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俗语,“冬病夏治”是什么意思,哪些病适合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就是在冬天频发的疾病在夏天治疗的效果会更加的好,尤其是一些本身阳气就不是很足的人群。适合冬病夏治的疾病也是有很多的,比如支气管炎、风湿关节炎、一些胃病等。
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进步,很多的疾病都可以被治愈,并且还可以进行提前的预防减少疾病的复发几率。跟以前社会也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的医疗水平和医疗设备达不到一定的水准,所以一些疾病非常的难治愈。不过现在的人们的思想也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加的注重保养和饮食的均衡,尽量在工作的同时也会进行身体上的锻炼。
现在很多的治疗理念都趋向于冬病夏治,说的就是在冬季比较频发的病症,因为冬天的天气温度以及季节的原因就可以拿到夏天来治疗。因为夏天的温度比较的高,我们人体的血液循环会大大的加快,并且身体上的毛孔也会全部都张开,这时候无论是进行药物或者是仪器的治疗,都会有很大的疗效。有的人因为身体比较虚弱,并且在冬季因为温度比较低,人身上的毛孔由于需要帮助身体储存热量都是封闭的,所以冬天没有夏天适合治疗。
尤其是最长见的呼吸系统的疾病或者一些支气管炎,在夏天进行医治效果会更好。秋冬季节的空气中湿度不够,而导致我们的身体体液在不断的挥发,所以容易引发呼吸道的疾病。还有一些慢性关节炎的患者在冬季由于天气干燥寒冷,身体里面的血液循环也变的很慢,症状就会加重,而在夏天这些症状就会变轻。尤其是在最热的三伏天,属于温度和阳气最足的时候,人体积攒了一冬天的寒气都会大量的进行排出。
2、冬天总是关节疼痛,老中医都说“冬病夏治”,应该怎么治呢?
针对某些易在冬季发生或加重、而在夏季有所缓解的虚寒性疾病,中医中有“冬病夏治”的说法,关节病就是其中之一。
冬季寒冷而潮湿,风寒湿邪侵入人体,易引起经脉不通、气血不畅,导致关节和肌肉的疼痛。而夏季天气回暖,经脉和气血都逐渐畅通,疼痛的症状也会减轻,往往不被患者重视。正因如此,有很多关节病患者都集中在疼痛症状明显的冬季进行治疗。
而夏季人体新陈代谢旺盛,如果趁着病情较轻的时候加强机体的抗病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可起到预防发病的作用。因此,夏季,尤其是在三伏天,是治疗关节病的最好时机。
提醒:夏天更需注意关节保健
夏天之时,对于风湿骨病患者来说,虽然症状有所缓解,但还是有很多容易被忽视的情况需要特别注意。首先,一般人在炎热的夏天都为了一时痛快而大肆畅饮冰凉饮料,但是风湿骨病患者的体质本来就有些阳气不足,这样的“外寒”侵入会加重病情。其次,炎热的夏天,很多人离不开电扇和空调,孰不知这时候风湿骨病患者也要注意保暖。特别是长时间在空调房里,更要特别注意身体保暖,尽量避免空调和电扇直接对着身体吹冷风。再次,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应减少肉类摄入,多食蔬菜水果,少食辛辣,以免加重胃的负担,可以适当摄入蛋白质,增强抵抗力。
夏天人们的着装往往裸露肩部和颈部比较多,遇到空调制冷时会引起人体毛细血管收缩、肌肉痉挛,给颈椎造成很大压力,出现肩、颈疼痛,严重者甚至双手发麻,如果自身不注意继续任其发展,就会患上慢性关节疾病。以前,关节炎大都在秋冬季节复发或加重,可现在夏天也如此。这与患者贪恋冷空调及疏于保养有关。
吹空调时要保暖。洗澡后最好将身上水分擦干了再进入空调房,若身上带着水分进去,身体受寒后易引发或加重关节炎。睡觉时要穿上长裤或戴上护膝保暖,别让膝部裸露着凉。
3、郭氏堂冬病夏治,关节炎能彻底治愈吗?
我们人体都有自愈的能力,甚至有一些疑难杂症,包括癌症都能治愈,关节炎这种病是很痛苦特别是在有一些天气变化的时候会肿胀疼痛,我本身是一个篮球爱好者,膝盖呀,经常做变向,膝盖里面半月板受过伤,后来产生积液,由于当时不太了解这个问题,在不太疼的时候还在运动,后来越来越严重,大概后期拐拄住了两年,可以说是用尽了各种办法,到过了上海很多大的医院,医生的建议都是保守治疗,给开的一些大部分都是活血化瘀的药,有内服有外用的,因为时间太长,后来关节里面还是关节炎,最后我还是通过保守治疗,通过修养,适当的恢复运动,最后真的完全康复了。
4、冬病夏治是什么意思?主要针对什么病?
冬病夏治是传统中医按照自然界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推算出气血运行在每个节气的变化,并依此制定出传统的治疗方法。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由于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也达到四季高峰,尤其是三伏天,肌肤腠理开泄,选取穴位敷贴,药物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能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所以在夏季治疗冬病,往往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如果在缓解期服药治疗,能够鼓舞正气,增强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效果最为理想的是呼吸系统疾病,其适应症主要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敏性鼻炎、变异性咳嗽等中医辨证属阳虚为主,或寒热错杂以寒为主的患者;也适用于怕冷、怕风、平素易感冒或冬季反复感冒的虚寒体质的患者。 此类患者常见症状有:咳、喘反复发作,鼻涕、痰液清稀而白,背部怕寒,冬季及受寒后症状明显加重,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紧或滑。 需要注意的是,支气管扩张、活动性肺结核咳血患者、孕妇禁用冬病夏治消喘膏;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者、瘢痕体质者、皮肤过敏者要慎用冬病夏治消喘膏。 编辑本段致病因素 其致病因素往往产生于夏季,因天气炎热,没有立即发作而潜伏于体内,到了冬季则发作或加重。因此,冬病夏防十分重要。 一、关节疼痛及肢体麻木如风湿性、类风湿性、外伤性之类的关节疼痛及感受风寒、湿气所致的肢体麻木,往往天气寒冷时发作,天热时症状消失。因此,夏季夜间不要在室外露宿,禁止睡水泥地,以免风寒湿气蓄积于体内。 二、头痛,头痛原因很多,其中有一种中医称作“ 头风病”,每遇风寒就头痛难忍。因此,在夏季应忌用冷水洗头。此外,还应禁止直接对着电风扇长时间吹风。 三、逢冬怕冷,逢冬怕冷不论何种原因引起,在夏季应注意少食生冷瓜果,不要贪凉,大汗淋漓时禁冲冷水澡,以免伤其阳气。临床实践表明,有些冬病,冬天治疗效果很差,而在夏天治疗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编辑本段作用机理 “冬养三九补品旺,夏治三伏行针忙。”这是古时中医养生的一个场景,讲的是对于身体虚弱者来说,三伏天针灸、拔罐能起到与冬天吃补品一样的效果。 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的原理归结起来只有两条:一是针对寒邪;二是针对体质虚寒。自然界存在许多致病因子,古人将之概括为风、寒、暑、湿、燥、火,称为“六淫”,其中寒邪引发的病,多发病于冬季。 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反复感冒、心绞痛、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腹泻、冻疮等。将这些冬天好发、阳气虚弱的疾病于未发病而阳气旺盛的夏季进行治疗和调摄,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代实验室研究证实,穴位贴药后能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能力,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减少,皮质醇显著提高。穴位贴药通过刺激穴位以及药物的吸收、代谢、对肺部的有关物理、化学感受器产生影响,直接和间接的调整大脑皮层的植物神经系统功能,改善机体的反应性,增强抗病能力。 编辑本段中医原理 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较为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中医理论讲的是阴阳五行,“天人一体”。祖国医学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一体之赢虚,消息皆通于大地”,也就是说季节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人的健康。《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说的是阴阳的对立失调,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一些虚寒性疾病多半是体内阴盛阳衰,抵抗力明显下降,外邪容易侵入而发病。冬为阴,夏为阳,夏季为阳盛阴衰之季,也正是人体阳气旺发之时,这时,利用夏季阳旺阳升,人体阳气在夏季有随之欲升欲旺的趋势,体内凝寒之气易解的状态,运用补虚助阳药或温里散寒药物,天人合击,最易把冬病之邪消灭在蛰伏状态,这也是中医强调“春夏养阳”的原因。夏季人体阳气充盛,气血流通旺盛,药物最容易吸收,而夏季三伏期间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在三伏天进行贴敷治疗,最易恢复扶助人体得阳气,加强卫外功能,提高机体免疫的效果。 另一个方面,中医认为虚寒疾病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夏季治疗则以补肾、健脾、养肺为主要法则,以改善神经内分泌功能,改善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兴奋性使功能恢复平衡以增强机体免疫力,真正彻底改善体质。根据最新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夏季穴位贴敷能明显地提高机体免疫的各项指标,调节免疫蛋白的功能,减轻β受体的反应,改善机体的免疫状态。 编辑本段贴敷疗法 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的方法很多,如针刺、艾灸、理疗、按摩、穴位贴敷以及内服温养阳气的中药和食物等。经历代中医学家的反复实践、反复研究,证明于炎热夏季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冬天发作或容易发作的疾病疗效显著。临床选用具有温通经络、温肺化痰、散寒去湿、通行气血、补养阳气、增强体质等作用的白芥子、元胡、甘遂、细辛等中药研成细末,取汁调成膏状,根据病情选取不同的穴位以治疗不同的疾病。如贴敷天突、膻中、肺俞等穴位治疗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贴敷中脘、足三里等穴位治疗胃痛;贴敷颊车、风池等穴治疗面瘫等均获满意疗效。 贴敷疗法一般在夏季三伏天贴敷为最好,三伏是指初伏、中伏、末伏的合称,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庚日为末伏。于三伏天各敷一次,连贴三年。病史较长或病情较为顽固者可适当增加贴敷次数,贴敷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 内科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阻塞性肺气肿、体虚易感冒、肺间质疾病、肺功能不全、各种关节炎; 儿科疾病14岁以下儿童患有哮喘、咳嗽、支气管炎、体虚易感冒; 针灸科疾病肢体麻木痹痛、寒湿腰腿痛、肩周炎、冻疮、面瘫、中风偏瘫、各种关节炎; 耳鼻喉科疾病慢性鼻炎(过敏性)、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过敏性)、咽异感症(梅核气)、体虚鼻炎发作者。 贴敷时间 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消喘膏贴敷时间为每年夏季农历三伏天时期(7月15日是今年头伏第一天);三次为一个疗程,每年贴1—2个疗程,连续3年;每次间隔7—10天左右。 消喘膏贴敷首先要注意贴敷时间成人不超过6小时,少儿及敏感者应酌减。如果患者属体质敏感者,或既往用药曾出现起疱等反应,应缩短贴药时间至2小时左右(成人),或在有感觉后及时取下药物。 药物贴敷后,多数患者会出现麻木、温、热、痒、针刺、疼痛等感觉,也有部分患者无明显感觉,这些均属于药物吸收的正常反应。如果感觉特别剧烈、达到难以忍受的程度,请患者及时取下药物,用清水冲洗局部。切不要搓、抓、挠,也不要用洗浴用品及其他止痒药品,防止对局部皮肤的进一步刺激。 贴敷药物期间,应减少运动、避免出汗,尽量避免电扇、空调直吹,以利于药物吸收;注意防止药膏污损衣物;应尽量避免食用寒凉、过咸等可能减弱药效的食物;应尽量避免烟酒、海味及辛辣、牛羊肉等食物,以免出现发疱现象。 最后,如背部有红、肿、刺、痒等症状,或背部贴药处出现针尖至小米大小的水疱,属药物贴敷后的正常反应,患者仅需保持背部干燥即可,或局部涂抹哈西奈德乳膏止痒、防止渗出;如果水疱较大或有少量渗出,可用消毒过的针刺破水疱,用消毒棉球吸干水疱中的渗出液,再用紫药水涂抹局部;如果渗出液体较多,可使用2‰的黄连素溶液冷敷患处,待渗出减少后再用紫药水涂抹局部;如果水疱体积巨大,或水疱中有脓性分泌物,或出现皮肤破溃、露出皮下组织、出血等现象,应到专业医院寻求治疗。 需要提醒的一点是,中医敷贴也不是万能的,它只是疾病治疗的一种手段,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因此原本在服药的慢性病患者在进行中医敷贴期间也不要盲目减药、停药。另外冬病夏治消喘膏是防治冬季易发疾病,在夏季症状不明显,或者根本没有症状,所以治疗后的效果要等到冬季才能显现。据临床统计,冬病夏治消喘膏有效率可达70%左右。 编辑本段注意事项 治疗期间,更应注意夏季特点,从饮食、药物及起居方面综合调养: 一是慎用辛燥之品,以防伤阴 夏季气候炎热,易伤阴液,而辛温香燥之品容易导致燥热内盛,暗耗津精,所以应慎食肉桂、花椒、大茴香、小茴香、狗肉、羊肉和新鲜桂圆或荔枝等等。 二是忌大量服用寒凉之品 夏季炎热,往往易贪凉饮冷,若大量进食寒凉之品,则易致中阳受损,脾胃虚弱,甚至损及一身之阳气,轻则泄泻腹痛、恶心呕吐,重则造成阳虚宿疾。 三是慎食大量肥甘滋腻之品 夏季易生暑湿,湿热之邪易侵袭人体,若服用大量肥甘之品,则易导致内外湿热之邪合击人体。 四是忌过量运动 以免汗出过多,导致气阴两虚。 为确保疗效,患者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般药饼要贴4-6小时,刚贴上去时感觉凉凉的,稍过一会儿,局部会有发痒发热的感觉,如果贴敷部位疼痛或烧灼感厉害难以忍受,可自行早些揭掉,但一定要贴过午时。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的不适,可适当延长贴敷时间,但睡觉之前一定要揭掉。第一次贴的时间不必太长,主要了解一下药性,最好别把皮肤贴出水泡,以免影响第二、第三次的治疗。等到第三次,贴敷的时间可以适当延长,因为可以有较长的时间修复,有时候皮肤起泡效果更好。 “冬病夏治”药物贴敷灸疗多在夏季7—9月进行,尤以三伏天为佳。每年头、中、末伏第一天或前后二天各贴一次,连贴三年。 贴敷施灸前须清洁皮肤。严重皮肤疾病、过敏体质、吐衄者、妊娠勿用。 每次贴灸4—6小时,小儿2-4小时。如局部有烧灼感、疼痛感或小儿哭闹不止可提前取下;若温热舒适或微痒可多贴几小时,待药物干后取下。 贴药后不要过分活动以免药物移动脱落。个别病人有时局部起小水泡,一般不需处理,但应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切勿抓破水泡以防感染,必要时来医院门诊随诊。 贴药后当禁食生冷、肥甘、厚味、海鲜及辛辣刺激之品。 其次,药饼贴好以后最好不要去空调房,因为遇冷会使毛孔收缩,影响药物吸收;也不要出汗,出汗的话固定药饼的胶布会脱落,最好在阴凉的地方或适当的用电扇微风吹吹。还要注意的是饮食,贴敷的当天最好不要吃冷饮以及冰镇的食品,其他饮食与平时一样。药饼取下后可以洗澡,但不要搓背,淋浴后用毛巾轻轻的吸干穴位上的水。如果贴敷部位出现水泡了,尽量不要揭皮,也不要包扎,可到治疗科室进行相应的治疗,穿干净、柔软、透气的全棉衣服,一般3-5天就会痊愈。
5、夏天到了,人常说冬病夏治,我的膝盖关节一到天凉时就特别痛,哪位有治疗关节炎的良方啊,多谢!
银质针治疗膝关节病变效果显著
6、人们都说冬病夏治,那夏治是怎么治呢?
最近一些年,很多人都认可冬病夏治的说法,那么到底应该怎么治呢?
我给大家推荐几个方法,希望能帮到大家:
其实,冬病夏治的方法很多,比如根据穴位的主治病证,在人体的特定穴位上进行药物贴敷、药物注射、艾灸、埋线、刮痧、拔罐,或内服药物等,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治疗措施为三伏天的药物穴位贴敷(即天灸疗法,常采用具有温通功效的中药组方制成贴敷药物),因其疗效明显、操作简便、费用低廉、无明显副作用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经历代中医学家的反复实践发现,在夏季的三伏天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冬天容易发作或加重的疾病疗效显著,三伏是指初伏、中伏、末伏的合称,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庚日为末伏。
这其中,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体虚感冒等,消化系统疾病腹痛、胃痛、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等,骨伤科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痛、肩周炎、腰肌劳损等以及冻疮等都可以“冬病夏治”。
不过,不是所有有以上病症的患者都适合“冬病夏治”,孕妇、有严重心肺功能疾患者、对药物过敏者、皮肤长有疱、疖以及皮肤有破损者、疾病发作期(如发烧、正在咳喘等)的患者就不适合啦。此外,2岁以下的孩子也不宜进行敷贴治疗,因2岁以下孩子的皮肤比较娇嫩,敷贴容易引起感染。
怎么样?大家对冬病夏治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吗?祝大家都有一个好身体!
7、“冬病夏治”是什么意思?都有哪些病适合冬病夏治?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涌现出了很多灿烂多彩的文化,俗语就是其中的一种。俗语涉及到的方面也有很多,比如天气、地理,农业等。我们今天要说是一句关于医学的俗语“冬病夏治”,意思就是一些容易在冬季发病或者加重的慢性病,在夏季进行相关的调养就可以根治。
“冬病夏治”是一种“春夏养阳”反季节的中医疗法,在中医界享有盛名。这种治疗方式正确的步骤就是选择夏天最热的时节“三伏”来进行调养,因为在三伏时期人体内的阳气是最为鼎盛的,身体的各项机能也处于最为优秀的时候。此时进行细心的调养不仅能够有效的去除体内的寒气,而且还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以到达缓解或根治疾病的效果。另外“冬病夏治”的正确治疗方式也并不单单是贴膏药,还有着很多中医的特色治疗,比如针灸、药膳、药浴等。
因为“冬病夏治”主要是一种反季节疗法,所以治疗的多是因为冬天伤寒所导致的慢性病。首先就是骨科类疾病,比如肩关节周围炎、颈椎综合征等慢性病,这些疾病患者大都受不了空调、电扇,这类病人在冬天就会比较难受,所以这类病人就比较适合采用“冬病夏治”疗法,在颈椎等位置的项目穴位贴上膏药,就可以起到温阳驱寒。
另外就是妇科病,在中医的角度来看,妇科病主要就是人体虚寒所导致,所以采用“冬病夏治”疗法是非常好的,在夏天采用针灸、中药熏蒸等疗法就可以有效的去除体内的湿气,促进盆腔血液循环,从而缓解或者根治妇科病。
夏天虽然炎热,但不得不说是一个养生的好季节,如果大家有类似的疾病,也可以借此机会来调节身体,或许可以起到不错的效果。
8、膝关节炎冬病夏治技巧和药疗知识?
1、膝关节骨关节病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尽量注意少上下楼梯、少远足、少登山、少久站、少抱小孩、少提重物,避免膝关节的负荷过大而加重病情。
2、保持合适的体重,防止身体肥胖、加重下肢关节的负担,一旦体重超标,要积极减肥,注意调节饮食,控制体重。
3、尽量避免穿高跟鞋走远路,高跟鞋会改变下肢的力线。老年人日常活动中应首选厚底而有弹性的软底鞋,以减少膝关节所受的冲击力,避免膝关节软骨发生撞击、磨损。
4、冬天温度下降时,膝关节遇冷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变差,往往使关节僵硬、疼痛加重,故在天气寒冷时应注意保暖,必要时戴上护膝,防止膝关节受凉。
5、注意走路时的身体姿势,不要扭着腰干活、撇着腿走路,避免长时间下蹲。日常下蹲动作(如洗衣服、择菜、擦地)最好改坐小板凳。避免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注意经常变换姿势。比如,站立一段时间后可以抻抻腿、扎扎马步,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保护关节的良好习惯。
6、对膝关节骨关节病的早、中期患者,既要避免膝关节过度疲劳,又要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以增加膝关节的稳定性。锻炼腿部的肌肉,不仅能缓解关节疼痛,还能防止病情进展。不要认为只有休息不活动,才能保护好患病的膝关节。据研究认为对膝骨关节病的患者而言,游泳和散步是最好的运动,既不增加膝关节的负重,又能让膝关节四周的肌肉和韧带得到锻炼。其次,仰卧抬腿、空蹬自行车,都是病人最好的运动。
7、饮食方面,应多吃含蛋白质、钙质、胶原蛋白、异黄酮的食物,如奶及奶制品、豆及豆制品、鱼虾、海带、黑木耳、鸡爪、猪蹄、羊腿、蹄筋等,这些既能补充蛋白质、钙质,防止骨质疏松,又能营养软骨及关节润液,还能补充雌激素,使骨骼、关节更好地进行钙质的代谢,减轻关节炎的症状。
望采纳,也可以私信我
9、关节疼痛可以冬病夏治吗
患者女,50岁,长年怕风怕冷,夏天关节疼痛更严重,怕热怕冷汗多时特别冷痛,特别脚关节手腕怕冷,不能在空调环境下久居,需要采取保暖措施才能在冬天出门,碰水后病情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