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的时间相对比较长,如果是保守治疗可能还需要18到24个月的治疗时间,以及要定期复查影像学看一下股骨头缺血是否有改善。一般进行手术治疗可能需要住院2到3周左右的时间。而且手术过后还要进行个人的护理以及康复训练,康复治疗改善症状。
2、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分几级
股骨头坏死能分为5期:
Ⅰ期:此期约有50%的患者可出现轻微髋痛,负重时加重。
Ⅱ期:临床症状明显,且较I期加重。
Ⅲ期:临床症状继续加重。
Ⅳ期:临床症状较重。下肢功能明显受限,疼痛多缓解或消失,患肢肌肉萎缩。
Ⅴ期:临床症状类似骨性关节炎表现,疼痛明显,关节活动范围严重受限。具体可以到前海问下
3、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
<
4、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如何从影像学进行病理分型?
中药治疗见效缓慢。 (2)郁血型:X线呈密度减低或囊性变,ECT呈现核素浓集“热区”,作隧道时疏松,刮出豆腐渣样死骨,呈“湿性”坏死,可能由于多次小区坏死融合或静脉病变所致,骨内压高,静脉回流差。中药治疗有效,但易塌陷。 (3)混合型:介于上述二者之间,ECT呈现大片“热区”中含有相对“冷区”,可以是坏死中期表现。 (4)增生硬化型:是 V 、 VI 期的晚期表现,X线为股骨头增生硬化,畸形发展,机械强度又逐渐增高,ECT呈现股骨头及关节间隙区浓集“热区”,但比郁血型核素浓集要低些。
5、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股骨头坏死:
1.早期仅有轻微的呈斑点分布密度改变,可藉由股骨髓腔减压手术使股骨头重获血液供应,并且避免患肢承重。或切除坏死的骨头,再刺激周边骨头再长.
2.晚期,已有明显囊性变化、髋臼硬化、边缘骨刺形成、股骨头塌陷,就得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才可改善髋关节的活动与功能。
患者须配合不酗酒、不使用类固醇及去除所有不良因素。
6、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因是什么
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因已知的有60多种,其中主要导致股骨头坏死的三大原因是:长期摄入大量激素、长期酗酒、外伤例如股骨颈骨折。预防股骨头坏死,首先要做到不乱用药、不酗酒、保护关节不受伤,如果您不幸患上股骨头坏死,首先需要根据您的病因选择治疗方法,这样治疗疾病才能事半功倍。选择专业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医院,也能让您少走弯路
骨病问问
7、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
你好,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一般是由于髋关节活动量过大等原因造成的。
意见建议:建议能够在日常生活过程中,避免长时间站立,避免走路过多,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下地活动时可以拄拐,以减轻髋关节的负重,给予髋部以推拿,针灸,拔罐,微电流刺激等治疗。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症状。
8、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鉴别诊断
对具有类似的X线改变或MRI改变的病变,应注意鉴别。
1.具有类似X线改变疾病的鉴别诊断
(1)中、晚期骨关节炎 当关节间隙变窄,出现软骨下囊性变时可能会混淆,但其CT表现为硬化并有囊形变,MRI改变以低信号为主,可据此鉴别。
(2)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 股骨头包裹不全,髋臼线在股骨头外上部,关节间隙变窄、消失,骨硬化、囊变,髋臼对应区出现类似改变,与本病容易鉴别。
(3)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 常见于青少年男性,多为双侧骶髂关节受累,其特点为HLA-B27阳性,股骨头保持圆形,但关节间隙变窄、消失甚至融合,故不难鉴别。部分患者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可合并AVN,股骨头可出现塌陷但往往不严重。
(4)类风湿关节炎 多见于女性,股骨头保持圆形,但关节间隙变窄、消失。常见股骨头关节面及髋臼骨侵袭,鉴别不难。
2.具有类似MRI改变疾病的鉴别诊断
(1)暂时性骨质疏松征(ITOH) 可见于中年男女性患者,属暂时性疼痛性骨髓水肿。X线片示股骨头、颈甚至转子部骨量减少。MRI可见T1加权像均匀低信号,T2加权像高信号,范围可至股骨颈及转子部,无带状低信号,可与本病鉴别。此病可在3~6个月内痊愈。
(2)软骨下不全骨折 多见于60岁以上老年患者,无明显外伤史,表现突然发作的髋部疼痛,不能行走,关节活动受限。X线片示股骨头外上部稍变扁,MRI的T1及T2加权像显示软骨下低信号线,周围骨髓水肿,T2抑脂像显示片状高信号。
(3)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多发于膝关节,髋关节受累少见。累及髋关节的特点为:青少年发病,髋部轻中度痛伴有跛行,早、中期关节活动轻度受限。CT及X线摄片可显示股骨头、颈或髋臼皮质骨侵袭,关节间隙轻、中度变窄。MRI示广泛滑膜肥厚,低或中度信号均匀分布。
(4)股骨头挫伤 多见于中年有髋关节外伤史患者,表现为髋部痛及跛行。MRI位于股骨头内的T1加权像中等强度信号、T2加权像高信号,内侧较多。
(5)滑膜疝 此为滑膜组织增生侵入股骨颈部皮质的良性病变,MRI示T1加权像低信号、T2加权像高信号的小型圆形病灶,多侵袭股骨颈上部皮质,通常无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