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髓 > 捐献骨髓的初衷

捐献骨髓的初衷

发布时间:2020-03-20 14:00:19

1、为什么骨髓捐赠后捐者与受者一年内不能见面

原因如下 骨髓配对成功后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常常能引起诸多关注的目光,然而这样的“热炒”却有可能为供患双方带去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有关人士指出,社会公众尤其是媒体在关注的同时应当自律,主动为宣传设立“禁区”,保护捐献者和患者的隐私。 根据国际惯例,骨髓捐献中的供者和患者之间至少应当保证移植一年内不见面的原则。据介绍,确立这一原则是为了保护供患者双方的隐私和权益,尤其是避免对供者的生活产生不必要的麻烦。造血干细胞移植对患者而言通常有70%的成功率,但也有个别失败的先例。极个别患者家属在失败后往往再次追踪至供者的家中,寻求第二次捐献。可是,医学报告显示,再次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意义不是很大。移植完成后,患者通常要过感染、出血和排异三道关口,前两道关口在住院期间即可度过,但排异关的时间非常长,因此国际上设立了一年的限制,等待患者病情取得相对稳定。一年后,如果供患双方对见面都无异议的话,双方才能有缘相见。 这条“禁区”目前的屡屡被突破,目的是为了宣传供患双方感人的事迹。目前,这样的宣传正面临“两难”的局面。一方面,能让更多的市民了解骨髓捐献的意义和知识,但另一方面却难以保全供患双方的权益。值得提醒的是,对捐献骨髓者最大的鼓励和嘉奖,正是充分保护他们应有的权益。 中华上海骨髓库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的库存量和移植人数目前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2004年更是取得突破,一年增加库存量超过1万人,移植人数达到16例,使得上海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达到4.5万人,完成移植48次,双双超过全国数据的五分之一。今年1月的前13天里就已经完成两例移植,一例是本地配对,一例则为异地配对成功。一位业内人士指出:“在这样的情况下,公众社会更应当及时树立科学关注骨髓移植的观念,保护上海骨髓捐献踊跃的良性态势。” 一年内不见面原则 根据国际惯例,骨髓捐献中的供者和患者之间至少应当保证移植一年内不见面的原则,尤其要避免在公共媒体上同时刊登供者和患者的照片,以及向患者透露供者的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等等。既便是供者允许,一年内也应当避免双方的接触。可是近2年内,随着本市骨髓配对成功例数的提高,供患双方在媒体等方面的诱导下不仅可以见面,而且供者的一切个人资料均公布于众。

2、骨髓捐献是怎么回事?

据统计,约有90%的公众对骨髓(造血干细胞)的移植方法、移植安全性和风险性等知识掌握不够,对其过程的了解还停留在对字面含义的简单理解上,普遍认为捐献骨髓需要直接从供者骨内或脊椎内抽取骨髓。正是这种惧怕心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们加入志愿捐髓者行列,造成了供者的流失。

实际上,捐献骨髓与普通献血没有本质区别,现代医学的进步使得骨髓移植的技术越来越简单、安全和有效。目前采用的骨髓移植方法类似于一般献血,只需采集50~100毫升含有造血干细胞的血液输给患者。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造血干细胞本身就有50%处于静止状态,供者所捐献的造血干细胞只占人体内造血干细胞总量的0.3%~0.5%,在完成采集后,供者的造血干细胞会迅速增殖,一两周内完全恢复,所以捐献骨髓对供者的健康不会产生不利影响。

骨髓库实质上是通过普通血检而建立的骨髓信息库,即建立骨髓捐献志愿者资料检索中心,而不是抽取志愿者的骨髓储存起来。

骨髓捐献的步骤

央视国际 2004年07月15日 16:58

填写中国血液在线骨髓捐献志愿者登记表;中国血液在线将把您的资料妥善保管并转交给有关组织机构。

有关组织机构将安排您在适当的时间验血(5毫升),并将化验后HLA分型储存在电脑资料库中,供患者寻找配对;

初步配型相同,骨髓库将通知您作进一步的检测;

如果配型完全相同,骨髓库的工作人员会向您详细介绍捐献过程,同时您必须接受全身检查;

捐献时您完全处于清醒状态,从您的手臂静脉中采集造血细胞(总量为50毫升),通过血细胞分离机富集,将剩余的血液回输人体。

3、捐献骨髓是怎么个捐法?

首先,您到所在地中华骨髓库分库登记,他们将与您面谈,让您了解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全部程序,再次征询您对捐献、采集造血干细胞的态度。
在您捐献前,会要求您作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确认您的健康状况符合捐献的条件。
需要正式签署一份“捐献造血干细胞同意书”。在捐献前的2~4周内将要求您保持健康的状态,尽可能少外出,减少感冒等不良健康情况的发生。
最后,在实际采集、捐献的前2~3天,将要求您少吃油腻的食物,睡眠良好,不要紧张等,以保持好心情、好状态。
然后,需要再采取5毫升血样,以便进行高分辨分型检测,以确认与患者的配型相合。
登记成为志愿者和实际采集、捐献都是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因而才会与您约时面谈,再次确认您的自愿性质。因为做高分辨的HLA检测需要高额的资金,您如果改变了决定,那就不用再作昂贵的检测增加患者的负担了。反之,如果您做了高分辨的检测,又签署了“捐献造血干细胞同意书”,则患者也将同时进行移植前的准备,进行大剂量的放射疗法或化学疗法,致患者丧失了造血能力,而此时您又改变了初衷,则患者不但丧失了生存的希望,更会加快其死亡,这是大家都不希望发生的恶果。因此,我们希望您能够在报名捐献时深思熟虑.

采取造血干细胞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是抽取骨髓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需要作全身庥醉或局部麻醉,从捐献者的髂骨中抽取骨髓血;
二是外周血采集造血干细胞。即给捐献者注射造血干细胞动员剂,使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大量动员到外周血中,从捐献者的肘部静脉处进针,通过一种“血细胞分离机”的动作,将外周血中的造血干细胞收集在50亳升的血浆袋中,同时将其它血液成份回输到捐献者体内。
我国目前较多采用外周血采集造血干细胞。
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外周血的造血干细胞量极少,不能满足移植的需要。药物动员之后,加速骨髓造血干细胞的生成并释放到外周血中,可使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增加20~30倍,使得在外周血中就能采集到能满足移植需要的造血干细胞了。
动员剂的全名叫做“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除能增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外,尚有辅助心脏功能等作用,而并未有对人体有害的报道或结论。
首先,我们慎重申明:决不会以损害捐献者的健康为代价,去救助患者。因为人体内的造血干细胞具有委强的再生能力,正常情况下,人体各种细胞每天都在不断新陈代谢,进行着生成、衰老、死亡的循环住复,失血或捐献造血干细胞后,可刺激骨髓加速造血,1~2周内,血液中和各种血细胞恢复到原来水平,因此,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影响健康。
梵语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意思是说救人性命是功德无量的好事善事。

施善,在帮人的过程中,心中自然而然地会涌起欣慰之感。同时,一个人坚信活在世上对他人有益,对社会有益,会消除自卑感,增强对生活的自信心。施善,可使心理状态获得平衡,而平衡的心理状态是预防许多疾病的基础。科学家还发现,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思想和行动有益于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建立和完善,情绪对免疫系统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健康的情绪通过神经、体液、内分泌系统沟通大脑及其它组织和器官,使其处于良性的动态平衡状态,使人增强抵抗感染能力,从而免受各种疾病的侵袭。因而说,做好事、做善事,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
有一幅献血招贴画,其宣传口号就是“施比受更有福”,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捐髓者用自己的爱心延续、挽救了他人的生命,体现了人类共同生存、珍惜生命、友爱互助的高尚情操。爱心使心灵得到慰藉,使人生更加充实、快乐。经常保持充实、快乐的心绪是健康长寿必备的因素之一。

最后一个问题:有人买卖骨髓吗?这样的买卖,是不是违法的?
骨髓的采取和移植是一个很大很复杂的工程,而且捐者受者都是实名实姓,不可能有私下买卖.

4、捐献骨髓对自己的健康有影响吗?

理论上是没有对身体有健康影响,但实际上是有副作用的。这个作用是存在手术和抽血过程中。根据国外对完成大约51,024例造血干细胞异源移植,其中27,770例是进行骨髓移植,23,254例进行了外周血移植。在这些51,024名捐赠者中,5名捐赠者死亡,其中1例是在骨髓捐赠后死亡,4例则在外周血捐赠中死亡,死亡几率约为0.98/1万人。共有37例严重不良反应,致病几率约为7.25/1万人,其中12名在骨髓移植后(4.32/1万人),25名在外周血移植后(10.76/1万人)。此外,大约有20名捐赠者出现恶性血液瘤(3.92/1万人),其中8名捐赠者在骨髓移植后,12名捐赠者在捐献外周血干细胞后。恶性血液瘤的出现几率并没有高出正常年龄和性别相关的致病几率普查结果。
结论:造血干细胞的捐赠可能存在致死或者严重不良反应的风险,这个风险虽然小但是确实存在。人体是非常复杂和奇妙的有机体,目前的科学对许多功能和机制都不清楚。造血干细胞是最神秘的细胞,白血病的发作就是各种因素干扰它造成的后果。采集造血干细胞目前需要人为干扰,所以,除非以后科技发达,采集时静悄悄,一点也不会干扰造血功能,而从身上采集极小部分,这才会消除副作用。

5、捐献骨髓的自己一病不起,是什么原因呢?

骨髓移植对捐献者的身体健康并不会造成任何影响,相反,给白血病患者带来了生存的希望。意见建议:许多人认为捐献骨髓是抽取脊髓,这完全是一种误解。骨髓移植需要的是人体内的红骨髓--造血干细胞。一个成年人的骨髓重量为3公斤,一名供髓者提供不足10克的骨髓造血干细胞就能挽救一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因此不会减弱其免疫功能和造血功能的降低,根据你的情况,建议多休息,不要有太大压力,调整情致,放松心情,保持心情愉悦。希望对你有帮助~

6、为什么骨髓捐献者和被捐者,一辈子都不能见面?

首先是为了保护患者,防止情绪激动,其次是保护捐赠者不受伤害,还有防止捐赠者趁机敲诈。

我们都知道骨髓捐献者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这相当于为病人挽救生命。然而,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捐赠者和接受者都不允许见面,甚至一辈子不能见面。

原因1:不利于患者的康复

即使白血病患者接受了合适的骨髓移植,其成功率也只有70%。因此,只有在术前保持患者情绪稳定,才能提高骨髓移植的成功率。如果病人和捐献者此时相遇,很可能会激发病人的情绪,这对病人的手术极为不利。因此,为了让病人手术成功,医生不会让两人在手术前见面。

原因2:保护捐赠者的个人信息

在我国,患白血病的人不多,但捐献骨髓的人也不多。因此,如果捐献者的个人信息泄露出去,他可能会遇到为自己生命而拼命努力的病人。到时候,到时候让捐献者骑虎难下,甚至严重者可能威胁到生命安全。因此,为了确保捐赠者的生命安全,拒绝会见捐赠者和接受者。

原因3:防止非法交易

你知道,对于白血病患者来说,骨髓移植是他们最后的希望。如果有人能在这个时候拯救他们,那么他们一定会战斗并抓住生命的机会。这时,非法分子可能会利用病人的心理,开始要价过高。因此,为了防止这种非法交易,医院不允许捐赠者与接受者会面。

捐献骨髓是自愿的,只是为了爱。如果一切变得复杂,对病人和捐赠者都非常不利。因此,无论原因是什么,捐助者和受援者都不允许会面。

7、捐献骨髓时是怎样抽取的

朋友,详细介绍给你了, 1.骨髓是人体的造血组织,位于人体许多骨骼内.成年人的骨髓分两种: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能制造红细胞、血小板和各种白细胞.血小板有止血作用,白细胞能杀灭与抑制各种病原体,抱括细菌、病毒等;某些淋巴细胞能制造抗体。因此,骨髓不但是制血器官,它还是重要的免疫器官。黄骨髓主要是脂肪组织,当人体贫血时,它可以转化为红骨髓。 2.捐献骨髓会不会影响捐献者的身体健康? 捐款骨髓不会影响人的健康。许多人认为捐献骨髓是抽取脊髓,这完全是一种误解。骨髓移植是需要人体内的红骨髓——造血干细胞。一个成年人的造血干细胞是3公斤,一名捐献者提拱不到10克的骨髓干细胞就能救活一名白血患者、因此不会减尽弱其免疫能力和造血能力。骨髓是在生能力很强的组织,对于健康捐献者,会在10天左右即可补足所捐献的干细胞量。 3.健康者在什么年龄段适合捐献骨髓? 健康者在18~55岁均可捐献骨髓。 4.什么是骨髓移植? 骨髓移植是指把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从一个人体内移植到另一个人体内(一般是通过静脉输入)。确切地说,骨髓移植就是造血干细胞的移植。 5.什么人需要进行骨髓移植? 人体血液系统及免疫系统的严重疾病,如白血病(俗称血癌)。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重病放射病患者,继续生存的希望就是骨髓移植。我国每年约400万名各类疾病的患者等待着骨髓移植。 除了对捐献者的休重、血压等身体健康程度和献血条件一样外,捐献骨髓者一般要求在18周岁以上、45周岁以下,最好有献血或捐献血小板的经历,一旦抽样,配对也要求是身体、心理等都较成熟者,以便于救治患者,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捐髓实际上是捐献造血干细胞,一次性捐献量约20克左右,对身体没有影响,市民可在义务献血的同时填写一张自愿捐髓表,这样医院将有关资料输入信息库后,可随时约请志愿者救死扶伤。 样捐献骨髓 1.如何成为志愿捐献者? 如果您年龄在18至55岁之间、身体健康,可拨打中华骨髓库骨髓捐献热线电话:(北京)010-65126600,(上海)021-62478117,或到区县级以上红十字会报名,并填写志愿捐献书及有关表格。 2.捐献骨髓有哪些步骤? 1)报名后,骨髓库或红十字会安排您验血5毫升,并将化验的HLA分型结果储存在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供患者寻找配对。 2)供者与受者初步配型相同,骨髓库的工作人员会向您详细介绍捐献过程,同时请您接受全身检查。 3.如何抽取骨髓? 抽取骨髓造血干细胞有两种方法:一是医生在供者的髂骨部位穿刺采集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术后一两天内有些疼痛,一周内就可完全恢复。二是用科学的方法有效地动员骨髓和其他部位的造血干细胞大量释放到外周血液中去,从供者的手臂静脉中采集,并通过机器将造血干细胞分离出来,剩余的血液回输到供者体内。 4.捐献骨髓会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许多人认为捐献骨髓是抽取脊髓,这完全是一种误解。骨髓移植需要的是人体内的红骨髓——造血干细胞。一个成年人的骨髓重量为3公斤,一名供髓者提供不足10克的骨髓造血干细胞就能挽救一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骨髓是再生能力很强的组织,一般健康者捐献造血干细胞后在十天左右即可补足所捐的干细胞量。因此,捐献骨髓不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8、为什么捐献骨髓者与被捐者不能见面?

这是根据国际上双盲原则的惯例。因为是非亲缘无偿捐献,而且捐献后移植不一定能够完全治愈。如果患者完全治愈了,捐献者有可能向患者索取报酬……如果患者没有完全治愈,还有可能向捐献者索取再次捐献……

为了避免这些可能出现的问题,国际上对于骨髓捐受方才有了这么个双盲原则,即双方都不知道对方的详细信息。

9、捐骨髓 为什么众人都避而远之

不会恢复是误区
造血干细胞可以进行不对称有丝分裂
有很强的自我更新~自我表现维持能力

另外就是捐献骨髓需要麻醉
麻醉存在一定风险
红十字会本意是不会为了挽救病人的生命伤害健康人
所以大陆地区采用外周血干细胞采集方法
台湾因为起骨髓并为红十字会机构
台湾慈济库是带有宗教性质的
所以台湾慈济库是外周血采集法和骨髓采集法并存
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可以自由选择

10、捐献骨髓到底捐的是什么啊 ?

许多人认为捐献骨髓是抽取脊髓,这完全是一种误解。骨髓移植需要的是人体内的红骨髓--造血干细胞。一个成年人的骨髓重量为3公斤,一名供髓者提供不足10克的骨髓造血干细胞就能挽救一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因此不会减弱其免疫功能和造血能力。骨髓是再生能力很强的组织,一般健
康者捐献造血干细胞后在十大左右即可补足所捐的干细胞量。

与捐献骨髓的初衷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