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髓具有什么作用?
纵切骨骼时周围有骨膜,内部有海绵体和髓腔,髓腔里就是骨髓。身体的免疫器官中最重要的就是骨骼里存在的骨髓。在髓腔和海绵体中间,能够生成对形成抗体有重要作用的淋巴细胞以及红细胞的前体——造血干细胞。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骨髓,免疫就不可能发生。
或者说,骨髓可以称之为淋巴细胞的制造工厂,是重要的免疫器官。骨髓在所有的骨骼中都存在。因为骨髓存在于所有骨骼中,所以有时人们竟意外地看不到这点——骨骼不单纯是身体的支架,它还具有生产淋巴细胞和红细胞的重要功能。
骨髓的造血干细胞经过不同的分化途径成为淋巴细胞系统的干细胞和造血系统的多能干细胞,尤其是与免疫系统有关的白细胞系统的干细胞。白细胞系统的细胞有淋巴细胞以及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和嗜碱粒细胞。淋巴细胞系统的干细胞移动到胸腺时,在胸腺中变成T细胞,然后再分化成辅助T细胞(在免疫应答中能促进前体细胞分化的T细胞)、抑制T细胞(这是在免疫应答时有抑制功能的T细胞)和杀伤T细胞。还有一些不通过胸腺流入机体各处的淋巴细胞,称为B细胞。
除此之外,还有造血的功能。所谓造血作用,也就是形成我们身体中流动的血液成分,就是说我们身体中流动的血液来源于骨髓。
例如,人或鼠中所有的骨中都充满称为造血干细胞的红细胞和生成淋巴细胞的细胞。这些细胞通过淋巴管等流入机体各处,在所到各处参与免疫活动。
2、造血干细胞的作用是什么
造血干细胞是血液系统中的成体干细胞,是一个异质性的群体,具有长期自我更新的能力和分化成各类成熟血细胞的潜能。它是研究历史最长且最为深入的一类成体干细胞,对研究各类干细胞,包括肿瘤干细胞,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血液系统中的成熟细胞寿命极短,因此在人的一生中,造血干细胞需要根据机体的生理需求适时的补充血液系统各个成熟细胞组分。同时在损伤、炎症等应激状态下,造血干细胞也扮演着调节和维持体内血液系统各个细胞组分的生理平衡的角色。
(2)骨髓功能扩展资料:
1961年Till JE, McCulloch EA用小鼠体内脾结节方法第一次证实了造血干细胞的存在。八十年代后,Weissman等多个实验室相继通过细胞表面标记分离出高度纯化的不同阶段的造血干祖细胞。在小鼠造血干细胞的研究中,造血干细胞的分离是通过细胞表面标记Lineage Sca-1c-kit或者细胞代谢方面的特性(侧群细胞)借助于流式细胞仪实现的。
九十年代通过引入CD34这个细胞表面标记区分小鼠中长期造血干细胞和短期造血干细胞。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基于SLAM家族分子(CD41,CD48和CD150)进一步富集造血干细胞,SLAM分子在造血干细胞的表达比较稳定,并且能够广泛的应用于各品系的实验小鼠。
3、骨髓有什么作用?
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有造血功能。在椎骨、髂骨、肋骨、胸骨及肱骨和股骨等的骺内终生都是红骨髓。 黄骨髓 失去造血功能。但在慢性失血过多或是重度贫血时,黄骨髓有转化为红骨髓,恢复造血功能的能力。
4、骨髓有什么功能?
与任何器官不同,血液无固定的形态,但从功能上看,我们可以把血液看做是一个“流动的器官”。血液主要由三种成分组成:①红细胞:主要生理功能是把氧运送到全身各器官、组织和细胞,以维持生命;②白细胞,包括淋巴细胞:主要是消灭每时每刻都可能侵入体内的病原微生物,白细胞减少或功能丧失,机体将死于感染;③血小板:主要作用是生理止血,血小板缺乏,机体很快死于内脏出血,特别是颅内出血。上述成分在人体内会不断衰老、死亡,但人体骨髓内的祖细胞、干细胞会不断分裂,分化成上述细胞成分,使血液内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一直维持在正常水平,这就是骨髓的造血功能。
5、骨髓的分类及作用
骨髓是人体的造血组织,位于身体的许多骨骼内,充填在骨髓腔和骨松质的间隙内。骨髓是存在于长骨(如肱骨、股骨)的骨髓腔,扁平骨(如髂骨、肋骨)和不规则骨(胸骨、脊椎骨等)的松质骨间网眼中的一种海绵状的组织.
成年人的骨髓分两种:红骨髓和黄骨髓。能产生血细胞的骨髓略呈红色,称为红骨髓。红骨髓能制造红细胞、血小板和各种白细胞。成人的一些骨髓腔中的骨髓含有很多脂肪细胞,呈黄色,且不能产生血细胞,称为黄骨髓。人出生时,全身骨髓腔内充满红骨髓,随着年龄增长,骨髓中脂肪细胞增多,相当部分红骨髓被黄骨髓取代,最后几乎只有扁平骨松质骨中有红骨髓。此种变化可能是由于成人不需全部骨髓腔造血,部分骨髓腔造血已足够补充所需血细胞。当机体严重缺血时,部分黄骨髓可转变为红骨髓,重新恢复造血的能力。
6、骨髓有哪些功能?
骨髓是人体的造血组织,位于身体的许多骨骼内。成年人的骨髓分两种: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能制造红细胞、血小板和各种白细胞。血小板有止血作用,白细胞能杀灭与抑制各种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等;某些淋巴细胞能制造抗体。因此,骨髓不但是造血器官,它还是重要的免疫器官。黄骨髓主要是脂肪组织,当人体贫血时,它可以转化为红骨髓。有些药物如氯霉素及呋喃类,在长期大量使用后,可影响骨髓造血功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充填在骨髓腔和骨松质的间隙内,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两类,红骨髓内涵不同发育阶段的红细胞和某些白细胞及脂肪组织。
骨髓
①藏于骨腔中的髓质。《素问·平人气象论》:“脏真下于肾,肾藏骨髓之气也。”
②指病在骨髓,喻疾病部位较深。《灵枢·寒热病》:“络脉治皮肤,……经脉治骨髓、五脏。”
什么是骨髓
骨髓是存在于长骨(如肱骨、股骨)的骨髓腔,扁平骨(如髂骨、肋骨)和不规则骨(胸骨、脊椎骨等)的松质骨间网眼中的一种海绵状的组织,能产生血细胞的骨髓略呈红色,称为红骨髓。成人的一些骨髓腔中的骨髓含有很多脂肪细胞,呈黄色,且不能产生血细胞,称为黄骨髓。人出生时,全身骨髓腔内充满红骨髓,随着年龄增长,骨髓中脂肪细胞增多,相当部分红骨髓被黄骨髓取代,最后几乎只有扁平骨松质骨中有红骨髓。此种变化可能是由于成人不需全部骨髓腔造血,部分骨髓腔造血已足够补充所需血细胞。当机体严重缺血时,部分黄骨髓可转变为红骨髓,重新恢复造血的能力。
骨髓有什么作用
人体内的血液成分处于一种不断的新陈代谢中,老的细胞被清除,生成新的细胞,骨髓的重要功能就是产生生成各种细胞的干细胞,这些干细胞通过分化再生成各种血细胞如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等,简单的说骨髓的作用就是造血功能。因此,骨髓对于维持机体的生命和免疫力非常重要。
骨髓移植
(英文: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BMT )
器官移植的一种,将正常骨髓由静脉输入患者体内,以取代病变骨髓的治疗方法。用以治疗造血功能异常、免疫功能缺陷、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及其他一些恶性肿瘤。用此疗法均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得到长生存期乃至根治。
移植分两类
一类为异基因骨髓移植(1970年代以来临床应用,已取得很大的成功)。它需有与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相匹配的同胞兄弟、姐妹以及极少数的无亲缘关系的供髓者所输入的异体骨髓,或家庭成员间如父母和子女的骨髓移植;以及与患者HLA不很匹配的无关供者的骨髓。非同胞的兄弟姐妹虽HLA相匹配,但易发生轻重不等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尤其在后一种情况更严重。另一类为同基因骨髓移植,即极少数的同卵双胎孪生兄弟或姐妹间的骨髓移植。
还有一类为自体骨髓移植(ABMT)。此类骨髓移植开展较晚,80年代应用于临床。用自身的骨髓,不需供髓者,此法简便,易于推广,可用于独生子女,并且无GVHD的发生。用于白血病,淋巴瘤和多种实体瘤的治疗。
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基因位点同时存在于两条第6号染色体的短臂上,每条上又由紧密连锁的复杂的基因位点组成。每个位点都由几个或几十个等位基因中的一个组成。在细胞膜上,目前所发现的抗原已有200种左右。在实验室目前所能检测到的HLA抗原只有HLA-A-B-C、-D/DR 这几大类。实验室所测得两人之间这几种抗原相符合,不等于两人的全部抗原中没有不相符之处。在同胞兄弟、姐妹中从父母各接受一条染色体上每种基因的一个,所以是单倍体基因遗传。同胞兄弟姐妹间基因配合方式完全相同率仅占25%,父母与子代间总有一个单一型染色体上HLA的A、B等位点的配合不同,故除同卵的孪生兄弟或姐妹外,家庭成员间及无关供者间HLA相匹配的机率是极少的。
HLA最初是作为人类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被发现的,其基因编码所表达的抗原,参予控制免疫识别及细胞亚群间相互作用,故HLA不相匹配对移植物与受者组织之间的相互排斥有影响。临床上一方面可产生移植物不能植活,另一方面可产生轻重不等的急性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表现为皮肤、肝脏和胃肠道病变,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因此,HLA的组织配型对供髓者的选择和骨髓移植的成功与否,是重要环节之一。
约60%的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经过异基因或同基因骨髓移植可达3年以上长生存期,部分已达5~6年以上。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约80%的病人可存活3年以上,部分已存活5~6年以上,可谓根治。有人比较了只用常规联合化学治疗,不做骨髓移植的急性白血病,仅有10~15%的人存活到3年,平均生存期仅一年左右。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生存期平均3~4年,病程虽缓慢,但用目前化疗方法无根治的可能。因此,骨髓移植所取得的疗效较常规化疗为佳。对淋巴瘤及其他实体瘤应用自体骨髓移植亦可达到根治的目的。
原理
选择合适的病人,适当的时机。以白血病为例:成人急性白血病在第一次完全缓解期(此时体内仍有≤白血病细胞)、慢粒在慢性期,用超大剂量的化疗加放疗进行预处理,使病人体内的白血病细胞进一步杀灭。同时使病人机体的免疫机制及骨髓功能极度抑制,使后者难以自身恢复,然后将供者(适用于急性与慢粒白血病)或事先取出的自体的骨髓(仅适用于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期)由静脉输注给病人,得以解救,并注意其间可能出现的出血感染等合并症,采取有效的相应措施,等待正常的造血功能在数周内重建,以达到根治。
展望
异基因与自体骨髓移植各有优缺点,ABMT的最大缺点为复发率高,因此,必须清除急性白血病及晚期实体瘤病人骨髓中所残存的白血病或肿瘤细胞。目前所研究的清除手段有:利用单克隆抗体加补体,单克隆抗体加植物凝集素、单克隆抗体和磁性微颗粒法,以及骨髓长期培养法,采用特殊培养体系,选择性地仅供正常造血细胞生长,以上诸法均可以达到杀灭残留的白血病或肿瘤细胞,或干扰其生长,以达到净化的目的。
Allo-BMT时,为消除或减轻GVHD发生,首先受者与供者的HLA配型要精确、可靠除常规HLA-A、-B、-C、-DR配型外,还应进一步做双方的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以了解其HLA-D与其他目前尚无法单独检测出的其他人类白细胞抗原之间的相互一致程度,并进一步估计出可能出现的移植骨髓被排斥而不能植活或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程度。环孢霉素A是强有力的预防T细胞对抗原刺激的反应药物。同时还可以用单克隆抗体清除供髓中的 T淋巴细胞,以减轻或避免由其所导致的GVHD的发生,减少死亡。
医学意义
骨髓移植主要用于治疗那些疾病
骨髓移植是一种相当先进的治疗方法,主要用来治疗急慢性白血病、严重型再生不良性贫血、地中海性贫血、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以及现在更进一步尝试治疗转移性乳腺癌和卵巢癌。
骨髓的来源
骨髓移植有自体骨髓移植和异体骨髓移植之分,顾名思义,自体骨髓移植的骨髓来自患者本人,异体骨髓移植的骨髓来自捐献着。
7、骨髓的作用有什么
红骨髓造血~~
黄骨髓营养~~
骨髓是存在于长骨(如肱骨、股骨)的骨髓腔和扁平骨(如骼骨)的稀松骨质间的网眼中,是一种海绵状的组织。能产生血细胞的骨髓略呈红色,称为红骨髓。人出生时,红骨髓充满全身骨髓腔,随着年龄增大,脂肪细胞增多,相当部分红骨髓被黄骨髓取代,最后几乎只有扁平骨骨髓腔中有红骨髓。此种变化可能是由于成人不需全部骨髓腔造血,部分骨髓腔造血已足够补充所需血细胞。当机体严重缺血时,部分黄骨髓可被红骨髓替代,骨髓的造血能力显著提高.近30年来,血细胞生成的研究发展很快,现已证明人类骨髓中存在造血多能干细胞,数量不到骨髓总细胞数的百分之一,它们具有高度自我更新的能力;并且能分化为各血细胞系统的祖细胞(如淋巴系干细胞、粒系干细胞),在大量分化,增殖为各种原始和成熟血细胞,最后,这些成熟的血细胞通过骨髓进入血液中,发挥各自的生理作用。人体造血干细胞由于存在的部位不同,产生不同效能。一部分存在于干细胞池,是人体造
血细胞再生的储备库,以适应和满足各种状态下造血的需要:另一部分存在于增殖池,这些细胞不断增殖更新,以弥补因细胞衰老或丢失所致的血细胞不足,维持人体血流平衡.
骨髓的造血能力极强,骨髓最高的造血能力可达到正常造血情况的9倍,如果只保留骨髓的十分之一,就能完成正常的造血功能,所以少量骨髓捐献对人体没有什么影响。人体的造血组织有很强的代偿功能,当抽取部分骨髓后,造血干细胞会加快增殖,在一、二周内完全恢复原来的水平。因此,捐献者不仅不会影响自身的造血功能,反而使自身的造血系统得到了锻炼,更具备了生命的活力。
8、骨髓具有什么功能
骨髓有造血功能,除造血功能之外,红骨髓还有防御、免疫和创伤修复等多种功能。
其创伤修复功能主要缘于其中的幼稚间充质细胞,它们保留着向成纤维细胞、成骨细胞分化的潜能。成年人的红骨髓能产生红细胞、粒细胞、血小板以及部分淋巴细胞。
在患某种贫血症时,黄骨髓可重新转化为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6岁前后长骨骨髓腔内的红骨髓逐渐转化为黄骨髓,红骨髓仅保留于头骨、胸骨、锁骨、肋骨、脊柱、骨盆。
(8)骨髓功能扩展资料:
骨髓组成:
主要有造血器官,产生红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等,故骨髓细胞包括各种血细胞系的不同发育阶段的细胞,成分较复杂。如粒细胞系,约占40%~60%,包括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晚幼粒细胞、杆状粒细胞和分叶核粒细胞。
淋巴细胞系约占20%,含原淋巴细胞、幼淋巴细胞和淋巴细胞;红细胞系约占20%,含原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和红细胞;单核细胞系约占4%,含原单核细胞、幼单核细胞和单核细胞。
巨核细胞系约占4%,包括原巨核细胞、幼巨核细胞和巨核细胞,最后形成血小板;浆细胞系包括原浆细胞、幼浆细胞和浆细胞。
9、骨髓有哪些作用?
骨髓是一种填充在骨髓腔内的柔软组织,约占体重的4%~6%,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两种。红骨髓具有由网状组织构成的支架,网眼中含有各种不同发育阶段的血细胞,是人体最重要的造血器官。胎儿和幼儿所有骨的骨髓腔内全部是红骨髓,而成年人只在扁骨(如胸骨、髂骨)内和长骨(如股骨、肱骨)两端有红骨髓。长骨中部的红骨髓逐渐被脂肪组织所取代后呈现黄色,称为黄骨髓。红骨髓是各种血细胞的共同祖先——造血干细胞的所在地,可以生成各种血细胞;黄骨髓平常没有造血功能,只有当机体天量出血时转变为红骨髓后造血功能才会暂时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