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骨头 > 治疗股骨头的良要

治疗股骨头的良要

发布时间:2020-10-13 01:55:48

1、股骨头用什么治疗最好

根据股骨头坏死部位不同、面积不同、程度不同,应科学制订不同的治疗方案,并非所有的股骨头坏死都要手术治疗,甚至进行人工关节置换。对于早中期的患者,应采用中药治疗,骨股E康纯中药贴膏,药效直达病灶,治疗效果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

股骨头坏死的治疗遵行早发现早治疗,骨股E康是外用纯中药药膏,药效直到病灶,通经、平酸、消栓、活骨,四步疗法先控制后治疗再巩固,补充股骨头营养,激活人体新陈代谢,促进股骨头内循环,治愈股骨头坏死,解决患者的病痛。

股骨头坏死的治疗三分靠治,七分靠养。要坚持每天的额康复锻炼。
坚持每天泡脚,能用上中药泡浴最好,能够活血通络、缓解疼痛。可以适当的进行腿部按摩,注重腿部的保暖。特别是夏天到了,不能长时间扇风扇、吹空调。要坚持用热水洗澡,戒烟、戒酒。
饮食对于股骨头患者治疗很重要,最好是不要吃市场上卖的用饲料喂养的鸡鸭肉类食品因为里面有激素,吃多了会加重股骨头坏死的病情。少吃反季节的蔬菜都是用催长素的里面也有激素,多吃点应季的蔬菜水果。少吃凉性和寒性的食物对血液循环不好。喜欢吃零食的最好是把零食戒掉改吃一些大枣和枸杞之类的能养血活血还能美容。碳酸饮料最好是不要喝了。因为碳酸饮料会导致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了估计要是经常喝的话也会加重病情的。可以适当喝些牛奶,补充钙质。
要养成良好的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对身体好!股骨头是三分治七分养,如果有功能丧失的就要天天进行功能锻炼才能会恢复功能。时刻保持治愈股骨头坏死的信心和决心,股骨头坏死就能够战胜

2、请问做换一个股骨头手术需要多少钱

截至2020年1月份,换一个股骨头手术大概需要5-10万元之间。

股骨头置换术创伤很大。这次行动的技术内容也要求很高。如果位置有偏差,很容易造成疼痛、感染、神经损伤甚至终身残疾。所以后遗症很严重。

这种手术治疗股骨头置换术会使受伤部位一直处于缺氧状态,并会出现后遗症,如肌肉萎缩、无弹性、血液循环等。然而,股骨头坏死的置换手术费用昂贵,对适用人群来说是有限的,治疗效果也不是最好的。

股骨头坏死置换术的费用比较高,痛苦也非常的大,容易发生感染,导致神经损伤、脱位、假肢下沉,摆动断裂等并发症的出现。

(2)治疗股骨头的良要扩展资料:

护理和康复:

1、术后搬动要小心,保持外展,内旋,伸直位。患肢外展中立位牵引1~2周,防止内收,外旋以免脱位。以后改用矫正鞋于同样体位2~3周。

2、术后应用二联或三联足量抗生素,肌肉及静脉联合用至体温平稳,再肌肉注射一周左右。

3、有效的负压吸引极为重要,主要为防止感染,,又可观察和记录引流液颜色的改变及引流量。引流管留置不应超过72小时,24小时引流量少于20ml后才可拔管。

4、下地前常规拍X线片,检查人工股骨头在髋臼内的位置,也便于术后随诊比较。

3、治疗股骨头坏死偏方?

目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药主要分为中药、中成药、西药,由于股骨头坏死是一种慢性疾病,如果作为保守治疗的话,建议采用中药和中成药两种方式。不过,中药对于很多人来说,服用非常不方便,而且药效根据煎熬方式也会有差别,所以建议可以采用具有活血通络健骨的中成药,规范合理化服用,对股骨头坏死的帮助作用非常良好。

4、股骨头坏死的最佳治疗方法?

股骨头坏死如果手术治疗,很快就好了。以前一个病人,当时因为外伤后在另外一个医院治疗,股骨颈的位置骨折后打钢钉,过了几年之后坏死,因为他当时是28岁,患者走路跛行,不平衡,而且很痛,做关节置换手术后3-5天就可以正常行走了。所以股骨头置换一般3-5天就可以正常走路,年轻人可以更快,1-2天就可以正常走路。但是其他方式如髓心减压或者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方式,可能要10天半个月或者1个月才能恢复。

5、治疗股骨头坏死的药物

你好!
股骨头坏死单纯的用药效果是不理想的,因为药物是要经过血液循环到达病变的部位的,而股骨头坏死恰恰是因为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当药物的有效成份到达病灶部位时已经很少了,这是很多患者单纯用药不好的原因。
股骨头坏死是因为周围的血管损伤 导致的缺血坏死 单纯药物治疗效果慢 疗程长
治疗可以采用我院的“五联同步整合疗法”进行治疗,其治疗是通过大型的物理治疗仪器的治疗改善骨及骨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打通闭塞的血管;同时配合推拿按摩等手法的治疗,把关节间隙打开;另外,使用补气、补血、补肾、活血化瘀、活脉通络的“三补双活”的中药进行调理性治疗,进一步修复骨结构

6、如何治疗股骨头

股骨头坏死称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也称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是因为股骨头周围缺血,造成了血管的堵塞,肌腱(周围软组织)痉挛、挛缩,骨小梁长期得不到新鲜血液的营养,导致股骨头的坏死。

由于股骨头坏死有一个复杂的病例过程,如早期不能得到及时,正确有效的治疗,就会使股骨头塌陷,关节间隙变窄,使病人髋关节功能障碍而致残致瘫。病人在遭受生理病痛的同时,还要遭受心理创伤的煎熬,也给家庭、单位和社会增添了沉重的负担。

西医治疗股骨头坏死多是微观治疗即只注重局部的治疗,如减压术、置换术。忽略了人体的整体治疗,只治标不治本,因而经西医治疗的患者多不理想。况且手术有一定的手术指证,风险大、成本高。中医治疗股骨头坏死是根据中医内外兼治、筋骨并重、动静结合的原则,既治标(各种功能的改善),又治本(股骨头的修复),这也是中医治疗和西医的区别所在。

中医认为股骨头坏死的根本原因是股骨头供血出现障碍。由于血管不通,使口服药物是无法到达患处的。所以治疗股骨头坏死首先要祛除风寒,扩张血管,活血化瘀,去除淤血,建立微循环。当血液循环到达无菌炎症部位时,炎症自然消失,这时坏死的骨小梁得到新鲜血液的营养,新陈代谢加快,股骨头得以修复——前期死骨吸收快(死骨分解去除快),新的骨细胞修复慢;后期坏死骨质逐渐吸收完成,新的骨细胞加速生长。

华国中医医院“补肾补髓补骨三效合一透骨疗法”利用口服中药配合熥骨、药浴等综合治疗,使股骨头在短时间内(住院过程)实现血液循环的修复或者说重建,打通向内向外物质运输的渠道,并且纠正患者的功能。然后在出院后康复的过程中,利用人体自然的新陈代谢和组织细胞的自我生长原理,利用已经修复的运输渠道,代谢(分解)出坏死骨质,补给营养,促使新骨生成,实现骨细胞的自我生长。最终在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实现康复。

7、治疗股骨头坏死大概需要多少费用?

病情不同,使用的方法不同,费用不同。不过一般置换比较贵,好的能有几十万,差的也得十几万。手术保守治疗便宜一些和中医保守治疗差不多。

8、股骨头得治疗方法?

1、非手术治疗:适合于青少年病人,对成年人属Ⅰ、Ⅱ期,范围较小者也可采用该方法。去除致病因素的同时,严格减少或避免负重,多休息,也可行理疗、口服消炎镇痛药物减轻疼痛症状。治疗过程中应定期拍摄X线片检查病变进展。
2、股骨头钻孔减压及植骨术:是通过髋关节外侧切口,在股骨颈和股骨头内钻数个小隧道,达到减轻股骨头内压力的作用,适用于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早期,股骨头的外形完整,且无软骨下骨塌陷的病例。术后避免负重3月,部分患者术后可获得一定程度的症状缓解,但中远期效果不佳,股骨头仍可塌陷变形。
3、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是指将自身小腿外侧的腓骨连同其支配血管一并切下,通过股骨头和股骨颈内的隧道将腓骨植入,并吻合血管提供血运。适用于年轻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可获得一段时期的避免股骨头塌陷,缺点是增加了下肢的创伤,手术创伤大,且无法完全避免股骨头的塌陷变形。
4、经粗隆旋转截骨术:是将股骨颈自其基底部完全打断,旋转截骨块的近端,使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变部位离开负重较大的区域,使相对正常的部位负重,然后钢板螺钉固定。适用于股骨头缺血坏死范围较小的患者。缺点为截骨处有不愈合的风险,术后不负重2-3月,无法使坏死区完全避免塌陷等。
5、髋关节融合术:是指把髋关节内的软骨完全去除,是骨和骨融合在一起,用钢板螺钉固定。由于术后髋关节功能缺失较大,并且有骨质不愈合的风险,现已很少使用。
6、钽金属棒植入术:是将特制的钽金属的棒形植入物通过股骨颈植入股骨头内,支撑将要塌陷的股骨头,适用于股骨头外形良好的患者。可获得数月到数年的股骨头相对完整外观。缺点是价格昂贵,且无法避免股骨头塌陷,增加后续手术难度等。
7、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适用于保守无效、股骨头塌陷的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好,术后可获得完全的缓解,并保留良好的髋关节功能,现在已经成为临床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主要方法。该手术技术成熟,效果肯定,成功率高,是临床治疗的金标准。

9、股骨头病的疗养

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是一个世界难题,通常认为坏死股骨头无法恢复正常骨结构,所有的治疗只能是设法延缓病程的发展速度,推辞做全髋关节置换的时间。我们在治疗骨不连取得成功的基础上研究股骨头坏死的治疗,由于能够促使肉芽、纤维组织和软骨组织转变成骨组织,不仅能使大部分股骨头坏死出现良好的骨修复,还能使部分塌陷股骨头隆起。
目前常用治疗方法及其效果
在股骨头坏死分期部分我们已经提到,一旦平片出现坏死变化,股骨头坏死的病程就无法逆转,目前没有一种办法可以治愈股骨头坏死,坏死股骨头不能恢复正常骨结构。多数研究表明,不做手术治疗时病程发展的风险要比手术治疗的风险高,由于股骨头坏死发病年龄比较轻,大多数在三、四十岁,病程会不断发展、最终破坏髋关节,在大多数病例即使早期诊断及时手术也不能改变这种结果,但是各种手术治疗对于缓解疼痛,改善行走能力,延缓病程发展速度,推迟作全髋关节置换的时间可能有一定作用。不过在叙述一些可以使用的治疗方法之前了解危险/利益比非常重要。任何一种手术都有一定的危险因素。不治疗也有危险,病变要发展,所以不治疗并非没有危险。有些手术成功率较低,危险性也较低,有些手术成功率高,但危险也大。医生对每个病人要全面了解情况估计利弊。对某一个病人正确的治疗方法对另一个病人可能绝对有害。股骨头坏死的治疗就是这样,因为每个人情况,如年龄、合并症,关节部位、范围都不同。任何一种治疗要由病人和主治医生商定。探索疑点,求取答案。 棍子、拐杖、与助行器对减轻股骨头坏死的疼痛是有效的。在做出诊断、选择手术期间对保护关节也有益处。在处理合并症期间限制负重对于限制病变发展也起作用。然而单纯保护性负重无论使用多长时间都不是一个恰当的治疗方法,不会治愈股骨头坏死。偶尔病人由于合并症不能手术,此时保护性负重可用来缓解疼痛。
因为按照影象学标准股骨头坏死不可能恢复正常骨结构,患者又迫切要求解除疼痛和增强活动能力,各种手术治疗通过减轻髓腔压力又能明显减轻疼痛,因此出现了综合临床和平片表现,以临床表现为主的记分法,用来判断各种手术的治疗效果。国外常用Harris 髋关节指数或用改良方法判断股骨头坏死治疗效果,日本用JOA score,中国用百分法。

我个人认为记分法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是能反应疼痛的减轻和行走能力的改善,缺点是:
1 缺乏定量标准,因为采用的Ficat/Arlet分期II期不考虑病变范围大小,且包含的病变范围跨度太大,即使病变从早期改变发展到广泛坏死也不会减分,仍然可以得30分,仅比正常人少10分。
2 临床评分太高,平片上病变从II期发展到III期也只减10分;而手术减压后疼痛往往会减轻,重度疼痛变到轻微疼痛能得到20分,加上止疼后关节活动范围加大,行走功能改善又会增加得分。尽管平片上病变恶化或明显恶化,结论是治疗有效。
一个经常出现的结果是临床症状好转与分数增加的同时片子上却是变坏,这也是对髓芯减压术效果长期争论不休的原因,也就必然会出现每次治疗都有效,最后却不得不换人工髋关节的现象。

常用手术治疗方法及其效果

目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方法比较多,通常认为对于只能用磁共振才能发现的早期病变和范围比较小的病变可以采用保守治疗。一旦发展到平片出现坏死表现以后,通常是根据病变范围的大小和严重程度选择相应的手术。手术的目的是缓解疼痛延缓病程发展速度,推迟做全髋关节置换的时间,评判手术效果用的是前面提到的记分法。手术的方法比较多,比较常见的方法是在范围不大的病变可以作髓芯减压术,对于病变范围比较大的或轻度塌陷的病例可以做带血管的植骨手术,晚期病例只有做全髋关节置换手术。
(一) 髓芯减压手术.
髓芯减压术是一种虽然广泛应用,但一直存在争议的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手段,是一个意外发现的手术。上个世纪60年代, Arlet and Ficat用骨功能探查(functional exploration of bone )的方法也就是用空心钻头 通过大粗隆向股骨头钻孔后,通过测定骨髓腔压力、注水压力试验、髓腔内静脉造影以及髓芯活检的方法诊断股骨头坏死 ,发现手术后常常能立刻缓解疼痛,于是就把这个诊断方法变成了治疗方法,叫做髓芯减压术,认为缓解疼痛与减轻股骨头、颈髓腔压力有关。1985年 Ficat 和 Arlet报告133个I-II期坏死减压治疗结果,他们发现90%的病例在临床上,79病例在放射学上有“好到非常好的结果”。 宾夕法尼亚大学首先在美国开展髓芯减压手术,同一个医生做改良减压(植入松质骨)406髋,对其中297例作了平均29个月的随访:74例(25%)在放射学上稳定,髋关节指数改善超过10分。107例(36%)在平均29个月后做髋关节置换,其中I 、II、III、IV期分别占26%、34%、31%和48% 。第I-II组合起来病例中,病变范围轻、中、重三组病人中髋关节置换比例分别为22%、39%和40%。他们认为与非手术疗法和对症疗法相比减压对于早期病例是安全有效的方法。1986年Camp 和 Colwell 回顾研究了13个医生作的42例髓芯减压术,60%塌陷前病例在临床上与放射学上均失败,塌陷后病例临床上全部失败,4例手术后发生骨折。Camp和Colwell在用该法治疗31例ON病人(40髋)的报道中肯定髓芯减压“是一种无效而且有明显缺陷的方法”。1995年Koo等人提出减压仅仅能解除症状,与非手术组相比不能防止股骨头塌陷。1996年有人指出:大家有一个共识,那就是髓芯减压对Ⅱ期和Ⅲ期的骨坏死,不能改变其进一步发展为塌陷的发生率。将髓芯减压作为治疗方法的推崇者已经指出于静息期(1期)使用这种方法是有效的。但是,只有很少的研究用合理的随访时间来评价髓芯减压治疗工期骨坏死的效果。应用这一评价方法来验证Ficat,Hungerford和Zizic曾指出的观点是必要的,他们认为髓芯减压只能对工期患者有效。本研究发现髓芯减庄对I期骨坏死患者的成功为33%(18个病人中12个疼痛复发),这种比例不治疗而痊愈的病人相比,并无显著的优势。根这种结果,髓芯减压治疗骨坏死是值得怀疑的,应通过前瞻性的随机研究进行评价。问题在于目前大家对于股骨头坏死的自然病程缺乏了解,病变发展的速度不够清楚,很难判断减压以后病变的发展速度是加快了还是减慢了?一些病人尽管塌陷加剧,疼痛却有所减轻,这也是为什么对于减压手术效果长期争论不休的原因。

我们的看法是在一定时间内可以缓解疼痛,但是不能延缓病程发展速度,减压很可能加快塌陷过程发生的速度。股骨头坏死时骨髓腔内压力增高,减压后压力下降,钻孔本身破坏骨结构、手术后许多人在钻孔区不能形成骨组织,都减弱股骨头负重能力,容易发生微骨折,加快塌陷的发生。下面一个病例左图为减压前照片,右图为减压后2二个月照片,可以明显看到钻孔痕迹,股骨头内出现多条裂纹。

最后我们引用美国国家股骨头坏死基金会网站的看法来做一个总结:髓芯减压术。这一手术是从病变区切除一条圆柱状骨头。用于轻到中度,尚无塌陷的病变。由于这个手术在骨头上钻了一个孔,为了避免骨折要保护性负重6周。这一手术缓解疼痛效果极好,但是长期延缓病程进展方面不太有效。做这一手术较多的中心报告说在选择适当的病例有很好的效果。不过对这一手术有反对意见,有些报告说效果不好。
(二)植骨手术与带血管蒂腓骨移植手术。
植骨手术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不带血管的腓骨移植手术,是 1949年 Phemister提出来的。另一种是带血管的腓骨移植手术,1979年意大利的Brunelli 和Brunelli ,美国的 Urbaniak 开始用来治疗股骨头坏死。 这是在显微外科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手术。从理论上说腓骨移植手术可以减轻股骨头内压力、去除股骨头内死骨、用松质骨充填缺损,起到诱导新骨生成作用,填入皮质骨柱能支撑软骨下骨质和。而带血管腓骨移植手术还能加速再血管化进程,更有利于坏死股骨头的修复。Urbaniak 等人手术超过1000例,在首次报告的随访至少2年的715例中幸存者82%。Yoo等人对86髋进行至少8年的随访中发现72%的人效果为好和极好。28%为尚可或较差。61%的人X光照片上病变没有发展。
为了对两种植骨方法进行比较,Plakseychuk等人从匹兹堡大学1989-1999年200个带血管腓骨移植手术病例(220髋)中和韩国庆北大学医院1986-1996年99个不带血管腓骨移植手术病例(123髋)各筛选出50例,对这两种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研究中两组各50个病例在分期、病变大小、病因,术前Harris髋关节评分、随访时间都作了仔细的配对,在经过接近5年的随访后,带血管组70%的人Harris髋关节评分改善,而不带血管组只有36%的人髋关节评分有改善。作者认为带血管腓骨移植手术无论是临床还是放射学效果都比不带血管腓骨移植手术好,对于I期和I1期病例效果比较好。对于15个III期病例,不带血管移植治疗的全部病例效果都不好,带血管移植73%的病人效果不好,应该选择髋关节置换。但是带血管蒂腓骨移植手术组并发症如深静脉栓塞,腓神经麻痹导致的大拇趾下垂 、腓神经病等高达22%,而不带血管蒂腓骨移植手术组只有4%腓神经区感觉异常。带血管蒂腓骨或髂骨移植手术是显微外科手术,需要比较好的设备和有经验的医生才能进行手术。
1987年前日本Sugioka用粗隆间旋转截骨术治疗14个坏死病人,把坏死部分旋转到非负重区,取得良好效果,1999年对这14个病人的的随访发现3人在手术后5年内置换了髋关节,手术时塌陷不到2mm的病人在15年后仅有轻度退行性骨关节病,手术时塌陷2mm或2mm以上的病人病变慢慢发展在10年内还有不错的功能。但是这个手术在美国的治疗效果不好,Suguoka在美国多个中心演示手术的失败率超过80%。

最近有人提出干细胞移植和骨水泥治疗股骨头坏死。以下材料来自下面英文网站
http://www.maitrise-orthop.com/corpusmaitri/orthopaedic/mo72_hernigou/index.shtml

目前,治疗中晚期的股骨头坏死,最好的办法就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对于40多岁或50多岁的患者,一般手术指征适合,多采取这一办法。
假如骨头松动,疼痛,骨质实质发生病变,经过认真诊断,是可以确诊的。上述这种症状似乎有股骨头坏死的可能。看看医师。
保守治疗同样费钱,且漫漫无期,昂贵的治疗费用也可以令人承担不起。并且,其中如果出现收费黑洞,更是叫人扼腕!

与治疗股骨头的良要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