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关节炎 > 类风湿性关节炎特异性指标

类风湿性关节炎特异性指标

发布时间:2021-03-14 14:31:54

1、诊断哪些指标就断定类风湿

新标准中,关节受累是指患者的关节有肿胀或压痛等活动性滑膜炎的临床表现。可借助关节的影像学检测(如MRI和超声)对滑膜炎进行确证。其中,大关节指肩、肘、髋、膝和踝关节。小关节包括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第2~5跖趾关节、拇指指间关节和腕关节。小关节中的远端指间关节(DIP)、第1腕掌关节(CMC)和第1跖趾关节(MTP)不在评价范围内,因为骨关节炎时这些关节也经常受累。由于外伤等因素也可导致关节肿胀或压痛,近期受伤的关节也不在考虑范围之内。河南省中医院骨病科郭会卿

在对关节受累情况评分时,应综合评价受累关节的数量和部位。当患者同时存在两种类型的关节受累时应以评分较高者计。例如,患者有2个大关节和2个小关节受累,则应按评分较高的“1~3个小关节受累”来计分。在关节受累的最高评分项(5分)中,受累关节至少应有1个是小关节。并且,除上文提到各种大、小关节外,该项还应包括颞下颌关节、肩锁关节、胸锁关节等其他任何可能受累的关节。

在血清学指标项中,只要患者有1项血清学检测结果阳性即可计分。低度阳性指检测值小于或等于该指标正常上限的3倍,高度阳性指检测值大于该指标正常上限的3倍。如果血清类风湿因子采用的是定性检测,则阳性结果计为低度阳性。

病程是指患者自我报告的疼痛、肿胀、压痛等滑膜炎症状和体征的最长持续时间,并且在患者就诊时这一症状仍然存在。如果患者报告某关节以前有症状但在就诊时症状已消失,则无论其是否接受过治疗均应作为估计病程。

此外,上文已提到,新标准的主要目的是促进RA的早期诊治、预防结构破坏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在其评分系统中未加入骨侵蚀等放射影像学指标。然而,在临床实践中,有很多患者在初诊时已处于RA的较晚期、已有明确的骨侵蚀病灶,但经过治疗后其临床或实验室检查指标已不再满足新的RA分类标准,因此在实践中应对以下3类患者加以关注:1)有典型的RA骨侵蚀表现、并且其既往病史曾满足2010年RA分类标准的患者应诊断为RA;2)一些长病程的患者,无论其当前是否处于病情活动期,只要其既往病史曾满足新的RA分类标准即可诊断为RA;3)一些接受了早期治疗的患者可能暂时尚不满足新的RA分类标准,但随着疾病的进展有可能发展为早期RA,应对其加强随访。

2、什么叫做类风湿三项正常指标

抗溶血性链球菌抗体试验(ASO):滴度超过500单位为增高,特别提示近期曾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急性风湿热患者约有80%ASO增高,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风湿性关节炎也可见滴度增高。
血沉(ESR):血沉增快提示有风湿活动存在。部分患者病情缓解可降至正常。它的正常值:儿童0-10mm/H;成年男性0-15mm/H:女性:0-20mm/H。
类风湿因子(RF):类风湿成年患者阳性率高达70% -80%,儿童病人阳性率为30%左右。类风湿因子检查对类风湿病不是惟一的诊断依据,因正常人中约1%~5%可见类风湿因子阳性。其他疾病也可出现类风湿因子阳性。相反,类风湿因子阴性也不能排除类风湿关节炎,需要结合临床全面考虑。

3、类风湿 ccp数值多少算高

你好,这个指标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种特异性的检查的指标,与疾病的严重性无关的

4、亲们请教如果详细检测关于一切类风湿的指标都是正常的,就确定不是类风湿吗?

类风湿因子即使是阴性,就是正常,也不说明不是类风湿!类风湿因子的特异性诊断率只有百分之40,现在最特异的诊断标准是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又称0CCP!建议你去医院做一个这个检查!颈椎部位再拍个核磁吧,看看颈椎是否有病!

5、类风湿三项正常指标是哪些呢

风湿三项(抗o、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
抗o的临床意义:
增高:风湿热病、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急性肾小球肾炎、亚急性心内膜炎等疾病。用于检测风湿病是否在活动期的试验,期间60%~80%可增高;抗“O”增高只能说患者近期曾感染溶血性链球菌,但不一定会患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和风湿性心脏病,需要同时检测抗链球菌的菌体抗原并结合临床表现等;
类风湿因子(RF)的临床意义:
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临床意义,RA患者RF阳性率为52%~92%,一般RF阳性者疗效差,并伴有其他并发症,如周围神经炎及动脉炎等;RF阴性者病情较轻,并发症较少,疗效较好。RF阴转或含量降低,可作为评价药物疗效及病情缓解的一个指标;
C-反应蛋白(CRP)的临床意义:
CRP作为急性时相蛋白在各种急性炎症、组织损伤、心肌梗塞、手术创伤、放射性损伤等疾病发作后数小时迅速升高,并有成倍增长之势,其升高幅度与感染的程度呈正相关;

6、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哪些主要检查指标

1

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特异性指标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