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髓 > 骨髓移植作用

骨髓移植作用

发布时间:2020-03-19 23:15:50

1、人体的骨髓移植给别人对自身有没影响?

现在所说的骨髓移植移植一般是指造血干细胞移植,很少用动手术直接抽取骨髓。不知道楼主捐过血小板没用,捐造血干细胞跟捐血小板差不多。不过在捐骨髓前每日注射一次生长因子,连续4-5天。由于注射了生长因子,造血干细胞将大量繁殖,生长因子使骨髓释放出大量造血干细胞进入血液循环中,捐献时完全处于清醒状态,从手臂静脉中采集造血细胞(总量为总量为50毫升),通过血细胞分离机富集,将剩余的血液回输人体,由于不使用麻醉,无需住院,在造血干细胞采集后1-2天,副作用(如:发热、过敏反应、骨骼轻度疼痛)将完全消失。
造血干细胞具有自我复制功能,捐赠造血干细胞后人体将在短时间内恢复原有的造血细胞数量。所以,人不会感到任何不适,对供者很安全。造血干细胞的供给者通常只要请半天假就能完成整个手术,不用作任何额外的休息和调养,对于生育也没有影响。
一个月前我捐过血小板,本来个人体质比较好,捐后两天后就去健身了,现在体质比以前更好,胳膊粗了,胸肌也发达了。不能说这是捐血小板带增强了体质,但至少可以说明它对体质及抵抗力没有不好影响。骨髓移植也是一样的。
补充一点,你把骨髓移植给别人后,接受你造血干细胞的人的血型一定会变得跟你一样。有报道说受者的肤色还有性格会变得跟捐者一样,当然后者没有经过科学认证。
最后一点,在确定骨髓移植前,医生会帮你检查身体,只有合适的才会让你捐。所以如果他人需要你的骨髓(造血干细胞),不要有所顾虑了,去捐吧,你拯救的是一条生命。想想这个世界上还有另一个跟你流着同一样的血的人,这样的人生不是更有意义吗?

2、骨髓移植有哪些作用?

骨髓移植是近代医学进步的成果之一。骨髓移植技术复杂,设备较多,耗资大,并发症亦较多,是一种危险性较大的治疗方法。一般只在生命受到极大威胁的病人身上试用。如何解决骨髓移植中的各种问题,扩大骨髓移植的治疗范围,是医学研究的课题之一。

在20世纪60~70年代中期,异体骨髓移植技术发展较快,自体骨髓移植的进展相对缓慢。到20世纪80年代,对自体骨髓移植的兴趣日益增长,并取得了不少进步。异体骨髓移植仍在不断前进。至今,骨髓移植已成为治疗某些致命性造血系统疾病的唯一有效的方法。

3、骨髓移植后白血病真能痊愈吗

骨髓移植是从20世纪5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医疗技术。骨髓移植是指把骨髓细胞从一个人体内移植(一般是通过静脉输入)到另一个人体内。确切地说,"骨髓移植"应该叫做"造血干细胞移植"。很多人都以为移植成功以后就能像正常人那样的好好生活了,电视报纸上也经常刊登谁谁移植成功了。但你们有没有想到,这仅仅是成功的把供者的细胞移植到患者身上,并不能代表这个人能够长期的活下去。因为,移植后因为白血病复发死的不算多,但也不少,我看到最多的就是后期感染或者排异死亡的。骨髓移植后,等于重新建立一个免疫力,甚至比新生儿的免疫力还低,免疫力真正建立起来至少要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这期间感染的几率会特别大,很容易导致严重感染而死亡了。还有就是排异,慢性排异就像一些慢性病一样,要经过一个漫长而又痛苦的过程。移植后的慢性排异,有肺排异导致肺纤维化,肺纤维化或许大家还不是非常熟悉,简单来说就是肺的组织结构硬化,呼吸的肺泡出现瘪扁硬化,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功能很差,肺是制造氧气的一个重要器官。所以肺慢性排异肺纤维化的人很多,只是人们不知道而已,患者基本上生活不能自理,因为气不够用,很易出现感染。而且肝排异会导致肝硬化,肝硬化大家很熟悉,骨髓移植后的病人排异造成的肝功转氨酶1000是很正常的,而且肝的慢性排异和受损很严重不靠药物控制非常危险。肾排异和吃药可能导致肾衰竭。皮肤排异可导致硬皮症和皮肌炎,硬皮症的排异是非常难受:皮肤硬,紧,移植者说好像就像有东西把自己的某些硬的皮肤裹上一样,而且严重的身上的筋都会硬,像腋窝,腹股沟的筋都会很硬,按上去就像石头差不多。眼睛排异导致的角膜脱落的,口腔排异导致说话吃饭都非常困难。石家庄红十字智魁医院的袁院长及父辈经过多年的经验,总结出了一套治疗mds各期的治疗方案,给予健脾补肾、滋补肝肾、益气养血、清髓、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等多种中药方剂组合方案改善患者体质和骨髓造血功能,并具有多层次、多靶点、多作用的药理学特点,故有可能针对mds的多种病理机制实施治疗。

4、为什么说骨髓移植摧毁了生命的免疫力?

骨髓移植的最大错误是在移植过程中,摧毁了生命的免疫力和自力生存的功能,使它无能发挥「排异」作用,而移植得以成功。但是,免疫力是生命赖以自卫生存的重要因素,赖以发育成长的基本支柱,免疫力的摧毁,等於树木之根已断,任何生命都无法正常的生活下去。

5、骨髓移植对捐献骨髓的人有没有害处

6、骨髓移植的意思

什么是骨髓

骨髓是存在于长骨(如肱骨、股骨)的骨髓腔和扁平骨(如髂骨、肋骨、胸骨、脊椎骨等)的松质骨间网眼中的一种海绵状的组织,能产生血细胞的骨髓略呈红色,称为红骨髓。成人的一些骨髓腔中的骨髓含有很多脂肪细胞,呈黄色,且不能产生血细胞,称为黄骨髓。人出生时,全身骨髓腔内充满红骨髓,随着年龄增长,骨髓中脂肪细胞增多,相当部分红骨髓被黄骨髓取代,最后几乎只有扁平骨松质骨中有红骨髓。此种变化可能是由于成人不需全部骨髓腔造血,部分骨髓腔造血已足够补充所需血细胞。当机体严重缺血时,部分黄骨髓可转变为红骨髓,重新恢复造血的能力。

骨髓有什么作用

人体内的血液成分处于一种不断的新陈代谢中,老的细胞被清除,生成新的细胞,骨髓的重要功能就是产生生成各种细胞的干细胞,这些干细胞通过分化再生成各种血细胞如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等,简单的说骨髓的作用就是造血功能。因此,骨髓对于维持机体的生命和免疫力非常重要。

骨髓移植
(英文: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BMT )

器官移植的一种,将正常骨髓由静脉输入患者体内,以取代病变骨髓的治疗方法。用以治疗造血功能异常、免疫功能缺陷、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及其他一些恶性肿瘤。用此疗法均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得到长生存期乃至根治。

移植分两类

一类为异基因骨髓移植(1970年代以来临床应用,已取得很大的成功)。它需有与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相匹配的同胞兄弟、姐妹以及极少数的无亲缘关系的供髓者所输入的异体骨髓,或家庭成员间如父母和子女的骨髓移植;以及与患者HLA不很匹配的无关供者的骨髓。非同胞的兄弟姐妹虽HLA相匹配,但易发生轻重不等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尤其在后一种情况更严重。另一类为同基因骨髓移植,即极少数的同卵双胎孪生兄弟或姐妹间的骨髓移植。

还有一类为自体骨髓移植(ABMT)。此类骨髓移植开展较晚,80年代应用于临床。用自身的骨髓,不需供髓者,此法简便,易于推广,可用于独生子女,并且无GVHD的发生。用于白血病,淋巴瘤和多种实体瘤的治疗。

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基因位点同时存在于两条第6号染色体的短臂上,每条上又由紧密连锁的复杂的基因位点组成。每个位点都由几个或几十个等位基因中的一个组成。在细胞膜上,目前所发现的抗原已有200种左右。在实验室目前所能检测到的HLA抗原只有HLA-A-B-C、-D/DR 这几大类。实验室所测得两人之间这几种抗原相符合,不等于两人的全部抗原中没有不相符之处。在同胞兄弟、姐妹中从父母各接受一条染色体上每种基因的一个,所以是单倍体基因遗传。同胞兄弟姐妹间基因配合方式完全相同率仅占25%,父母与子代间总有一个单一型染色体上HLA的A、B等位点的配合不同,故除同卵的孪生兄弟或姐妹外,家庭成员间及无关供者间HLA相匹配的机率是极少的。

HLA最初是作为人类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被发现的,其基因编码所表达的抗原,参予控制免疫识别及细胞亚群间相互作用,故HLA不相匹配对移植物与受者组织之间的相互排斥有影响。临床上一方面可产生移植物不能植活,另一方面可产生轻重不等的急性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表现为皮肤、肝脏和胃肠道病变,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因此,HLA的组织配型对供髓者的选择和骨髓移植的成功与否,是重要环节之一。

约60%的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经过异基因或同基因骨髓移植可达3年以上长生存期,部分已达5~6年以上。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约80%的病人可存活3年以上,部分已存活5~6年以上,可谓根治。有人比较了只用常规联合化学治疗,不做骨髓移植的急性白血病,仅有10~15%的人存活到3年,平均生存期仅一年左右。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生存期平均3~4年,病程虽缓慢,但用目前化疗方法无根治的可能。因此,骨髓移植所取得的疗效较常规化疗为佳。对淋巴瘤及其他实体瘤应用自体骨髓移植亦可达到根治的目的。

原理

选择合适的病人,适当的时机。以白血病为例:成人急性白血病在第一次完全缓解期(此时体内仍有≤白血病细胞)、慢粒在慢性期,用超大剂量的化疗加放疗进行预处理,使病人体内的白血病细胞进一步杀灭。同时使病人机体的免疫机制及骨髓功能极度抑制,使后者难以自身恢复,然后将供者(适用于急性与慢粒白血病)或事先取出的自体的骨髓(仅适用于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期)由静脉输注给病人,得以解救,并注意其间可能出现的出血感染等合并症,采取有效的相应措施,等待正常的造血功能在数周内重建,以达到根治。

展望

异基因与自体骨髓移植各有优缺点,ABMT的最大缺点为复发率高,因此,必须清除急性白血病及晚期实体瘤病人骨髓中所残存的白血病或肿瘤细胞。目前所研究的清除手段有:利用单克隆抗体加补体,单克隆抗体加植物凝集素、单克隆抗体和磁性微颗粒法,以及骨髓长期培养法,采用特殊培养体系,选择性地仅供正常造血细胞生长,以上诸法均可以达到杀灭残留的白血病或肿瘤细胞,或干扰其生长,以达到净化的目的。

Allo-BMT时,为消除或减轻GVHD发生,首先受者与供者的HLA配型要精确、可靠除常规HLA-A、-B、-C、-DR配型外,还应进一步做双方的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以了解其HLA-D与其他目前尚无法单独检测出的其他人类白细胞抗原之间的相互一致程度,并进一步估计出可能出现的移植骨髓被排斥而不能植活或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程度。环孢霉素A是强有力的预防T细胞对抗原刺激的反应药物。同时还可以用单克隆抗体清除供髓中的 T淋巴细胞,以减轻或避免由其所导致的GVHD的发生,减少死亡。

医学意义

骨髓移植主要用于治疗那些疾病

骨髓移植是一种相当先进的治疗方法,主要用来治疗急慢性白血病、严重型再生不良性贫血、地中海性贫血、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以及现在更进一步尝试治疗转移性乳腺癌和卵巢癌。

骨髓的来源

骨髓移植有自体骨髓移植和异体骨髓移植之分,顾名思义,自体骨髓移植的骨髓来自患者本人,异体骨髓移植的骨髓来自捐献着。

7、骨髓移植副作用大吗?

骨髓移植还有很多不良副作用未为医界、病人、家属及一些社会人士所正确了解,谨提示概要供参考。有的患者整体变型、变质、变态,失去正常、自然的健康美。

8、骨髓移植后能活多少时间?

我爱人做完移植已经10年了。现在身体比我都好。得的是急性淋巴白血病L3。科学在发展,医疗也在发展。主要是有一个好的心态。祝大家好运

9、谁更适合骨髓移植?

1、只要确诊为白血病就需要骨髓移植

2、现在治疗的手段也很多其中包括:单纯中医中药治疗,适用于低增生性的白血病、生物调节剂治疗、基因治疗:基因治疗就是向靶细胞(组织)导入外源基因,以纠正补偿或抑制某些异常或缺陷基因,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所以,需要做移植的可能性,因病情、个人身体素质的不同无法给与(比例)

3、骨髓移植在直系亲属中的成功机率也只是50%

4、白血病人往往以感染发热为主要症状,绝大多数患者血中的白细胞数是很高的,虽然白细胞数量很多,但它们都是些不成熟的幼稚的细胞,犹如一些"娃娃兵"根本没有抵抗敌人的能力,故白血病人很容易被感染,如口腔、咽喉、耳鼻、肛门,皮肤等

5、营养不良、贫血、一些简单的炎症

6、这个不一定。发病的时间根据病情的轻重和个人的体质而定。(我朋友他4姨没有骨髓移植化疗还活了十多年那)

7、肝硬化、脂肪肝虽然和白血病不同但也可通过骨髓移植进行治疗。

8、这个不一定。发病的时间根据病情的轻重和个人的体质而定。都说化疗掉头发,但是,还有不掉的那。白血病的患者是否都会掉头发?你说那。还有没有什么症状会让容貌难看?白血病就没有,要是在患上“肢端肥大症”那就难说了

这个不一定。发病的时间根据病情的轻重和个人的体质而定。

10、骨髓移植与造血干细胞移植有什么区别?

一、指代不同

1、骨髓移植:是通过静脉输注造血干、祖细胞,重建患者正常造血与免疫系统,从而治疗一系列疾病的治疗方法。

2、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先接受超大剂量放疗或化疗(通常是致死剂量的放化疗),有时联合其他免疫抑制药物,以清除体内的肿瘤细胞、异常克隆细胞,然后再回输采自自身或他人的造血干细胞,重建正常造血和免疫功能的一种治疗手段。

二、特点不同

1、骨髓移植:使用预处理方案可以制造空间、免疫抑制以及清除疾病。预处理方案的强度以既可以达到最大限度的防止移植排斥、又可达到患者对其副作用的耐受为目标,故有多种预处理方案可供选择。

2、造血干细胞移植:血缘关系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和无血缘关系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即无关移植);按移植物种类分为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骨髓移植和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三、发展不同

1、骨髓移植:随着移植技术的提高,其疗效已经渐趋稳定。移植供者的选择困难成为制约移植的主要障碍。HLA不完全相合的亲属供者、HLA单倍体相合亲属供者及无关供者的应用及相关技术改进成为临床研究的热门课题,非清髓技术也带来了观念上的革命。

2、造血干细胞移植:有很多先进的药物从遗传学水平治疗这些患者,但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仍是治愈这些疾病的惟一治疗手段。

与骨髓移植作用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