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髓 > 末节指骨化脓性骨髓炎

末节指骨化脓性骨髓炎

发布时间:2020-03-20 07:01:26

1、什么是化脓性骨髓

化脓性骨髓炎是指因各种感染因素造成的骨髓炎症。以病程长短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骨髓炎以骨质吸收、破坏为主。慢性骨髓炎以死骨形成和新生骨形成为主。
临床表现:
化脓性骨髓炎急性期病人往往有发冷、发热,体温有时可高达40度左右。有病的部位出现疼痛,且逐步加剧,呈持续性剧痛,局部有红、肿、热、痛等炎症症状,和肢体活动障碍。如果此时治疗不彻底,即可转变成慢性骨髓炎。
慢性期病人,表现为“伤口多年来时发时愈”,这种伤口常常脓液不多,也没有明显疼痛,有时可能自己愈合,但间隔一定时期伤口又会红肿、疼痛,破溃后症状消失,反复发作,形成经久不愈的瘘管,有时会有小的碎骨片从伤口流出。X线摄片检查,需在发病10日后才能发现脓肿或骨质破坏的阴影,迟者发病四周后才能见到骨质破坏的表现,慢性期进行X线拍片检查,可以了解有无“死骨”和病变范围。http://www.cnbmys.com/guke/201511/10416.html

2、化胧性骨髓炎是指下列何类组织的化胧性感染

化脓性骨髓炎属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的。属于深层组织感染。应该给予足量抗生素输液治疗比较好。严重的需要手术治疗。加强营养

3、慢性化脓性骨髓炎,骨不连如何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骨不连

慢性骨髓炎同时局部软组织条件不好,治疗上难度较大。人工骨成骨较自体骨差。再次手术应该考虑用自体骨移植。

(王晶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广州华侨医院王晶 http://twangjing.haodf.com/

4、几个月前手指甲掉了之后变成化脓性骨髓炎

指甲有长出来了吗18958992288化脓要医治的。

5、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怎样治疗?

【概述】化脓性骨髓炎是指骨髓、皮质骨和骨膜因化脓性细菌感染而引起的炎症,多是急性化脓性骨髓炎迁延而成。在大部分患者,全身症状消失,只有在局部引流不畅时,才有全身症状表现。一般症状限于局部,顽固难治,甚至数年或十数年仍不能痊愈。最常见的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约占75%,其次是溶血性链球菌约占10%,其他如大肠杆菌、绿脓杆菌、肺炎双球菌都能引起骨髓炎。
本病中医称之为附骨疽,是一种毒气深沉,附着于骨的化脓性疾病,也称附骨痈、贴骨痈。因其部位不同,命名亦异,如生在大腿外侧的叫附骨疽,生在大腿内侧的叫咬骨疽,只生在股胫部的叫股胫疽。又因溃后常脱出败骨,所以又有多骨疽之称。
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身体羸弱,气血不充,肾精耗竭,骨髓空虚,加之外感六淫,余毒流注,外来伤害等诱因而发病。
【治疗】1.热毒内蕴证(初期)
【症状】寒战高热,患肢肿胀、剧痛,功能受限,重者神昏谵语,舌质红或红绛,苔黄或黄腻。【方一】①萆薢化毒汤合②黄连解毒汤【来源】①《疡科心得集》②《外台秘要》【组成】萆薢10克,当归10克,丹皮10克,牛膝10克,防己10克,木瓜10克,薏苡仁10克,秦艽10克;黄连9克,栀子9克,黄柏6克,黄芩6克。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萆薢、薏苡仁利水渗湿,清热排脓;防己、木瓜、秦艽清热除湿,和胃通络;当归、丹皮清热凉血,散瘀消肿;牛膝活血,利尿通淋,并引邪热下行。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消痈排脓之功。黄连清泻心火,黄芩清上焦之火,黄柏泻下焦之火。栀子通泻三焦,导热下行。四药合用,共奏泻火解毒之功。
【按语】湿重者,加石菖蒲、茯苓;便秘者加大黄泻下实热;发斑者,加生地、丹皮、玄参清热凉血。2.热毒成脓证(成脓期)
【症状】局部红肿灼热,压痛明显,或有波动感,舌红质干,苔黄腻,脉滑数。【方一】仙方活命饮【来源】《校注妇人良方》【组成】金银花25克,当归尾6克,赤芍6克,乳香6克,没药6克,白芷6克,防风6克,炙穿山甲6克,炒皂角刺6克,天花粉6克,贝母6克,甘草6克,陈皮9克。
【功效】清热化湿,和营托毒,消肿溃坚。
【用法】水煎服,或水酒各半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金银花清热解毒为君药;当归尾、赤芍、乳香、没药、陈皮活血散瘀,理气化滞,消肿止痛,共为臣药;白芷、防风疏散风热,使热毒从外透解;花粉、贝母清热散结;穿山甲、皂角刺通行经络,消肿溃坚,均为佐药;甘草为使药,助君药清热解毒,又调和诸药。加酒煎服,是借其活血通络以助药效。
【按语】脓未成者,服之可消,脓已成者,服之可溃。疮疡溃后,则不可再用。脾胃素虚,气血不足均应慎用。除煎煮取汁内服外,其药渣可捣烂外敷。
3.正虚毒滞证【症状】开始脓液稠厚腐臭,热退痛缓,部分患侧脓水淋漓,经久不愈,形成死骨,难以脱出,转为慢性骨髓炎,并伴有虚热、盗汗,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方一】托里消毒散【来源】《外科正宗》【组成】人参15克,川芎15克,白芍15克,黄芪15克,当归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银花15克,白芷10克,甘草10克,皂刺10克,桔梗10克。
【功效】益气补血,托里排脓。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黄芪、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托毒排脓;川芎、当归、白芍养血和血,养血托毒;皂刺、桔梗、白芷透脓溃坚;银花清热解毒。诸药合用,共奏补益气血,托里透毒之功。
【按语】本方是外科托法中补托的代表方剂,适用于痈肿脓未成和脓已成之早期。
4.余毒内蕴证【症状】适用于慢性骨髓炎急性发作时,有寒战高热,局部红肿疼痛,脓流不畅,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方一】四妙丸加味方【来源】《浙江中医杂志》1988年第2期。
【组成】黄柏10克,苍术10克,牛膝1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防己10克,生薏米30克,丹参15克,萆薢15克。
【功效】清解余毒,托毒排脓,利湿化瘀。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黄柏、苍术、牛膝、薏米清热利湿;丹皮、赤芍、丹皮清热活血,活血化瘀;防己、萆薢祛风除湿。
【按语】本方以发病急,皮下结节,灼热红肿,发热,口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辨证要点。畏寒发热头痛、咽痛者,加牛蒡子、薄荷、桔梗;关节酸痛者,加羌活、独活、威灵仙、木瓜。

6、性化脓性骨髓炎的好发部位是哪里

骨髓炎是指细菌感染骨髓、骨皮质和骨膜而引起的炎症,骨髓炎有外伤、医源性感染或者血源性感染导致,好发部位在人体四肢长骨骨干。目前骨髓炎的中医循经移病治疗方法以及中药靶位定向体液疗法是最权威最有效的保守治疗方式。

7、求助关于如何治疗化脓性指头炎

疾病概述
脓性指头炎是手指末节掌面的皮下经组织化脓性感染,多由刺伤引起。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病因病理
手指末节掌面的皮肤与指甲骨膜间有许多纵形纤维索,将软组织分类许多密闭小腔,腔中含有脂肪组织和丰富的神经末梢网。在发生感染时,脓液不易向四周扩散,故肿胀并不显著。但形成的压力很高的脓腔,不仅可以引起非常剧烈的疼痛,还能压迫末节指骨的滋养血管,引起指骨缺血、坏死。此外,脓液直接侵及指骨,也能引起骨髓炎。

临床表现
初起,指尖有针刺样疼痛。以后,组织肿胀,小腔压力增高,迅速出现愈来愈剧烈的疼痛。当指动脉被压,疼痛转为搏动性跳痛,患肢下垂时加重。剧痛常使病人烦躁不安,彻夜不眠。指头红肿并不明显,有时皮肤反呈黄白色,但张力显著增高,轻触指尖即产生剧痛。此时多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全身不适、白细胞计数增加等。到了晚期,大部分组织缺血坏死,神经末梢因受压和营养障碍而麻痹,疼痛反而减轻,但这并不表示病情好转。脓性脂头炎如不及时治疗,常可引起指骨缺血性坏死,形成慢性骨髓炎,伤口经久不愈。

诊断和鉴别
1.手指末节常面肿胀,外观呈蛇头状,伴剧烈跳痛,手下垂时加重。

2.掌侧皮肤张力大,微红且有明显压痛,局部波动感多不明显。

3.处理不及时,可自行破溃,创口久治不愈,X线片可显示末节指骨坏死。

4.可伴有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

治疗
当指尖发生疼痛,检查发现肿胀并不明显时,可用热盐水浸泡多次,每次约20分钟;亦可用药外敷(参看甲沟炎的治疗)。酌情应用磺胺药或抗生素。经上述处理后,炎症常可消退。如一旦出现跳痕,指头的张力显著增高时,即应切开减压、引流,不能等待波动出现后才手术。切开后脓液虽然很少,或没有脓液,但可降低指头密闭腔的压力,减少痛苦和并发症。

手术时,在患指侧面作纵形切口,切口尽可能长些,但不可超过末节和中节交界处,以免伤及腱鞘(图11-4)。切开时,将皮下组织内的纤维间隔用力切断,并剪去突出切口外的脂肪组织,以免影响引流。如脓腔较大,可和对口引流,但不应作鱼口形切口,以免术后瘢痕影响患指感染。切口内放置乳胶片作引流。切开引流时,如有死骨片,应将其取出。术后全身治疗按一一般化脓性感染处理。另一种方法是在手指末节掌面的中央作直切口,排尽脓液后不放引流,而涂一厚层氧化锌软膏,予以包扎,每2~3日更换一次,直至愈合。这种切口比侧面切口优越,引流直接、通畅;纤维素和脂肪垫损伤小,不影响术后拈物功能,无侧切口容易损伤指神经引起同侧指端知觉丧失的并发症;瘢痕不痛。

8、手指头骨头露在外面会得化脓性骨髓炎吗?

骨头只要露在外面,那么骨头感染是不可避免的,骨头感染就是化脓性骨髓炎,需要到正规的医院或者诊所进行换药、清创处理!

9、老人手指上的骨髓炎,有什么症状?

红肿热痛硬,手指有伤口破溃不愈合的表现,伤口流脓流水不愈合等。

与末节指骨化脓性骨髓炎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