)9克。

[制用法]共研细末,1天2次,每服2克,黄酒送下。

[功效]攻毒消肿。治疗骨髓炎。骨质疏松症和慢性腰腿痛豆芽炖排骨治疗骨质疏松症 [用料]黄豆芽、排骨备500克,调料适量。

[制用法]以高压锅炖排骨汤备用,黄豆芽去根洗净切两段,大火翻炒豆芽趸进油,倒入锅内,入汤,小火炖半小时,放入调料。

[功效]可治疗骨质疏松症、腰腿痛。

猪骨海带治疗骨质疏松症 [用料]猪骨头1000克,海带150克,调料适量。

[制用法]高压锅内加2000克水,将猪骨头连同海带一同入内,旺火烧开,小火炖烂,加调料出锅。

[功效]常吃能有效防止骨质疏松。

2、结核性骨髓炎与血液性骨髓炎有何不同?哪个严重?是不是还有复发的可能?

这两个概念不是对立的。前者是从感染源说起的,后者是感染途径说起的。后者也能包括前者的。

没有哪个更严重的说法。凶险呢血行传播肯定严重,比较容易播散全身,但是如果是细菌性的那么用了合理的抗生素也能好得比较快。结核呢,就算对症治疗好起来也比较慢,骨结核比一般结合好起来还慢些。而且因为病程长比较容易造成骨破坏骨畸形这种终身后遗症。

3、几种比较常见的结核性骨髓炎的症状

临床上不同时期结核性骨髓炎的症状表现是不一样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结核性骨髓炎的症状会变得越来越严重,对患者的伤害也会越来越大。那常见的结核性骨髓炎的症状一般,常见的结核性骨髓炎的症状有:◆初期:局部肿胀不明显,一般不红不热,结核性骨髓炎的症状仅感患处隐隐作痛,皮色如常。有时活动后,局部稍肿,疼痛加剧,休息后痛减。若病变在骺端,常可波及关节,以致关节周围的肌肉经脉受累,影响关节活动而出现功能障碍。如病变侵入髋膝关节处,则常有跛行等。此期一般多于明显的全身症状,或仅有怕冷或潮热、盗汗和食欲减退等。◆成脓期:由于病变局部肌肉受累,在原发或继发部位出现漫肿,时有疼痛,不红不热,骨骼酸软,全身时冷时热,朝轻暮重。此时,寒化为热,进入酿脓阶段,到脓熟透时,脓肿中心的皮肤,出现透红一点,有波动感,重按应指。全身可有明显的乏力、消瘦、潮热、盗汗等阴虚现象。若有继感染,或多种细菌混合感染,则全身症状较重,甚至出现寒战、高热等急性化脓性感染的征象。这些都是常见的结核性骨髓炎的症状。◆后期:疮口脓水清稀不净,多挟有败絮状物久之疮口凹陷,周围皮色紫暗,窦道长期不愈。此时结核性骨髓炎的症状可有午后潮热,口渴咽干,或咳痰带血,舌红少苔,脉细数等阴虚火旺之象。或有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心悸、失眠、盗汗、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或虚大等气血双亏之象。以上介绍的就是常见的结核性骨髓炎的症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4、咳嗽....

估计是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是支气管粘膜的一种常见、多发性炎症,中医称“咳嗽”。
临床表现有发热、畏寒、身痛、咳嗽、咯痰、喘息等症状。
治当辨明邪正虚实,疏风解表,宣肺散寒,对症下药,民间的效验治法有
1:中成药疗法
用药:麝香虎骨膏1张
用法:将膏药剪成直径0.5厘米的圆形,外感咳嗽贴敷大椎、肺俞、定喘、风门穴;慢性支气管炎贴定喘、风门、肺俞、膏盲穴。两天换药1次
疗效:用药3次,可获显效。
2:处方:肺形草、沙氏鹿茸草各150克,佛耳草、百部各75克,桑白皮60克,黄荆子45克,麻黄30克
用法:水煎,每服50毫升,日2次,连服20天
疗效:有效率达84.2%
3:处方:鸡屎藤、鼠曲草、鱼腥草各30克,桔梗、牛蒡子各10克,冰糖、蜂蜜各50克
用法:水煎2次,过滤浓缩加糖、蜂蜜调匀,每服25毫升,日3次,10天1疗程。
疗效:有效率达96%

5、儿童医院在线咨询

我的孩子三岁了,以前发现他会打呼噜,今天带他到我们当地的附属医院检查,医生给照了个X光,结果是,鼻咽顶后壁软组织增厚,边缘光滑,厚度约21MM,气道明显受压变形,宇未见异常。

6、怎样防治骨髓炎

一、预防
预防
1、一般感染性疾病的预防:
疖疔疮痈以及上呼吸道感染都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且最易继发感染而致血源性骨髓炎的发生。因此预防疖疮痈及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对预防骨髓炎的发生是十分重要的。其预防的主要措施是:
1、保持室内气流通注意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
2、青春期应多食蔬采水果少用油剂润肤以防止皮脂腺分泌物堆积或腺管阻塞
3、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防止感冒发生
4、扁桃体炎反复发作者应积极预防和治疗,必要时考虑手术摘除
2、预防外伤感染:
外伤感染包括组织损伤后感染和骨骼损伤后感染,也是引起骨髓炎的常见原因,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积极预防。
3、及早发现和及时治疗感染:
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感染,其严重程度影响范围的大小与全身和局部的条件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与发现的迟早处理的及时与否也有很的大的关系。因此对于感染性的疾病,应及早发现、及时治疗。这对于预防骨髓炎的发生有着积极的作用。浅表的感染,局部表现明显容易发现。深部感染常难以诊断。除体温和血象异常以及患处疼痛较重外,局部皮肤并不一定表现为炎症的浸润,但却有明显肿胀。临床必须认真检查综合分析,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
4、开放性骨折的处理:开放性骨折首先要防止感染。我们一般不主张内固定。因骨折后局部软组织损伤,充血水肿若再施内固定所采用的钢针等异物继续刺激,局部可能成为继发感染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们常选用止血、清创、整骨,外用自制的止血生肌之类的药物,用小夹板固定以减少感染的机会。已行内固定的开放性骨折,一旦发生感染并蔓延到髓腔后,炎性感染常沿髓内针向两端扩散,在髓内针穿入或穿出部位的皮下也可能形成感染,一旦发生,应特别注意首先取出内固定物以控制感染。具体的讲,骨髓炎的预防要饮食有节,起居有常,还要适当进地进行体育锻炼。
特别注意事项:
一、在感冒发烧期间,体温不可超过38.5度,此时要尽快使用抗菌、消炎、退烧类针剂静脉点滴或肌肉注射,或清热解毒、发汗解表类中成药内服,将有可能感染成骨髓炎的细菌扼杀在萌芽状态中;

二、在外伤骨折,或跌打损伤,或手术后感染中,疮臃肿毒即褥疮等疾病的发作时,一定要及时准确地对症治疗处理好,控制住细菌进一步的入侵,此时可以使用大剂量的抗感染、抗病毒、消炎类药物静脉点滴(也可以用大剂量的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排毒拔毒类中药内服外用)使患者体内感染的病毒及早地排出体外或消散。

三、在日常生活中,也不可疲劳过度,过于劳累会造成人体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低下,此时细菌可乘虚而入导致骨髓炎及其他疾病的发生。

四、日常生活中,如有其他疾病的发生,治疗期间切不可滥用或长期使用激素类化学药物,此类药物使用不当则易加速骨质的硬化,骨髓腔的硬化及阻塞,造成骨细胞正常代谢功能障碍,甚至引起骨坏死。

二、护理
误区
在慢性骨炎疾病的治疗当中,由于各类患者存在这样那样的认识误区,极不利于疾病的控制和有效治疗。那么,到底有哪些误区容易使患者一次又一次地陷入呢?这些误区究竟有哪些?会产生哪些后果?
1、神性依赖药物。
在长期与结核菌斗争的过程中,临床上常有部分病人因其知道结核菌的顽固性和难治性,本来经避部透皮式治疗和全身抗结核药物的治疗后,已判定临床治愈,却总是表现出难以脱掉对药物的依赖性,经常怀疑自己的病未治愈,总是找借口和理由在局部用药和服用一些与本病有关或无关的药物。目的只是求得精神上的安全感和心理上的平衡。但如果经常对症自购一些药物服用,时间一久,药物的毒性会寻找和固守自己的靶位,导致药源性疾病的产生。
2、“老毛病”和“久病成良医”现象:

随着非处方药物更多地进入家庭。慢性骨髓炎病人的抗痨药物,辅助治疗药物随处可买到。有些患者常常认为是老毛病,自己也略知一二,不遵医嘱,只根据自己好恶或感觉,擅自停药、改药,从而出现某种药物重复使用,不但对细菌起不到正向作用,反而增加对机体的毒副作用甚至让细菌钻了耐药/赖药的空子,使治疗失败,导致病情难以控制。
3、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当作补药使用。因为医疗广告宣传的诱导和自己本身没能正确理解药物药理作用的内涵,片面地追求“药效”作用。本病病人往往把自己的病与这些药物的临床药理作用断章取义或将适应症对号入座,把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类药当作补药长期服用。

维生素一类虽然是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和身体健康必不可少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是作为辅酶参与各种代谢功能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但它们在人体内含量甚微,如摄入过多,既不能为机体提供能量,也不作为机体构成成分。维生素或维生素前体广泛存在于肉类、蔬菜、瓜果、粮食等食物中。平衡膳食,机体吸收能力正常,且无特殊需要,都可由饮食摄入满足,如把它作补品,不加限制地滥用,不但对身体无益,反而有害。许多骨结核病人喜欢服用维生素AD类药物,如维生素A摄入过量,可导致轻度、重度、严重中毒,甚至死亡。慢性中毒可有骨关节疼痛、肿胀,皮肤搔痒,疲劳、软弱、全身不适,发热、头痛、呕吐、颅内压增高,肝毒性反应血液系统改变等。维生素中毒高钙血症,肾钙质沉淀导致肾功能衰竭等。
所以,慢性骨感染疾病患者,不可偏信或自以为是地随便吃“补药”,再补出与之相关的药源性疾病来!(4)随意增减主渠道治病的药物用量。
有些骨与关节结核病人,对药物的药理作用代谢过程不甚了解,只是感觉本药有较大的毒副作用,随意停药、换药,又在用药上不能定时、定量,疗程又不分长短,病情好转时,又出现忘服、漏服药物现象,这往往也是导致疾病迁延难愈治疗失败的原因。
5、模仿他人用药途径。

长期的病痛折磨,折磨,病友之间产生同病相怜之情。医治一样的疾病,不一样的治疗方法和药物是常事,但病人有时就把自己的治疗方案与病友作比较后,任意作废,仿效别的病人“高效”的治疗方法与药物使用,忽略了一个人会有多种疾病共存,同一种疾病人有多种症状同时出现的可能性,即使疾病相同,用药时间长短也不一样,何况人与人之间还存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诱发、继发因素等,也没有考虑自己的临床症状、急缓程度,病菌抗菌谱的变化,病原菌的变异问题。所以还是要遵守医嘱用药,以免造成治疗失误。
6、多种相同族系里的药物并用。

这种用药方法,加大了相同药物在体内的毒性反应,搅乱了人体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破坏了人体微生态相互制约的本能,产生菌群失调症而掩盖了病情的转归。对本病的治疗判断容易造成失误,延误对疾病的准确诊断与治疗的机会,从而带来了难以消除的负面影响。
7、服用保健品或补品替代药品。

不管市场上能起强身健体作用或且有滋补效果的保健药物,宣传的力度与防病治病的效力有多大,都不能替代对本病的病原微生物具有针对性杀伤或杀灭作用的药物。更不应该把保健药物和治疗药品相提并论,或混为一谈,冲击了治疗性药品的临床运用。在临床上经常发现,尤其是成年以后的慢性骨结核病人,因知道治疗的药物副作用大,而另选择了具有保健性的药物来替代治疗性药品的位置,还认为能收到治病防病双丰收的效果。在此,提醒患者,它不能替代治疗性药物的位置。保健品在治疗性药物参与的基础上合情合理地使用,对本病的治疗是一种辅助手段,对治疗本病有好处,但不能完全替代。
1、一般护理
1、急性骨髓炎症期,尤其是有全身中毒症状如寒战、脉快、头痛等,要注意观察体温、脉搏、血压等病情变化,有高热休克者,给予氧气吸入,激素治疗和人工冬眠,有昏迷者应专人护理。

2、体温高于39.5℃者,需要给予物理降温,用冰敷或用酒精擦浴,如用药物降温时,可以大量出法,要注意有否出现虚脱,同时应及时擦洗及更换清洁干燥的衣裤,以免受凉。

3、加强营养,鼓励病人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一般给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随时给病人饮水或果汁,必要时适当补液,纠下贫血,增强机体抵抗力。

4、抬高患肢,下肢用枕垫起,上肢用三角巾悬吊,以利静脉回流,减轻肿胀。为了限制患肢活动,减少疼痛和减轻炎症,防止病理性骨折,一般用石膏托或皮肤牵引固定患肢。石膏固定及牵引要注意肢体血液循环,凡发现肢体皮肤发紫、发冷、肿胀、麻木等,说明有血液循环障碍,应找医生及时处理。伤口分泌物过多,脓血透过石膏,使石膏软化 破坏等,应及时更换石膏或开窗更换敷料。

5、注意观察邻近关节有无出现红、肿、热、痛等情况或全身其他部位有无病灶转移的征象。因为当脓液穿过干骺端进入关节腔时,可引起化脓性关节炎或炎症扩散,引起心包炎、心肌炎、肺脓肿等,若诊断穿刺证实有脓液者,常需切开排脓减压,放置引流条或引流管充他引流。应及时更换敷料,并保持床单清洁,注意对伤口的隔离和敷料处理,防止交叉感染。

6、气血不足者,除同服气血双补药物外,还就选用肌收口散,撒于创口内,使肉芽生长,而逐渐愈合。腐生肌膏。

2、慢性骨髓炎病人的伤口处理:
慢性骨髓炎病人保持伤口排脓通畅,病变部位死腔的扩大引流,使死骨与病骨完全分离后,施行手术清除死骨,刮除肉芽组织,消灭死腔,同时进行全身治疗。部分患儿因病变部位血液循环增加,促使肢体过长,相反骺板受炎症破坏可致肢体缩短或发生病理性骨折后的畸形愈合。小儿患了骨髓炎,家长要耐心配合医生,定期复诊并进行伤口换药,争取早日康复。
3、急性骨髓炎患者的注意事项
得了急性骨髓炎的患者一般都是小儿或是抵抗力差的老人,病情一般比较急迫,所以临床处理中一定要注意好相关的问题:
第一,急性骨髓炎症期(发病期),尤其是有全身中毒症状如寒战、脉快、头痛等,要注意观察体温、脉搏、血压等病情变化,有高热休克者,给予氧气吸入,激素治疗和人工冬眠,有昏迷者应专人护理。
第二,体温高于39.5℃者,需要给予物理降温,用冰敷或用酒精擦浴,如用药物降温时,可以大量出法,要注意有否出现虚脱,同时应及时擦洗及更换清洁干燥的衣裤,以免受凉。
第三,抬高患肢,下肢用枕垫起,上肢用三角巾悬吊,以利静脉回流,减轻肿胀。为了限制患肢活动,减少疼痛和减轻炎症,防止病理性骨折,一般用石膏托或皮肤牵引固定患肢。石膏固定及牵引要注意肢体血液循环,凡发现肢体皮肤发紫、发冷、肿胀、麻木等,说明有血液循环障碍,应找医生及时处理。伤口分泌物过多,脓血透过石膏,使石膏软化 破坏等,应及时更换石膏或开窗更换敷料。
第四,加强营养,鼓励病人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一般给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随时给病人饮水或果汁,必要时适当补液,纠下贫血,增强机体抵抗力。
第五,注意观察邻近关节有无出现红、肿、热、痛等情况或全身其他部位有无病灶转移的征象。因为当脓液穿过干骺端进入关节腔时,可引起化脓性关节炎或炎症扩散,引起心包炎、心肌炎、肺脓肿等,若诊断穿刺证实有脓液者,常需切开排脓减压,放置引流条或引流管充他引流。应及时更换敷料,并保持床单清洁,注意对伤口的隔离和敷料处理,防止交叉感染(尤其是结核性的骨髓炎)。
急性骨髓炎,属于临床的急症,处理上注意好以后,愈后一般都是很好的,但是不恰当或是不全面的处理,容易留下后遗症,导致以后的慢性骨髓炎的发作!所以建议患者选择有经验的医院就诊。

7、我妈查出结核强阳性,但不是肺结核,她有骨髓炎确定不是结核性骨髓炎 ,骨髓炎治好了 不知怎么治结核

你的提问好奇怪,结核?那个地方结核?什么结核?都不说清楚,怎么定治疗方案?

与结核性骨髓炎初期治疗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