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髓 > 医学中的金标准骨髓

医学中的金标准骨髓

发布时间:2020-03-17 23:20:31

1、医学中什么叫红骨髓?什么叫黄骨髓?

胎儿及婴幼儿的骨髓都是红骨髓,大约从5岁开始,红骨髓逐渐被黄骨髓所代替,黄骨髓随年龄而增多,成人的红骨髓和黄骨髓约各占一半
红骨髓具有活跃的造血功能
黄骨髓已停止造血,但仍保持着造血的潜能。

2、医学中的CR是指什么?

CR是医学影像疾病诊断的一种。

CR是计算机X射线(computed radiography)的英文缩写。它使用数字化影像,方便接入PACS系统,可结合计算机技术处理图像,提高影像质量。CR价格相对低廉,一套CR即可实现全院X线设备的数字化。

(2)医学中的金标准骨髓扩展资料:

主要优点

1、它在给患者进行X线拍摄时剂量比传统X线摄影的剂量要小。

2、 使影像数字化,方便接入PACS系统。

3、IP板可以灵活放置,方便不便行动的重病者。

4、与DR相比价格低廉,一套CR即可实现全院X线设备的数字化。

计算机X线摄影(CR)系统实现常规X线摄影信息数字化,使常规X线摄影的模拟信息直接转换为数字信息;能提高图像的分辨、显示能力,突破常规X线摄影技术的固有局限性;可采用计算机技术,实施各种图像后处理(post-processing)功能,增加显示信息的层次;

可降低X线摄影的辐射剂量,减少辐射损伤,而且只需要一次曝光就能捕捉到多层次的影像信息来满足诊断的要求,在曝光量不足或过量时能在一定程度上较好显示图像,避免因X线摄影参数选择不当而导致重拍,从而减少被检者X线接受剂量。

此外,还可通过磁盘保存图像,避免了传统照片保存时间长而使影像质量下降,便于照片的打印及网上传输、会诊、资源共享。

不仅如此,其影像质量的提高在于计算机的后处理,可通过窗宽、窗位的调整、边缘增强等技术改善影像质量,并在抗击SARS的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而“能量减影”是计算机X线摄影影像处理技术的一种,目前主要用于胸部检查,可同时获得胸部的原始影像、单纯肺组织像、单纯肋骨像等多种影像信息,消除骨骼或软组织影像,从而可为肋骨骨折或肺部肿块及其对肋骨的破坏提供强有力的证据。

3、为什么医学上讲:肾主骨髓,肝肾同源。

肾、膀胱、骨、耳是肾的一个体系,所以说肾主骨髓;肝藏血,肾藏精,精能生血,血能生精。精血同源,所以肝肾同源。

4、NEC在医学上是什么意义

骨髓原始细胞非红系细胞计数(nonerythroid cells)

原始细胞非红系细胞计数(NEC)是1985年FAB协作组AML修订诊断标准中为了鉴别 AML与MDS而提出的。为了鉴别 AML-M6和MDS,在骨髓有核细胞分类计数时,当红系有核细胞占骨髓有核细胞比例≥0.50 时,原始细胞比例应按NEC(除去红系有核细胞以及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等非造血细胞)计算,如果原始细胞比例≥0.20 则应诊断M6,否则诊断 MDS。

当确定患者是诊断AML或MDS 后,在进一步进行分型诊断时,AML 是按原始细胞占NEC 的比例,而MDS 则是按原始细胞占有核细胞的比例。

(4)医学中的金标准骨髓扩展资料

骨髓细胞参考值

由于生理变异和不同的调查资料,正常骨髓象各系统各阶段细胞比值变动范围较大,所以正常骨髓象实际含义是正常范围骨髓象,下降数据可做为骨髓涂片中各种血细胞正常值的参考:

粒细胞系统占比例最大,约1/2强。一般原始粒细胞<0.02,早幼粒细胞<0.05,以中性杆状核最多,其比值大于分叶核细胞,也多于晚幼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0.05,嗜碱性粒细胞<0.01。

红细胞系统占骨髓第二位(有核红细胞),约占1/5左右,以晚幼红细胞居多,中幼红细胞次之,原始红细胞<0.01,早幼红细胞一般<0.05,无巨幼红细胞。

淋巴细胞约占1/5左右,小儿偏高,有时可达0.4,单核细胞一般<0.04,浆细胞一般小于0.015。

非造血细胞,如网状细胞、吞噬细胞、组织嗜碱性细胞等可少量存在,它们的比值虽然很低,但却骨髓有成份的标志。

巨核细胞计数尚没有统一方法,一般全片巨核细胞数7-35个,其中原始巨核细胞占0~0.01,幼稚巨核细胞0~0.05,颗粒性巨核细胞0.1~0.3,产生血小板巨核细胞0.44~0.60,裸核巨核细胞0.08~0.3。由于产生血小板巨核细胞在骨髓中停留时间很短,一旦有血小板产生,立即将血小板释放出去,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正常骨髓中往往以颗粒型巨核细胞为主,裸核巨核细胞次之。

附骨髓检查报告(血细胞检查报告)。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NEC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骨髓细胞

5、医学上的做骨穿是什么意思???

直接点说就是取骨髓

6、骨髓移植对捐献骨髓的人有没有害处

7、骨髓算不算法律上的器官?

在事实操作上,骨髓不属于法律上的器官。

目前我国规制器官移植的法规是卫生部颁布的《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暂行规定》,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1号)——人体器官移植条例。根据两个规定,器官移植应该遵循一定的程序,签署自愿书等等。

对比一下我们可以发现,所谓的骨髓捐献、骨髓移植并不需要遵循这些程序,所以我们可以说事实上法律已经确认骨髓不是器官了。

当然医学上认为骨髓是造血器官,这与法律规定中的器官是有一定区别的,

8、请医学专家看看这张骨髓化验单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髓系造血干/祖细胞恶性疾病。以骨髓与外周血中原始和幼稚髓性细胞异常增生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和发热、脏器浸润、代谢异常等,多数病例病情急重,预后凶险,如不及时治疗常可危及生命。本病占小儿白血病的30%。在分子生物学改变及化疗反应方面儿童AML与成人(<50岁)相似。婴幼儿的AML比成人易发生髓外白血病。(来自百度)根据骨髓象还是早点去大医院的血液科治疗

9、医学中的(AP/lateral)是什么意思

AP是anterior posterio的缩写,指的是胸片的前后位。
lateral 胸片侧位。

10、医学中io指的是什么

医学中的IO是intraosseousinfusion的缩写,意思是骨内输液,又称骨髓输液,主要用于危重病人静脉通道无法建立情况下的急救。
骨髓输液(intraosseous infusion,IO)是利用骨髓腔中丰富的血管网,将药物和液体经骨髓腔输入血液循环中。其适应症广,操作简便,快速安全,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为抢救工作赢得宝贵时间。近年骨髓通路给药日渐受到重视,2005年、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和美国心脏病协会均认可和肯定。

1922年Drinker等在对胸骨血液循环进行观察后首次提出骨髓腔有可能作为输液途径。,并描述了动物骨髓的解剖特性及其作为输血部位的可行性,为以后骨髓输液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1933年Josefson等经胸骨输入肝浓缩剂治疗恶性贫血取得成功。1937年曾有报道骨髓内注射胶体二氧化物,立即出现于下腔静脉和肺血管内。1940年有病历报告通过胸骨输注血液,治疗粒细胞减少症。1941年,Tocantins将骨髓输液首次在临床用于新生儿童的急救。1942年经丹麦医生介绍,很多西方生物医学杂志报道了骨髓输液在儿科中的应用。1942-1943年有2位学者分别证实骨髓输液途径给药的效果和外周静脉给药效果相同,并且许多药物可满足吸收而无局部和系统并发症。 1947年最大的一组报道在495例病人中的982次骨髓输液,全部输液成功 .

上世纪50年代早期,更新了骨髓输液的技术和设备,扩大了适应范围,骨髓输液被广泛应用于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婴幼儿日常治疗,主要利用胫骨和股骨。1952年,采用环钻针技术,止骨髓血栓的形成。1954年,证实髂脊可以安全输注供地戈辛、去甲肾上腺素和硫酸妥钠等药物,以及右旋糖酐等胶体液。20世纪50年代末和整个60年代,由于塑料和聚氯乙烯套管的使用,静脉通路很容易维持,同时其他给药途径不断涌现,诸如气管内、心脏内、腹腔内和舌下等的开展,使得人们对骨髓输液兴趣降低。
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心肺复苏和急诊医学的发展,又重新受到重视。目前,已被列入美国心脏病学会生命支持和儿科生命支持)的训练课程。
现代战争由于大量使用导弹、炸弹等高爆武器,导致批量伤员出现。肢体火器伤及大面积烧伤伤员较多,并常常合并休克。战伤休克的发生率为10~20%,在前线休克死亡率占3.03~3.66%,休克死亡数占伤死总数的35~75%,在师救护所,休克死亡数占伤死总数的75%。因此,加强抗休克的治疗与研究,对减少伤死率极为重要。在战伤休克的防治方面,及时有效的容量复苏和输注急救药物是早期救治的关键。而此时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往往很困难并耗时,熟练的护士以及卫生员实施外周静脉插管通常需耗时5-6分钟,在对低血容量伤员进行紧急救治时,由于伤员的低灌注状况,静脉塌陷,静脉插管困难,至少有24%的伤病员的静脉插管需10分钟以上。静脉插管耗时以及对技术熟练程度依赖,制约了其在战场急救中的应用。越战、阿富汗战争以及伊拉克战争中,由于出血没有及时得到容量复苏而死亡的伤员占20%以上。此时骨内输液技术由于定位准确、操作简便快速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与医学中的金标准骨髓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