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髓是不是造血器官?成人的主要造血器官是什么?
正常人体血细胞是在骨髓及淋巴组织内生成。
造血细胞均发生于胚胎的中胚层,随胚胎发育过程,造血中心转移,出生前的造血分为三个阶段:①卵黄囊造血期始于人胚第3周,停止于第9周。卵黄囊壁上的血岛是最初的造血中心。②肝造血期肝脏造血始于人胚第6周,至第4-5个月达高峰,以红、粒细胞造血为主,不生成淋巴细胞。此阶段还有脾、肾、胸腺和淋巴结等参与造血。脾脏自第5个月有淋巴细胞形成,至出生时成为淋巴细胞的器官。6-7周的人胚已有胸腺,并开始有淋巴细胞形成,胸腺中的淋巴干细胞也来源于卵黄囊和骨髓。③骨髓造血期开始于人胚第4个月,第5个月以后始成为造血中心,从此肝脾造血渐减退,骨髓造血功能迅速增加,成为红细胞、粒细胞和巨核细胞的主要生成器官,同时也生成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淋巴结参与红细胞生成时间很短,从人胚第4个月以后成为终生造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器官,其多能干细胞来自胚胎肝脏和骨髓,淋巴干细胞还来自于胸腺。
刚出生时全身骨髓普遍造血,5岁以后由四肢远侧呈向心性退缩,正常成人红骨髓主要见于全身扁平骨,肱骨及股骨近端骨髓中尚残留有红骨髓组织,其余为黄骨髓。黄骨髓平时无造血功能,但在生理需要时,黄骨髓、肝、脾、甚至淋巴结可恢复造血功能,称为髓外造血
2、造血干细胞捐献完了以后多长时间会恢复。
有二种主要方法:
1、抽取骨髓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作全麻或局麻,从捐献者髂骨中抽取骨髓。
2、外周血中采集干细胞:给捐献者注射动员剂,进行血液成分单采术,从捐献者外周血中采集造血干细胞。
人体内的造血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正常情况下,人体各种细胞每天都在不断新陈代谢,进行着生成、衰老、死亡的循环往复,失血或捐献造血干细胞后,可刺激骨髓加速造血,1-2周内,血液中的各种血细胞恢复到原来水平,因此,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影响健康。
3、国家规定骨髓捐献者的休息时间?
1---2周吧。
采集总共大约10克的造血干细胞。含部分血液成分,一般是50~100毫升。比一次献全血的血量还少。而且人体对造血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正常情况下,人体各种细胞每天都在不断新陈代谢,进行着生成衰老,死亡的循环往复。失血或捐献造血干细胞后,可刺激骨髓加速造血,1—2周内,血液中的各种血细胞恢复到原来水平。因此,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影响健康。
4、骨髓是终身造血器官,胎儿开始造血始于什么时间
病情分析:
造血器官指生成血细胞的器官,包括骨髓、胸腺、淋巴结、肝脏以脾脏。
人体处于不同的时期,其造血器官有所不同。
l一2个月的胎儿,其造血细胞来源于卵黄囊,故卵黄囊为其造血器官。
2—5个月的胎儿,肝脏、脾脏、淋巴结开始造血,产生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取代了卵黄囊的造血作用。
胎儿从第5个月开始出现骨髓造血,胎儿后期出现胸腺造血。
婴儿出生后主要是骨髓造血,它能制造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各种血细胞;
脾脏、淋巴结及淋巴组织也造血,但只产生少量的单核细胞、淋巴细胞。
成人的造血器官就是骨髓。骨髓是一种海绵样、胶状的性组织,封闭在坚硬的骨髓腔内,骨髓造血在开始时分布在全身骨路,以后逐渐局限于颅骨、肋骨、胸骨、脊柱、髂骨以及肱骨和股骨的一部分,其他部位逐渐由黄髓所替代,黄髓不能造血。
指导意见:
你这里想问的是成人体内的造血器官吧,那就是骨髓了,既不是肝脏也不脾脏啊。
5、骨髓造血功能慢能治好吗?
一、可选用的西药 1.雄激素:治疗时间最低不少于3—6个月,有效病例一般于用药后3—4个月方可出现病情改善。此类药物可使患者男性化,但停药后可消失,约有近一半的患者会有肝功能损害。 (1)丙酸睾酮;每次50—100mg,一日1次,肌肉注射。 (2)苯丙酸诺龙:每次25mg,一日1次,肌肉注射。 (3)去氢甲基睾丸酮:每次5—10mg,一日口服2—3次。病情控制后改为维持量,一日5—10mg。 (4)吡唑甲氢龙(康力龙);每次2—4mg,一日口服3次。 2.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可改善造血微环境及免疫抑制作用,但对多数干细胞无刺激作用。个别病人用后贫血减轻,但多数病人效果不明显。 (1)泼尼松:每日口服20。40mg,分3次口服。口服4—6周或间断用药。2个月仍无效者应停药,有效者延长应用时间,维持量为每日10—15mg。 (2)泼尼松龙:大剂量冲击疗法,前3天按每千克体重用药20mg,静脉滴注,后4天各用10mg、5mg、2mg、1mg,再用每日每千克体重1mg维持30天。 3.神经兴奋剂及血管扩张剂:对于慢性再生障碍性盆血患者可采用神经兴奋剂或血管扩张剂,以改善造血调节及骨髓造血微环境。 (1)硝酸土的宁:每周肌肉注射5日,然后休息2日。剂量依次为,1mg、2mg、3mg、3mg、4mg,直至缓解。 (2)一叶秋碱:每次8mg,一日1次,肌肉注射。如无不良反应,一周后可增加剂量至每次16mg,一日1次,肌肉注射。疗程宜持续至6个月以上。 (3)东莨菪碱:每次20mg,一日1次,肌肉注射。 6.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或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适用于急性再生障碍性盆血。每次15—20mg加氢化可的松0.1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500m1中静脉滴注(用药前应做皮试),滴速每分钟5—10滴,观察15分钟,如无反应可增加滴速,一日1次,连用5天,间歇2—3周,可再重复用药1次。用药后反应根据病情需要输注新鲜血液或血小板混悬液。 7.胸腺肽加吡唑甲氢龙:适用于慢性再生障碍性盆血。胸腺肽每日6mg,皮试后肌肉注射,用药1个月;吡唑甲氢龙每次2—3mg,一日口服2—3次,用药6个月以上。 8.普萘洛尔:每次口服10mg,一日3次,可逐渐增加用量至每次30—50mg,一日3次。 9.铜蛋白:每次15—45mg,静脉滴注,一日1次,同时加用氢化可的松。 10.碳酸锂:本品对造血系统有兴奋作用,每次口服0.3g,一日3次,7—10天为一 疗程。 11.氯化钻:钻剂能兴奋骨髓制造红细胞的作用,适用于儿童再生障碍性盆血或脾切后疗效欠佳者。每次20—50mg,一日3次。 12.左旋咪唑:每次50m8,一日口服3次。本品与其他药物合用可提高疗效。 13.利血生:每次20mg,一日口服3次,1个月为一疗程。 14,多抗甲素口服液;每次口服10ml,一日3次。1个月为一疗程。 15.对症治疗:血红蛋白在每升60g以下者应考虑输血治疗;有明确感染者应及时应用广诺抗生素。 二、可选用的中成药 1.明虚型: (1)左归丸:每次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2)六味地黄丸:大蜜丸每次1丸,或小蜜丸每次9g,或水蜜丸每次6g,均为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3)知柏地黄丸:大蜜丸每次1丸,或小蜜丸每次9g,或水蜜丸每次6g,或浓缩丸每次8丸,一日2—3次,空腹温开水送服。 家庭护理要点 1.病因预防护理禁用抑制骨髓的药物及可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如:氯霉素、四环素、他巴哇、消炎痛等等。患病后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不可擅自用药。可用可不用的药尽量不用。防上与物理及化学毒物接触,避免周围环境中有可能导致骨髓损害的因素。必须接触能致本病的化学。物理因素者,要严格执行劳动防护措施,定期作预防性检查。 2.贫血的护理见贫血的家庭护理,注意休息,防止晕倒和摔伤,注意保暖等。 3.预防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因白细胞生成减少而导致抵抗力下降,易感冒、发烧,受伤后易发生感染等。所以应注意观察和预防各种感染。 (1)平时根据天气变化注意加减衣物;避免接触患有感冒、肝炎。等传染性疾病的病人;尽量不要去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日常饮食起居保持清洁卫生;保持口腔、阴部、肛门和全身的清洁;不吃不洁食物。每次饭后漱口、刷牙;每日细致地搞好个人卫生;清洗会阴时,先清洗外阴部,后清洗肛门;避免创伤,防止感染。 (2)防止便秘。若有便秘,及时服用通便的药物。解除便秘,以防排便困难造成肛门裂伤而感染、出血;多饮水,防止泌尿系感染。如有排便疼痛、尿频、尿急、尿疼等症状,可能是肛门和泌尿系发生感染;若有口腔粘膜糜烂等现象,可能有口腔感染;要及时找医生治疗。 4.出血的预防与护理。见出血的预防和护理。 5.饮食护理要进食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注意饮食清洁。 6.心理护理该病病期相对较长,病情较前几种贫血重,病人及亲属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积极而耐心地配合医生治疗。病人要保持心境平和、精神乐观,在保证休息和不影响病情恢复的前提下,合理安排生活,使生活充实而愉快,有利于病情的好转。亲属要给予足够的关心、鼓励和适当的照顾,切勿表现出不耐烦或没有信心,给病人造成心理压力,影响病情,甚至使病人产生厌世想法。 7.定期到医院复查和接受治疗,按医嘱用药。 注意事项 长期应用雄激素类药物治疗可出现以下副作用,应正确对待和处理。 1;皮肤出现痤疮,毛发增多,儿童及女性声音变粗,女性可出现停经和男性化表现,男性会出现性欲亢进等。 2.肌肉注射雄激素药丙酸辜丸酮,可造成局部疼痛和局部硬块甚至脓肿,要配合医务人员,经常更换注射部位,局部硬块可湿热敷或用金黄散贴敷。 3.应用糖皮质激素者,要注意观察副作用(见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
6、再障病人治疗后多久骨髓造血功能恢复
靠药物一点点修复骨髓造血功能是需要挺长一段时间。疾病发生的时间越长,治疗所需要的时间越长。
7、人体造血时间是在什么时候?
1、晚上9点钟至11点是淋巴排毒 人体内除了动脉、静脉外,第三大循环系统就是淋巴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供给细胞营养及清除废料。人体共有300至450个淋巴结,沿淋巴管分布于颈布、腋窝、腹股沟、盆腔、纵隔及肠系膜腹后壁等处,承担着过滤病源原体、清除异物、参与免役反应的作用。晚9点至11点是人体淋巴的排毒时间,人体淋巴循环系统需要保持畅通,否则就会导致器官疾病发生。所以,在此时,应使自己尽量保持安静,或听听轻音乐,既为睡眠酝造好的氛围,又为器官排毒奠定良好基础。 2、晚11点至凌晨3点肾、肝排毒 肾脏是人体内最重要的排泄、内分泌器官,在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血液流经肾脏时,代谢废物、部份水、无机盐在肾脏形成尿排出体外。肾脏受损,有毒代谢物便随血液侵溢全身,犹如人体浸泡在大毒缸内,最终导致全身器官病变。肝脏是人体内脏中最大的器官。它能控制和调解体内各种物质,使所有器官都能顺利地操作,肝脏具有化解细菌、酒精、和其他毒素的功能,是人体解毒的“掌门人”。日常生活中那些半熟食物(如海鲜)所含之毒素需要肝脏来分解,其他食物在消化后腐败、发酵而产生的毒素,无法被小肠多吸收,毒素就会被送往肝脏。人的肝脏变弱或排毒不畅,就会引发人体百病了。 所以,在晚上11点至零晨3点,人体必须处于熟睡状态,使人体的肾脏顺利排毒、肝脏完全解毒排毒,同时,为零晨3点至清晨5点肺的排毒创造良好的条件。 3、零晨3点至清晨5点肺的排毒 肺是人体内外气体交换主要的场所,人体通过肺,吸入清气,呼出浊气。一呼一吸,调结升降。所以此时人体应该处于熟睡之中,以利于肺部有效的排毒。那些平时咳嗽的人,气管炎、支气管炎患者,如果在此时还没入睡,则咳嗽就会更加严重。 4、夜晚至凌晨4点骨髓造血 成年人的造血器官就是骨髓,而正常的睡眠会提供人体足够的造血时间。所以,在此时段,人体必须熟睡,不宜熬夜,失眠状胎之下,身体的排毒、造血、吸收营养功能都会受到严重影响,使人未老先衰。 5、清晨5点至七点大肠排毒 良好的睡眠能让人早起,清晨5点至七点,大肠开始排毒,是最佳的入厕时间,需要处于清星状态。此时段内,小肠接收由胃初步消化的的饮食物,并对其作进一步消化后,分别形成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两部份。小肠将水谷精微吸收,并将食物残渣向大肠输送,也吸受大量水液,而无用的水液则渗入于膀胱排出体外。 早上7点到9点,是小肠大量吸收营养时段,应该早餐。在7点半左右,早餐为好。即使拖到9、10点吃,也比不吃早餐好,因为早餐关系到一天的营养吸收。
8、骨髓能造血是什么时候被发现的?
显微镜是研究血液的重要工具,但标志着现代血液学发展的里程碑事件是骨髓造血功能的发现和血细胞染色方法的建立。
几千年来,无论是诗人、哲学家,还是医生都将血液与生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们推测血液或是由于呼吸了大自然中的灵气形成,或是由食物中的精华转变而来,然而,他们并没有弄清楚血液的真正来源。
应当说人类在很久以前就认识到骨髓的重要性。在古代,人们吃动物的骨髓,认为它含有丰富的营养。中医认为骨髓是由饮食水谷的精液与肾气和合,渗入骨空后转化而成,骨髓充足可以上升补益脑髓。在西方,骨髓被认为是产生人体天然热和能量的源泉。莎士比亚说:“你的骨无髓,所以你的血是冷的。”
人们似乎意识到骨髓与血液之间有某种联系。在19世纪初,已有医生要患血液病的病人吃骨髓补血,但收效不大。直到19世纪中叶,骨髓产生血液的奥秘才分别由德国医学家纽曼和意大利医学家比佐泽罗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