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反反复复到骨髓,直到穿透骨髓,也要放弃”然后反反复复到骨髓,直到穿透骨髓,也不放弃!”
骨穿步骤1.穿刺部位选择①髂前上棘:常取髂前上棘后上方1~2cm处作为穿刺点,此处骨面较平,容易固定,操作方便安全;②髂后上棘:位于骶椎两侧、臀部上方骨性突出部位;③胸骨柄:此处骨髓含量丰富,当上述部位穿刺失败时,可作胸骨柄穿刺,但此处骨质较薄,其后有心房及大血管,严防穿透发生危险,较少选用;④腰椎棘突:位于腰椎棘突突出处,极少选用。
2.体位胸骨及髂前上棘穿刺时取仰卧位,前者还需用枕头垫于背后,以使胸部稍突出。髂后上棘穿刺时应取侧卧位。腰椎棘突穿刺时取坐位或侧卧位。3.常规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铺消毒洞巾,用2%利多卡因作局部浸润麻醉直至骨膜。
4.将骨髓穿刺针固定器固定在适当长度上(髂骨穿刺约1.5cm,肥胖者可适当放长,胸骨柄穿刺约1.0cm),以左手拇、示指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针于骨面垂直刺入(若为胸骨柄穿刺,穿刺针与骨面成30~40°角斜行刺入),当穿刺针接触到骨质后则左右旋转,缓缓钻刺骨质,当感到阻力消失,且穿刺针已固定在骨内时,表示已进入骨髓腔。
5.用干燥的20ml注射器,将内栓退出1cm,拔出针芯,接上注射器,用适当力度缓慢抽吸,可见少量红色骨髓液进入注射器内,骨髓液抽吸量以0.1~0.2ml为宜,取下注射器,将骨髓液推于玻片上,由助手迅速制作涂片5~6张,送检细胞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检查。
6.如需作骨髓培养,再接上注射器,抽吸骨髓液2~3ml注入培养液内。
7.如未能抽得骨髓液,可能是针腔被皮肤、皮下组织或骨片填塞,也可能是进针太深或太浅,针尖未在髓腔内,此时应重新插上针芯,稍加旋转或再钻入少许或再退出少许,拔出针芯,如见针芯上带有血迹,再行抽吸可望获得骨髓液。
8.抽吸完毕,插入针芯,轻微转动拔出穿刺针,随将消毒纱布盖在针孔上,稍加按压,用胶布加压固定。
2、人体骨髓是液体还是固体
你好!是组织、膏状的。
3、骨髓 有什么用 它是液体??和血液一样吗??
骨髓bone marrow是液状柔软的富于血管的造血组织,隶属于结缔组织。存在于长骨骨髓腔及各种骨骨松质的的网眼中。
在胚胎时期和婴幼儿,所有骨髓均有造血功能,由于含有丰富的血液,肉眼观呈红色,故名红骨髓。约从六岁起,长骨骨髓腔内的骨髓逐渐为脂肪组织所代替,变为黄红色且失去了造血功能,叫做黄骨髓。成人的红骨髓仅存于骨松质的网眼内。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严重贫血时,黄骨髓能“见风使舵、摇身一变”,成为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
骨髓位于骨髓腔中,约占体重的4%-6%,是人体最大的造血器官。骨髓分为红骨髓(red bone marrow)和黄骨髓(yellow bone marrow)。胎儿及婴幼儿时期的骨髓都是红骨髓,大约从5岁开始,长骨干的骨髓腔内出现脂肪组织,并随年龄增长而增多,即为黄骨髓。成人的红骨髓和黄骨髓约各占一半。红骨髓主要分布在扁骨、不规则骨和长骨骺端的骨松质中,造血功能活跃。黄骨髓内仅有少量的幼稚血细胞,故仍保持着造血潜能,当机体需要时可转变为红骨髓进行造血。
红骨髓主要由造血组织和血窦构成。
1.造血组织 主要由网状结缔组织和造血细胞组成。网状细胞和网状纤维构成造血组织的网架,网孔中充满不同发育阶段的各种血细胞,以及少量造血干细胞、巨噬细胞、脂肪细胞和间充质细胞等。
目前认为,造血细胞赖以生长发育的内环境也就是造血诱导微环境(hemopoietic inctive microenvironment)极为重要。骨髓造血诱导微环境包括骨髓神经成分、微血管系统及纤维、基质以及各类基质细胞组成的结缔组织成分。基质细胞(stromal cell)是造血微环境中的重要成分,包括有网状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窦内皮细胞、巨噬细胞、脂肪细胞等。一般认为,骨髓基质细胞不仅起支持作用,并且分泌体液因子,调节造血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发育中的各种血细胞在造血组织中的分布呈现一定规律。幼稚红细胞常位于血窦附近,成群嵌附在巨噬细胞表面,构成幼红细胞岛(erythroblastic islet)(图5-9);随着细胞的发育成熟而贴近并穿过血窦内皮,脱去胞核成为网织红细胞。幼稚粒细胞多远离血窦,当发育至晚幼粒细胞具有运动能力时,则借其变形运动接近并穿入血窦。巨核细胞常常紧靠血窦内皮间隙,将胞质突起伸入窦腔,脱落形成血小板。这种分布状况表明造血组织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微环境造血诱导作用。
2.血窦 由动脉毛细血管分支而成。血窦腔大而迂曲,最终汇入骨髓的中央纵行静脉。血窦形状不规则。窦壁衬贴有孔内皮,内皮基膜不完整,呈断续状。基膜外有扁平多突的周细胞覆盖,当造血功能活跃,血细胞频繁穿过内皮时,覆盖面减小。血窦壁周围和血窦腔内的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有吞噬清除血流中的异物、细菌和衰老死亡血细胞的功能。
4、外国电影,把一个液体推到练钢铁的炉子里,慢慢的融化了,
《终结者2》那是个液态金属机器人
5、医院的化验员用患者的血液制成玻片标本,这种标本属于() A.推片 B.涂片 C.切片 D.装
A、制作临时涂片时,可取一片载玻片作推片,将推片自液滴左侧向右侧移动,使液滴均匀地附着在两片之间.所以推片是制作临时涂片的一个必要装置.故不符合题意.
B、涂片是指用从患者身上采集的液体标本(如血液,骨髓液等)均匀的涂抹在玻璃片上制成的标本,用于实验室诊断和病理诊断. 涂片有很多种类,直接涂片法、厚涂片法等.故符合题意.
C、切片是指用特制刀具把生物体的组织或矿物切成的薄片.故不符合题意.
D、从生物体上取下来的或直接用个体微小的生物制成的.在要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的时候,将被观察物体放在载玻片上就叫装片. 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精液是骨髓液吗
精液,为睾丸所产生的精子、分泌物和生殖管导腺体(附睾、前列腺、精囊、尿道附属腺体等)的分泌物合并而成。民间有一种错误的看法,把精液看得十分神秘,认为“十滴髓生一滴血,十滴血生一滴精”,泄精会大伤元气,会使骨髓空虚;认为只有藏而不泄,才能使人健康。甚至有的人对正常性生活也怀恐惧心理,担心性生活会缩短寿命。其实这中看法是不对的。 上海万豪医院郑主任介绍:精液是由睾丸产生的精子附属性腺的分泌物所组成,其中精子只占精液问题的0.1%。在青春期性成熟后,生精、排精、生育是一种正常的生理过程。骨髓液是由骨髓产生的。成年人的红骨髓存在于扁骨如颅骨、胸骨、肋骨、椎骨、髂骨和长骨的近心端,有制造血液的作用;而其他大多数骨的骨髓则为黄骨髓,它们对骨本身有营养作用。精液与骨髓液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液体。当人的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后,随着生理的变化和外界环境的刺激,很自然地产生对性的性要求。婚后就要进行性生活,这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无须为怪,更不能视为神秘。 正常的性生活不但对健康毫无影响,而且有利于身心健康。正常健康未婚男子,每月遗精1-2次,也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已婚男子长时间没有性生活而遗精,也不会损害健康,更谈不上是病态。只有1-2天出现一次遗精,甚至一夜数次,同时伴有精神萎靡、头晕乏力等才算是病理现象,须及时治疗。即使如此,亦与骨髓是否空虚毫无关系。
7、骨髓完全稀释什么概念?
您好,所谓的骨髓完全稀释指的是骨髓检查中的典型操作失误;使得,取材失败,如果抽吸骨髓液时混进血液,称为骨髓部分稀释;如抽出的骨髓液均为血液,就称为骨髓完全稀释。
8、骨质里的骨髓液是怎么生成的?
人的骨主要由骨质、骨膜、骨髓及神经、血管组成。
骨质包括骨密质和骨松质。骨松质比骨密质多。
骨髓肯定不会包括在骨质里。
9、做骨髓是干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