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晨练和散步不仅可增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体质,促进其康复,而且可以增加关节的适当活动,从而减少关节强直与畸形,减少残疾的形成。其主要方法有:快速走路和倒走。这是一般人容易掌握而且能坚持的行之有效的健身方法。所谓快速走路,即每分钟120步,时间由短到长。所谓倒走,即退着走,在平道上或广场上进行,每次100~200步,可与快速走路交替进行。 此外可进行一些简单的手指操,效果不错。 动作一:双臂平放在桌面上,手掌向下。第一步:以腕关节为支点,手向上抬起,姿势类似向别人打招呼,尽量做到摆动的最大幅度;第二步:以腕关节为支点,手逐渐放下,并低于腕关节平面,前臂有向前牵拉的感觉;第三步:保持6秒钟放松。 动作二:肘关节支撑在桌面上,手背面对自己。第一步:以腕关节为支点,手向小指方向歪;第二步:以腕关节为支点,手向大拇指方向倒,姿势如同摇手。 动作三:第一步:用食指接触大拇指;第二步:用中指接触大拇指;第三步:用中无名指接触大拇指;第四步:用小指接触大拇指。 动作四:第一步:五指屈曲,握成拳头状;第二步:五指放开,尽量伸直。 昆明市人民西路183号
2、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为什么要进行功能锻炼,如何进行?
关节功能锻炼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缓解期的一种治疗手段,对其预后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专关节锻属炼,可以增加肌力,保存关节的活动能力,防止关节挛缩、强直及肌肉萎缩。所以,只要病人能耐受,就要早期、有规则地进行各关节的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的方式有很多,可随病变关节部位不同而选择,如床上运动、抗阻力运动、扶拐站立及步行等。活动量宜从小到大,时间从短到长,次数从少到多。一般地说,每日的活动量以不加重局部症状,不影响第二天锻炼为原则。若头一天的活动量引起第二天关节症状加重,则提示运动量过大,应略减少原活动量,待耐受性增高后再递增活动量。总之,功能锻炼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3、得了类风湿关节炎要经常锻炼吗?
病情分析:你好:关节功能锻炼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缓解期的一种治疗手段,对其预后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关节锻炼,可以增加肌力,保存关节的活动能力,防止关节挛缩、强直及肌肉萎缩。所以,只要病人能耐受,就要早期、有规则地进行各关节的功能锻炼。一般地说,每日的活动量以不加重局部症状,不影响第二天锻炼为原则。若头一天的活动量引起第二天关节症状加重,则提示运动量过大,应略减少原活动量,待耐受性增高后再递增活动量。总之,功能锻炼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4、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目的是什么?
RA 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可累及多系统、多脏器。起病方式、病程及预后变异很大。另外与患者的工作、生活环境、经济状况和受教育的程度都有较密切的关系,所以治疗的个体化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来治疗每一个患者。RA 的治疗目的如下。
(1)减轻和改善患者的症状,缓解疼痛。
(2)控制病情进展,防止骨关节破坏。尽可能早地应用慢作用抗风湿病药物。
(3)尽量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4)保护肌肉及关节功能,提高RA 患者的生活质量。
值得强调的是:许多医生和患者本人往往只注意治疗的第一个目的,而忽视后三个治疗目的。这导致患者虽然缓解了疼痛却不能阻止关节侵蚀性破坏。影响了肌肉关节的功能,生活质量日趋下降,心理状态日趋恶化。所以我们强调对RA 患者来讲,治疗的4 个目的是相互关联的,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
5、你的类风湿关节炎是否正进入活动期?
类风湿关节炎虽然是个常见的疾病,但很多人对它的认识不是很透彻,在治疗时往往出现误区,比如说,类风湿关节炎在缓解期和活动期,治疗药物和日常护理都是有差别的。因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需要甄别疾病发展阶段,接下来就跟大家聊聊如何判断类风湿关节炎的活动性?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目标之一就是控制关节肿痛个数小于“1”。
如果关节肿痛数量多于1个,则认为治疗不达标,数量越多,说明活动度越高。常见的肿胀关节部位为腕、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膝关节等,亦多呈对称性。
关节炎必须是疼痛和肿胀同时存在,肿胀是因为疾病活动导致的,如果只是疼痛却没有肿胀,不一定是关节炎发作。
关节活动的难易检查
(1)晨僵超过60分钟,考虑疾病进入活动期
晨僵,是早晨起床后病变关节感觉僵硬(日间长时间静止不动也会出现),如胶黏样的感觉。简单的判断方法包括起床后手指僵硬不适、握拳困难或拧毛巾、持筷费劲等。
晨僵常被作为观察疾病活动的指标之一,其持续时间和关节炎症的程度成正比,其他病因的关节炎也会出现晨僵,但由类风湿引起的会更明显和持久。
(2)完成日常活动的难易程度
关节功能会随疾病的不良进展而下降,完成活动的难易程度与关节受累状况、急性炎症反应都有很好的相关性。
患者在完成以下日常动作时,如果感觉越痛苦,那病情可能越严重,需要及时就医。
①穿衣服 ②上床、起床 ③拿水杯、喝水 ④走平路 ⑤洗澡 ⑥弯腰拾东西 ⑦开关水龙头 ⑧上下车
实验室指标检查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是个长期过程,需要定期检查血沉、C反应蛋白、RF、CCP 等,以评价疾病是否活动以及活动程度。
6、让人痛苦不堪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哪些方法缓解呢?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疼痛处理有5点。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系统性的慢性炎症性多关节炎,我国发病率在0.32%-0.36%,各年龄阶段均可发病,其高峰在30-50岁之间,男女比例1:3。
关节疼痛及压痛是本病最早的症状,最常见的部位为近端指尖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也可以累及肘、膝、足、肩及颞颌关节等。
疼痛的特点为持续性和对称性。我们知道,类风湿性关节炎是终身性疾病,疼痛几乎伴随患者疾病活动期的全过程。因此,解决疼痛成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对症治疗的关键。
那么对于疼痛,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其中,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生物和非生物制剂)、糖皮质激素及非化学性药物均是对RA发病过程中的免疫途径起作用的药物。应用的主要目的为缓解疾病活动度,延缓疾病进展,是处于活动期的RA患者的基本用药。当然,随着疾病的缓解,疼痛、压痛等不适症状会随之减轻或消失。
那么,我们可以说,对处于RA活动期的患者,在疼痛、压痛等主观感受不强烈的情况下,暂时忽略单纯主观感受的用药,以疾病活动度为用药准则;当患者疼痛、压痛等主观感受不能耐受的情况下,在以疾病活动度为标准的药物治疗(DMARDs,糖皮质激素、植物药等)的基础上,加用针对疼痛的治疗。
一、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包COX-2抑制剂)机制:通过抑制环氧化物酶而发挥抗炎作用,减轻肿胀疼痛。
注意:不能阻止疾病的进展,单纯止痛。
1.先选用一种NSAID,应用数日或一周后无显效可加量,再无显效可更换另一种,避免同时服用两种及以上NSAIDs;
2.用药应控制在最短疗程和最低剂量;
3.老年人选用半衰期短或较小剂量;
4.心血管高危人群慎用;
5.肾功能不全慎用;
6.定期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
近年来NSAIDs的外用制剂在临床应用广泛,不良反应较少,提倡应用。
二、径向体外冲击波疗法(rESWT)来自北京大学学者的发表于PAIN PRACTICE上的研究报道称,径向体外冲击波疗法对伴有疼痛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有益。
这是第一次用此种方法缓解RA患者的关节疼痛。在这组前后对照研究中,RA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晨僵时间、根据血沉计算的28个关节活动度、健康评分问卷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血沉和C反应蛋白水平前后无显著差异。
体外冲击波不同于药物,是一种物理方法,因此不存在药物治疗的诸多副作用和禁忌症。在以后的临床中有望推广。
三、康复训练需要明确的是,对于肿胀疼痛明显的患者,应该以休息为主,减少关节活动。其康复指导以伸展锻炼为主,卧床是让关节在最大程度上休息,但鼓励患者做伸展运动,1-3次/天,伸展活动可以使关节得到充分运动,防治关节长期不动而废用(在关节疼痛缓解的情况下再加强关节的锻炼)。
在关节活动前,可以对关节进行热敷、按摩等防止肌肉痉挛。
四、中医疗法中药熏蒸、藏医火灸、银质针密集针刺、耳穴压豆等均为中医特色疗法,多数出现在个大中医院。传统医学是一个基于临床实践的自然科学,其中很多方法已经得到临床证实缓解疼痛。
当然,取得临床疗效的前提不是千篇一律,而是以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基础的个体化治疗。
五、心理护理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缠绵,疼痛剧烈,很多患者会出现情绪低落,严重者会对生命产生悲观及失望的心理。
面对对这样的患者,应多给予关心和照顾,用温和的话语讲解病情,排除心理障碍,使其建立正确积极地疾病观。
有学者的研究显示: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及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其疼痛,护理干预在改善疼痛方面起举足轻重的作用。