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带女孩出去玩乌市有哪些好地方呢?
乌鲁木齐最大的商业中心位于解放路与民主路、中山路相交的大小十字一带。这里集中了大大小小的各式商场,商品琳琅满目,行人来往如潮。
而最具民族特色的商业街,还得数二道桥一带,这一带不仅是维吾尔族市民的居住区,还是新疆著名的大巴扎(巴扎,维吾尔语Bazar的音译,“集市”、“市场”之意)。一般游客来到乌鲁木齐,都会到二道桥逛逛,一来领略新疆的民族风情,二来品尝这里的风味小吃,三来选购一些特产。
池风景区距乌鲁木齐110公里,天池位于该风景区的中北部.
旅游天池可从乌鲁木齐汽车前往。道路平坦,100多公里的路程,约2个多小时可以抵达。
红 山
红山,位于乌鲁木齐市中心,山岩突兀,气势非凡,每当晨昏,岩碧映日,红光灿灿,因而得名。传说红山是天池中飞来的一条赤色巨龙,落地化为山岩,但仍不安份的缓缓向雅马里克山爬去,若两山 一旦合拢,乌鲁木齐河被阻断,城市便将化为汪洋泽国。于是,1788年乌鲁木齐尚安,一位讲迷信的满族官员,他下令在两条“巨龙”头上各建一座九级青砖“镇龙宝塔”。其中红山顶上之塔存留至今,而雅马里克山头之塔则于多年前被大风吹倒,后经修复。 现在,红山及雅山之塔成为市区胜景
南 山
南山白杨沟,位于乌鲁木齐南山距市区75公里处,海拔252米,是乌鲁木齐南 部著名的避暑游览胜地。属北天山的喀拉 乌成北山麓,年降雨量500-600毫米,空 气清新,气候怡人。游人可在哈萨克牧民 的毡房中,喝一碗喷香的奶茶,尝一尝 “包尔萨克”(油炸点心)和手抓羊肉 尽情领略哈萨克人的习俗风情。
兴起之时, 可在牧场上租上一匹哈萨克牧民的骏马,或纵横驰骋在草原上,或穿行于密林深处,还可观赏哈萨克牧民流传的体育活动赛马、叼羊、姑娘追。最为别致的就是那山谷深处的绝壁飞瀑,虽然不大,但也小巧细致,别有一番风味。
水磨沟
水磨沟风景区,位于乌鲁木齐市区东北郊 5公里处,水磨沟河从中穿流而过。沟里有著名温泉,常年水温28-30度,含钾、钠、镁、硝酸钾、氡、锌等多种元素。对关节炎、皮肤病等有一定疗效,还可作为矿泉水饮用。1982年在此建成温泉按摩理疗医院,引进日本医疗设备,规模一新,不少外地游人专门至此住院疗养。两岸古木婆娑,泉流喷涌。古庙、亭台点缀其间。早在清代,这里已辟为游览胜地。每逢盛夏游人如织。如今,经整修扩建,已形成近郊一座公园。
亚 心
亚心,全名“亚洲大陆地理中心”,位于乌鲁木齐市区西南约30公里处。经中科院新疆分院测定,并于1992年正式通过国家鉴定。目前,一座雄伟的“亚心”标志拔地而起。今后塔心周围1000亩荒地拟作为“亚心”万邦娱乐城的开发墓地向亚洲各国招商。塔形为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 A,代表亚洲。塔身总高度18米,塔顶是直径 2.5米的不锈钢球,代表地球,钢球下面中垂心,直对塔基中心的亚洲微缩图,代表亚心。
天 池
天池 古称“瑶池”,是我国著名的风景游览区、天池位于阜康市城南西博格达峰的群山之中,海拔980米,长3400米,最宽处约1500米,最深处达105米,在地质学上属冰啧湖。这里,群山环抱一潭碧水,雄伟挺拔的雪峰,倒影在池水中,湖光山色,浑然一体。满山苍松迭障,郁郁葱葱,一望无际、林间花草丛生,毡房点缀,羊群云游。整个景色错落有致、浓淡相宜、如诗如画,幸逢阴雨过后,景色更为迷人。每到盛夏,中外游客络绎不绝。 博格达山雪峰,又称博格多山。在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境内,海拔5445米,为天山高峰之一。山上积雪终年不消,世称“雪海”。三峰并立,高矗云霄,极为壮观。雪峰西北坡900米处,即为天池。
新疆不仅是歌舞之乡,瓜果之乡,它的风味食品也独具特色,蜚声中外。
烤馕
如果你到喀什来旅行,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无论在大街还是小巷无论在喜庆的婚宴,还是结队跋涉的驼队,都可以看到或吃到一种靠制而成的圆面饼。这就是维吾尔人日日离不了的传统主食品――馕。它在维吾尔人生活中的地位,如同我国北方的馍馍,南方的大米饭,西方的面包,每日必不可少。
据考证,"馕"字源于波斯语,流行在阿拉伯半岛、土耳其、中亚西亚各国。维吾尔族原先把馕叫做"艾买克",直到伊斯兰教传人新疆后,才叫"馕"。
漫长的岁月,使馕的品种增加了许多,目前约有50多种。常见的有肉馕、油馕、窝窝馕、芝麻馕、片馕、希尔曼馕等。不同的馕,食用的场合各有不同。"艾买克"和"希尔曼"一类的大馕,主要在过节和办喜事时吃;"吐阿奇"和"卡提力"一类的小馕,因便于携带,被人们当作外出旅行的干粮;比面包还厚的"格尔旦"馕,比烙饼还薄的"海依米克"馕,以及不夹陷的"卡克奇"馕,制作简单,是大众化的家常饭食;夹陷的肉馕,则是最受欢迎的食品之一。
馕的做法同汉族烧烤相似。主要用白面烤制,也有用玉米粉或高粱米面的。吾斯达(师傅)在面粉中加少许盐水和酵面,和匀,揉透,稍发,以碱水中和后,即可烤制。添加羊油的即为油馕,用羊肉丁、孜然(小茴香)粉、胡椒粉、洋葱末等佐料拌馅烤制的为肉馕;将芝麻与葡萄汁拌和烤制的叫芝麻馕,等等,皆因和面和添加剂成份,面饼形状,烤制方法等各不相同,馕的名称也就相应不同。
烤馕的地方叫馕坑。是用土坯制的底大、肚大、口小的坑洞。先用柴禾或煤炭将馕坑烧热,待火苗快要熄灭时,将馕的背面抹少许盐水贴到馕坑内的坑壁上,使馕在柴火的余烬中直接烤炙。约莫20分钟后,坑内的馕就烤熟了。
热馕又酥又脆,香味扑鼻。维吾尔人吃馕常就着茶水或烤羊肉吃,香美可口。秋季,老乡喜欢就着葡萄吃,据说,这种吃法,即爽口香甜,又有补养价值。馕水分少,不怕干,不发霉,易保存。每到农忙季节,有的农民背上半口袋馕备用,即使远走戈壁的人,只要把馕埋在滚烫的沙窝里,几分钟,干馕就变得酥软可口了。前几年,从挖出的地下殉葬物中看出,埋入地底下1000多年的馕,依然不发霉。传说当年唐玄奘取经穿越大沙漠时,身边带的食品便是馕,是馕帮助他完成了漫长而又艰辛的旅途。据记载,远在汉魏时期,长安街头的集市上就有馕出售。相传,"安史之乱"中,从京城长安逃往咸阳的唐玄宗住在集贤宫时,就吃过杨贵妃之兄杨国忠从街上买来的馕。可见馕不仅维吾尔人喜欢,内地的汉族人也会一见钟情。
烤肉
烤肉,是新疆风味小吃中最为吸引人的食品。烤肉种类较多,如烤羊肉串、烤杂碎、烤全羊,还有馕坑烤肉等等。到了新疆如果不品尝烤羊肉,那就是一件憾事。喀什绵羊肉质不同北疆和内地的。此地土壤碱性大,营养成份迥异于别地。羊吃了这种土壤生长出来的草,柔嫩味鲜,烤制出来,香味独特。
(一) 烤羊肉串: 烤羊肉串在喀什城乡、街头的巴扎上随处可见。烤羊肉串的技艺并不复杂。烤肉槽是用铁皮砸制成的专用火槽,长约1米,宽约20公分。有的槽分为上下两层,中间隔板有无数个通风孔。过去用木炭烤,现在大多用烟煤作燃料。烤肉前,点燃炭火,待烟尽火旺时,即将串好的肉片撒上精盐、辣椒粉、孜然粉等,依次架在槽上烘烤。有微风时,不用人工扇风;无风时,师傅用一块尺许见方的薄木板扇来扇去,炉火呼呼,烤肉发出"吱吱"响声。稍许,依次将肉串翻转过去烤,不消5分钟,表烤熟了。近几年。精明的烤肉师傅大多用电风扇烤肉。他们将风扇转速调到适度,置在火槽旁,呼呼吹去,省时,省工,不费力,烤出的肉照样鲜嫩可口。
烤羊肉串融香、咸、辣于一体,味道鲜美,人人爱吃。有的一次能吃十几串、几十串。到了冬季,顾客坐在烤肉摊前,即有炭火取暖,又有羊肉串解馋,光顾者浑身热乎,平添一番情趣。外地人、外国人是羊肉串摊前的常客,一顿大嚼大品后,每每发出"英亚克西(太好了)"的赞叹。
从考古资料看,早在1800年前,我国内地就已有了烤羊肉串。《汉代画像》全集中就有烤羊肉串的时刻画像。马王堆一号汉墓还出土过烤肉用的扇子。
(二) 馕坑烤肉:馕坑烤肉是用馕坑火的辐射热和坑壁的高温烤制的。将柴禾置坑内点燃,渐渐的坑温达120-150oc,将羊肉切成约10平方厘米的块状,磕开鸡蛋加姜黄、胡椒粉、孜然粉、精盐、上好面粉,拌成糊状,均匀的涂抹在肉块上,然后将肉块贴入馕坑内壁,取出明火,堵住坑口,连焖带烤,约莫30分钟后即可。取出后,再将烤肉切成小块,上撒盐或者蘸盐食用,外脆里嫩,味美异常。馕坑烤杂碎,也别具风味。所不同的是,将杂碎切割成拳头般大小,串在指头粗的铁钎上,放置在坑内,约20分钟后,即可烤熟食用。因烤杂碎价格低廉,备受人们的欢迎。
(三) 烤全羊: 烤全羊是新疆最名贵的菜肴之一,如北京"全聚德"的烤鸭。烤全羊通常在高级宴会上才露脸。当推有烤全羊的餐车来到宾客餐桌时,气氛活跃,整个宴席将顿时生辉,显得格外豪华阔绰,为宴席增添了异常丰富的色彩。
1、 烤全羊的制作
烤全羊之所以如此撼动人心,除了它选料考究,味道独特,就是它的别具特色的烤法。喀什羊肉鲜嫩、无膻味,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烤制师傅选用1-2岁的绵羊,剪去羊毛,给羊灌入泻药,使羊肠胃里的杂物排泄干净。然后,厨师在事先备好的房间里燃一堆火,室内温度升高,把羊牵进去每多久,羊就被烤得直喘粗气,浑身冒汗。闷热,使它渴望得到水,可摆在它面前的不是凉水,而是搅拌进小茴香、大料、花椒等香料的咸盐水。羊渴极难忍、咕噜咕噜的猛喝个够。但它仍然摆脱不了闷热,不一会,羊又十分饥渴,可是端来的还是香料盐水,它又喝得一干二净。大约一两天后,由于羊肠胃里无食物吸收,喝进去的香料盐水逐渐渗透全身,至此,羊的"饥渴日"结束,迎接它的是"寿终正寝"。羊宰杀剥皮后,用一头穿有大铁钉的木棍,将羊从头至尾穿上,羊脖子卡在铁钉上。再用蛋黄、盐水、姜黄、茴香粉、胡椒粉、上好白面粉等调成糊汁,将羊浑身涂抹,头培朝下放入炙热的馕坑中,盖严坑口,用湿布密封,一小时左右,揭盖观察,木棍靠内处呈白色,全羊呈金黄色取出即可。
2、 烤全羊的吃法,全羊烤成后即放置在餐车上,在羊头上用红绸打成花结,羊嘴里衔着香菜和芹菜。餐车上备有小刀。服务人员推餐车和绕餐桌徐徐转动。恭请客人启刀食肉。等不及的食客们不会客气。小刀割肉处,香气四溢,令人垂延。其情其景,无不漫溢着西域的古朴风趣,非身临其境者难以想像其盛况。难怪一外国客人说:到了喀什,若不品尝烤全羊,上帝也会责怪你的。
羊肉抓饭
1、 的制作和传说。抓饭,维吾尔族称"波拉",是新疆的传统食品之一。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的日子里,主人都以抓饭待客。
抓饭的原料是用新鲜羊肉、胡萝卜、洋葱、清油、羊油和大米。先将羊肉剁成小块用清油炒,再入以洋葱、胡萝卜丝。炒后,酌情添水加盐,40分钟后,开锅,将大米和肉菜拌匀,抓饭即成。做熟的抓饭油亮、喷香,十分引人。
关于抓饭,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相传1000多年前,有个叫阿不都艾里的医生,他晚年时候身体虚弱,吃了不少药也无济于事。后来,他研究了一种饭,进行食疗。这种饭色、香、味具佳,很能激起人们的食欲。于是,他早晚各吃一小碗,半月后,身体渐渐的得以康复。周围的人非常惊奇,以为他吃了什么灵丹妙药。后来,他把这种"药方"传给了大家,一传十,十传百……这个"药方"就是羊肉抓饭。
传说可另当别论,但抓饭确实是一种营养十分丰富的食品,羊油、洋葱、胡萝卜和大米都是含多种维生素的补品,特别是胡萝卜被人称为"小人参",用这样的原料做的饭,颇多裨益。
2、 抓饭种类和吃法。 抓饭种类很多,除了选用植物油外,还有用羊油、骨髓油、酥油,当然,用骨髓做的抓饭营养价值最高。在用肉上,除了羊肉外,还有雪鸡、家鸡、鸭、鹅、牛肉等。比较而言,以雪鸡肉做的抓饭味道最佳。也有不放肉的素抓饭,别有一种味道。夏天,维吾尔人的抓饭花样就更多了,喀什人喜欢在抓饭里放一种"毕也"(木瓜),有的还放鸡蛋和菜。最有趣的是在做抓饭上放一些酸奶子,称为"可德可波拉",这即是上等的充饥之物,又是消暑解渴的食品。时下,维吾尔人最看重的要算"阿西曼吐",即包子抓饭。在半碗抓饭边放五六个薄皮包子,两者合起来吃,真是相得益彰,好上加好,这种饭常常用来招待贵客。
吃抓饭有一定讲究。传统习惯是,先邀请客人们坐在炕上,当中铺干净餐布。随后,主人一手端盆,一手执壶,请客人淋洗净手。待全部客人净手完毕后,主人端来几盘抓饭,按2-3人一盘的间隔置放在餐布上,客人们一番谦让后,即用手从盘中抓吃。用手指将米团成小堆后送入口中。抓吃时,务必注意,不得扬扬洒洒。抓饭之名由此而来。但一些家庭招待汉族客人,也有例外,备有小勺。
薄皮包子
顾名思义,皮薄似纸,色白油亮,柔嫩油丰,爽口好吃,馅里放有洋葱,甚是提味。
其制作方法是,先将上好的料羊肉切小指尖大的肉丁,再将洋葱剁碎,加胡椒粉、盐水,拌匀成馅。面粉用凉水和成硬面,切成小面剂子后,用走槌擀成薄片,甩去面粉粒,包馅成鸡冠形(略带花边),入笼屉用旺火蒸20分钟即熟。
维吾尔人吃薄皮包子时,很少单吃,常常和馕或抓饭一起吃。和馕吃时,先把薄馕放在笼屉里蒸馏少许,发软后,把包子置于囊之上,就着吃;和抓饭一起吃时,则把包子放在抓饭碗里,忽而吃抓饭,忽而吃包子,随意自如,香味各异,也十分有趣。但不论何种吃法,吃时,都要在薄皮包子上撒适量胡椒粉,意在提味隔膻,增加人们的食欲。
大块煮羊肉
维吾尔人煮大块羊肉堪称一绝。熟嫩,好嚼,油而不腻,作料不多,香味十足。家中逢有喜事和有贵客登门,主人必以大块肉款待,透示着对客人的敬重。
大块羊肉的制作:先将羊肉(带骨)剁成拳头般大,丢进凉水锅,加煤或柴禾,用旺火煮沸。不一会。锅面上漂起一层血沫,家庭主妇们不停地用铁勺将之滗去。待大火滚沸半个时辰后,改用文火慢炖。此时,又漂起一层渣滓,再用勺子滗去。1小时后,肉已见熟,香味四溢,主妇舀一勺咸盐水添进锅里(添多少咸盐水,全靠经验,从不品尝,也不第二次再添),咸淡恰好。煮肉时,仅用盐作调料,而不放其他佐料。
当饭食吃到一定时候,主人将煮好的大块羊肉,按质地优劣,依次摆进一个大瓷盘,旁边放一把小刀,由主人亲自端到餐桌。主人手一指,示意客人品尝。如果人们不好意思动刀割肉,主人亲自用刀将大块羊肉剁成小块羊肉,将最好的肉递与年长的客人,此时,客人们都不会客气了,纷纷动起手来,一块一块抓起,吃得有滋有味。
拉条子
拉条子是喀什人的"看家饭"。在喀什诸多风味小吃中,大概属拉条子最受各族群众的喜爱了。它柔韧细长,圆润滑爽,配以烩菜,酸辣适口,别具风味。
做拉条子的关键是和面和拉制。具体说来有4个环节,即和面――揉面――醒面――拉面。和面用盐水,盐水的浓淡要适宜;面以稍软为好;面要揉得均匀,富有弹性;将面切成条状,摸擦些许清油,用手捏成直径1公分的圆长剂,放在瓷盘或面板上缠摆成盘蛇状,然后扣上盆子或一块湿布,将面醒10多分钟。当锅里水将开时,主妇们用手将盘曲的浑圆粗细面条,迅速抽拉成细丝。然后将两手的细面丢进滚沸的锅里……接着,再拉制第二把。3分钟后,一碗拉面煮好了,在凉水(冬季用温热水)漂洗,用手抓在盘里,拌上菜肴,浇上菜汤,铺以油炸辣子、蒜泥、盐、醋等,搅拌一番。从客人们"哧溜" "哧溜"的吃面神态中看出:拉条子真好吃!
饭馆里做拉条子不似家庭,都是大把子拉制,技术娴熟的师傅,一把子可拉十几公斤。只见粗长面棒在他手里从左向右,从右向左地做8型放置,双臂轻拂,姿势优美,节奏沉稳,如此循环往复20多次后,在一块大面板上,用手力度的技巧,将胳膊粗的面棒,一拉二、二拉四、四拉八……拉条子根数以几何级数增加,最后变成龙须般的银丝,丢进大铁锅里去煮……每年的旅游旺季,外国客人常驻足于此,举起照相机、摄像机,将迷人的拉条子的制作过程现场摄制、或带回"研究研究"或"如法炮制",一饱口福。
拉条子销暑耐饥。盛夏,若早晨美美的吃一盘拉条子,到夜间也不觉得饿。有趣的是,把拉条子切成两三公分长的小截,和牛(羊)肉、大葱、西红柿、辣椒等爆炒,即成爆炒面,口感又与拉条子迥然不同,别具一种风味。
油塔子
顾名思义,油塔子形状似塔,是维吾尔人喜爱的面油食品。一般做早点配合汤吃。油塔子色白油亮,面薄似纸,层次很多,油多而不腻,香软而不沾,老少皆宜。
油塔子的制作不很简单,需要一定的技艺。有经验的厨师先用温水和好面,加些酵面揉成软面置热处发约1小时,再加碱水揉好稍醒,视制作需要,揪成若干小团,外抹清油待用。
制作开始时,先取其中的一块,平铺在面板上,擀薄拉开,利用面团良好的延展性和韧性,拉得越薄越好。然后再在薄如纸的面上抹一层炼羊尾油。这里有讲究;天热时,要在羊尾油里加适量羊肚油,因羊肚油中加少许清油,清油不易凝固。这样制作的油塔子饱满,且不流不漏,保持了油塔子浓香丰腴的独特风味。在里面撒少许精盐和花椒粉,将面边拉边卷,卷好后搓成细条,再切成若干小段,然后拧成塔状,入笼屉用旺火蒸25分钟,级可起笼食用。
曲曲
曲曲跟汉族人所说的馄饨相似,但在制法和用料上却有些不同。
先准备好馅子。把羊肉剁成肉泥,拌以洋葱沫、加盐、胡椒粉、茴香粉和少许卤汤,拌和成馅。切羊尾油成小方丁(臊子)。用上好白面和面,擀成薄片,切在几平方厘米大小的成皮,然后,逐个包馅,捏成方饺子状,把两头从底部弯曲捏合。在卤汤煮开时,放入包好的曲曲。煮熟时,把切好的羊尾油丁到入去煮。煮好后放入香菜,盛入碗中。
曲曲:皮薄馅嫩,配以羊肉原汁原汤,汤清味鲜,极有营养价值,男女老少均喜欢吃,特别是寒冷的冬天,一碗曲曲下肚,即填饱了肚子,又增加了浑身的热力。
米肠子 面肺子
米肠子和面肺子是维吾尔人喜爱的传统风味小吃。它以羊肉的内脏作原料烹制而成,因其选料严格,制作费工,上市量少,故知者不多。
宰羊之后,细心的将羊内脏完整取出,用清水反复灌洗羊肺至白净,羊肠翻洗干净,备用。然后将羊肝、心和少量肠油切成小粒,加适量胡椒粉、茴香粉、精盐与洗净的大米拌和均匀作馅,将其填入羊肠内。再将白面粉洗出面筋,待面水澄清后,滗去大部清水,留少量清水搅动成面浆,再取出小肚套在肺气管上,用线缝接,把面浆逐勺舀出到入小肚,挤压入肺叶。再将以少许精盐、清油、茴香粉、胡椒粉调好的水汁用上述方法挤压入肺叶。然后去小肚,用绳扎紧气管封口。再? 烤包子(维语"沙木萨")是喀什少数民族同胞喜爱吃的传统食品之一。它类似北京的加肉饼和天津的狗不理包子。烤包子的做法:将羊肉或牛肉、羊尾巴油切成丁,加切碎的皮牙子、精盐、胡椒粉、孜然粉拌成馅。将上好面粉加酵面、鸡蛋和好发酵,擀成圆面片。面皮放馅,四边折合成四方形类似无脚螃蟹状,再把它贴在馕坑内壁上烘烤20多分钟即熟,取出时光面抹少许炼羊油。烤包子皮色黄亮,肉质鲜嫩,香酥可口,很受顾客欢迎。
馓子
馓子是喀什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的传统风味名点之一,现已成为各族人民共同喜爱的美味食品。馓子是用上好面粉,加一定比例的清油、花椒水和好,反复揉好,然后切成若干小块,再逐块以独特的方式拉制成细条绕好,放在油锅里炸制而成。其色泽黄亮,香脆可口。逢年过节,维吾尔等少数民族家里几乎都炸制馓子食用和招待客人。
2、我得了挂钩炎也是捏合关节炎半年了,还没
?
3、本人和朋友旅游想在乌鲁木齐玩6天有啥推荐
看看能不能帮你
http://www.17u.com/price_report/price_report_19171.html
乌鲁木齐风光
红 山
红山,位于乌鲁木齐市中心,山岩突兀,气势非凡,每当晨昏,岩碧映日,红光灿灿,因而得名。传说红山是天池中飞来的一条赤色巨龙,落地化为山岩,但仍不安份的缓缓向雅马里克山爬去,若两山 一旦合拢,乌鲁木齐河被阻断,城市便将化为汪洋泽国。于是,1788年乌鲁木齐尚安,一位讲迷信的满族官员,他下令在两条“巨龙”头上各建一座九级青砖“镇龙宝塔”。其中红山顶上之塔存留至今,而雅马里克山头之塔则于多年前被大风吹倒,后经修复。 现在,红山及雅山之塔成为市区胜景
南 山
南山白杨沟,位于乌鲁木齐南山距市区75公里处,海拔252米,是乌鲁木齐南 部著名的避暑游览胜地。属北天山的喀拉 乌成北山麓,年降雨量500-600毫米,空 气清新,气候怡人。游人可在哈萨克牧民 的毡房中,喝一碗喷香的奶茶,尝一尝 “包尔萨克”(油炸点心)和手抓羊肉 尽情领略哈萨克人的习俗风情。
兴起之时, 可在牧场上租上一匹哈萨克牧民的骏马,或纵横驰骋在草原上,或穿行于密林深处,还可观赏哈萨克牧民流传的体育活动赛马、叼羊、姑娘追。最为别致的就是那山谷深处的绝壁飞瀑,虽然不大,但也小巧细致,别有一番风味。
水磨沟
水磨沟风景区,位于乌鲁木齐市区东北郊 5公里处,水磨沟河从中穿流而过。沟里有著名温泉,常年水温28-30度,含钾、钠、镁、硝酸钾、氡、锌等多种元素。对关节炎、皮肤病等有一定疗效,还可作为矿泉水饮用。1982年在此建成温泉按摩理疗医院,引进日本医疗设备,规模一新,不少外地游人专门至此住院疗养。两岸古木婆娑,泉流喷涌。古庙、亭台点缀其间。早在清代,这里已辟为游览胜地。每逢盛夏游人如织。如今,经整修扩建,已形成近郊一座公园。
亚 心
亚心,全名“亚洲大陆地理中心”,位于乌鲁木齐市区西南约30公里处。经中科院新疆分院测定,并于1992年正式通过国家鉴定。目前,一座雄伟的“亚心”标志拔地而起。今后塔心周围1000亩荒地拟作为“亚心”万邦娱乐城的开发墓地向亚洲各国招商。塔形为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 A,代表亚洲。塔身总高度18米,塔顶是直径 2.5米的不锈钢球,代表地球,钢球下面中垂心,直对塔基中心的亚洲微缩图,代表亚心。
天 池
天池 古称“瑶池”,是我国著名的风景游览区、天池位于阜康市城南西博格达峰的群山之中,海拔980米,长3400米,最宽处约1500米,最深处达105米,在地质学上属冰啧湖。这里,群山环抱一潭碧水,雄伟挺拔的雪峰,倒影在池水中,湖光山色,浑然一体。满山苍松迭障,郁郁葱葱,一望无际、林间花草丛生,毡房点缀,羊群云游。整个景色错落有致、浓淡相宜、如诗如画,幸逢阴雨过后,景色更为迷人。每到盛夏,中外游客络绎不绝。 博格达山雪峰,又称博格多山。在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境内,海拔5445米,为天山高峰之一。山上积雪终年不消,世称“雪海”。三峰并立,高矗云霄,极为壮观。雪峰西北坡900米处,即为天池。
新疆不仅是歌舞之乡,瓜果之乡,它的风味食品也独具特色,蜚声中外。
烤馕
如果你到喀什来旅行,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无论在大街还是小巷无论在喜庆的婚宴,还是结队跋涉的驼队,都可以看到或吃到一种靠制而成的圆面饼。这就是维吾尔人日日离不了的传统主食品――馕。它在维吾尔人生活中的地位,如同我国北方的馍馍,南方的大米饭,西方的面包,每日必不可少。
据考证,"馕"字源于波斯语,流行在阿拉伯半岛、土耳其、中亚西亚各国。维吾尔族原先把馕叫做"艾买克",直到伊斯兰教传人新疆后,才叫"馕"。
漫长的岁月,使馕的品种增加了许多,目前约有50多种。常见的有肉馕、油馕、窝窝馕、芝麻馕、片馕、希尔曼馕等。不同的馕,食用的场合各有不同。"艾买克"和"希尔曼"一类的大馕,主要在过节和办喜事时吃;"吐阿奇"和"卡提力"一类的小馕,因便于携带,被人们当作外出旅行的干粮;比面包还厚的"格尔旦"馕,比烙饼还薄的"海依米克"馕,以及不夹陷的"卡克奇"馕,制作简单,是大众化的家常饭食;夹陷的肉馕,则是最受欢迎的食品之一。
馕的做法同汉族烧烤相似。主要用白面烤制,也有用玉米粉或高粱米面的。吾斯达(师傅)在面粉中加少许盐水和酵面,和匀,揉透,稍发,以碱水中和后,即可烤制。添加羊油的即为油馕,用羊肉丁、孜然(小茴香)粉、胡椒粉、洋葱末等佐料拌馅烤制的为肉馕;将芝麻与葡萄汁拌和烤制的叫芝麻馕,等等,皆因和面和添加剂成份,面饼形状,烤制方法等各不相同,馕的名称也就相应不同。
烤馕的地方叫馕坑。是用土坯制的底大、肚大、口小的坑洞。先用柴禾或煤炭将馕坑烧热,待火苗快要熄灭时,将馕的背面抹少许盐水贴到馕坑内的坑壁上,使馕在柴火的余烬中直接烤炙。约莫20分钟后,坑内的馕就烤熟了。
热馕又酥又脆,香味扑鼻。维吾尔人吃馕常就着茶水或烤羊肉吃,香美可口。秋季,老乡喜欢就着葡萄吃,据说,这种吃法,即爽口香甜,又有补养价值。馕水分少,不怕干,不发霉,易保存。每到农忙季节,有的农民背上半口袋馕备用,即使远走戈壁的人,只要把馕埋在滚烫的沙窝里,几分钟,干馕就变得酥软可口了。前几年,从挖出的地下殉葬物中看出,埋入地底下1000多年的馕,依然不发霉。传说当年唐玄奘取经穿越大沙漠时,身边带的食品便是馕,是馕帮助他完成了漫长而又艰辛的旅途。据记载,远在汉魏时期,长安街头的集市上就有馕出售。相传,"安史之乱"中,从京城长安逃往咸阳的唐玄宗住在集贤宫时,就吃过杨贵妃之兄杨国忠从街上买来的馕。可见馕不仅维吾尔人喜欢,内地的汉族人也会一见钟情。
烤肉
烤肉,是新疆风味小吃中最为吸引人的食品。烤肉种类较多,如烤羊肉串、烤杂碎、烤全羊,还有馕坑烤肉等等。到了新疆如果不品尝烤羊肉,那就是一件憾事。喀什绵羊肉质不同北疆和内地的。此地土壤碱性大,营养成份迥异于别地。羊吃了这种土壤生长出来的草,柔嫩味鲜,烤制出来,香味独特。
(一) 烤羊肉串: 烤羊肉串在喀什城乡、街头的巴扎上随处可见。烤羊肉串的技艺并不复杂。烤肉槽是用铁皮砸制成的专用火槽,长约1米,宽约20公分。有的槽分为上下两层,中间隔板有无数个通风孔。过去用木炭烤,现在大多用烟煤作燃料。烤肉前,点燃炭火,待烟尽火旺时,即将串好的肉片撒上精盐、辣椒粉、孜然粉等,依次架在槽上烘烤。有微风时,不用人工扇风;无风时,师傅用一块尺许见方的薄木板扇来扇去,炉火呼呼,烤肉发出"吱吱"响声。稍许,依次将肉串翻转过去烤,不消5分钟,表烤熟了。近几年。精明的烤肉师傅大多用电风扇烤肉。他们将风扇转速调到适度,置在火槽旁,呼呼吹去,省时,省工,不费力,烤出的肉照样鲜嫩可口。
烤羊肉串融香、咸、辣于一体,味道鲜美,人人爱吃。有的一次能吃十几串、几十串。到了冬季,顾客坐在烤肉摊前,即有炭火取暖,又有羊肉串解馋,光顾者浑身热乎,平添一番情趣。外地人、外国人是羊肉串摊前的常客,一顿大嚼大品后,每每发出"英亚克西(太好了)"的赞叹。
从考古资料看,早在1800年前,我国内地就已有了烤羊肉串。《汉代画像》全集中就有烤羊肉串的时刻画像。马王堆一号汉墓还出土过烤肉用的扇子。
(二) 馕坑烤肉:馕坑烤肉是用馕坑火的辐射热和坑壁的高温烤制的。将柴禾置坑内点燃,渐渐的坑温达120-150oc,将羊肉切成约10平方厘米的块状,磕开鸡蛋加姜黄、胡椒粉、孜然粉、精盐、上好面粉,拌成糊状,均匀的涂抹在肉块上,然后将肉块贴入馕坑内壁,取出明火,堵住坑口,连焖带烤,约莫30分钟后即可。取出后,再将烤肉切成小块,上撒盐或者蘸盐食用,外脆里嫩,味美异常。馕坑烤杂碎,也别具风味。所不同的是,将杂碎切割成拳头般大小,串在指头粗的铁钎上,放置在坑内,约20分钟后,即可烤熟食用。因烤杂碎价格低廉,备受人们的欢迎。
(三) 烤全羊: 烤全羊是新疆最名贵的菜肴之一,如北京"全聚德"的烤鸭。烤全羊通常在高级宴会上才露脸。当推有烤全羊的餐车来到宾客餐桌时,气氛活跃,整个宴席将顿时生辉,显得格外豪华阔绰,为宴席增添了异常丰富的色彩。
1、 烤全羊的制作
烤全羊之所以如此撼动人心,除了它选料考究,味道独特,就是它的别具特色的烤法。喀什羊肉鲜嫩、无膻味,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烤制师傅选用1-2岁的绵羊,剪去羊毛,给羊灌入泻药,使羊肠胃里的杂物排泄干净。然后,厨师在事先备好的房间里燃一堆火,室内温度升高,把羊牵进去每多久,羊就被烤得直喘粗气,浑身冒汗。闷热,使它渴望得到水,可摆在它面前的不是凉水,而是搅拌进小茴香、大料、花椒等香料的咸盐水。羊渴极难忍、咕噜咕噜的猛喝个够。但它仍然摆脱不了闷热,不一会,羊又十分饥渴,可是端来的还是香料盐水,它又喝得一干二净。大约一两天后,由于羊肠胃里无食物吸收,喝进去的香料盐水逐渐渗透全身,至此,羊的"饥渴日"结束,迎接它的是"寿终正寝"。羊宰杀剥皮后,用一头穿有大铁钉的木棍,将羊从头至尾穿上,羊脖子卡在铁钉上。再用蛋黄、盐水、姜黄、茴香粉、胡椒粉、上好白面粉等调成糊汁,将羊浑身涂抹,头培朝下放入炙热的馕坑中,盖严坑口,用湿布密封,一小时左右,揭盖观察,木棍靠内处呈白色,全羊呈金黄色取出即可。
2、 烤全羊的吃法,全羊烤成后即放置在餐车上,在羊头上用红绸打成花结,羊嘴里衔着香菜和芹菜。餐车上备有小刀。服务人员推餐车和绕餐桌徐徐转动。恭请客人启刀食肉。等不及的食客们不会客气。小刀割肉处,香气四溢,令人垂延。其情其景,无不漫溢着西域的古朴风趣,非身临其境者难以想像其盛况。难怪一外国客人说:到了喀什,若不品尝烤全羊,上帝也会责怪你的。
羊肉抓饭
1、 的制作和传说。抓饭,维吾尔族称"波拉",是新疆的传统食品之一。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的日子里,主人都以抓饭待客。
抓饭的原料是用新鲜羊肉、胡萝卜、洋葱、清油、羊油和大米。先将羊肉剁成小块用清油炒,再入以洋葱、胡萝卜丝。炒后,酌情添水加盐,40分钟后,开锅,将大米和肉菜拌匀,抓饭即成。做熟的抓饭油亮、喷香,十分引人。
关于抓饭,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相传1000多年前,有个叫阿不都艾里的医生,他晚年时候身体虚弱,吃了不少药也无济于事。后来,他研究了一种饭,进行食疗。这种饭色、香、味具佳,很能激起人们的食欲。于是,他早晚各吃一小碗,半月后,身体渐渐的得以康复。周围的人非常惊奇,以为他吃了什么灵丹妙药。后来,他把这种"药方"传给了大家,一传十,十传百……这个"药方"就是羊肉抓饭。
传说可另当别论,但抓饭确实是一种营养十分丰富的食品,羊油、洋葱、胡萝卜和大米都是含多种维生素的补品,特别是胡萝卜被人称为"小人参",用这样的原料做的饭,颇多裨益。
2、 抓饭种类和吃法。 抓饭种类很多,除了选用植物油外,还有用羊油、骨髓油、酥油,当然,用骨髓做的抓饭营养价值最高。在用肉上,除了羊肉外,还有雪鸡、家鸡、鸭、鹅、牛肉等。比较而言,以雪鸡肉做的抓饭味道最佳。也有不放肉的素抓饭,别有一种味道。夏天,维吾尔人的抓饭花样就更多了,喀什人喜欢在抓饭里放一种"毕也"(木瓜),有的还放鸡蛋和菜。最有趣的是在做抓饭上放一些酸奶子,称为"可德可波拉",这即是上等的充饥之物,又是消暑解渴的食品。时下,维吾尔人最看重的要算"阿西曼吐",即包子抓饭。在半碗抓饭边放五六个薄皮包子,两者合起来吃,真是相得益彰,好上加好,这种饭常常用来招待贵客。
吃抓饭有一定讲究。传统习惯是,先邀请客人们坐在炕上,当中铺干净餐布。随后,主人一手端盆,一手执壶,请客人淋洗净手。待全部客人净手完毕后,主人端来几盘抓饭,按2-3人一盘的间隔置放在餐布上,客人们一番谦让后,即用手从盘中抓吃。用手指将米团成小堆后送入口中。抓吃时,务必注意,不得扬扬洒洒。抓饭之名由此而来。但一些家庭招待汉族客人,也有例外,备有小勺。
薄皮包子
顾名思义,皮薄似纸,色白油亮,柔嫩油丰,爽口好吃,馅里放有洋葱,甚是提味。
其制作方法是,先将上好的料羊肉切小指尖大的肉丁,再将洋葱剁碎,加胡椒粉、盐水,拌匀成馅。面粉用凉水和成硬面,切成小面剂子后,用走槌擀成薄片,甩去面粉粒,包馅成鸡冠形(略带花边),入笼屉用旺火蒸20分钟即熟。
维吾尔人吃薄皮包子时,很少单吃,常常和馕或抓饭一起吃。和馕吃时,先把薄馕放在笼屉里蒸馏少许,发软后,把包子置于囊之上,就着吃;和抓饭一起吃时,则把包子放在抓饭碗里,忽而吃抓饭,忽而吃包子,随意自如,香味各异,也十分有趣。但不论何种吃法,吃时,都要在薄皮包子上撒适量胡椒粉,意在提味隔膻,增加人们的食欲。
大块煮羊肉
维吾尔人煮大块羊肉堪称一绝。熟嫩,好嚼,油而不腻,作料不多,香味十足。家中逢有喜事和有贵客登门,主人必以大块肉款待,透示着对客人的敬重。
大块羊肉的制作:先将羊肉(带骨)剁成拳头般大,丢进凉水锅,加煤或柴禾,用旺火煮沸。不一会。锅面上漂起一层血沫,家庭主妇们不停地用铁勺将之滗去。待大火滚沸半个时辰后,改用文火慢炖。此时,又漂起一层渣滓,再用勺子滗去。1小时后,肉已见熟,香味四溢,主妇舀一勺咸盐水添进锅里(添多少咸盐水,全靠经验,从不品尝,也不第二次再添),咸淡恰好。煮肉时,仅用盐作调料,而不放其他佐料。
当饭食吃到一定时候,主人将煮好的大块羊肉,按质地优劣,依次摆进一个大瓷盘,旁边放一把小刀,由主人亲自端到餐桌。主人手一指,示意客人品尝。如果人们不好意思动刀割肉,主人亲自用刀将大块羊肉剁成小块羊肉,将最好的肉递与年长的客人,此时,客人们都不会客气了,纷纷动起手来,一块一块抓起,吃得有滋有味。
拉条子
拉条子是喀什人的"看家饭"。在喀什诸多风味小吃中,大概属拉条子最受各族群众的喜爱了。它柔韧细长,圆润滑爽,配以烩菜,酸辣适口,别具风味。
做拉条子的关键是和面和拉制。具体说来有4个环节,即和面――揉面――醒面――拉面。和面用盐水,盐水的浓淡要适宜;面以稍软为好;面要揉得均匀,富有弹性;将面切成条状,摸擦些许清油,用手捏成直径1公分的圆长剂,放在瓷盘或面板上缠摆成盘蛇状,然后扣上盆子或一块湿布,将面醒10多分钟。当锅里水将开时,主妇们用手将盘曲的浑圆粗细面条,迅速抽拉成细丝。然后将两手的细面丢进滚沸的锅里……接着,再拉制第二把。3分钟后,一碗拉面煮好了,在凉水(冬季用温热水)漂洗,用手抓在盘里,拌上菜肴,浇上菜汤,铺以油炸辣子、蒜泥、盐、醋等,搅拌一番。从客人们"哧溜" "哧溜"的吃面神态中看出:拉条子真好吃!
饭馆里做拉条子不似家庭,都是大把子拉制,技术娴熟的师傅,一把子可拉十几公斤。只见粗长面棒在他手里从左向右,从右向左地做8型放置,双臂轻拂,姿势优美,节奏沉稳,如此循环往复20多次后,在一块大面板上,用手力度的技巧,将胳膊粗的面棒,一拉二、二拉四、四拉八……拉条子根数以几何级数增加,最后变成龙须般的银丝,丢进大铁锅里去煮……每年的旅游旺季,外国客人常驻足于此,举起照相机、摄像机,将迷人的拉条子的制作过程现场摄制、或带回"研究研究"或"如法炮制",一饱口福。
拉条子销暑耐饥。盛夏,若早晨美美的吃一盘拉条子,到夜间也不觉得饿。有趣的是,把拉条子切成两三公分长的小截,和牛(羊)肉、大葱、西红柿、辣椒等爆炒,即成爆炒面,口感又与拉条子迥然不同,别具一种风味。
油塔子
顾名思义,油塔子形状似塔,是维吾尔人喜爱的面油食品。一般做早点配合汤吃。油塔子色白油亮,面薄似纸,层次很多,油多而不腻,香软而不沾,老少皆宜。
油塔子的制作不很简单,需要一定的技艺。有经验的厨师先用温水和好面,加些酵面揉成软面置热处发约1小时,再加碱水揉好稍醒,视制作需要,揪成若干小团,外抹清油待用。
制作开始时,先取其中的一块,平铺在面板上,擀薄拉开,利用面团良好的延展性和韧性,拉得越薄越好。然后再在薄如纸的面上抹一层炼羊尾油。这里有讲究;天热时,要在羊尾油里加适量羊肚油,因羊肚油中加少许清油,清油不易凝固。这样制作的油塔子饱满,且不流不漏,保持了油塔子浓香丰腴的独特风味。在里面撒少许精盐和花椒粉,将面边拉边卷,卷好后搓成细条,再切成若干小段,然后拧成塔状,入笼屉用旺火蒸25分钟,级可起笼食用。
曲曲
曲曲跟汉族人所说的馄饨相似,但在制法和用料上却有些不同。
先准备好馅子。把羊肉剁成肉泥,拌以洋葱沫、加盐、胡椒粉、茴香粉和少许卤汤,拌和成馅。切羊尾油成小方丁(臊子)。用上好白面和面,擀成薄片,切在几平方厘米大小的成皮,然后,逐个包馅,捏成方饺子状,把两头从底部弯曲捏合。在卤汤煮开时,放入包好的曲曲。煮熟时,把切好的羊尾油丁到入去煮。煮好后放入香菜,盛入碗中。
曲曲:皮薄馅嫩,配以羊肉原汁原汤,汤清味鲜,极有营养价值,男女老少均喜欢吃,特别是寒冷的冬天,一碗曲曲下肚,即填饱了肚子,又增加了浑身的热力。
米肠子 面肺子
米肠子和面肺子是维吾尔人喜爱的传统风味小吃。它以羊肉的内脏作原料烹制而成,因其选料严格,制作费工,上市量少,故知者不多。
宰羊之后,细心的将羊内脏完整取出,用清水反复灌洗羊肺至白净,羊肠翻洗干净,备用。然后将羊肝、心和少量肠油切成小粒,加适量胡椒粉、茴香粉、精盐与洗净的大米拌和均匀作馅,将其填入羊肠内。再将白面粉洗出面筋,待面水澄清后,滗去大部清水,留少量清水搅动成面浆,再取出小肚套在肺气管上,用线缝接,把面浆逐勺舀出到入小肚,挤压入肺叶。再将以少许精盐、清油、茴香粉、胡椒粉调好的水汁用上述方法挤压入肺叶。然后去小肚,用绳扎紧气管封口。再? 烤包子(维语"沙木萨")是喀什少数民族同胞喜爱吃的传统食品之一。它类似北京的加肉饼和天津的狗不理包子。烤包子的做法:将羊肉或牛肉、羊尾巴油切成丁,加切碎的皮牙子、精盐、胡椒粉、孜然粉拌成馅。将上好面粉加酵面、鸡蛋和好发酵,擀成圆面片。面皮放馅,四边折合成四方形类似无脚螃蟹状,再把它贴在馕坑内壁上烘烤20多分钟即熟,取出时光面抹少许炼羊油。烤包子皮色黄亮,肉质鲜嫩,香酥可口,很受顾客欢迎。
馓子
馓子是喀什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的传统风味名点之一,现已成为各族人民共同喜爱的美味食品。馓子是用上好面粉,加一定比例的清油、花椒水和好,反复揉好,然后切成若干小块,再逐块以独特的方式拉制成细条绕好,放在油锅里炸制而成。其色泽黄亮,香脆可口。逢年过节,维吾尔等少数民族家里几乎都炸制馓子食用和招待客人。
不过要注意那里的天气,很多都会水土不服
祝你愉快!
4、的好友是鼻咽癌,急需中药方子!谢谢!,我的QQ616449032 期待你的回复
[功能主治] 功能益气补血,活血化瘀。主治鼻咽癌。
[处方组成] 黄芪15克、赤芍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鸡内金12克、葛根10克、陈皮9克、丹参15克,水煎服。
[临床疗效] 本方结合放疗治疗92例鼻咽癌,与单纯放射治疗的105例鼻咽癌作对照进行疗效观察。治后,1年生存率本方结合放疗组为91.3%,单纯放疗组为80%; 3年生存率本方结合放疗组为67.4%,单纯放疗组为33.3%;5年生存率本方结合放疗组为52.5%,单纯放疗组为24%。
[处方来源]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蔡伟明。
[按 语] 方中黄芪、当归益气补血;红花、赤芍、桃仁、丹参活血化瘀;葛根生津散火;诸药相合,具补益气血、化瘀散结之功。实验研究证实,活血化瘀药物具有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可以增加组织的血流量,减少组织纤维化,因而应用本方结合放疗能提高疗效。
功效: 益气补血,活血化瘀
主治: 鼻咽癌
主题词或关键词: 中医方剂 鼻咽癌
栏目关键词: 中医方剂 肿瘤科 鼻咽癌
辅助分类项: 中医
出处: 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下册
不过,中药的作用比较慢,要坚持的
5、歇后语大全
-
-
阿斗的江山——白送
阿斗式的人物——没能耐
阿二吹笙——滥竽充数
阿二当郎中——没人敢请
阿二满街串——吊儿郎当
阿哥吃面——瞎抓
阿婆留胡子——反常
阿庆嫂倒茶——滴水不漏;点滴不漏
挨鞭子不挨棍子——吃软不吃硬
挨打的狗去咬鸡——拿别人出气
挨打的乌龟——缩脖子啦
挨刀的鸭子——乱窜
挨了巴掌赔不是——奴颜媚骨
挨了棒的狗——气急败坏
挨了打的鸭子——乱窜
挨了刀的肥猪——不怕开水烫
挨了刀的皮球——瘪了
挨了霜的狗尾巴草——蔫了
挨着火炉吃海椒(辣椒〕——里外发烧
矮梯子上高房——搭不上言(檐)
矮子穿高跟鞋——高也有限
矮子打狼——光喊不上
矮子放风筝——节节高;节节上升
矮子放屁——低声下气
矮子观光——随声附和
矮子过河——安(淹)心
矮子看戏——听声
矮子里面拔将军——将就材料;短中取长
矮子爬楼梯——巴不得(迫切盼望)
矮子爬坡——步步高升;步步登高
矮子婆娘——见识低
矮子骑大马——上下两难;上下为难
矮子想登天——不知天高地厚;妄想;痴心妄想
矮子坐高凳——够不着;上下够不着;上下为难
爱打官司逞英雄——穷斗气
庵堂里的木鱼——任人敲打
鹌鹑要吃树上果——够不着;尽想好事;想得倒美
岸上看人溺水——见死不救
岸上捞月——白费功夫;白费劲
按别人的脚码买鞋——生搬硬套
按彩球的乞丐——高兴得发傻
按方抓药——照办
按鸡头啄米——白费心机
按牛头喝水——办不到;没法办
按下葫芦起了瓢——顾了这头丢那头;此起彼落
案板顶门——管得宽
案板上的擀面杖——光棍一条
案板上的肉——任人宰割;随人宰割
案板上的鱼——挨刀的货
暗地里盯梢——偷偷摸摸
暗地里耍拳——瞎打一阵
暗室里穿针——难过
暗中使绊子——蔫儿坏
熬尽了灯油——烧心(芯)
鏊子上烙冰——化汤了
鏊子上烙饼——翻来翻去
八百吊钱掉井里——难摸哪一吊
八百年前立的旗杆——老光棍
八百铜钱穿一串——不成调(吊)
八宝饭上撒胡椒——又添一味
八辈子的老陈帐——说不清
八寸脚穿七寸鞋——别扭
八斗的小垂缸——装不下一石
八哥啄柿子——拣软的欺
八个老汉划拳——三令五申(伸)
八个钱的膏药——沾上了
八个钱买碗馄饨——没有面
八个歪脖坐一桌——谁也不正眼看谁
八股文的格式——千篇一律
八卦炉里睡觉——热气腾腾
八卦阵里骑马——闯不出路子;出路难找
八级工学技术——精益求精
八级师傅学手艺——长到老,学到老
八角掉进粪坑里——香臭不分;香臭难分
八斤半的鳖吞了大秤砣——狠心王八
八斤半的老鳖吞了个秤砣——狠心的王八
八斤半的王八中状元——规矩(龟举)不小
八十个人抬轿子——好威风
八十老汉害个摇头病——不由人愿;由不得人
八十老人吹灯——喘不上气;上气不接下气
八十老翁练琵琶——老生常谈(弹)
八十老翁学打拳——越练越结实
八十老翁学手艺——老来发奋
八十岁的老绝户头——后继无人
八十岁刮胡子——不服老
八十岁老翁挑担子——心有余而力不足
八十岁留胡子——老主意
八十岁没儿女——老来孤单
八十岁生儿子——代代落后
八十岁跳舞——老天真
八十岁玩猴子——老把戏
八十岁学吹笛——尽是老调;老调子
八十岁学摔打——拼老命
八十岁演员扮孩子——返老还童
八十岁站柜台——老在行
八五炮打兔子——得不偿失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八仙聚会——神聊
八仙桌缺只腿——搁不平
八仙桌上放灯盏——明摆着
八仙桌子——有棱有角
八贤王进宫——好难请
八月的苦瓜——心里红
八月的莲藕——又鲜又嫩
八月的石榴——满脑袋的点子
八月的柿子——越老越红;老来红
八月桂花开——到处飘香
八月里的黄瓜棚——空架子
八月十五吃年饭——还早哩
八月十五吃元宵——与众不同
八月十五吃粽子——不是时候
八月十五的月饼——人人欢喜;个个喜爱;上下有
八月十五的月亮——年年都一样;正大光明
八月十五过端阳——晚了;迟了
八月十五看龙灯——晚了大半年
八月十五生孩子——赶巧了
八月十五送月饼——赶在节上
八月十五云遮月——扫兴
八月十五蒸年糕——趁早(枣)
八月十五种花生——瞎指挥
八只脚的螃蟹——横行霸道
八字不见一撇——没眉目;差得远;差远了
巴掌长疮——毒手
巴掌穿鞋——行不通;走不通
巴掌上摊煎饼——巧手;好手
扒了皮的癞蛤蟆——活着讨厌,死的还吓人
扒了墙的庙——慌了神
芭蕉插在古树上——粗枝大叶
芭蕉开花——一条心;紧相连
芭蕉叶上垒鸟窝——好景不长
疤瘌眼长疮——坏到一块了
拔草引蛇——自讨苦吃;自找苦吃
拔葱种海椒——一茬比一茬辣
拔节的高梁——节节高;节节上升
拔浪鼓——两面光
拔了的闹钟——专做提醒人的事
拔了萝卜——窟窿在
拔了萝卜栽上葱——一茬比一茬辣
拔了毛的凤凰——不如鸡
拔了毛的鸽子——飞不了
拔了塞子不消水——死心眼
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跋脚驴子追兔子——赶不上;撵不上
跋脚马上战场——有死无活
跋子拔萝卜——歪扯
跋子踩高跷——早晚有他的好看
跋子打围——坐着喊;坐地呐喊
跋子赶马——望尘莫及
跋子上台——立场不稳
把鼻涕往脸上抹——自找难看
把肥料浇到莠草上——劳而无功;有劳无功
把脸装进裤挡里——见不得人
把人赶到墙根下——走投无路
把娃娃当猴耍——愚弄人
把妖猜当成菩萨——善恶不分
靶场上的老黄忠——百发百中
霸王别姬——奈何不得;无可奈何
白脖老鸹——开口是祸
白脖子屎壳郎——有特色;与众不同
白布进染缸——洗不清;洗不净
白布做棉袄——反正都是理(里)
白菜帮子——中看不中吃;好看不好吃
白菜地里耍镰刀——散了心
白菜烩豆腐——谁也不沾谁的光
白菜叶子炒大葱——亲(青)上加亲(青)
白骨精扮新娘——妖里妖气
白骨精打跟头——鬼把戏
白骨精化美女——人面鬼心
白骨精说人话——妖言惑众
白骨精送饭——有野心;没安好心
白骨精演说——妖言惑众
白骨精遇上了孙悟空——原形毕露
白鹤站在鸡群里——突出
白虎进门——大难临头;灾祸临头
白开水画画——轻(清)描淡写
白蜡杆结桂花——根子不正
白蜡杆子翻场——独挑
白蜡做的心——见不得日头见不得火
白脸奸臣出场——恶相;恶模样
白脸狼戴草帽——变不了人
白脸狼戴眼镜——冒充好人;充好人
白了尾巴尖的狐狸——老奸巨猾
白猫钻灶坑——自己给自己抹黑
白毛乌鸦——与众不同
白娘子斗法海——精打光
白娘子水漫金山——大动干戈
白娘子遇许仙——千里姻缘一线牵
白日见鬼——玄乎;心里有病
白日做梦——胡思乱想
白水锅里揭奶皮——办不到;没法办
白水下石膏——成不了豆腐
白水煮白菜——淡而无味
白水做饭——无米之炊
白素贞不舍许仙——恩爱难分
白糖包砒霜——毒在里面
白糖嘴巴刀子心——口蜜腹剑
白天打灯笼——白搭
白天盼月亮——甭想;莫想;休想
白天照电简——多此一举
白天捉鬼——没影儿的事
白铁斧头——两面光
白仙鹤长了个秃尾巴——美中不足
白纸上画黑道——抹不掉;明摆着;清清楚楚;一清二楚
白纸写黑字——黑白分明;明摆着;清清楚楚,一清二楚
白纸做的灯笼——一点就亮
百尺竿头挂剪刀——高才(裁)
百川归海——大势所趋
百货大楼卖西装——一套一套的
百货店里卖鞋袜——各有尺码
百斤担子加铁砣——重任在肩;肩负重任
百斤面蒸寿桃——废物点心
百斤重担能上肩,一两笔杆提不动——大老粗
百里草原一人家——孤孤单单
百里奚认妻——位高不忘旧情
百里奚饲牛拜相——人不可貌相
百灵戏牡丹——鸟语花香
百米赛跑——分秒必争;争分夺秒;急起直追;奋起直追
百年松树,五月芭蕉——粗枝大叶
百日不下雨——久情(晴)
百岁公公吹火——老气
百万雄师下江南——兴师动众
百丈高竿挂红灯——红到顶了
柏木椽子——宁折不弯
柏油烫猪头——连根拔
败家子回头——金不换
败将收残兵——重整旗鼓
拜把子兄弟开茧店——结党营私(丝)
拜年的嘴巴——尽说好话
拜旨走进吕祖庙——走错门了;找错了门
扳不倒骑兔子——不稳当;不稳
扳不倒坐到烧饼上——面上人
扳倒碓窝吓婆婆——泼妇
扳倒葫芦洒了油——一不做,二不休
扳着炉子烤头发——了(燎)不得
扳着指头算帐——有数
班房里的衙役——听差的
斑鸠抱窝——悬蛋
斑马的脑袋——头头是道
斑鸩打架——卖弄风流
搬菩萨洗澡——越弄越糟;白费神;空劳神
搬起石磙砸碾盘——实(石)打实(石)
搬石头打天——自不量力;不自量;办不到;够不着
板凳倒立——四脚朝天
板凳上放鸡蛋——好险;冒险;危险;靠不住;不可靠
板凳上搁蒺藜——坐不稳;坐不住
板凳上睡觉——难翻身;翻不了身
板凳上玩麻将——扒拉不开;打不开场面
板凳上钻窟窿——有板眼;有板有眼
板斧劈柴——一面砍
板门上贴门神——一个向东,一个向西
板上的泥鳅——无地容身;无处藏身
板上钉钉子——实实在在;没跑;跑不了;变不了;没法变
板上敲钉子——稳扎稳打
半边羊头——独角
半边猪头——独眼
半道上捡个喇叭——有吹的了
半吊子的一半——二百五
半个铜钱——不成方圆
半截砖头——甩了
半斤对八两——不相上下;彼此彼此;一码事;彼此一样;谁也不吃亏
半斤放在四两上——翘得高
半空的云彩——变化多端
半空中打把式——栽个大跟头
半空中的火把——高明
半空中的气球——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悬着哩
半空中放爆竹——想(响)得高
半空中盖房子——没处落脚;落不得脚
半空中赶牲口——露马脚
半空中挂蒺藜——讽(风)刺
半空中挂剪刀——高才(裁)
半空中骑马——腾云驾雾
半空中数指头——算得高
半拉瓜子——不算个人(仁)
半篮子喜鹊——唧唧喳喳
半路开小差——有始无终
半路上的新闻——道听途说
半路上丢算盘——失算了
半路上留客——口上热闹;嘴上热情
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出了岔;措手不及;突如其来
半瓶子醋——乱晃荡
半山崖的观音——老实(石)人
半山腰倒恶水(滑水〕——下流
半天云里踩钢丝——提心吊胆
半天云里出亮星——吉星高照
半天云里吹唢呐——想(响)得高
半天云里的雨——成不了气候;不成气候
半天云里吊口袋——装疯(风)
半天云里翻帐簿——算得高
半天云里看厮杀——袖手旁观
半天云里拉家常——空谈
半天云里飘气球——高高在上;没着落
半天云里骑仙鹤——远走高飞
半天云里做衣服——高才(裁)
半天云中拍巴掌——高手
半夜吃黄瓜——摸不着头尾
半夜吃烧鸡——思思想想(撕撕响响)
半夜弹琴——暗中作乐
半夜鸡叫——不晓;乱了时辰
半夜叫大姑娘的门——来者不善
半夜里的被窝——正在热乎劲上
半夜里的寡妇——难过
半夜里和面——瞎鼓捣
半夜里抡大斧——瞎侃(砍)一通
半夜里捉迷藏——瞎摸;摸不着
半夜聊天——瞎说
半夜起来穿衣服——为时过早
半夜敲门心不惊——问心无愧
半夜下雨——下落不明;不知下落
半夜做恶梦——虚惊一场;一场虚惊
半夜做梦啃猪蹄——尽想好事;想得倒美
半夜做梦娶新娘——尽想好事;想得倒美
扮秦桧的没卸装——谁没见过那二花脸
扮猪吃老虎——大智若愚
绊倒趴在粪池边——离死(屎)不远
膀子一甩——不干了
蚌里藏珍珠——好的在里面
棒槌吹火——一窍不通
棒槌打缸——四分五裂
棒槌当针——粗细不分
棒槌改蜡烛——粗心
棒槌进城——成精作怪
棒槌里插针——粗中有细
棒槌敲竹筒——空想(响)
棒槌上天——总有一天落地
棒打鸭子——刮刮(呱呱)叫
棒打鸳鸯——难分开;两分离
棒子里做蛋糕——不是正经材料
棒子面煮葫芦——糊糊涂涂;糊里糊涂
棒子面煮鸡子儿——糊涂蛋
包办的婚姻——身不由己;不由自主
包单布洗脸——大方
包公的尚方宝剑——先斩后奏
包公的铡刀——不认人
包公断案——认理不认人
包公放粮——为穷人着想
包公杀亲侄——先治其内,后治其外
包公审案子——铁面无私;六亲不认
包公铡皇亲——法不容人
包脚布上飞机——一步(布)登天
包脚布上生虮子——好角(脚)色(虱)
包脚布做鞭子——文(闻)不能文(闻),武(舞)不能武(舞)
包脚布做夹扣子——又臭又硬;臭硬
包脚布做围脖——臭一圈儿
包元宵的做烙饼——多面手
包子吃到豆沙边——尝到甜头
包子咧嘴——美出馅了
包子熟了不揭锅——窝气
包子张嘴——露馅
苞谷棒子生虫——专(钻)心
苞谷面糊——没多大油水;油水不大
雹子砸了棉花棵——光杆司令
宝囊里取物——手到擒来
宝塔顶上的宝葫芦——尖上拔尖
饱带干粮晴带伞——有备无患
保险柜挂大锁——万无一失
保险柜里安雷管——暗藏杀机
报国寺里卖骆驼——没有那个事(寺)
报时的雄鸡——不用催
报纸上的社论——句句讲真理
-
6、前列腺白细胞 过多
卵磷脂小体 3+
白细胞4+
从你的化验结果来分析的话是细菌性前列腺炎。建议抗菌药加中成药。
常用的广谱抗生素有头孢菌素类和氟喹诺酮类抗感染药物再配合前列康片。平日多喝温开水保证睡眠不熬夜,多吃清淡不吃油炸烧烤辛辣刺激性食物
注意自我保健,加强身体锻炼,预防感冒,积极治疗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提高机体抗病力。
清淡饮食,禁酒及辛辣刺激之物,以免引起前列腺充血;节制房事,禁忌性交中断,可减轻前列腺充血。
适量运动,不宜长时间骑马、骑车和久坐,办公室工作人员每隔1-2小时应站起来活动一会儿,以减轻前列腺充血。
每日睡前热水坐浴,定期进行前列腺按摩,可促进血液循环,有利炎性分泌物排出。
中药口服:中医对前列腺炎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前列腺疾病患者饮食
(1) 禁饮烈酒,少食辛辣肥甘之品,少饮咖啡,少食柑橘、橘汁等酸性强的食品,并少食白糖及精制面粉。
(2) 多食新鲜水果、蔬菜、粗粮及大豆制品,多食蜂蜜以保持大便通畅,适量食用牛肉、鸡蛋。
(3) 服食种子类食物,可选用南瓜子、葵花子等,每日食用,数量不拘。
(4) 绿豆不拘多寡,煮烂成粥,放凉后任意食用,对膀胱有热,排尿涩痛者尤为适用。
(5) 不能因尿频而减少饮水量,多饮水可稀释尿液。
常用的广谱抗生素有头孢菌素类和氟喹诺酮类抗感染药物
常用的静脉用药物有舒普深2.0g静脉滴注每日2-3次;新瑞普欣3.0g静脉滴注每日2次;左氧氟沙星2.0g静脉滴注每日2次;莫西沙星(拜复乐)40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等
常用的口服药物有达力新0.5g每日2次;利复星0.2g每日2次;拜复乐0.4g每日1次等
7、温彻斯特,鬼屋。
神秘鬼屋的主人,正是军火大王温彻斯特的遗孀沙拉,过度抑郁的沙拉,由于担忧枪下的亡魂会找她索命,于是依照灵媒的指示,日以继夜的去修葺这幢房子,将之布置成迷宫一样,以避开冤魂的追杀,直至她终老而死。
每逢黑色星期五或万圣节,全屋的电灯均会关掉,让游人于鬼影幢幢的大屋内寻幽探秘;而万圣节当天,更会在花园举行传统的Trick-or-Treat活动,过瘾非常。
全屋共有四十条楼梯,至于梯子通往哪儿,恐怕连沙拉本人也不知道。 到访温彻斯特鬼屋,可乘航机前往圣荷西国际机场。建议先雇车前往鬼屋附近的San Jose Inn(1-408-293-9361)安顿,然后再到鬼屋探险,路程约为五分钟。
想去你就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